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鬼谷传人演艺三国传奇 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的期待

《鬼谷传人演艺三国传奇》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的期待

作者:湘楚山人 字数:2700 书籍:鬼谷传人演艺三国传奇

  从冀州进入并州,最快的道路就是走壶关,如果从其他地方就要从深山绕道,或者沿着太行山脉从南边进入并州,极其耗费时间。如今不是战时,曾禹又有官职在身,他领着队伍从常山郡返回安贫县,自然也是走的壶关。

  有文书在手,壶关的守将没有阻拦,甚至连入关的费用也没收,就给曾禹一行人放行了。壶关本就属于上党郡管辖的范围,所以曾禹他们入了壶关,也意味着进入了上党郡郡的范围。

  “主公哥哥,咱们进了壶关,接下来是不是马上就到安平县了?”曾禹给赵雨也安排了一匹战马,让她就跟在自己身后,进入壶关以后,她就迫不及待的问道。

  “还早着呢,从这里出发去咱们安平,如果全是骑兵,最快可以一天到达,但是咱们还有老人和小孩,怎么说也得花上三天的时间才行。”曾禹还没有答话,位于赵雨后面的郭嘉就接过了话茬回答道。

  赵雨对此将信将疑,只是眼巴巴的看着前面的曾禹,希望他告诉自己郭嘉是在骗人。不过他明显要失望了,曾禹回过头来,向他说道:“奉孝说的没错,不过这么多天都过来了,小雨你就再忍一忍,等到了安平县,我派人陪你好好逛一逛。”

  无奈之下,赵雨也只好答应了下来,刚开始时还有一些不开心,但是随着郭嘉在旁边逗她,很快笑声就传了出来。对此众人也是阵无奈,对于赵云的这位小妹实在是哭笑不得,但又都将她当做自己的妹妹去看待。

  此时天色将黑,今晚是赶不了路了,壶关后面就是壶关县,因为靠近关卡,很多行商都会在此落脚,加之壶关守军的家属等都在此地定居,故而壶关县还算热闹,只是算不上繁荣。

  因为人数太多,县衙里找不到这么大的客栈,曾禹让江寿采购了一些粮食以后,领着村民们去县城外面扎营休息。而曾禹他们也没有例外,并没有在壶关县里找客栈住下,只是在酒楼吃了晚餐以后,就去往县城外面的营地。抵达营地以后,曾禹告诉大家接下来就是直接返回安平,这时候田丰站了出来,向曾禹建议道:“主公,郡府离壶关不远,我们既然来到这里,咱们是不是应该去拜访一下郡守大人?”

  田丰这话一出口,除了赵云兄妹以及江寿等村民外,其他人一下子安静了下来。这时候所有人都感觉到了气氛不对,曾禹定了定,开口说道:“现在天色也不早了,大家先休息,这件事情等我思考下再说。”

  见此,所有人都没有再进言,向曾禹行了一礼后就回了各自的帐篷。因为人数太多,很多都是几人共用一个帐篷,其中田丰、郭嘉还有赵柔就是三人一起。刚刚进到帐篷,田丰就向郭嘉问道:“奉孝,莫非主公与郡守有什么过节?”

  “要是说过节,那也差不多,你不知道,咱们主公来到安平县之前,这里是有一个县令的,还是靠着主公的手段,才将原来的县令镇压赶走,方有今日这番局面。”

  接着,郭嘉和赵柔两人一起,将曾禹和他的上任崔羽的争锋,以及崔羽跟郡守崔明的关系一一讲了出来。田丰才知道之前安平县发生的事情,也明白为何刚才自己提议去拜访郡守时所有人都缄默不语。

  “不过主公既然与郡守有冲突,那应该更加谨慎才对,怎么还会离开县城去往冀州?”田丰更加好奇了,按他的理解,曾禹只是一县之长,与崔明这位一郡之尊相争之时,在实力上是明显处于下风的。

  “这就要说到朝中的形势的,崔明是世家子弟,在朝中属于大将军何进一系,且不说崔明在崔家的地位,单就崔家而言,势力主要是在冀州,朝中的力量并不大,这一系本就是从地方向集中,所以自然更加看重朝堂的力量,对于崔家这种地方世家的子弟,大将军自然不是太过看重。而朝堂的另一方势力,其权利来源于皇上,需要的是由内而外从朝堂向地方发展,所以主公在这一方势力的眼中,自然是更加重要,这也是本来主公可以和崔明在上党郡分庭抗礼的原因。”郭嘉向田丰分析道,不过他并没有直接说出曾禹目前投靠的是哪一系。

  但是田丰他之前被举孝廉入京为官,自然知道郭嘉所说的另一方势力是什么,对于田丰这样的士子来说,投效宦官是一件可耻的事情,他猜到曾禹可能有自己的理由,但是心里还是不好受,沉默了下来不说话。

  郭嘉见状,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你不用太介意,主公并不是你想的那样,他只是借助对方的势力立足罢了。主公作为白身,没有世家身份,要想在官场立足,只有这一个选择,否则所有的努力都只是为他人做嫁衣。”

  “我理解,只是心里有道坎。”田丰说道。

  “哈哈,放心,最多一两年,等主公垫定了大势,自然不用借助他们,到时就看咱们的手段了。”郭嘉安慰道,他对于曾禹借助什么势力并不介意,这也是曾禹和他感觉很合得来的原因,两人都是讲究实用主义,在维持底线的情况下,对于一些细节并不特别讲究。

  “没事,我相信自己的眼光,相信主公的为人。”田丰也回答道。

  “咱们也早点休息吧,明天还要赶路。”赵柔在旁边向两人说道。

  一夜无话,第二天早上出发之前,曾禹见田丰并没有继续建议自己去拜访郡守,料到是郭嘉将情况向他说明了。既然如此,他也没有继续说什么,只是向大家交代了几句,无非是一些必须注意的东西,随后就收拾东西开始出发。

  在他们出发之前,已经有三名亲兵先他们一步出发,曾禹安排他们快马回去通知柳能,因为他们带回来江寿这一个村子的人,答应他们的屋舍以及授田和农具种子等,这些东西都需要先安排好。

  回去送信的亲兵自然是快马加鞭的出发了,而曾禹他们顾及到队伍中的老人和小孩等,还是保持之前的速度。随着离安平县越来越近,路上的商队渐渐的越来越多,而且他们几乎都是向着同一个方向,其他人可能没什么感觉,但是像曾禹或者田丰他们,明显能感觉到上党郡的商业比冀州地区要更加发达。

  郭嘉策马赶上曾禹,在旁边说道:“主公,看这些商队的方向,似乎都是向南而去,我想咱们再安平县制定的政策应该开始显现效果了。”

  “没错,这其中主要还是耀祖的功劳,我只是提供了一个思路,具体细节都是他制定的,而且这段时间应该也是他在管理,我现在有点期待安平县的情景了。”曾禹并没有回头,只是骑在马上回答道。

  “我也是,说起来咱们在冀州这一趟,差不多有两个月的时间,本来我想着两个月应该不会有太大变化,但是看现在这个样子,我可能低估了这些政策的影响力了。”郭嘉也回应道。

  他们最初是从另一个方向出发的,走的是沿太行山的官道,当时路上的商队并不多,那里更加靠近司隶地区,按越靠近帝国中心越繁华的理论,当时这里的商队应该更少。所以见到如今商队众多的情景,他们才心里一喜,知道自己的计划成功了。

  按照曾禹的计划,是要将安平县打造成大汉的一大商业集散地。就像后世所说打仗打的不仅仅是战场的争锋,还有后勤的,甚至后者更加重要。而后勤,对于如今的曾禹来说,就是钱粮和装备,装备很简单,金牛山的矿场和工坊如今已经走上的正轨,已经足够满足现在的需求,以后自然也会随着队伍的发展而扩大队伍规模,所以他需要解决的就是钱粮的问题。

  钱粮不分家,无论是部队训练或者战斗,粮食自是不可或缺,而士兵作战,除了吃饱之外,更加看重的还有每个月的饷银以及战胜的赏金,或者战死的抚恤金等。曾禹目前也没什么什么世家大族提供金钱支持他,所以只能靠自己,靠安平县这一亩三分地去养活手下近两万的兵马,所以发展商业自然成了他的首选。

  当然这本来也是他想在大汉推动的改革,因为儒家轻贱商业的原因,自古商业都被打压,但曾禹想要的是百家齐放,所以推动商业发展成了他的第一步。至于其他的计划,曾禹倒没有细致地安排,一切看具体情况而定。

  三天后的中午,曾禹他们抵达了安平县的范围,随着离县城越来越近,呈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片繁华的景象。络绎不绝的商队不说,整个城池充满了活力,而在县衙外面,则是开垦出来的成片土地,并且都已经或者正有人在播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