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鬼谷传人演艺三国传奇 第四十三章 佃农村的春天

《鬼谷传人演艺三国传奇》第四十三章 佃农村的春天

作者:湘楚山人 字数:2981 书籍:鬼谷传人演艺三国传奇

  曾禹又和柳能以及丁溪谈了一会之后,交代他们目前招纳流民只需选择性的招收,不用去大张旗鼓,毕竟现在流民太多,大肆招纳会造成庄园入不敷出。

  谈的差不多之后,曾禹看时间估计也差不多了,于是让柳能带路,四人在亲兵的护送下向庄园中间的广场走去。

  当曾禹走到广场时,便看见老老少少数百人正站在庄园中央的一片空地上。

  为首的一位老者一看到曾禹便赶忙走了上来。

  “您可是庄园的新主人?”,老人微微鞠躬恭声问道。

  曾禹闻言,知道柳能肯定刚才和这里的佃农告诉了自己的身份,曾禹随即点了点头。

  见曾禹点头了,老人立马跪下去道:“我等九十三户佃农四百七十三口人见过新主人。”语气显得极为谦卑,随后他身后的数百人也跟着跪了下去,“见过新主人。”不过声音杂乱无章显得有气无力的样子。

  曾禹知道现在佃农的身份低下,相当于奴仆一样,一切都指望自己的主人。但他也没想到这些佃农会这么谦卑,似乎在他们心里,自己生下来就是奴仆,看到主人就一定要下跪一样。

  曾禹赶紧将老人扶起来道:“老人家就是张村长把,不必如此!快快起来!”

  曾禹力气大,老人挣脱不过,很快在曾禹的拉扯下站起身来,看向曾禹的眼神浮现出感动之色。他活了这么久,还从来没有见到过哪位主人像曾禹一样愿意亲手将自己的奴仆扶起的。

  曾禹将老人扶了起来,又看着不远处跪着的众人说道:“大家都起来吧。以后不要动不动就行这样的跪拜之礼。我现在宣布,你们从今以后不是不是佃农了。”

  众人微感诧异地对望了一眼,随即一齐朝又朝曾跪了下来,高声道:“请主人开恩,我等一定尽心尽力打理田地”。这一次的声音比之前紧张很多,他们以为曾禹是要赶走他们。他们在这个庄园里还能勉强活下去,但也身无余物,如果被赶出庄园,等待他们的只有沦为流民,其中大部分都会被饿死。

  张姓村长的眼中闪过一丝悲哀,他刚开始还以为曾禹是一个好主人,没想到转眼就要赶走他们,他待在那里,眼中充满灰色,这是一种生无可恋的灰。也是,他年纪已经四十多了,几十年的劳作,身体已经被岁月过早的摧垮,如今再被抛弃,要不了多久,他就会在成为路边的一具枯骨。

  “老人家这是怎么了?”,曾禹拉着老人的奇怪地问道。

  曾禹并不知道这些佃农的想法,他很好奇为什么说他们今天不是佃农之后,所有人如丧考妣,似乎就因为这么一句话,天就塌下来了。

  老人闻言一慌,连忙稽首道:“主人,您把我们赶出庄园,我等就活不下去了呀。”

  曾禹一听,看向身边的柳能等人,说道:“我何时说过要赶你们走?”

  张村长跪下去道:“主人您刚才不是把我们赶出庄园吗,您说今天开始我们就不是佃农了,这不是赶我们走是什么。”

  曾禹又将张村长扶了起来,哈哈大笑道:“我不是说过不要再行跪拜之礼了吗!而且刚才我意思不是赶你们走,说今后不是佃农,是因为你们以后都是我的部下。你们以后还是在这里耕种,而且除了该纳的税收之外,其他的都留给你们自己。”

  曾禹这样做也是为了收买人心,他知道奴隶的生产积极性是最差的,要想让这些村民能更好的劳作,给他们自由的身份会更好。而且他们即使恢复了平民的身份,也肯定还会留在庄园,一来现在的人都很朴实,这样的恩德,肯定值得他们拿出自己的性命报答自己,二来他们离开了庄园也活不下去。所以如此有益无害的事情,他怎能不做呢。

  所有村民听到曾禹的解释,都齐刷刷的跪了下来,高喊道:“多谢主人!”此时所有人都声音洪亮,脸上满是极为激动的神情,同时看向曾禹的眼神充满了感激,毕竟曾禹给了他们的几乎是再造之恩。

  要知道像他们这种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百姓想要摆脱佃农这种最低贱的身份几乎是不可能的。他们每一个人都在内心中渴望着这一天的到来,甚至比渴望温饱更加渴望。

  张村长此时跪在地上感激地看着陈楚,语带哽咽地喃喃说道:“主公真乃仁义之人!”

  曾禹当然知道,他这样几乎是违逆了当今社会的大势,如果传扬出去,固然能得到最底层百姓的认可和拥护,但是他同时得罪了所有的士族豪强。而这个社会掌握权力和资源的都是后者,他将迎来无数的口诛笔伐。

  不过曾禹知道他自己为什么这么做,因为他希望每一位华夏子民做到人人如龙,正如易经乾卦有云“用九,见群龙无首,吉。”他希望今后华夏社会里没有佃农,没有奴隶,所有人都是为了自己而活。

  当然,他知道现在这样不可能,但是他会一步步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因为他需要的是华夏璀璨文明的再次绽放,需要将文明之火洒向四方,这需要无数人的努力,甚至他也不自信在自己这一代能够完成,但是他要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再将它交给自己的后人。

  其他人包括柳能、丁溪以及古德都不知道此时曾禹的想法,但是他们此时对曾禹的看法有了更大的改变。一个人如果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那么只有两个可能,不是有远大志向以及足以支撑这个志向的能力,就是一个出风头的傻子。很明显,曾禹不可能是后者。

  虽然说了很多,但都是在大家脑海里完成的,实际时间只过了一瞬间而已。曾禹将张村长扶起,看向所有人,说道:“大家都起来吧,以后都各自努力,我们的生活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主公仁义,主公英明~~”村民们都齐声喊道。

  曾禹让张村长留下,其他人都先回去。他看天色还早,想去看看买到的田地以及庄稼的长势。

  其他人自然是开心的回去了,估计他们今晚睡觉都会笑醒,幸福来得太突然了。张村长自然是十分恭敬的带着曾禹向外面的耕地走去。所有耕地都在庄园外面,离这里很近,本来这个庄园就是为了这五千亩耕地才建在这里的。张村长走在前头,虽然他看上去很苍老,但也许是要去自己耕作了一辈子的田地,或者说是突然摆脱了佃农的身份,他的步子一点都不慢,曾禹他们需要漫步行走还赶不上。

  不多时,他们就来到了庄园不远处的一片田地。此时是四月底五月初,麦苗快熟了,青黄相接。在夕阳的照射下,远远看见整齐的条播麦子像一条金色的带子。走进麦田,麦芒一根根笔直竖着,真像一把迎头的大到帚,至于穗头,也开始变得饱满,相信再过一个多月,这里将会像无边的金色的海,而且是给人无限希望的麦田之海。

  “这里都是主公的五千亩田地!”张村长弓着身子像曾禹汇报道。

  曾禹看到这里,心情一下子十分开阔,这里是他实际拥有的第一片真正意义上的土地。之前的金牛山,只是他用无衣军占据的,从朝廷的名义上讲属于山贼,山是属于皇帝私人的。但是这里,当初孙昊他们买下这片庄园和田地时,登记的就是曾禹的名字。所以这个庄园,这篇田地,是登记在册属于他个人的私有财产。

  听到张村长的话,他一时没有注意,只是静静的看着这片麦田:“张村长,这片田地我现在打算租给你们,等你们种满三年后,就永久的属于你们。至于税收,就一条,十五税一,其他所有官府征收的由我帮你们出,你们只用负责耕地就行。”

  张村长一听这话,顿时待在那里一动不动,这不是吓得,二十激动的,看他那不断颤动的嘴唇以及即将从眼中冒出的泪水就知道。

  这时候虽然土地税是三十税一,比曾禹要求的十五税一低了一半。但是除了这个土地税之外,还有赋。所谓赋税,并不是单指税,二十赋和税两种。这时候政府财政的来源主要就是口赋以及土地税。

  汉代的赋有两种,其一为口赋,即人头税,分为两种:一种算赋,凡民15-56岁具有劳动力的成人,每人每年向国家交纳120钱,文帝时减为40钱;另一种叫口钱,凡7-14岁,每人每年缴20钱。另一种叫更赋,包括“更卒”、“正卒”、“戍卒”三重力役或兵役。农民每年在地方服劳役一个月成为“更卒”。男子23-56岁须服兵役两年,一年在本郡服役成为“正卒”,零一年戍守边境或守卫京城皇宫,称为“戍卒”或“卫士”。

  另外,有时官府还会巧立名目征收额外的税,一年下来,即使是普通的自由民,可能一年收获的一半都用来缴纳赋税。如果年景收成不好,就卖田卖地,沦为佃农甚至卖身为奴。

  “主公仁义,我等誓死效忠!”张村长现在总算缓过气来,向曾禹跪下道。

  “村长你快起来,我还有一个事情向大家交代。就是你们可以向附近开垦荒地,都是和这五千亩一样,耕种三年后永久的属于你们。”曾禹鼓励他们开垦荒地,因为他知道,这里很多都可以成为良田,只是大家以前因为是佃农,都不会去主动开荒。

  “老朽一定督促村民们努力开荒。”张村长激动的说道。

  “好了,村长,我们先回去吧,你把我刚才说的和大家宣布一下。”曾禹麦田也看了,看天色也时候回去了。其中村长被曾禹拉住,在他身边和他一起,村长自然是激动和拘谨并存,不敢和曾禹并排,在曾禹的要求下,落后曾禹一个身子,和其他人一起并排向庄园赶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