当前位置 首页 问尘记 第二卷 读书人 八 我有一剑可破境

《问尘记》第二卷 读书人 八 我有一剑可破境

作者:东木大人 字数:2726 书籍:问尘记

  午后,暖阳,山上。

  数个少年身子挺拔,盯着前方,眼里沸腾着,燃烧着。

  他们手里抓着的,不再是漆黑的木棍,而是剑,真正的剑。

  “握剑,剑锋上下朝向,手握在剑柄前方,另只手呈剑指。凡舞动剑器,无论击、刺、格、洗,两手均要臂劲宜刚,腕劲宜柔,刚柔并济。”

  “初习剑者,眼法、击法、洗法、刺法,缺一不可。”

  “眼法有六,看剑、看走、看手、平视……”

  “击法有五,豹头击、跨左击、翼左击……”

  没有一丝波动的声音将剑法道出,每说一句,都会做出相应动作,简洁有力,没有一丝赘余。

  “这是白鹿学院的长留剑法,不是高深剑诀,但却是初学剑者必须练好的剑法。”

  “初练时,必须缓慢运行,一招一式拆开演练,务求标准,手眼身法步与精神气力功相契合方可圆满。”

  少年听得认真,恨不得马上开始练剑,数月枯燥训练,乌木棍在手上可谓是熟练至极。

  剑是学院统一制式,没有开锋,但无一不是百炼成钢,端的一把好剑。

  为了练剑,少年都是劲装短衫,寒风凛冽,几人脸蛋通红,身子发抖,手中剑却攥得死死的。

  先生一声令下,少年们立刻依葫芦画瓢开始演练,初时不甚熟练,动作颇为滑稽,好在多月训练,底子在那,不一会儿即找到感觉。

  庄游口中吐纳,端平手中剑,一丝不苟,一招一式,一板一眼。

  雪花缓缓飘落,入冬几日,北地雪花终至,须臾间即鹅毛大小,落雪缤纷,发梢上,肩膀出,雪白一片。

  朔风吹雪飞万里。

  天地间苍茫一片,山间数点少年。

  舞剑时,剑风激荡,带走一方雪花,然而不过挥剑,动作甚是不准。

  即使大雪纷飞,庄游依旧是缓缓而动,不求快,惟求稳,每一剑都慢极,却饱含力道。

  看似缓慢的身体里真气激荡,由内至外,雪落至身,瞬间消融,片雪不沾身。

  一盏茶,两盏茶,一刻钟,一时辰。

  有人耐心减失,抱怨寒风朔雪,有人玩心大起,无心练剑,动作漂浮,少年心性。

  庄游一套使毕,收剑,站立,沉思,任漫天大雪尽落己身,毫不在意。

  终于习得剑法,自两年前,自出镇后,无时无刻,剑都伴随着他,但他从未使剑。

  师傅一剑万里,大叔一剑至道,剑到底是什么,对于少年来说,他说不清想不清,但直到一套长留剑法舞完。

  他终于明白,手中剑,这三尺青锋,到底为何。

  身心都有些战栗,不是寒冷,而是激动,是喜悦,一种久违的感觉。

  少年知道,这一生,自己都无法也不愿再离开剑。

  这是缘法。

  脑海中思绪如万千飘雪纷飞,转瞬即逝,神思清明,快成雪人的少年动了,这一次,他很快。

  短暂的一生目前只学过一种剑法,只练过一遍,却像是千万遍一般,每一个动作都极其畅快,何等写意。

  剑风激荡,这风这雪这山,都成了背景,庄游愈发觉得胸间一口热气含蕴,身体越来越热,这口气不吐不快。

  动作越来越快,一剑,两剑,百剑,千剑,剑影万千,看不真切,人影也虚实变化。

  何其惬意,何其爽快!

  即使刮风下雪,少年们也看到了这边异样,咋舌称奇,

  “庄游以前练过这门剑法?”

  陆先生看着少年,眼中大有深意。

  要是好为人师的汤境在此,定会赞一句:“好小子,机缘难得!”

  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顿悟,修行者可遇不可求的机缘。

  每一剑都很激昂,却总是没有淋漓至尽,总差一点什么。

  越来越快,与先前极慢相应,飘落的雪花四处乱飞,没有章法,身外三步,没有一点雪。

  击、刺、格、洗,每一个动作都已使出,时间流过,举鼎势、点剑势、钻击势,二十四剑势,即将告尽。

  最后一式,横冲势,一往无前,无拘无束,少年咆哮,声若惊雷,积蓄多时的一口丹田气喷薄而出。

  剑决万里雪!

  不多时,雪止,风停,云开。

  庄游长吐气,收剑入鞘,眼眸一扫,湛湛精光刺得学子们不敢直视。

  温暖的阳光倾泻而下,洒在人身上,沐浴在金光中,庄游感觉身心飘飘欲仙,不在此山中。

  他,破境了!

  “庄游,你怎会突然就如此了?”一少年问道,

  “我只是按照先生的要求做了而已。”

  我们也是这样做的啊,看着手中剑,少年们哀叹道,这庄游不仅厨艺了得,连剑法都如此吗?

  如果他们知道庄游此前从未碰过剑的话,应该会更吃惊吧。

  “剑法不是会花架子就行了,还要会真正的用出来。”

  庄游正容听从先生教诲,心中记下以后每天要多加两遍剑法了。

  进入二境,庄游明显感觉到体内经脉更加通畅,真气愈发悠长,浑身似乎有使不完的劲。

  而晚饭,庄游也比平时做得还要丰盛,当汤境等师兄看见庄游后,也道一句:“恭喜。”

  吾辈修行,每进一步都值得祝贺。

  每十天一次的休息,庄游依旧是泡在书斋中,愈是读书,庄游愈是知道了自己还有诸多不足。

  庄游读书,没遇见喜欢的句子段落,总会悄悄地念上几遍,把它记住,像是收藏一般。不过大多时候他是泛读,不求多懂,了解即可,而书斋浩如烟海的书籍总是能让庄游读得不能自已,要不是食堂离不开自己,他是一步都不想离开书斋。

  久而久之,大半个学院都知道书斋有个小书虫,食堂有个小厨神,而这两个,是同一个人。

  连汤境都感叹庄游这读书劲头快赶上他了,学院里都知道,汤境号称半斋,意思是半个书斋都在他肚子里。

  而鹿角试,也要拉开序幕了。

  鹿角试,白鹿学院一年一度的盛事,甲乙丙丁科学子进行比试,分高者为案首。

  而每一个丁子科学生,都想着成为案首,哪怕前十也行,因为获得案首,不仅是一项荣誉,更是会获得学院丰厚的奖赏。

  而甲科前十名,更有机会参加大秦越凉燕国举办的三国试,何等殊荣!

  庄游得知鹿角试,还一头雾水,不知为何物,知道了解过后才明白。

  对于此,庄游倒没有想过其他的,只是觉得重在参与,能够知道一下与他人的差距也是好的。

  为此,他还专门去找汤境师兄去咨询一番。

  “你倒是找对人了,你师兄我当年可是丁子科案首,更是破了白鹿学院文试的最高分!”

  汤境得意洋洋,接受着来自庄游的崇拜目光。

  “那后来呢?”

  汤境的脸皮一下子垮了下来,支支吾吾道:“吾乃斯文人,君子动口不动手,圣人曰: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所以嘛……”

  支吾了半天,庄游才知道,丙子科鹿角试案首是李竹苓大师姐,而且大师姐更是蝉联了乙子科案首,当之无愧的巾帼不让须眉!

  庄游没有想到大师姐这么厉害,看上去柔柔弱弱的女子竟然能把汤境师兄打败。

  在丁子科,文试武试都很重要,但到了前三科,个人的修行水平主要在各个方面显现,不再是简单的文武二字。

  “那甲子科呢?大师姐赢了吗?”

  汤境的脸更黑了,连向来看得对眼的庄游都不待见了,许久,才说道:“是宋麦冬那个臭小子!”

  宋麦冬,甲子科大师兄,刚入学时还是个才离开庄稼地的农家少年,一身黄土地气息还未淡去,与周围格格不入。

  入学来,他字都不识几个,连官话都说不好,大家只知道是院长将他收进来的,丁子科鹿角试,他排名末尾。

  丙子科鹿角试,他些许进步,但还是那样。

  乙子科,他排名十一,惊到众人,但依旧不被前面骄子所在意。

  甲子科,他是案首。

  没人知道这么一个爱微笑,脾气温和,入学数年还有些土气的人怎么做到的。

  他喜欢做饭给大家吃,喜欢帮大家做些事情,喜欢看书,喜欢很多事情。大家都知道这么一个永远笑呵呵的宋麦冬,但没有想到,他竟然超越了汤境李竹苓,成为了案首。

  但从那以后,他就是大师兄,而所有人都希望,他能成为三国试的魁首!

  听完汤师兄的话,庄游愣了许久,没想到温和的大师兄,竟然是如此了得的一个人!

  有机会,一定要向大师兄取取经。

  因为鹿角试的临近,书斋里的学生陡然多了起来,因为丁子科文试就考儒家经典以及道家三千道卷。

  庄游倒不需要抢位置,管理的学生会为他留位置,谁让他是大家的厨师呢。

  比平常晚些回去,庄游还在想着刚刚背诵的经卷,到了学舍,发现拓跋昊已经在休息了。

  “拓跋,你知道鹿角试吗?”

  “我不参加。”

  鹿角试是可以不用参加的,但很少有人这么做。

  “为什么,你这么厉害,去参加一定能拿到好名次的!”

  阴影中沉默许久,才传来冰冷的声音,

  “我读书少,而且我怕我会伤到人。”

  “读书少我可以帮你温习啊,怕伤人,不是有老师和师兄们看着吗,没事的。”

  庄游真心希望拓跋能够参加鹿角试,他太孤僻了,与大家格格不入,如果能够参加鹿角试,想必大家对他的看法是会改变的吧。

  拓跋昊不再说话,隐匿在黑暗中,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庄游也不再多说,不过脑海了还在盘旋些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