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剑与河山 初入江湖 第五十三章 晁天王一打祝家庄

《剑与河山》初入江湖 第五十三章 晁天王一打祝家庄

作者:水阔鱼沉 字数:3407 书籍:剑与河山

  九月十一日中午时分,梁山的先头部队已经抵达了独龙岗境内。

  见前方地势复杂,道路交错纵横,狭阔不一,冒然行军恐遭伏击,梁山军士便就地扎营,准备派人先去查探道路。

  此次攻打祝家庄,领头的不是一再请命的宋江,而是大当家晁盖。前些天,他在荷水劫取苏家楼船,非但一无所获,还折损了数十个弟兄,这让他感到颜面无光,若是长时间没有建树,众兄弟如何服他。

  于是他谢绝了宋江的请命,亲自率领大军杀向祝家庄,想以此胜重新树立威望。

  由于物资运输和人员调度的问题,梁山大军分作两支前往祝家庄。

  第一批由晁盖统领,随行的有秦明、戴宗、张横、张顺、杨雄、石秀、杨林、欧鹏、白胜等头领,约有一千七百名轻装步卒,一百马军。第二批由宋江统领,随行的有花荣、李俊、李逵、穆弘、邓飞、马麟、黄信等头领,携一千三百步卒,五十骑军随后接应。山寨大营则由吴学究同其余头领把守。

  扎好了营寨,晁盖于军中帐内坐下,叫众头领前来议事。

  等得人齐,晁盖道:“这祝家庄里的道路太过曲折回环,大军不可冒进,须得几位兄弟前去打探一番,摸清路径方可再度行军。”

  事情因杨雄、石秀而起,他们当即站了出来道:“哥哥,我等愿去打探。”

  晁盖看了看两人,道:“石秀兄弟自然去得,但杨雄兄弟面容气质颇为不凡,做细作恐会暴露,却是去不得。”

  石秀答道:“我一人去即可,人多反而容易暴露。”

  晁盖想了想,“一个人去太过危险”,说着看向杨林道:“杨林兄弟擅长乔装打扮,不如你与石秀兄弟修饰一番,一同去打探祝家庄虚实,若有急事,也好有个照应。”

  杨林抱拳到:“但凭哥哥吩咐。”

  晁盖点头道:“你等且去准备,即刻前去打探。”

  不久后,石秀装作民夫,挑着一担柴先一步往祝家庄而去。

  石秀走了十来里路,却见路径曲折盘旋,四周湾沟相似,树木丛生,难以认清道路,便放下担子,歇了起来。

  后方忽然传来铁环碰撞的响声,由远及近。石秀转身一看,却见杨林头戴破斗笠,穿着一身旧法衣,手里擎着铁石法环阵阵作响,一路招摇过市而来。

  见四周无人,石秀叫住了杨林,道:“我倒是随李大官人去过祝家庄,但当时天色已晚,我看不清道路细处,却是不知该如何再去这祝家庄。”

  杨林摇头道:“何必管它路径曲直,你只管沿着大路走就是了。”

  石秀不疑有他,便又挑了柴,望大路先行而去。

  又走了许久,石秀忽然看到前方有十来户人家,三五个客栈酒店,便走了过去。

  离得近了,却见店内门口插着朴刀、木枪、钢叉等器械,酒店内的人所着衣物上都写着大大一个“祝”字。周围来往的人,一概如此。

  忽有一老人从旁经过,石秀向他作了个揖,拜问道:“老人家,这地界有何风俗习惯,怎地各家都将刀枪棍棒放在门口?”

  老人看了眼他,眉头微皱:“你是哪里来得客人?既不知村中规矩,便赶快离开。”

  石秀答道:“小人本是山东贩卖枣子的客人,折了本钱,回不了家,便挑了担柴来这里卖,却是不知此间规矩。”

  老人道:“你既然不知规矩,那便速速离去。此处早晚会有大仗要打。”

  石秀故作惊疑道:“这等好地方,为何会有大仗要打?”

  老人气急道:“你是真不知还是假不知?我且与你说了罢:此处唤作祝家庄,村岗上就是祝朝奉府衙。前些日得罪了梁山好汉,如今正派大批军马前来攻打,此时正驻扎在村外。上头已有命令下来,让我村中青壮做好准备,待号令一到,便去策应祝家大军。”

  石秀又问道:“老人家,敢问村中有多少人家?”

  老人道:“仅我这村子,便有上万人家。还有东村的李家庄、西村的扈太公庄与我祝家庄缔结盟誓,互为应援。”

  石秀大声道:“既如此,怕那梁山泊作甚。”

  老人微微笑了笑,悄声道:“你莫不是梁山来的细作?”

  石秀心中大惊,不知从何露出了破绽,面上装作疑惑道:“老人家何处此言呐?”

  老人道:“管你是谁,且先同我到屋里说话。”说罢转身向一座破旧木房走去。

  石秀惊疑交加,只得跟了上去。

  进了屋内,石秀一下便要拜倒在地,却被老人随手扶住了手臂,

  感受到老人枯瘦手臂里的惊人力道,石秀更是心惊胆战。

  却听老人说道:“你不必惊慌,我虽客居于此,却不是这祝家庄本地人士。满村皆姓祝,唯我一人复姓钟离。”

  石秀欲言又止:“老人家为何……”

  老人淡淡道:“祝家庄上下专横跋扈,勾结官府为祸一方,我与其道不同,不相与谋。”

  石秀疑道:“老人家方才莫不是试探于我?”

  老人道:“然也。你等所谓的梁山好汉,与这祝家庄人士却是一般无二,我乐得见你等恶狗相扑,孰死孰伤,皆是大善。”

  虽然老人看不起梁山好汉,但听他的意思似乎会帮助梁山以引两虎相争,石秀于是接话道:“还望老人家指教一二。”

  老人轻哼一声,道:“这祝家庄位于山岗之上,周遭皆是盘旋曲折的道路,因山色奇异,人眼所见的进出道路不尽相同,往往容易进得来,却是再难出得去。”

  石秀惊道:“可有破解之法?”

  老人回道:“说来也甚易。你出去时只需留意白杨树即可,切记,每逢白杨树便转弯,若无白杨树,那就一定是死路一条。没有白杨树的路,往往布满了陷阱,一旦失陷其中,必被活捉了去。”

  石秀得知其中门道,拜道:“多谢老人家大恩,小子日后必当厚报。”说罢便欲离开。

  刚到门口,却听外面有一阵人马声传来,喧闹无比,隐约听到有人说“捉得一个细作”。

  石秀大吃一惊,急忙出门去看。只见十几个武装士卒正押解着一架中平板车,其上缚有一人,被剥了个赤条条,呈“大”字状,仔细一看,正是杨林。

  路旁观望的人询问其中缘由,听得一军士道:“这厮好生大胆,独自一人来做那细作,装作个解魔法师,却识不得路,望着大路便走,七拐八绕许久,被巡视的兄弟撞见,叫齐人马去捉了来,这厮倒有些功夫,伤了我数个兄弟。有人认得他,便是梁山贼寇,唤作锦豹子杨林。”

  从旁有人怂恿道:“此人既是梁山贼寇,听闻那晁盖正领军驻扎在山岗外,何不割了这厮的鸟儿,送于那晁盖?”

  众人哈哈一笑,俱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纷纷叫好。

  那军士跟着笑了笑,道:“我等倒是愿意做,不过三少爷吩咐过了,暂且不能动他。”

  听了这话,众人登时意兴阑珊。

  石秀在暗中看得心急难耐,但一时却没有太好的办法搭救杨林,便准备回去告诉晁盖这里的情况。

  老人忽然抓住了他的手,把他拉到了暗处中去。

  他正疑虑,却见远处有一男一女纵马而来。

  男子骑着白马,提着一杆银枪,正是他见过一面的祝彪。

  女子骑着黑马,身着轻便的短打,紧握缰绳策马奔腾,离得近了,才看清面容:脸如刀削,眉如笔画,鼻梁高挺,薄唇朱红,乌黑长发直直束于脑后,当真是英姿飒爽。

  老人见石秀盯着那女子,与他介绍道:“那便是西村扈太公的女儿,一丈青扈三娘,使得一手日月双刀。以你的境界,在她手下走不过十招。”

  对于老人的嘲讽,石秀无动于衷,只是惊异道:“世间竟有此等奇女子!”

  祝彪与扈三娘已有婚约,再过得两月便要完婚,此时祝家庄有难,她特地前来相助。

  两人在人群中勒马,只听祝彪朗声道:“诸家青壮且做好准备,今夜以红灯为号,必要捉拿晁盖等贼人,押解官府请赏。从此时起,没有祝家的文书,任何人不得出村。一经发现有人擅自出村,权且当做私通梁山贼寇的叛徒处置。”

  众人习以为常,并无异议。唯有石秀暗自叫苦。

  眼见有军士把守了隘口关节之处,石秀无法,只得与老人先回了屋子,待得晚上再从中斡旋。

  晁盖在军帐中等了许久,不见二人回来,恐二人出了差错,便又派人出去打探。过得一会儿,有人来报。说是那祝家庄声称抓住了“细作”,此时正在戒严,不让人进出。

  晁盖登时急了,杨林、石秀是受了他的命令才进了祝家庄,此时被拿住,他无论如何都得去搭救。

  召集众头领,晁盖开门见山道:“杨林、石秀兄弟恐怕已经被抓住了,顾不得他大路小路,今夜我等只管杀将进去,也要救他二人。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秦明等人抱拳道:“全凭哥哥吩咐。”

  入夜时分,梁山众头领各领百八十人,举着火把,径直杀向祝家庄,临近了,便开始摇旗呐喊,擂鼓鸣锣,高举大刀阔斧,浩浩荡荡。

  到得庄前,发现庄门紧闭,庄下吊桥也被吊了起来。

  前军统领秦明在庄前大声挑战、怒骂,庄上却毫无动静,甚至不见军马火把。

  晁盖看了,心生疑虑。忽听后方戴宗说道:“晁盖哥哥,来时的路都已不见踪影,难以辨认。”

  晁盖环顾四周,漆黑一片,顿时醒悟过来,惊道:“这祝家庄莫不是早知我等要来夜袭,恐怕是中了计了。”

  急忙大声叫道:“后军寻路,前军断后,尽快撤军!”

  适时祝家庄内一束红光飞上夜空,在爆响声中绽放出璀璨花朵,门楼上突然亮起无数火把,万千箭矢随即呼啸而来,顺着夜风尽显凌冽。

  原来祝家庄上军士早已恭候多时,此时见着信号,便开始了进攻。

  未来得及举盾的士兵顿时被射的人仰马翻,晁盖心惊的同时大声呼喊着后撤。

  丢下几百具尸体后,梁山大军撤出了祝家庄的射程。但四周旷野里也是火光亮起,好似有无数敌人在围杀过来,此时祝家庄也是放下了吊桥,一支军马从中杀出,直奔梁山大军而来。

  晁盖不敢恋战,一心想着后撤。

  由于道路曲折回环,此时大军已是首尾混乱,许多士卒为了逃命,甚至丢了兵器。

  忽然有人高声道“石秀兄弟回来了”。却见石秀来到了晁盖身边,大声说道:“叫兄弟们高举火把,沿路寻找白杨树,见了白杨树便转弯,记住,有白杨树的路才是活路,其他都是死路。”

  晁盖面色一喜,急忙下令将这则信息散播出去。

  认得了道路,大军便有了些秩序,开始缓缓撤退,后军秦明、杨雄等人为断后,与祝家庄军士战到了一处。边战边退的境况下结不起阵型,死伤无数。

  晁盖等人行了三四里,发现前方阻击的人马越来越多,惊疑间叫停了大军。

  石秀指着一处亮光道:“哥哥且看那边的红灯,他们便是借助那灯光提前到我等前方进行阻击。我等往哪边去,那灯便往哪儿指。”

  晁盖顺他手指望去,果然有一碗灯光。那碗灯光距离他们却是不算太远,他急忙引弓搭箭,向那碗灯一箭射去。

  那箭矢飞去,只是从旁划过,险些命中。那举灯人有所察觉,四下动了起来。晁盖本欲再起第二箭,看着不断晃动的灯,他没辙了。

  他猛地一拍脑袋:“早知道带花荣兄弟来了,定可将那碗灯射灭。”

  然而此时梁山大军已经被祝家庄的人马围住了,晁盖悔之晚矣,但也不敢犹豫,硬着头皮率领大军正面突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