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第152章 惊蛰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第152章 惊蛰

作者:梦吴越 字数:2130 书籍: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就算胡人,也大致与我汉人差不多,除了有的眸子淡一点。只有羯人因是从西域来的,相比之下鼻高眉深一些。听说过了天竺,还要更西边的地方才有红发之人,因地处偏远,极少涉足中原。但那须鸿不仅一口地道的江南软语,武功又如此卓绝,所以武林中许多人都说她是汉人武功高手与西域红毛人的后代。不过我师傅却很是怀疑,试想,如果谁有这么高的武功,一定是江湖闻名之人,但是那些年从未听说有什么高手到西域去过。”

  他顿了一下,又道:“但是须鸿的武功怪异独特至极,闻所未闻,确非中原武学。不仅仅是厉害,还变幻无常,无可琢磨。许多见过她招式的人回去仔细推敲,好象找到了破绽,可是下次比武时,同样一个起手,收势的时候却已完全变了模样,本来以指为剑,戳人天明的,突然化而为掌,切向咽喉;本来跃在空中,连环飞踢的,突然腰身一扭,身形倒立,以双脚袭人胸颈要害。好象变化实在匪夷所思,统统都象是她随心所欲现想出来的一般,当真令人防不胜防。我师父也曾见过她与人交手,举手投足间艳若舞蹈,实令人叹为观止。阿弥陀佛。”

  小靳道:“身形倒立,以双脚袭人胸颈要害……那不是前天踢你和尚那一脚么?这人真是须鸿的弟子?那、那、那……等这小娘皮一觉醒来,瞧我们不顺眼,来个什么连环鸳鸯踢的,我小靳岂非身首异处?哎呀……惨了!当时她是醒过的!”想起自己曾要丢她到山沟里,这小娘皮也不知道会不会记得,顿时脸都白了。

  道曾道:“这倒不一定,你别把人人都想得如此蛮横凶残。而且我只是从她怪异的武功与内力上枉自揣测而已,或者我根本猜错了呢。”

  小靳心中毕竟做贼心虚,拉着道曾又走远一点,问道:“那须鸿后来怎样,咱中土武林同道们,就任她如此嚣张?”心中隐隐巴望这什么红毛鬼婆的被人一剑咔嚓,自然也就没后人了。

  道曾道:“中土武林当然对她恨之如骨,说她嗜血成狂,无恶不作。其实须鸿除了喜欢找人比武,下手狠毒外,也未曾听闻她做过什么坏事,算起来倒还为武林除了几个祸害。何况武林之中,比武杀人的事寻常得紧,只不过这么一个女子就搅得江湖大乱,况且那个时候赵王石勒还未建国,胡人对汉人来说根本就是奴隶,一向统领武林的汉人自然心怀愤恨,必除之而后快。其实不论胡汉,具是虚幻,又何苦如此呢?世人太执作表象,又怎能看透这背后的因缘呢……”

  说道因缘两个字,道曾眼中闪过一丝并不分明的哀伤,迟疑了一下,合十念佛。

  小靳道:“你这么说,倒象是为她开脱一样……喂和尚,慢念你的佛经,快说说后来怎样了。”

  道曾仍旧慢条斯理地念完一段《金刚经》,抬起头来时已神色自若,道:“后来么,须鸿在行到建康附近时,终于中了埋伏。具体的情形到现在仍无人知晓,只知道参与伏击的中土武林人士一共死了三十四人,重伤十六,恐怕算得是江湖一百多年来最惨烈的一战了。”

  小靳抓抓脑门,喃喃地道:“挂了三十四个,才重伤十来个……这个胡老娘皮下手可真他妈了不得……哎哟!”脑袋上已重重挨了道曾一下。

  道曾沉着脸道:“不可胡乱称呼!我告诉你,此人与我师辈很有些渊源,是我的长辈!你再胡说,小心罚你面壁一月。”

  小靳捂着头,苦着脸,连声称是,心里将胡老娘皮痛骂自不必说。

  道曾停了一下接着道:“据说其实在那之前,有好几位江湖人士都曾偷偷带信给须鸿,告之有人密谋害她,叫她不要到江南来。但须鸿却全然置于脑后,仍执意前往,其性子刚烈可见一般。在这样天落地网般的圈套里,仍能突围而遁,此人的武功也可算得惊世骇俗了。不过她似乎也受了极重的伤,从此再未在江湖出现。”

  小靳诧异地道:“为什么?这世上最他妈憋气的事就是被人阴了,换了是我,不一个个找这些孙子出来黑掉才怪。”

  道曾道:“当时那些伏击之人也是这么想的,只道她会大肆报复,是以纷纷出门避祸,远走他乡。我师傅说,那段时间里,江湖七大派、十三帮、三十多个门的人竟统统人去楼空。如此大规模的逃难,也算得百年难遇了。但是过了一年多,仍未听说有一人别杀,或是再听到须鸿老人的消息。人们私下里猜测,是不是那日她受伤过重,已经身死了。”

  小靳开始还巴不得这女魔头死去,但听了她被人暗算,又是如此神勇,不觉起了仰慕之心,忙道:“死了么?她……她不会就这么死了吧。”

  道曾道:“过了五六年,须鸿老人仍未显身。就在人们几乎就快要将她忘记的时候,白马寺里却出了一件大事。那一年的中秋,有人在白马寺正殿内的墙上,写了一个偈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小靳翻着白眼念了一遍,一拍脑袋:“咦,这四句我好象听和尚你念过的。”

  道曾瞥他一眼,道:“这是《金刚经》里最后一个四句偈,我日日讼经,你是段木头也该听熟了。”

  小靳笑道:“是吗?难怪我一听到,就觉得耳朵痒痒呢,原来是老相好,哈哈!这四句偈究竟是什么意思啊?”

  道曾道:“这四句偈,当时并无一人能解。去过西域的庄枢大师曾说,《金刚经》所说为一四句偈,但是《金刚经》里有好几个四句偈,究竟是那一个没人知道。这个偈言本身非常普通,每个和尚都会念,只不过这一次却是有人用血写在上面的。”

  小靳吓一跳,道:“血?谁的?”

  道曾望着远方云雾笼罩的山头,慢慢地道:“四句偈下有题字:武功佛学,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将逝之须鸿。”

  “将……将什么须鸿?”

  “将逝。须鸿写下这句偈,从此以后,真的如逝去之鸿,再无人见到了。”说着合十又开始念起经来。

  小靳搔着脑壳道:“和尚,你能不能把一件事讲完了再念你的经?每次听你说,就好象……好象大便不畅一样难受,那种滋味你知不知道?”

  道曾毫不理会,念完了才道:“当时并无一人知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她写的这句偈是什么意思。但是江湖上关注此事的人太多,纷纷要白马寺有个交代,而白马寺这个时候却遇上了一场天灾,僧众死伤惨重,方丈林晋大师也重病卧床,不得已托一位老友出面说明。原来那场伏击之战后,须鸿果然身受重伤,险些不治。幸好我佛慈悲,让她遇上了林晋大师。林晋大师以无上精纯内力相助,才从不归路上将须鸿拉了回来。还……还让这样一位心高气傲的人在白马后山山洞内面壁五年。五年啊……五年……”

  他喉头莫名其妙一哽,怔了怔,转身往佛堂里走去。小靳似乎对这么一个人物就此销声匿迹有些不能接受,忙道:“喂,还没说完你走什么啊?她写这些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道曾头也不回地道:“不知道。这四句偈本来领悟之人就极少,林晋大师也一直未有只言片语的解释。‘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这句我每日都在念,说来惭愧,我的资质太差,始终没能参透其中奥妙。佛曰万物皆空,随缘而定,是为‘不取于相’,但是究竟什么是空,什么又是相呢?若诸相皆幻,又如何能以露珠雷电论法呢?哎……实在太难明白了。”

  小靳知道他说起佛法便没个完,慌忙拍他脑袋叫道:“喂喂,和尚,我们说的是须鸿,那什么武功佛学的,究竟是什么意思啊!”

  道曾道:“这个……后来我师傅说,大概是须鸿面壁之后,发现了武功与佛学上的某些联系,甚或是领悟到了更深的武功,留下一言让林晋大师知道罢。”

  他合十默念了一阵,又道:“我说这些是要你明白,此女子身世不明,须鸿虽然隐退了,却难保没有弟子。你自己小心一些,有些平日里说惯的话做惯的事该收敛的要收敛,不要仍是这么毛躁。若她真是须鸿的弟子,我是一定要救助的。”

  说到这里,他抬头望天,眼神颇为迷离,不知道想到了什么,过一阵子道:“我要说什么?哦对……这女子来此,究竟是福是祸呢……哎,哎?不对,不对,我在想什么!”突然一震,道:“万事皆有缘,我怎么如此执于相了?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说着连连摇头,有些魂不守舍地匆匆赶进佛堂打坐去了。

  小靳知道和尚又来了痴劲了。遇到这样的问题,他一坐至少一天,潜心参佛,当下也不去管他。他昨晚熬夜,又起来得早,禁不住打个哈乞,揉揉眼睛,靠在门边怔怔地看了那少女,一会儿又想到她又软又轻的身体,一会儿似乎又有个红发红衣的影子在眼前乱晃……不知不觉,竟而睡去了。

  “哚!”

  一根圆木飞起老高,在墙头一蹦,翻过院外去了。小靳恼火地将斧头甩开,一屁股坐在伐木桩上,抹一把汗。

  道曾刚进院门,见状笑道:“心乱了呀,小靳。”

  小靳看他笑得阴阳怪气,怒道:“我心乱?是你乱了吧。好好的和尚庙里如今把个蛮子娘们贡起来,还不够乱七八糟?”

  道曾往里头瞧了几眼,压低声音道:“今天还是老样子?”

  小靳恼火地乱抓头发,道:“你说这蛮子吧真是化外之民茹毛饮血,跟我们汉人那是大不同。这胡小娘皮前两天还强横得差点拆了房子,躺床上烧了两天,总算靠和尚你的药没死过去,醒过来却又成木头人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