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小珍珠 第七十章萧家

《小珍珠》第七十章萧家

作者:倚松玩鹤 字数:2635 书籍:小珍珠

  转眼间就是小雪,天气越发阴冷晦暗。今早晨起落了一些雪,薄薄覆在地面上一层,不一会儿,便遇水全化开了去。横波裹着毛绒绒的小袄子,哈气着掀开帘子走了进来,“姑娘可要去院子里走走,程妈妈在前头舂米做糍粑呢。”

  宋琰声闲着也无趣,便裹了身新做的白狐狸毛袄子,随横波出去看了。到了前院,好多人都围着帮忙。有煮糯米的,有使力气捣米的,还有切果干撒干果的,正忙得热火朝天的。乳母抱了九哥儿也在旁边看,小九没见过这样的场面,瞪着一双圆圆的大眼好奇地东望望,西望望。

  小雪日这天,京门民间向来有做糍粑的习俗,寓意着丰收、喜庆和团圆。她走上前抱了九哥儿,看着丫头们净手糅糯米团子,那边第一笼蒸出来的糍粑雪白剔透,远远地弥漫开来一个清新绵长的糯米香味。

  小九吸了吸鼻子,馋得手舞足蹈,宋琰声身量小,差点就抱不住他。横波在一旁笑着切了一小块端了过来,这奶娃娃手里抓了一块,又觉得不够,伸手还要朝那碗里面抓。

  “这将来铁定又是个小馋猫。”宋琰声笑眯眯地刮了下小九的鼻子,抱着他在外头又看了一会儿才进了屋内。

  中午时又飘了一些小雪,她在葳蕤轩里陪了一会儿九哥儿,正要开溜的时候,被她娘一把逮住,跟在她后头学绣花。

  她捏着针线,漫不经心地看着绣绷上起草的兰梅花纹。沈氏低头,一边打着底,一边细致地指点着她,哪里要用什么针角,哪里要配什么颜色的绢丝。她坐在暖炉旁,暗下里打了个哈欠,被旁边的横波悄悄推了一下。

  “娘,我这手笨得很。你让我绣这个,还不如放我回去多练几幅字帖呢。”

  沈氏敲了她额头一下,“德言容功,处处都要学着的。”

  宋琰声心下发愁,还是垂下头来跟着绣了一个上午,绣了……一片歪歪扭扭看不出姿态的兰草叶子。

  她听到沈氏叹了一口气。

  “娘,我在这上面着实没什么天赋。”她堆起笑脸来,“要说这绣工,扬州那边的七妹妹才是真正的心灵手巧,我见过她的一些绣品,实在是精细。你让阿好坐上一天来做这个,估计出来的效果也只是这样。”她指了指手下歪歪扭扭的兰草叶子。

  沈氏又是一叹,看着她放了针线想要趁她不备迅速开溜,便眉毛一横道,“说了这么多,就是不想做。你别想着溜走,今天不管如何,你都要绣出个模样来。坐着。”

  宋琰声苦了脸,求助地看向横波。

  横波自然知道这绣花儿绣草的对她家姑娘是种折磨,便转转眼珠看过来道,“我想起来,姑娘今日还没去老夫人院里请安呢。”

  “对,对,忙着看程妈妈做糍粑了,我现在就去。”

  “坐着。”沈氏微微瞥来一眼,“别仗着老太太疼你便那她来压我,老太太那里我自会去说。”

  “娘……”

  宋琰声捏着针角,白生生的脸上这下全皱了。她认命地埋头继续拆线绣叶子,腿都麻了,也只堪堪绣了一半。这时候,暖帘外传来一道声音来:“二夫人,元二姑娘来了。”

  宋琰声眼睛一亮。

  元盈上个月去了京外的栊翠山上学艺,据说师傅是江湖上的一位武学宗师,虽是隐退了,但盛名犹在。她在那边学了有段时间了,那大师看她是个好苗子,抓得也紧,栊翠山又离京门颇有些路程,因而宋琰声当时回京时,元盈没赶得及回来找她。

  门房的小童带着元盈进来时,她满身的风雪,人还未到面前,便听到她清亮的笑声,“哎呀,小六,可想死我了!”

  沈氏看了一眼逃过绣花的宋琰声,只得放了针线,起身过去相迎。

  “沈夫人康安。”元盈行礼也是武人的抱拳式样,像模像样的,倒是逗得沈氏忍俊不禁,“小郡主,快些进来暖暖身吧。”

  “好!”她从善如流地应了下来,往里头走来。宋琰声忙着跟横波收拾手下没完成的绣品,实在不想让元盈看见。

  “我没打扰到你们吧?”元盈走了过来,一边惊道,“噫噫噫,小六,你这是在绣花?我看看,这……芦草还真是不错。”

  宋琰声幽幽地看她一眼,“这是兰叶。”

  “……呵呵呵。”横波刚给她端来了茶饮,元盈便呛了一口,当即假笑两声掩饰过去。

  沈氏扶额,令人将那绣架重新收了起来。宋琰声趁着这时候,偷偷凑过去跟她道,“二姑娘,你来得正是时候。若你今日没来,我这手绣上个一天,估计连筷子都拿不稳了。”

  元盈听完,跟她躲在一处偷笑。

  “小郡主,多日没见,你看着,身量又是高了不少。”沈氏打量一番后,笑着拉她坐下来道,“真不愧是将门的女儿,这等身形气质,英气得很。”

  “我是因着练武的缘故,食量比寻常家的姑娘大上一些,吃得多了,自然也就长得快了。”元盈笑着回答,又看看身边的宋琰声,“六姑娘越发好看了,就跟画里的人一样。”

  没有母亲不喜欢听这样的话,沈氏笑眯眯地拉着她的手,“阿好食量也是不小,吃都吃了,这个头却是没长几分。你说画里的人,不会是年画里的胖娃娃吧?”

  “娘啊!”宋琰声不满了,“我都这般大了,别老是拿我当小孩子看。”

  元盈听了上一句,又是呛了一口茶水。这不说不觉得,一说还真有点那个意思。宋琰声本身五官便长得精致柔和惹人喜欢,加上她白润润的一张脸蛋儿,玉琢一般。

  “六姑娘哪里胖了?我觉得是正正好的模样。再说长个子这事儿有早有晚,也是急不来的。”

  沈氏喜欢元盈的爽朗性子,三言两语之后,便去小厨房里亲自准备她们的茶果点心去了。屋内剩下她们,宋琰声跟她聊了几句,便听她问道,“我听我大哥说江南那边乱得很,你一路回来可还顺利?”

  “托了六殿下的福,还算是有惊无险。”她便把回京那日渡口遇刺的事情说给她听了,元盈听罢眉头就皱了,“萧家唯端泓马首是瞻,萧长元此人更是冷铁般无情的性子。说来也让人讨厌,在京门时萧长瑛心怀叵测,换到江南了,她这异母哥哥也不是个善茬。萧家这对兄妹,从来就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你对他们很有意见。”她印象里,元家和萧家并没有正面的交锋,至少明面如此,他们两家都是京门簪缨,一个镇国公府,一个靖安老将军府,是武将之中的佼佼者,在朝中更是同僚。

  “我钦佩萧老将军,他是老一辈里铮铮的铁骨,是战场搏杀打下的功绩。可是现在的萧家,满门的蛀虫无赖,萧老爷子多大年纪了还得为着满门撑下去。一旦没了他,那整个萧府也就塌了。”

  “我记得,当初你祖父和萧将军是共赴沙场杀敌的。”

  元盈想到这件事,点点头,眉头皱得更紧了,“确是这么回事。当初,我祖父挂帅,萧家为副,在沙场上能够配合一致,但换到朝堂,便不是那么回事了。”

  这个宋琰声知道,道不同,自然分道扬镳。

  “萧老将军是布衣出身,当年起家是靠了他早故去的夫人,他这位夫人是京门有头脸的人家,当初背靠楼氏一族的势力。可以这么说,萧老爷子能挣下这份基业,也是靠了楼氏。”

  若是十来年前问起京门第一大世家,那当之无愧的便是楼氏。楼家人尊贵了好几代,出过好几代的宰辅,好几代的皇后。当今太后,启章年间的万懿皇后,便是出自楼家。

  “但是,萧家如今,是确确实实的三皇党呀。”不论是在前世,还是如今,萧家从来都是站在皇三子这边的。在前世,因着从龙之功,新朝伊始更是一跃成为京门数一数二的大家族。

  “良禽择木而栖,虽说是这个道理,但背主也是事实。”元盈摇摇头,“老将军半辈子给了战场,儿孙们却逐利势力,忘恩负义,令人不齿。更让我觉得讽刺的是,楼氏虽大不如前,但到底还留有曾经的风光。萧家竟然选择投诚了皇三子,真是会挑靠山。皇三子是皇后亲养,背靠潘家势力,这潘家……呵。”

  早前说过,这朝中是三大股势力。圣上,皇后和太后。皇后出自潘氏一族,这个家族也是个奇葩,单看潘纵江就能看得出来。要说起来,潘氏和楼氏携亲,受楼家提携之恩,如今却斗成了势同水火的仇人。里面种种旧案,当今虽无人敢提,但京门世家哪个不知。

  他们两家,深深贯彻了什么叫做利益最上,利益面前,什么都不值一提。

  “皇后和太后斗了这些年,我每次进宫,看都看累了。”

  宋琰声一笑。没有永远的仇人,就算平常争斗得再厉害,在江南盐引案这样牵涉自身利益的大案之下,不也只能无奈着打算合作一回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