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国隐侯 第六百五十七章 布局

《三国隐侯》第六百五十七章 布局

作者:北冰鱼 字数:1836 书籍:三国隐侯

  “刀老,我们今夜就呆在这里吗?”

  李狗蛋环顾着四周的布置,有些奇怪的问道。

  这里是正对着县衙正门的一处房屋——也正是先前被李狗蛋拔除掉的弓手暗哨点,在完成了对县衙的杀戮和血书后,刀老就让李狗蛋回到了这里。

  说实话,李狗蛋现在也是见惯了血的,和屋子里的几具弓手尸体呆一夜根本没啥,主要是这种回到案发地的行为让他有些不习惯。

  “恩,这里很安全啊,而且正对着县衙大门,明天还能看看热闹。”

  何真淡淡的说道:“对了,你也别楞着了,该休息休息,明天我们就要出城了。”

  “出城?”

  李狗蛋楞了下,又问道:“县城不是还···刀老,你是说明天县城会解封?”

  面对这个问题,刀老却是保持了沉默,似乎不太想回答,李狗蛋想了想,也不再追问,索性就按照老刀说的,躺到了床上闭目休息。

  ···

  关于明天县城解封的消息,其实何真也是刚刚才得到确认的——从县令黄林的灵魂中。

  明天大崇的大军就会来到吴县,肯定要打开城门迎接,但由于整个县衙都被屠戮一空,甚至连城防将军都死了,无人主持大局,绝对是一团混乱,封城和缉拿凶手的事也无从谈起,正好混出城外。

  至于混出城外,下一步如何行动,何真现在也有了计划——还是靠的黄林的灵魂,这黄县令虽然看起来软弱无力,但是没想到,脑子里有用的东西却是极多,对何真的帮助极大。

  黄林的记忆何真已经看完了,这个老头儿的实际年龄比何真想象的要大的多,竟然已经70多岁了——

  吴县县令黄林,出身在大崇朝南陇郡沿海城市的一个还算富裕的商人家庭,出于想培养一个文化人的目的,孩提时的黄林就被送到了离家不远的一个江湖门派“太元门”学习。

  这里得说一下这个“太元门”,根据黄林的记忆看来,这“太元门”和大多数纯粹打打杀杀的江湖门派不太一样,武学方面只能说是普普通通,倒是对于琴棋书画、五行星象、奇门遁甲之类的杂学多有涉猎,并以此出名。

  在太元门学习了有十余年,黄林的武学基本上没太多长进,师父教授他的也都是些养身练气、耳聪目明的法门——插一句,因此这黄林死前已经七十多的高龄了,但看起来倒是只像五十来岁,甚至还能去青楼玩,也算是年轻时候养生得当。

  对了,甚至这黄林能在青楼刺杀案后,牢牢记住李狗蛋半张脸的模样,甚至闻出他身上一股屠杀众多牲畜的血腥味,也是因为这个。

  话说回去,黄林虽然正紧武艺不咋的,倒是在太元门中,将书法、经论学习的不错。

  不过在他十来岁的时候,天下开始剧变:六十多年前武林至尊赵狗弟横空出世,然后又昙花一现的神秘消失,对整个天下和武林的格局产生了巨大影响——接下来几年就是南朝揭杆而起,北朝无力镇压,同时江湖各大派元气大伤,大崇又趁机设立“统武堂”,镇压、监管江湖人士。

  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大崇地界上继续“混门派”显然是没有多大前途了,于是黄林索性告别师门回到家中,开始准备参加科举,搏一个正规的仕途出身。

  还别说,这黄林也算是块读书人的料,院试、乡试、会试、殿试皆是一层层考了过去,三十多岁的时候,就成功中了进士及第——不过好运到此为止,由于是师从“太元门”,算是有混江湖的案底,不受朝中正统文官的待见,加之又没有什么后台,因此光是候补官员就当了二十年。

  直至他五十岁时,整个北方武林都被统武堂治的服服贴贴,大崇开始中兴,同时朝中有江湖关系的人士开始多起来了,黄林总算结束了候补生涯,捞到了个县级行政区主官的位置——也就是偏远的吴县县令了。

  再后面的事倒是没什么可说的,黄林最后在这个岗位上一直待到今天被李狗蛋给一刀剁了。

  先前何真最苦恼的就是关于“武林至尊宝藏”的线索——就算有“噬魂之刃”+“100%吸取低保”的强强组合,他都不知道去哪找目标,现在有了黄林的记忆,这难题终于有了眉目!

  黄林虽然在太元门中主修的是书法、经论,后来走上仕途,更是放弃了练武,但是他年轻时倒是对江湖轶事颇感兴趣,而且到现在都与师门没有断了联系,逢年过节,都会托人向师门送上礼金,根据黄林的记忆,他第一次听到关于“武林至尊宝藏”的消息,还是在他尚未告别师门之前。

  那时候,有传言说武林至尊已经闭了死关,去冲击传说中“武破虚空、白日飞升”的天人之境,为了不断绝传承,将一身所学的神功秘籍尽数埋在了闭死关之处的洞口。

  当时这条消息惊起了千重浪,无数江湖人士纷纷涌向了各处可能是武林至尊闭死关的大山之中去寻找线索,太元门当然也不能免俗,当时黄林的师父,也就是太元门的掌门,同样带了不少弟子出去奔波了大半年。

  不过当然,最后是两手空空的回来了,反倒是同去的精锐弟子折损了大半,再后来,关于武林至尊的宝藏的线索就开始越来越多的冒出来,五花八门,什么内容都有,已经根本让人无从辨别真假了。

  又过了几年,一直到黄林告别师门,“武林至尊宝藏”的风波都没有在江湖上平息下去,只是太元门已经元气大伤、一阙不振了,再也无力去参加什么宝藏寻找赛,而唯一趁着这宝藏风波崛起的只有两个人或者说是组织。

  一个是“统武堂”,另一个是“百晓生”。

  统武堂就不用多解释了,重点说说“百晓生”。

  黄林对“百晓生”其实所知不多,只是听师父和其他出去寻宝的同门提起过,江湖传闻,此人乃是武林至尊的“追随者”,目睹了武林至尊的所有大战,甚至掌握了关于武林至尊闭死关的真正位置——据说那些宝藏的消息,也都是此人放出来的。

  而且趁着江湖上一片大乱的时候,这“百晓生”还趁机排出了【兵器谱】,将江湖上各门各派、有名有姓的好汉兵器,都按照实力排了次序。

  这一下,纵然宝藏的风波平息下去了,江湖上为了争抢排名的事儿又起了新的风波——直至今日,江湖人士或许已经对虚无缥缈的至尊宝藏失去了念想,但是对于追求榜上的更高排名,却是从未停止。

  “【兵器谱】?呵,有意思啊···”何真想到这里,也忍不住又仔细搜索了下黄林的记忆,看看有没有关于具体的排名,这一找,还真找着了——

  这【兵器谱】现在仍在更新,每三个月更新一次,不过由于那“百晓生”是南方武林的人士,因此【兵器谱】属于南方的刊物,向北朝流通并非容易之事,加之黄林也算是退出武林了,所以他看到的最近一期【兵器谱】也是几年前的了。

  “我看看啊,排名第一的是···‘落樱神斧’?这什么鬼武器啊,咦,竟然还是武林至尊遗留的武器?这谱不严谨啊,人都没出现好几十年了,这武器怎么还能列在这···”

  何真一边嘀咕,一边看后面几个:“第二名是“白云宫青宇道人的法藏剑”、第三名是“统武堂大都督艾无别的断魂鞭”、第四名是···没劲啊,我还以为会有什么唐家霸王枪、小李飞刀之类的酷炫名头···”

  在翻看了下这些玩意儿以后,何真又把思绪重新拉回正轨:“这世界有【兵器谱】也是好事儿啊,如果我【凶刀割鹿】能位列兵器谱排名第一,那声望点还不是大把大把的来?对了,李狗蛋灭县衙满门,还杀了那个堪比江湖一流高手的方勇,会不会已经能上榜了?”

  然后何真赶紧又看了一遍那几年前的【兵器谱】,失望的发现,这谱上只列出排名前100件兵器与其主人,而其中并没有方勇的名字。

  “看来以后带李狗蛋行走江湖,寻找宝藏之迹,还得注意杀几个榜单上的人啊···还有,那黄林的师父曾经就提到过,他在寻找武林至尊的宝藏时,也和那“百晓生”有过几次接触,从现在的线索看来,如果想找到宝藏的真正下落,直接去找这个“百晓生”才是最靠谱的。”

  何真盘算着,不过这过程中也有几个小疑点和问题,比如说,这都六、七十年过去了,现在的“百晓生”是不是还是当年的同一个百晓生?毕竟黄林的师父都已经老死了,现在的太元门掌门都已经换了好两届当家人了,甚至面对黄林都应该称呼“师叔”了。

  “不过问题不大,接下来的行动方向,就是先去太元门吸取了那现任掌门的灵魂——我觉得有关武林至尊宝藏的信息总应该是代代相传的吧···”

  何真迅速的就制定好了行动方向,就算这个目标杀错了毫无线索也没关系,他还可以按照兵器谱上的排名一个个杀过去,能上榜的都是当世绝顶高手,既然是绝世高手,十有八九都知道很多秘密,是这样的没错吧?

  ``````

  天啦噜,今天可是加更1K字的大章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