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驰骋九界 序章 第六十章 上古秘境四 史前的文明

《驰骋九界》序章 第六十章 上古秘境四 史前的文明

作者:忧愁青菜 字数:4367 书籍:驰骋九界

  三人保持安静,仔细聆听附近的动静,过了一会,没有再察觉到异常。苏文自言自语道:“这头狼果然不如狗灵活,脑袋被门挤过,傻乎乎的竟敢一打三!!” 狼如果有在天之灵肯定又得憋屈死一回:老子就是个巡逻的,也没打算打你们啊?你们来我放哨的地方堵门,我不应战还有妖兽的尊严么?

  “苏少侠,此言差矣。你这身手和武器铠甲,都赶的上你身边的上古史诗英雄了。哪能怪妖兽不自量力。”张子龄叹道。

  “呃?什么意思?这位阿龙老兄很厉害么?能射太阳么?”苏文还是觉得这个雕像应该叫后羿,忍不住调侃。

  “能,他射下过五个太阳,不光射了太阳,还射下过六个月亮。所以现在就只剩一个太阳和两个月亮了。不然五个太阳七个月亮得有多乱啊。”张子龄得意道。

  打脸,啪啪 的打脸,还有比后羿猛的人?虽然是个神话,那也关系到民族自尊心啊,这个叫什么设呢么阿龙的明显不是华夏族,苏文尬在了当场。脸上青一阵白一阵,憋的难受。

  苏美看她吃瘪,不知道怎么就开心起来,暗想:活该,罪有应得,都是人品惹得祸。也不管形容的合适不,只要属于因果论的词语,都毫不吝啬的加在苏文头上。

  张子龄看他表情奇怪,以为他是耻于孤陋寡闻,宽慰他道:“苏兄不知道这英雄支呷阿龙实属正常,普天下知道尼朝的恐怕都不多了,我也是因为家里留存有族谱和上古史诗,在结合稷下学宫的秘藏才知道的这些。”

  苏文走过去摸了摸那匹马的头,觉得这飞马是不是长错了翅膀?飞马长个鹰的翅膀恐怕不是出自西方的神话体系。 摸着下巴想到,真是乌鸦嘴,果然遇到了神话故事。有空得把带来的几本神话简介和老普写的笔记好好看看。

  “它叫斯木都典,传说是神鹰变成的飞马,是支呷阿龙的坐骑。”张子龄见他对飞马感兴趣,便作起了导游。

  苏文知道神话一词是近代从东瀛传入,想了想措辞道:“我还以为苏朝没有《山海经》一样的志怪杂谈呢?”张子龄哑然道:“我家便藏有《山海经》古本,只是人生苦短,众生更愿意及时行乐,士大夫谈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百姓也有淫词艳曲,丝竹管弦,艳歌妙舞。除了孩童,谁会对上古传说有兴趣?”

  难怪没听人说过传说,感情是自己超龄了。问道:“我对这支呷阿龙没一点印象,不是出自山海经吧?”

  说话间,黄河和唐瑞蕊带着赵淑走上台来,见地上一头妖兽尸体,黄河哭丧着脸遗憾道:“唉...我怎么遇不到妖兽?”唐瑞蕊眼睛发亮,“哈...任务完成了,我今天有福了,切了一个又来一个,这家伙还这么完整。” 黄河显然放松了对赵淑的警惕,甚至把她的绳索都松开了。

  张子龄看一眼苏文,这才恍然大悟:“哈... 难怪你不着急行进,原来打的是妖兽的主意。”又看一眼赵淑道:“你们也不算倒霉,这个家伙压根没打算按照路线进军。他一直在拿自己做饵,等鱼上钩。只是没想到先上勾的是你们。”

  赵淑苦笑摇头,跟唐瑞蕊说道:“我来帮你。”说着捋起了袖子...

  黄河连忙抓住狼妖尾巴拎了起来,在神庙旁找了块石台放了上去。唐瑞蕊拿出医药包,铺好纸笔,带了个面纱,神情严肃的开始了工作。

  张子龄这才接回话题道:“支呷阿龙的故事出自尼朝叙事长诗,《勒俄特依》。跟《山海经》并无关系。《山海经》所载故事很难找到对应的出处,流传并不广泛。《勒俄特依》却在尼朝遗民广为传颂。”

  “尼朝亡了起码两千年了?这《勒俄特依》不是算史前文明?怎么还能流传下来?”

  “也不一定,苏朝也是慢慢才统一的大陆。尼朝可能跟苏朝并行过一段时间,只是后来慢慢消失在历史里了。 尼朝分成很多部落,本身也不是一个集权的国都。同时存在的也有其他文明。我对尼朝和三苗的文明多有研究,苏美的母亲是研究其他文明的大家。你若是有兴趣,不妨与她多交流。”张子龄略一沉吟,道:“苏少侠...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苏美不想跟苏文说话,更不想去看血淋淋的解剖现场,一个人骑在雕像的马背上发闷。远远听到提及她母亲,赶紧诉起了耳朵。

  “但说无妨”苏文道

  张子龄斟酌一下说道:“其实我不该多嘴,苏美母亲出身高贵,本是个豁达的学者,不知道为何,对苏少侠颇有微词。难道你们认识?”

  “见过一面,交流不多。”

  “那就难怪了,她其实更喜欢专精学问的学者,苏少侠不妨多与她探讨探讨文明,别的我也不便多说,请苏少侠谅解。”张子龄拱手道。

  苏文听苏美说过她母亲专精上古历史,确实有很多问题想去问她。便慎重跟张子龄探讨:“我没啥文化啊,你看我需要去了解那些文明?有没有什么书可以参考?”.......

  二人聊的热切,苏美越听越美,心想:这小子还有点良心,不算很笨。知道去找个突破口......

  二人聊回到尼朝的事情,张子龄介绍尼朝叙事诗“勒俄特依”系尼语音译,本意为“历史的真实模样”;又解为:“勒俄”即古事、历史,“特依”意为经书或书,题意即“古事纪”或“历史的书”。史诗以历史的发展为主线将各个部分有机地贯穿起来,首尾呼应,生动地叙述了天地的形成、万物的生长、山河的来源、人类社会的发生、发展和演变以及尼族先民迁徙的历史,《勒俄特依》全诗共数千行,由〈天地演变史〉、〈开天辟地〉、〈阿俄署布〉、〈雪子十二支〉、〈呼日唤月〉、〈支格阿龙〉、〈射日射月〉、〈喊独日独月出〉、〈石尔俄特〉、〈洪水漫天地〉、〈兹的住地〉、〈合侯赛变〉、〈古侯主系〉和〈曲涅主系〉等十四章组成。

  苏美听得有趣,也跑了过去听他讲述史诗。 中间,黄河喊她去拿妖丹,她居然都没了兴趣,随便摆了摆手让黄河不要吵。黄河满手是血,只好把妖丹摆在了石台边上,示意她听完去拿。 苏文听到妖丹,抬头看了一眼,掐指算了算从赵淑部下那里抢来的数量,跟苏美打趣道:“我这算不算还了一小半欠债了?” 说完顺手拿过苏美背上的复合弓。苏美白他一眼,鼻子里“哼”了一声,显然已经消了气。

  赵淑不动声色移到了石台边角,用身体遮挡着三人的视线,不知道心里在想些什么,几次伸手去拿妖丹,又缩了回去。犹豫中突然转过头看向苏文,苏文一直在留意他,见她动作异常。搭弓引箭一气呵成,她刚把脸转过来,箭尖已经指住了她的眉心。

  黄河不明所以,见苏文想动手,也把铁锹举了起来,看样子是想跟苏文的弓箭比比快慢。

  赵淑如坠冰窟,看情形显然是在劫难逃,心里一横,大约是认了命。下巴微抬,瞬间显得盛气凌人,整个人不像个快死的俘虏,反而女王范十足。冷冷道:“手别抖,尽量给个痛快”....停了一下没见苏文动作,问道:“怎么还不动手?”

  苏文冷冷道:“我杀人需要个理由。”看了石台一眼,发现妖丹还在原处,说道:“算你命大。”随即松开了弓弦。

  “呵...呵,你这样冷血的人居然说杀人需要理由?是怕你的朋友说你残忍?滥杀?你生来就是个魔,又不是圣人?”赵淑没有死掉,却并不庆幸,反而歇斯底里的喊了出来。

  “花开生两面,人生佛魔间,上天有好生之德,我只杀该杀的。”苏文淡淡答道。

  赵淑如同被抽了脊骨的蛇,瘫坐在地上.....双目无神,口里喃喃自语。

  几个人被这变故惊呆了,愕然看着苏文,只有黄河问了句:“要我杀她么?”被苏美瞪了一眼,把武器放了下来。苏美道:“把妖丹拿给我,她是仙师,想不到连我都瞒了过去。”

  张子龄见气氛缓和,微微一笑,对苏文道:“苏少侠高才,不但心智坚定,居然还知道佛家的偈语。”

  苏文装逼装的非常过瘾,难得有个人这么配合。 既然她没有拿妖丹动手,也就没了杀她的理由。毕竟不是个以杀人为乐的人,动手总要先说服自己。这样一来,也就没了杀人的心思。听张子龄提到佛教,便问他“苏朝也有佛教传播?”

  张子龄笑道:“据《阿含经》说,人间有四个天下,亦即四大部洲,分别表法四类人道众生。一是东胜神洲,二是南赡部洲,三是西牛贺洲,四是北俱卢洲。在须弥山四方的咸海之中。此处就是东胜神州。释教在上古传播甚广,现在早已式微。”

  苏美知道点佛教,说道:“光头和尚有什么好玩,我还想知道“历史真实的模样”。”大概是觉得“勒俄特依”拗口,干脆就直接用意思来代称。停了停又问张子龄:“我还没听过几千句的诗,你能背的下来么?听章节都觉得好玩”

  唐瑞蕊大概是结束了工作,站直身子,满意的伸了个懒腰,又扭了扭腰。摘下面纱,跳上了石台,抬起手对着大家说道:“对不起各位,打扰一下,我想我有个好消息需要宣布....... 我们这趟冒险已经圆满结束。 首先恭喜大家,我脚下是一头成年的狼妖,托苏少侠的福,恭喜各位成为武状元。”

  见她满面春风的跳上台子,队员们脸上洋溢起了笑容。待她证实了是头妖兽,大家立刻击掌庆贺。当付出有了沉甸甸的收获,每个人都不想压抑发自内心的喜悦。苏美即兴跳了一段庆祝丰收的舞蹈,波涛翻滚,云烟蠕动,如行云流水般,妙不可言。在场的皆叹为观止,张子龄叹道:“纤腰舞尽垂杨柳,苏舞承楚风,美哉!”

  待苏美舞罢,唐瑞蕊接着说道:“ 我本人对这次也冒险非常满意,甚至是满意的过了头。不但有机会研究记录了妖兽,更有机会研究了仙师的构造。 甚至还记录了两个完美的人体,虽然有一个娘了一点。非常感谢苏少侠,也非常感谢大家,帮我圆了梦想。虽然你们显得太轻松了点..... 咦 ?赵公主为什么坐在地上?”

  两天来徘徊在生死的边缘,几位面首又像蚂蚁一样被碾死在自己面前。各种负面情绪交织打击,免不了情绪崩溃。看苏文没杀她,多少也看到了点活下去的希望,坐着休息一会,已经好了很多,苦笑着站起来,向唐瑞蕊做了个没事的手势,走去伫立在雕像边,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唐瑞蕊不以为意,眉眼里净是止不住笑意。挨个找人去讨论自己的重大发现,承诺回去一定出一本书送给各位,里面会详细记录妖兽的构造和弱点。

  苏文注意到神庙的四角是四根柱子,上面雕刻着四个不同的人物雕像,便挨个看过去,张子龄跟在身边介绍道:“尼朝史诗里是这样唱的,远古的时候,上面没有天,有天没有星,下面没有地,有地不生草;中间无人过,四周未形成,地面不刮风。似云不是云,散也散不去,既非黑洞洞,又非明亮亮;上下阴森森,四方昏沉沉,天地未分开,洪水未消退,一天反着变,变化极反常;一天正面变,变化似正常。天地的一代,混沌演变水;天地的二代,地上雾蒙蒙;天地的三代,水色变金色;天地的四代,四面有星光;天地的五代,星星发出声;天地的六代,发声后平静;天地的七代,平静又后变;天地的八代,变化来势魔;天地的九代,下界遭毁灭;天地的十代,万物毁灭尽;此为天地演变史。”

  这一段诗不像诗,歌不像歌,却有着苍凉的古韵。禁不住让人对远古之事悠然神往。

  苏美听着好玩,忽闪的长长的睫毛道:“我怎么觉得说的好像哑迷,眼睛眨一眨,啥也看不清,呵呵.....”

  “这是说的盘古开天辟地之前的混沌状态么?”苏文问道。

  张子龄略一沉吟,道:“苏兄博古通今,我却没听说过盘古,想必是也是哪个上古时期的神人吧?”

  苏文颇为纳闷,想想不应该啊,自己的祖先怎么可能不知道盘古,难道没把神话带到这里?突然想起来盘古的记载最先出自于三国时期的《三五历纪》,猜测是不是华夏文明发源多处,而自家祖上来自偏远的湘南,当时还真未必有关于盘古的传说。以后的苏朝即便是诗词歌赋都会隐匿地名和作者背景,更不会把后来记录的神话给带到这里了。又想,不知道知道汉朝以前有记载的神话是不是有传入? 忍不住问道:“女娲造人呢?“

  张子龄笑道:苏兄莫不是在考校我的学问,最早《史籀篇》有载,娲有籀文:“ 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从女呙声。”《楚辞·天问》中说:“女娲有体,孰执匠之?”此句意为:“女娲蛇身人面样,她的身体是谁造?”

  苏文刚好记得楚地有名的考古发现--《楚帛书》,忍不住也补充道:“楚.帛书的记载,女娲伏羲造物之时已有天地,但仍是一片荒芜,伏羲和女娲作为兄妹,在昆仑山结合产生了人类,生子四,命名万物。”说完看看大家,大概是这里文明种类繁杂,或者说不定真有帛书存在,竟然无人质疑。

  苏美家学渊源,虽然本人不喜欢考古论近,见他们说的欢乐,心中也有疑问,忍不住问张子龄:“不是说女娲用泥做人么?怎么会和她哥哥生了四个孩子? 我记得《山海经·大荒西经》中有记:“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神,一日中七十变。”另有“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粟广之野,横道而处。”此句意为:“是说有十位神人,说他们是乃女娲的肠子所化。”

  苏文核对一下留存的典籍,暗笑起来,难道是因为祖先出身楚国,所以留存的多是楚国典籍文章?或者女娲本身就是楚国人氏?

  张子龄道:“志怪传说,各地不同,不可尽信。按照苏朝蒙童开智所载,我朝百姓皆是天外罪民,这又如何解释?至于用泥做人,这个倒是容易解释。你小时候有没有问过父母你的来历?”

  苏美点点头,道:“我母亲说我是坐在一艘堆满了鲜花的小船上,从大河上游飘下来的。”

  黄河听他们讲神怪故事,远远的竖着耳朵听,大喊道:“我是被长臂猿抱着待在树上,我父亲见我不是猴子,抢了回去。”

  苏文郁闷了,忍不住吐槽老妈,怎么就我是从垃圾桶里捡的呢?

  唐瑞蕊笑着插话进来:“也是人之常情,总不能说你是他们快乐羞羞时顺带附送的吧?”

  几个人正说的热闹,雕塑方向吹来一阵寒风,苏文隐约听到一声若有若无的叹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