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明末黑太子 第861章:分辨忠奸

《明末黑太子》第861章:分辨忠奸

作者:牛笔老道 字数:3830 书籍:明末黑太子

  皇上有他的权谋,这是借此市恩,要李豪由感激而承担重任,全心全力保他儿子,卫护皇家。

  当然,李豪并不知道,他真把它当皇恩,其实这也真是皇恩。

  他吸一口气,平静一下自己,然后肃然抬头:

  “草民深知责任重大,但是,得蒙天眷,受如此殊隆恩宠,敢不竭智尽忠以报。”

  皇上神色松了,脸上也浮现起轻微的笑意:

  “这就是我要借重你的,交待你的,你给了我许诺,我也放心了。”

  何止皇上放心,连万顺和脸上也有如释重负之色,他突然跨步上前:

  “李少掌柜,我给你磕头了。”

  他“噗嗵”一声跪了下去,往前一爬就磕头。

  李豪忙上前去扶,以他,扶起万顺和来自是容易得很,他边道:

  “不敢当,万老爷快快请起。”

  他扶起了万顺和,万顺和竟然哭了。

  皇上道:“万顺和,你这是干什么?”

  万顺和道:“奴才要留下侍候皇上,皇上千万别把奴才发配回京。”

  “胡闹!”皇上道:“出家是清修,是苦修,哪有还要人侍候的。”

  万顺和道:“奴才也要出家。”

  “更胡闹了!”皇上道:“我托付这么多人照顾阿哥,你怎么能置身事外,你当然更得就近照顾阿哥,有你就近照顾,我放心。”

  就这一句,万顺和又“噗嗵”跪下,也又哭了,而且是嚎啕大哭。

  □□□□□□

  从京里到“五台”,路程不但不近,还有山有水不好走,再快也得个好几天。

  这几天,皇上没事,由李豪、万顺和陪着,遍游“五台”,“五台山”景色好,寺庙又多,好的景色可以让人心旷神怡,肃穆的寺庙,暮鼓晨钟外加梵呐,更可以让人尘俗之念全消,所以,皇上的心情越来越平静,也越发的喜欢这个佛教四大圣地之一了。

  这一天,皇上带李豪、万顺和游罢回来,老远就看见文殊寺前停满了大小轿子,而且还有銮仪禁卫。

  万顺和“哟!”了一声道:“恐怕是太后跟皇后也来了。”

  皇上脸上变了色,脚下停了步,转身往回就走。

  显然,他是很不愿意见太后跟皇后。

  “皇上!”一条人影如飞落下,跪在地上,是玉贝勒:“太后跟皇后也来了。”

  皇上霍地回过了身,面有怒色:“谁叫你让她们来的?”

  玉贝勒道:“皇上,太后跟皇后要来,谁拦得了。”

  这倒是。

  皇上道:“你就不能不让她们知道么?”

  玉贝勒道:“皇上让位嗣君,诏命顾命大臣辅政,这等大事,纪玉不敢瞒太后跟皇后。”

  这也是实情。

  皇上脸色稍缓,道:“我知道,你希望经由她们让我回心转意,好吧。”

  他带着李豪,万顺和行向“文殊寺”大门,玉贝勒忙站起跟随。

  禁卫跟銮仪哪有不认得皇上的,皇上跟李豪、玉贝勒、万顺和一到,立即跪伏一地,玉贝勒扬声道:“皇上回寺,里头接驾。”

  就这一声,寺里由肃亲王带领,涌出王公大臣们,立即跪在寺门两旁。

  皇上扶起了肃亲王,然后向诸王大臣淡然一声:“起来吧!”就要往里走。

  肃亲王忙上前一步:“纪玉奏禀了没有,皇太后跟皇后的銮驾也来了。”

  皇上应了一声:“我知道了。”带着李豪、玉贝勒、万顺和就进了“文殊寺”寺门。

  后头五大臣们起立跟随,由肃亲王带领,依爵位、品职高低,井然有序。

  寺僧们这才知道“文殊寺”来了皇上,早就由住持方丈率领回避了。

  皇上在“文殊寺”召见五大臣,自不能再用客房,改用了“大雄宝殿”,而还没有进殿,李豪就跟皇上告辞了。

  他做的对,他是个江湖布衣小百姓,怎么能参予这等国家大事。

  皇上也明白,道:“你可以回京去了,别忘了你跟我的约定,想看我可以来看我。”

  巧妙的一句,不知道内情的人,会以为李豪跟皇上的约定,就是想看皇上时,尽可以上“五台”来看皇上。

  李豪当即跪辞,在这一刻,他心里还真有点难过。

  恐怕皇上也有同感,他站在“大雄宝殿”高高的石阶上,一直望着李豪出寺不见,才转身进了殿。

  龙椅是从京里带来的,已经正对着殿门摆得稳稳当当,皇上坐上了龙椅,就要召见诸王大臣。

  肃亲王进殿奏禀,皇太后有懿旨,要先见皇上,皇上虽不愿,可是当着这么多王大臣,身为一国之君,总不能公然违抗皇太后懿旨,让人家知道,为一个不该有的汉女而母子不和,没奈何,皇上只有先往见皇太后,只万顺和跟随侍候。

  皇太后跟皇后被安置在方丈禅房,门外侍卫站立,皇上来到,叫撤了侍卫,只留万顺和一个人在门外侍候。

  皇上进了方丈禅房,除这位“干清宫”总管太监万顺和外,谁也不知道母子、夫妻三个人是怎么谈的,发生了什么争执,结果如何,只知道皇上从禅房出来的时候,面有愠色,大踏步的行向了“大雄宝殿”。

  皇上回到“大雄宝殿”,立即召见诸王大臣,面谕:即日起,由太子玄烨嗣位,以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为顾命四大臣辅政,肃亲王等诸王大臣从旁协助,贵妃董鄂氏薨,追封皇后,谥端敬,并诏告天下,皇上于顺治十八年,春正月,慧星夜见,驾崩,谥曰章庙号世祖,葬直隶遵化州之丰台岭,号孝陵。

  这就知道皇上、皇太后、皇后母子、夫妻三人密谈的结果了。

  所以诏告天下驾崩,是不欲天下百姓知道,皇上为个“情”字心灰意冷,看破红尘,在“五台”剃渡出家。

  所以封董小宛为贵妃,所以说也薨,追封皇后,是不愿承认她随冒辟疆南去,全当她死了,死在了他皇家。

  这些大事就这么定了。

  皇上还选了剃渡出家的寺院,几天来的游览,他认为“清凉寺”最适合他。

  □□□□□□

  李豪到山下农家取回坐骑,骑一匹,拉着两匹,驰上了回京路。

  本来该都带走,三匹健骑原都是“白记骡马行”的,现在,金老爷跟万老爷都用不着了。

  一路没碰到任何阻拦,没发生任何事故,顺利而平安的抵达了京里,回到了“骡马行”。

  见到了楚云秋跟白回回了,把一趟“五台”的经过说了,他并没有隐瞒褚姑娘跟戴云珠援手之事,可是楚云秋并没有在意,那是因为金老爷就是当今皇上这件事,太出人意料,太令人震惊。

  定过了神,楚云秋、白回回都为皇上不爱江山爱美人的痴情而感叹,也为皇上眷顾,委以重任,以及皇上对李豪的殊恩,而勉李豪无论如何要信守然诺,全心全力暗中卫护嗣君。

  提到了玉贝勒,楚云秋、白回回都认为这是唯一的隐忧,因为他俩都料想得到,以玉贝勒那种性情及心胸,既跟李豪之间已经结了怨,是不会轻易有所改变的,别说他不知道皇上对李豪的托付,就算知道,他也不会顾念皇上和嗣君而有所改变,顶多,他会抓李豪的大错,不会找李豪的小错,而且,他要是知道了皇上对李豪的托付,因皇上拿李豪跟他相提并论,说不定反而更嫉妒。

  李豪也知道,可是他并没有在意,事既至今,在意又如何?只有像楚云秋、白回回说的,玉贝勒大权在握,民不跟官斗,又不能泄露皇上的托付,唯一的办法就是不碰不沾少招惹,你做你的高官显贵,我做我的江湖百姓,市井小民。

  关于有个像燕霞的女子来找李豪的事,楚云秋没提,倒是白回回告诉了李豪,一听说“恩姨”出现,当然也就想到了失散十几年的亲手足弟弟书儿,起先李豪至感兴奋,可是后来一听楚云秋说不是,以后追去后的经过,李豪又失望了,失望中,他想了又想,可却想不出他什么时候认识这么一个女子。

  这些事,总是要让它过去的,不让它过去如何?

  像燕霞的不是燕霞,从而书儿也仍然没有音讯。

  玉贝勒不沾、不碰、不招惹,至于有没有用,会怎么样,全在玉贝勒了。

  皇上虽然眷顾,虽然委以重任,但究竟是否派得上用场,是否需要伸手,还不一定,即使需要,恐怕也不在这一时半会儿。

  日子总是要过,生意总是要做,虽知在京,但是还没有出现的仇人总是要找,家园也总是要重建,这些事,能不让它过去么?

  所以,李豪见过楚云秋、白回回之后歇息去了,“白记骡马行”也在短短的一天之内恢复了平静。

  只是,真平静了么?真能平静么?

  □□□□□□

  朝廷诏告天下,发布了该发布的。

  这表示,皇太后、皇后,以及被召往“五台山”的诸王大臣已经回了京。

  皇上驾崩,新君即位,只这明面的两件事,就已经够外朝内廷忙的了。

  肃亲王、玉贝勒根本就没工夫回府。

  翠格格在府里听说了消息,也有另一个消息偷偷的传入了她耳中,皇上曾经化名金老爷如何如何。

  金老爷,翠格格对这三个字太熟了,皇上既是金老爷,那“四宝斋”的便笺,经由皇后传到那个董姑娘手里的事,就丝毫也不足为奇了。

  皇上金老爷既然去了“五台”,也一定是由李豪护驾,虽然推测李豪也已经知道金老爷的身份了,可是翠格格她还是想找李豪说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