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小人治宋 第九十章 平叛四策

《小人治宋》第九十章 平叛四策

作者:破叶随风 字数:4460 书籍:小人治宋

  在当场开除了一个五品防御使,确立了以贾昌朝为中心的领导班子,徐德善为贾昌朝忠诚的头号狗腿子的事实之后,议事堂里召开了宣毅军反叛后第一次大名府扩大领导层会议,集思广益,解决宣毅军反叛之后,造成的种种问题。

  这个会议是贾昌朝主持,但是贾昌朝宣布会议开始之后,却叫徐德善第一个发言,陈述一下自己对大名府现状的看法。这是对徐德善的校考,也是对徐德善的提拔,徐德善说的好了,能得到官员认可,为以后掌权做准备,而若是回答的不好,便直接提出这一次会议,与大名府中央决策再无关系。

  以贾昌朝对徐德善的喜欢,能把这样的机会给徐德善,定然是知道以徐德善的本事,应付这样一个问题绰绰有余,不说徐德善一个月前就预料到了弥勒佛教反叛,准备的时间就比其他人充分了许多,对于这样的命题作文,一个是临场发挥,一个是充分准备,就不一样,徐德善这一次脱颖而出,易如反掌。

  徐德善也不含糊,走上前,把现在的问题分为了四个。

  第一个问题,就是大名府现在的内乱问题,大名府作为大宋北方最大的城市,最重要的政治中心,最重要的交通枢纽,最重要的生产基地,第一大后方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应该安定团结,井然有序,大名府乱则前线乱,大名府稳则前线稳。 所以,无论前线如何,现在大名府的首要任务就是安抚城中情绪,叫百姓恢复到日常生活生产中去,这是为前线战事有力保证。

  第二个问题,就是给这一次宣毅军反叛的定性的问题。宣毅军的这一次反叛,不是暴动,不是不满,而是真真正正,彻头彻尾的谋反,所以,就不要再想用什么谈判安抚的办法与宣毅军和解了,这件事只能在战场上你死我活,拼出上下。

  第三个问题,是除了宣毅军外,河北各军路的忠诚性的问题,宣毅军反叛,可不是一件单独的事情,匪首王则号称弥勒佛转世,救苦救难,信徒众多,不只宣毅军一军,其他诸军中也有弥勒佛教乱贼,如今宣毅军叛乱,如何平叛先放一边,最重要的是要严防其他诸军军中有弥勒佛教乱党,趁机起事,遥相呼应,汇聚一处,到时候叛军做大,割据一方,想要再剿灭他,千难万难。

  第四个问题,就是如何平叛,一定要集中手上精锐力量,对叛军雷霆一击,一定要做到一击制胜,不能叫他有漏网之鱼,留下祸患。

  徐德善洋洋洒洒的说完了自己的四条建议,就自己找了一个地方坐下了,下面的官员看见,心说人家贾大人的心腹讲完了,现在自己总能发表一下自己的建议了吧,毕竟大宋朝的会议嘛,总允许一些不同的意见的,集思广益集思广益,不就是这么来的,说的对不对的不要紧,总要给自己一个在领导面前表现的机会不是。

  但是,就在有人站起来高谈大论的时候,贾昌朝发话了“众位同僚,以为徐德善说的如何?有什么看法,大家不妨谈一谈,事情紧急,若是没有异议,咱们就具体的逐条实施了。”

  领导的权利,在这个时候体现的淋漓尽致,本来这是一个半命题作文,叫大家以宣毅军反叛为题作文,自由发挥,结果徐德善开了个头,不知怎么的,题目突然就变成了命题作文讨论徐德善观点的正确与否,请加以改善。

  就算是亲儿子,也不带这么宠的,贾昌朝的意思已经表达的这么明确了,下面的官员怎么还不知道,这一次平叛的功劳,无论以后谁的表现再出色,再耀眼,抡起功劳,也没有办法与徐德善争了。没办法,谁叫这一次平叛,用的是人家徐德善的总纲领呢,就算是有些修改,也是在人家徐德善的基础上修改的,这样的功劳只要报到皇帝面前,徐德善怕是要平步青云,摇扶直上了。

  本来,大宋的议事是不能搞这样的一言堂的,毕竟旁边还有巡查御史坐着呢,平常官员受贾昌朝管辖,人家御史可是直接听命于御史院的,若是贾昌朝有什么差错,御史即可以当场提出,也可以一纸奏章,弹劾贾昌朝。

  但是巧了,如今大名府的巡查御史蒋芳定乃是陕西人氏,从小见惯了边境战乱,所以生性也有几分强硬,更是做过几任军事主官,最后调任御史院,不得不说,凡是有些血气的人,大多都是喜欢徐德善这种雷厉风行的做事方法的,更何况平叛之事,乃是天大之事,迫在眉睫,不宜争吵,人家徐德善说的四点又没有错误,蒋芳定何苦来的得罪贾昌朝,打压徐德善呢。

  就连御史都没有反应,底下的官员更不敢有什么言语了,于是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许多,这些人能够做到府一级的官职,大抵都

  是有些本事的,按照徐德善提出来的四点,确定了目标,仔细分工,其中安抚民心,保证生产,确定宣毅军谋反性质,安抚其他军路,清查弥勒佛教叛党这三条简单,自然有衙门去做,可是剩下的最后一条,平叛,却是难住了所有人。

  本来,在稳住心神之后,想一想宣毅军最多不多五千人,与河北境内庞大的各种军力来说,实在是不算什么,众人心中也都放松了一些,心想无论怎么样,这五千人也要被自己剿灭了,可是就在刚刚,又一封加急战报送到了贾昌朝的桌子上乾宁军反叛,主帅李庆被斩,乾宁军与宣毅军汇聚一处,不知去向。

  这下子好了,议事堂内刚刚凝聚恢复一些的士气有被打击到了低谷,刚刚还有人怀疑徐德善小题大做,宣毅军一军叛乱,不用把河北各军都牵扯进来,现在看来,徐德善实在是有先见之明,若是各军之中都有弥勒佛教的信徒,真到了两军对垒之时,恐怕几十人在军营之中造反,弥勒佛教就能一拥而上,将众军击溃。

  于是,这件事就卡在这里了,按照徐德善的分析,最乐观的情况,宣毅军与乾宁军两军汇合,便是一万精兵,再加上沿途招收各种信徒,壮丁,恐怕会达到五万之众。

  五万人,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一个恐怖的数字了,想一想想当初檀渊之战,倾尽大宋全国之力,太祖英明神武,也不过动用了十几万军队而已,这五万人,足已经达到了发动一场战役的数量。

  当然,只是这样也没有什么关系,辽国之前每回入侵的人数也不少,不照样把他们打回去了,可这一次最关键的是,弥勒佛教影响甚大,各路边军早已经与弥勒佛教纠缠不清,哪里还敢调用他们,而不用边军平叛的话,大名府无论如何,也抽不出上万的成建制武装力量,这样的话,就只能等待战报发到中书省后,殿前都指挥司调派禁军前来,而这一来一往,时间怕不是要过去一个月了。

  在这种情况之下,若是官员来投票选择,恐怕大部分人是要选择等待这一个月的,哪怕事后被朝堂问责,判一个无所作为,降职或者平调,可也总比眼看着各军路皆尽反叛,直扑大名府,丢了自己的性命强吧。

  可惜了,大宋朝不是一个民主的社会,下层官员的意见最多只能作为参考,主管领导的意见才是最重要,眼看着众官员人心惶惶,吵闹了一会儿,坐在了贾昌朝边上,一直没有说话的明镐突然开口了,道“既然如此,那咱们今天的会便先散了吧,诸位同僚先回去准备其他事情,至于平叛之事,我先与贾大人商议出一个章程来,再叫诸位审议。”

  贾昌朝也道“诸位回去,还要更多努力,将之前安排事项,认真实行,尤其是这大名府内,不能再有一点流言蜚语。”

  那众官员听了,自然知道这是人家大佬嫌自己烦了,不愿跟自己说话了,要有自己的事情单独商量了,自己既然参和不了,那还赖在这里干什么,就算是天塌下来,不是还有贾昌朝明镐扛着嘛,于是众人纷纷起身告辞,回自己衙门去了。

  众人离开,徐德善本来也要走的,那复合弓正试验到了紧要关头,如今正直大战将起,赶紧做出来,可以派上用场,而徐德善刚要转身,脖领子就被明镐拽住了,把徐德善拽到了旁边的书房里面。一同进来的,自然有贾昌朝,还有御史蒋芳定。

  到了书房之内,叫旁人退下,贾昌朝的脸上也不由得升起了凝重的神色,在自己境内,发生了造反的事情,就已经够闹心了,这造反的还是自己治下的边军,而且还是一反就是两路,其他的军队更是不能确定其忠诚度,这就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了。

  贾昌朝先问明镐道“明大人,你看这件事应当如何是好。”

  明镐到了这个时候也没词了,原本明镐听到有人造反的消息,可是热血沸腾的,正愁自己任期之内没有什么功绩,现在正好有人送上门来了,可是等听说造反的是自己手下的宣毅军,明镐的脸就苦了一半,而等知道了乾宁军也反了的时候,明镐心中哪里还有什么立功的年头,只求平叛之后不问自己一个治军无方就是好事了。

  现在贾昌朝发问,明镐能有什么好办法,愁眉苦脸的道“能有什么办法,那宣毅军乾宁军虽然没有在边境对抗辽国,可也是边军精锐,见过血的,比起寻常兵丁,结成阵势,足可以以一当十,想要对抗,只能同样以边军对阵,其他便是禁军,同样人数之下也无胜算,可是现在只是宣毅军乾宁军两军,便有一万精兵,其他边军再不能动,哪里能够再集结数万人马,你叫我拿什么剿灭他们。”

  贾昌朝闻言,

  也是颇为失望,道“那这么说来,咱们当真的是无能为力,只能等待禁军来了。”

  明镐还没答话,徐德善站起来,转身就往外走,贾昌朝看见,又一把抓住徐德善问道“话还没说完呢,你走什么,想去哪里?”

  徐德善道“去哪里不行,你们既然都不愿出兵了,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只要把大名府守好了等着朝堂派人来就行了,反正那些叛军也不敢打这里。”

  徐德善的话,叫贾昌朝明镐都很尴尬,明镐脸色发红,道“小子,你说的轻巧,可是临阵用兵,哪里是一说一闹之事,我想要平叛,可是兵在哪里,你倒是给我变出来。”

  徐德善背着手,围着明镐转了两圈,直转的明镐心里直发毛,徐德善才说道“明大人,不是我说你,你是怎么当上这个兵马司总管的,要是叛匪那么容易剿灭,还要咱们担心什么,下面州县的官员,随便派个百八十万的兵马就解决了,哪里还轮得到你发愁,事情交到你的手上,不就是下面人处理不了,这才叫你们这当领导的想主意嘛,遇到了困难能够解决,这才能显出领导的能力,领导的功劳来嘛,可是你看你,连想都不想,就给否了,这不就跟那个陈亮一样,未战先败,要是你都这么想,叫下面的官员还怎么做事。”

  明镐这个气啊,平白无故的,被徐德善教训了一顿,明镐顿时明白刚才坐在底下的那些官员的感受了,这个滋味,确实不怎么样,给人家一下子撸了官,也有点委屈人家,但是自己这还不是从实际出发,分析战局,总不能随便抓几个壮丁,就押到前面送死吧。

  明镐气道“徐德善,你小子净说风凉话,你要是有办法,你倒是说出来看看,若是真能说的通,我明镐便服了你,算我一把年纪活到了狗身上去,从今以后拜你为师,给你当徒弟去。”

  这个赌注可是有点大了,明镐什么身份,别看在贾昌朝面前要自称下官,但是整个宋朝能有多少大名府一样的编制,明镐单拿出来,放在整个宋朝官场,也算是能排的上号的,要是真的拜了一个小孩子为师,那明镐的人可就丢大了,而徐德善也会一跃而起,成为全大宋地位最高的孩童。

  如今明镐敢放下身份,拿拜师当赌注,可见明镐真的是拿现在的局势没有了办法,也不相信徐德善能够有什么办法,徐德善是机智,是聪明,能早造出高炉,设计出复合弓,但是打仗这件事,总不是聪明就可以的了吧,你就是再聪明,人家一窝蜂的涌上来,不还是一刀就被砍死。

  明镐气鼓鼓的,等待着徐德善的回应,而徐德善却只是意味深长的扫了明镐一眼,不再就这个话题继续讨论下去,但明镐怎么看怎么觉得徐德善这一眼充满了坏笑的意味,不再讨论,可不代表着就是拒绝了,到时候徐德善若是有办法,拿出这件事来明镐没办法反驳,若是没有办法,徐德善同样有说辞推脱,明镐有气还发不出来,你说气人不气人。

  不过,这也要看徐德善的本事了,若是人家徐德善真有本事,真能无中生有,破了叛军,那么明镐就算是叫徐德善一声老师也未尝不可,可是若徐德善纸上谈兵,夸夸其谈,明镐合唱不能反过来讥讽徐德善,明镐把心中的气暂且压制起来,且听徐德善有什么下文。

  徐德善与明镐争竟,贾昌朝和蒋芳定则不出声,坐在一旁静静的看着,丝毫没有上前劝阻的意思,毕竟明镐和徐德善闹点别扭,也是人民内部矛盾嘛,没什么大不了,有一些矛盾是好事,可以促进发展,可以互相竞争嘛,在这个紧要关头,内部是需要些活力的。

  贾昌朝看徐德善与明镐的争吵暂时停了下来,问道“徐德善,不得无理,明大人说抵不过叛军,自然有他的道理,可是你在这里胡搅蛮缠,你也要先把你的道理说出来,叫大家帮你看看如何再说。”

  徐德善点点头,昂首挺胸,环视了在场这三位大名府最顶尖阶层,能够河北战场命运的大佬一圈,先问道“诸位大人,我先要问一句,大家现在,是不是要以击溃叛军为目标,而不是据城而守,消极待援。”

  贾昌朝左右看了看明镐与蒋芳定,点头道“有人某逆,我等自然要第一时间把他消灭,岂有坐而不管的道理,只是我们要如何行动,怎么消灭,却也要视实际情况而定,你便说吧,若是你有稳妥办法,能够一举击溃叛军,那么定然是要采用你的办法的,嗯,蒋大人,你看如何?”

  蒋芳定点头道“正是此意。”

  徐德善道“若是如此,我有一计,只是就要看诸位大人,信不信得过小子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