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小人治宋 第十二章 范仲淹之死

《小人治宋》第十二章 范仲淹之死

作者:破叶随风 字数:1825 书籍:小人治宋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这两年是河北路少有的太平年,虽然有些水患,不过边境安稳,便是河北最大的喜讯,徐善德逐渐长大,具体的学业课程也被徐才正定了下来。

  当然,以徐善德的聪明才智,背书什么的简直太小儿科,但是在大宋朝,想要登堂拜相,出入朝堂,光读书可是不够的,在这个时代,想要当官,步入仕途,别的可以没有,但是你的脑门上必须要贴上两个大字,君子。

  没办法,谁叫这时候大才子欧阳修写了一篇朋党论呢,把天下划分的这么清楚,除了君子就是小人,那些已经当了官的没有必要,可是这些想要赶考的读书人,谁不愿意当君子,非要当小人,名望就是前程,任谁都会小心翼翼,道貌岸然的。

  怎么样做一个君子,最起码表面上像一个君子,的确是一门学问,这不只是能够背诵几篇文章可以,从行为举止,到形容面貌,都有一套专门的标准,徐才正是过来人,想那国子监里也有这一方面课程,故此徐才正交起来得心应手,每日里拿着戒尺死盯着徐善德,这下子徐善德可就惨了,行走坐卧,既不能跑,也不能跳,坐在凳子上几个时辰也不能躬一下身,就连睡觉都要跟死人躺棺材里一样整齐,诸如此类,用徐善德一句话总结出来就是专门折磨人的玩意。

  徐善德倒是也还算可以,跟徐才正呆了几个月的功夫,现在出去,若是走在汴梁城里,最起码不会让人说是乡下来的,徐善德对于自己现在的样子已经很满意了,但是徐才正确总看着徐善德有些不顺眼,时不时的就没事找点毛病,最后徐善德烦了,问了一句:“父亲,我听闻上古圣贤放浪不羁,今天是不是要学这一课了。”徐才正顿时不知道说什么好,徐善德有说:“君子还应当好色风流,这一课也没学呢,父亲什么时候教我。”

  好了,说到这里徐才正都没有办法把话接下去了,就算是徐才正想接,看到身旁边的两位夫人也不敢张口啊,徐才正只能含糊道:“你这个君子还小,没到学那么多的地步呢。”徐善德立刻接上:“既然我还小,那是不是也不用每日里装君子了。”

  徐才正越听这话越别扭,你装君子,那岂不是内地里就是小人了,难怪自己越看徐善德越别扭,原来徐善德养子像了,可是人家心思没有在这里,心不正而身便邪,徐善德自然没有君子当的样子。徐才正只能自我安慰说徐善德还是年纪太小,没有阅历,等再年长几岁,也就好了。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再转过年来,到了皇佑四年,徐善德就已经四岁了,对于徐善德来说,除了身体在一天天的生长,时间过得平凡而又充实,不过对于徐才正来说,这一年显得有些不平凡了,这倒不是因为徐家出了什么事情,而是因为在遥远的颍州,有一个人死了,这个人之死,让徐才正把徐峥等人轰出了书房,把自己一个人关在里面,呆呆的坐了一整天也没有言语。这个人,就是范仲淹,一代名相,天下人敬仰,晚年竟然流离在外,竟然客死他乡,怎么能不叫人唏嘘。

  按道理说,哪怕皇帝老子死了,等消息传到富平乡这偏僻的边境小镇,恐怕也要过上几个月的功夫,但是在宋朝,皇帝才不是最尊贵的,这是一个读书人的天下,这是一个大儒的天下,而范仲淹如今的地位,无论他的新政如何,文坛宗师,足够被天下读书人敬仰,也被人钦佩,于是范仲淹的死讯,口耳相传,只用了半月的时间,便从遥远的颖州传到了边陲之地高阳县。

  为什么这个消息传播的如此之快,据说是朝廷之中有人授意的,因为在这其中甚至动用了传递紧急公文才用的六百里快马,故此这个消息最先传到的,是高阳县的县衙。

  此时候的高阳知县早已经换人,彭得然因为有了徐才正的一封信,此时候早已经调入汴梁城,当了一个小小的京官,现在在位的这个知县,便补了彭得然的缺,此人名叫王全早,正牌的进士出身,实实在在的读书人,相对于那些文坛宗师,王全早的文笔差了一些,朝中又没有什么熟人,故此只能在外做一些小官,辗转了三四任,也始终在一些苦寒之地转悠。

  在宋朝,官员不看资历,只分为两种,一种是外官,一种是京官,没办法,谁叫宋朝的官官阶与职能不符呢,你在外当官,尤其是一些小官,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但是在京城里就不同了,那里权贵云集,各种王侯将相,就算是在其中当一个最低级的小官,可是万一哪一天被某个大人物看上,便能够平步青云,一步登天,只要大人物一句话,虽然官阶不能立刻升迁,但是却立刻就能进入某个实权部门,“知”或者“权”一个肥差。

  很不幸,王全早就属于那种外官,从来都是在外流离,可是哪怕这样,范仲淹的大名也早已经如雷贯耳,奉如亲师,王全早拿到这一封简报,反应也比徐才正强不了多少,一屁股坐在凳子上,半天说不出话来。

  在天下文人的心里,如范仲淹这样的大贤,就算是被贬出京,也不过是一时落难,谁叫这是宋朝惯例,从太祖时候起,宰相就没有谁能够在任连续超过三年,这是赵匡胤防止宰相专权定下的规矩,多数的宰相在任一段时间都要外放出去,不过等个几年,这一任宰相到了任期之后,大多都再调回来继续当官,最不济也要留在京城养老,不会叫他老死在外。

  所以,全天下的读书人都以为将来的某一天范相公总会再回京城的,但是就在这样的期盼里,范仲淹死了,王全早拿着简报,深表悲痛,想了又想,决定着召集全县的读书人,以弟子之理,祭拜范相公在天之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