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尚书令 第一章

《尚书令》第一章

作者:十月清槐 字数:2681 书籍:尚书令

  近日雨多,小池塘里的红尾鱼被浇打的犯了懒,日下三竿了还躲在展开的荷叶下,任凭傅书业如何用鱼食逗弄都不肯浮出水面。

  我冷眼瞧着傅书业忿忿的脸,知道他在与爹娘赌气。

  长灯伴读十数载,如今科举近在眼前,傅书业却动了春心。

  用阿爹的话讲,这叫犯春中邪,需得抓味上好的金银花疏散风热,清热解毒一番。

  而阿娘恨恨地丢下一句前功尽弃便拂袖而去。

  傅书业不明白,娶妻和科举有何冲突,值得娘动了这样大的火气,竟几日不同他讲话。

  “亚子,你说,阿爹阿娘还会去程家提亲吗?”

  提个锤锤,我气的白眼翻出了天来。

  那程家姑娘虽是个好姑娘不错,可她爹浑啊!小偷小摸的事儿就不说了,这鲁县的牢房也是几进几出了,在官老爷的簿子上可是提过大名的人,傅书业要是娶了程姑娘这职业生涯多半是胎死腹中了。

  傅书业见我不答话,烦躁的用手使劲地抓着头发,院中古树抽芽,新叶落进乌黑的鬓间与秀发缠绕在一处。

  落日余晖,薄暮做被,我待的乏了,起身将垫在座下的《乐经》拾起,用力展开书角的折皱,眯着眼道:“傅书业你回不回家。”

  傅书业蹲在池塘边,背对我逆着光,闷闷地声音传来:“回去作什么,阿娘不理我,阿爹又不会做饭。”

  我一听就乐了,将手里的书卷曲起来塞进袖子,拍拍手喊道:“今儿我做,红烧肉如何?”

  傅书业还想抗争一下,肚子却不合时宜地‘咕噜’响,摸了摸瘪了的钱袋,傅书业咂咂嘴嘟囔着起身跟上了我。

  鲁县原本是个临海的小渔村,这里的村民祖祖辈辈靠海而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劳动人民靠双手创造了一片天。

  这里世外桃源与世无争,整个村里的村民祖宗八代都查的清,民风淳朴,路不拾遗。

  然而村外的世界战火纷飞,太掖与金舜两国原本历来交好,世代联姻。不料金舜的老皇帝身子不济,一命呜呼,独留二子,大的身有残疾难堪大任,便由小的那个登基上位,改朝换代。

  这一来,可闹出了事。

  原来,老皇帝没了,可太掖嫁来和亲的公主还在。

  当然,现在是新皇的庶母。

  可按照原本两国合约,新皇帝要再娶庶母且为示两国之好不可再纳新人。

  公主不肯委身再嫁,新皇不肯履约再娶,一来二去两国关系便僵了起来。

  正是草木皆兵之际,两国的边界也摩擦不断。

  不知是哪边先动的手,冒着寒光的铁蹄踏入金舜边境之际,新皇拍桌而起,亲手撕毁了合约。

  而鲁县,就是此时被误闯此地的金舜官兵发现,并驻扎下来。

  这一待,就是八年。

  科考在即,原本门可罗雀的城南书斋一时间熙熙攘攘,自新皇登基以来原本已被停罢十年已久的科举又重新恢复。太掖与金舜的大战一触即发,新皇不拘一格降人才,将三年一次的科考改为三年两次,更是破格允许女子亦可参考。这一法令颁布下来,全国上下的大姑娘小媳妇都纷纷奔赴书斋,一时间四书五经竟都卖断了货。

  而阿娘更是了不得,在这法令中竟嗅得了一丝商机。

  澄黄的告示张贴在街头巷尾时,阿娘已经收拾好衣物,意要外出求学。

  “阿娘,你要抛弃亚子吗?”

  阿娘停了手,爱怜的把我拉到街上,指着《论语》对我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你先吃着鱼,等阿娘回来教你打渔。”

  说罢将那本厚厚的册子塞进我的怀里,不给我反驳她的机会,急匆匆的走了。

  阿爹关了医馆回家时,正瞧见我借着月色在啃书,傅书业蹲在地上玩泥巴。

  阿爹神色不明的笑了笑,破天荒的要亲自下厨。

  那晚,傅书业跑了一夜的茅房,而我因为啃书吃饱了肚子免遭一难。

  提着一块肥瘦相间的五花肉拖着傅书业回了家,阿娘早早地下了课,院子里梳着朝天辫的小姑娘个个脸庞天真,围着阿娘一口一个脆声声地叫着“女夫子”。

  阿娘斜着眼瞧了一眼我们,没有吱声,傅书业就像霜打了茄子一样,蔫着头夹着尾巴跟我进了小厨房。

  “好妹妹,救救我。”傅书业像没了骨头似的,贴在门框上,两只眼睛泪汪汪像没了家的小狗眨巴眨巴地盯着我。

  “与我无关。”我默默地切着肉,淡淡地说着:“我劝你也早些死了心。”

  傅书业“哇”地一声嚎了出来,不顾形象地坐在了地上,撒泼似地赖皮:“我不管,我就要娶她!”

  我停了手,将刀“砰”地一声扎在案板上,郑重地道:“阿爹阿娘这些年教你读书识字,那些大道理平日里你背的头头是道,如今全进了狗肚里吗?”

  “傅书业,你清楚,程家在官府是记录在册的,你若娶了她你的身份便不清白了,你科举的资格便也没了,你想得通这个?”

  傅书业摇摇头,嗫喏道:“我晓得的。”

  “那你在执着什么呢?”

  傅书业低了头,好一会没了声响。我以为他想通了,便重新执了刀继续剁肉。

  “我若不立时娶她,她阿爹就要卖了她去抵债了。”

  “亚子,帮帮我。”傅书业抬起头,双眼通红地看向我,长长的睫毛下翻落一颗滚烫的圆珠。

  我从没看过这个样子的他,就连小时候被阿爹阿娘混合双打,他都没有流过一滴泪。

  心好像被针狠狠地刺了一下,手上的刀一个错身切上了葱白的手指,鲜红的血珠洇洇流了出来,粘在腥红的猪肉上,有些触目惊心。

  阿爹坐在桌首,神色不明,有些花白的胡子一吹一吹地翘着。而阿娘更是神色阴沉,一发不言。

  “阿爹。”我先唤出了声,喉咙有些干涩地道:“不若先下聘礼,订下亲事,待哥哥科考高中再迎嫂嫂进门。”

  “你闭嘴。”阿娘气的眼睛瞪得溜圆,恨铁不成钢地道:“傅书业是个什么水准我还不清楚,他要能一次就考中那真是老傅家祖坟冒了青烟,祖宗显灵了。我本想着,一次不中便二次,二次不中便三次,你问问那程家可能等他?”

  傅书业低着头一声不吭,我余光一瞥正瞧见他攥得发白的指节用力地缠绕着衣角。

  “亏我还是这鲁县唯一的女夫子,各家各户见了我还要尊我一句。这可好,自家儿子倒不要科举,我瞧着明儿我这女子私塾也莫要开了,我冯停云丢不得这个人。”

  瞧着气氛一时僵持了,阿爹连忙出声打了圆场:“不如这样,先按亚子说的定了亲,先把程姑娘救下来,剩下的看书业考得如何再说。”

  我瞧着阿娘的嘴动了动,却没出声。摇曳不定的蜡烛照在阿娘脸上显得格外暗淡,昏黄中阿娘一向干练精明的神色全然不见,代替的却是少有的苍白纤弱。

  许久,傅书业终于不再沉默,放开了攥得发白的袖口,迎着阿娘如刀锋般的目光,定声道:“纵然日后无缘朝堂,草莽匹夫一生,也断不能负了程程之情。”

  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先是阿娘掀了桌,熟练地脱下了一脚的鞋冲着傅书业的头掷去,单脚跳着便要去抓破他的脸,叫嚷着“没出息的东西”。

  阿爹纵身一扑使出毕生之力牢牢地将阿娘压在身下,我轻车熟路地拽着傅书业从家跑了出来。

  阿娘的喊骂声、摔打声和哭喊声渐渐被我们甩在了身后,直到几不可闻。

  “傅书业,你做甚么!”

  甩开傅书业的手,我动了气,事情并非无转圜的余地,他怎好在此时激怒阿娘。

  “你明知道,阿娘多盼着你科举高中,为了一个程程姑娘,也忒伤阿娘的心!”

  傅书业丧气地踢了一脚路旁的细柳,柳枝受了力疼地发抖,簌簌地叫喊着,在这沉谧的夜受伤哀嚎。

  “我考不中的!”傅书业喊道:“我背书如何你不晓得?四书五经你背的比我还要流利,阿娘与其指望我,不如盼着你,机会还更大些!”

  “......我不能。”

  不知为何我有些心烦意乱起来,扯了傅书业的袖子道:“父母在不远游,我若去科考,谁照顾阿爹阿娘。”

  傅书业神色古怪地看着我,夸张地用手指着自己,道:“难道我不是人吗?”

  “承认吧亚子,你明明也想去科考的,为什么委屈自己,就为了成全我吗?”

  不等我答话,傅书业有些粗暴地从我袖口抽出卷起的《乐经》,神色激动地道:“你若不想,为何天天带着这些劳什子?不是女子就该相夫教子,侍奉爹娘,那也是我的责任。”

  傅书业掰过我的肩膀,迫使我直视他的眼,傅书业的眼亮晶晶的,好像天上闪闪的繁星,吸引人去往更广袤的天地。

  月光幽幽,半牙的银月悄无声息地挂在天上,如烟如雾。

  周遭万籁俱寂,以往入夜呱噪的虫鸣竟也听不见了。耳边只听得傅书业的话,眼睛只看到他黑漆的瞳仁,感受着他手臂传来的力量。

  “亚子,去吧,一切有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无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