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晋末多少事 第一九二三章 只盼没有张温、马温也

《晋末多少事》第一九二三章 只盼没有张温、马温也

作者:然籇 字数:1817 书籍:晋末多少事

  雄浑的结束曲调缓缓响起: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无论是士卒还是俘虏,此时都沉浸在这词曲里,如痴如醉。

  “好曲,好曲啊!”罗友听着这新词新曲,喃喃说道,“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是何等的王霸之气!”

  谢石忍不住扯了扯他的袖子,轻轻咳嗽一声。

  罗友这才恍然回过神来。

  戏曲之中,汉军自北而来,霸王兵败两淮,这岂不就是今日大司马之真实写照?

  这樯橹灰飞烟灭,听着多么霸气,但是真不幸,他们好像就是灰飞烟灭的那些樯橹。

  桓温此时仿佛才从戏曲中回过神来,看了一眼欲言又止的两个人,轻笑道:

  “这戏曲啊,最早还是杜仲渊创造出来,替余鼓舞军心之用,犹然记得在那长安城外,随便搭起来的台子,几个人在上面比划比划,也没有什么歌啊舞啊的,所有人都看得津津有味。

  这一晃眼,多少年就过去了······”

  (注:第二百五十一章)

  当时的杜仲渊,还只是一个地头蛇,所谓的关中盟,一群游兵散勇、地方民夫,自然入不得桓温的眼,只不过是赏识杜英的才华罢了,桓温还真的盘算着如何将杜英收入幕府听用。

  然而现在,风水轮流转,倒是自己,成了人家的手下败将、阶下囚了。

  命运弄人,不外乎如此了。

  顿了顿,桓温指了指台上正在鞠躬行礼的戏子们:

  “这出戏啊,杜仲渊是演给余看的,他大概知道余就在某个地方,相信余能够看到。”

  罗友顿时打了一个寒颤,明明都已经通过甄别了,难道还要再来一次?

  “元子兄还是这般聪慧啊。”身后骤然响起一道声音,雄浑有力。

  罗友感觉一阵冷汗直接冒出来,这声音熟悉又陌生,但是一个名字几乎一刹那就浮现出来:

  谢奕!

  桓温没有回头,站起身,拍了拍方才席地而坐粘上的灰尘,从容转身。

  火把的光亮跃动中,谢奕背着手,含笑看着他,谢奕的身边还跟着指挥河北军的朱序,此时神色复杂,而其余士卒则离开有两三步远的距离,手按佩刀、如临大敌。

  罗友只觉得一魂出窍、二魂升天。

  桓温笑道:

  “什么时候过来的?”

  “就在方才虞姬自刎的时候。”谢奕一边说着,一边捶了一下桓温的肩膀,“你这老兵!

  若非笑的太大声了,引起了哨兵的注意,而且恰逢余带队巡逻至此,说不准还真的发现不了你!”

  拳头砸落在肩膀上,恰恰还在听戏的桓温亲随们,此时也都惊醒过来,纷纷起身,不过桓温却摆了摆手,示意他们稍安勿躁,同时看向谢奕,他也没有料到最后暴露自己的竟然是豁达的笑声。

  不过想想也是,周围的俘虏们一个个垂头丧气,因为生死未卜而惶恐不安,只有桓温在这里该吃吃、该喝喝,还能笑出声,哪里能不引起看守士卒的怀疑?

  谢奕的出现,倒也在情理之中。

  桓温因此笑道:

  “万万不料这功劳落入你的手中,不过也无妨,你我兄弟一场,最后当送你这场造化。”

  谢奕撇了撇嘴:

  “余现在可不缺活捉一个胖子这种造化。”

  桓温:???

  打人不打脸,骂人别骂胖。

  不过谢奕这么一开口,桓温就很清楚,他还是自己无比熟悉的谢无奕。

  风雨沧桑,随风而变人有很多,但谢无奕的赤子之心似从未变过。

  谢奕看向他旁边的罗友,罗友也知道尘埃落定、于事无补,倒也豁达,对着谢奕拱了拱手。

  “仲渊很赏识你的,留着有用之躯,天下还大,有用武之地。”谢奕笑道。

  罗友愣了愣,自己曾经代替病重的桓温主持三军,被杜英惦念也在情理之中,不过······他忍不住看向桓温,若是这两句话就能让他打算改换门庭,那他早就在之前的某一天投降了,何至于跟着桓温颠沛流离至此?

  桓温轻笑道:

  “汝还年轻,理当如此。余和杜仲渊之间,并无什么华夷之别,改换门庭,顺势而为,否则还真的要给这司马氏和大司马府陪葬么?”

  罗友心思杂乱,默然不语。

  谢奕转而看向自己的亲弟弟。

  谢石一摊手:

  “阿兄,我真的想帮三兄的,看来是没机会了。”

  自家几个弟弟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坚持,二弟从文,三弟从政,四弟从武,目前或是有所小成,或是已经达到了顶峰。

  五弟看上去吊儿郎当,但几次出使关中,也已经展现出了其待人接物上的长处,若入都督府,一定是会被杜英安排在通事馆的。

  不过谢奕也没有打算强迫他做什么,想来杜英也一样不会这样做。

  “你三兄执迷不悟,有他的坚持,随他去吧。”谢奕回答,“你我兄弟也已经许久未见,战场上刀剑无眼,还能囫囵见到,已是上苍垂青,明日同万石一同饮酒,共诉别情。”

  谢石哈哈笑道:“我都听阿兄啊。”

  桓温则看向谢奕身侧的朱序:

  “早知今日会折在你军中,当年就不把你派给杜仲渊了。”

  在关中的时候,桓温派朱序去杜英军中,支援、教导、协助和联络,当然也未曾没有监视的作用,结果最后朱序变成了关中军队的元老人物,而且他现在年纪也不大,有的是大好前程。

  “将军,时也命也,没有朱序,或许还有张序、马序。”朱序微笑着拱了拱手。

  桓温回答:

  “不过今日天下没了桓温,只盼没有张温、马温也!”

  ——————————

  杜英和桓温一个坐在上首, 一个负手站在营帐正中间。

  杜英叹道:

  “大司马让余一阵好找啊,还请入座吧。”

  桓温环顾一圈:

  “何处是我座?余未曾见。”

  “放肆!”苻黄眉、邓羌等非江左出身的将领自不会跟他客气。

  杜英笑着指了指自己一侧的位置:

  “大司马戎马一生、功勋卓越,昔年对余又有提携之恩,没齿难忘。此位如何?”

  桓温这一次没有抬杠,施施然落座:

  “骠骑将军能有今日,余也不过是小小功劳,当不得如此挂念。要杀要剐,悉听尊便,无须纠结,若是有余昔日旧部下属反对,余会帮着将军劝说,免起争执。”

  杜英笑道:

  大司马豪迈,更胜往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