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穿越大宋重拾旧山河 第二十一章 兴国十策书

《穿越大宋重拾旧山河》第二十一章 兴国十策书

作者:七屋屈 字数:2610 书籍:穿越大宋重拾旧山河

  宋州应天城本就是按照国都建设的,所以皇宫、内外城相对开封城并不差太多。它还曾是宋朝的经济政治中心和军事重镇,还有全国最高学府南京国子监,只不过这些都已是过去式。

  明天就是赵构登基大典,屈平住在宫中,正在掏心掏肺地秉烛赶制他的“兴国十策。”他的大纲是这样的:

  一、精兵简政,精简老弱残兵,将他们退以为农,简化繁冗的官僚制度,使每个官吏都能在其位谋其职,不吃空饷。

  二、夯实国防,当务之急要加紧前行布防,以防金人再度南侵,科学现代化训练军队,要每一箭消灭一个敌人。

  三、修养生息,暂不与周围强敌对战,发展经济,充实后勤粮资。

  四、减免税负,以增加国民的拥护心。

  五、大赦天下,让天下都能感念皇恩。

  六、挖掘人才,科举与推贤并重,不以文章论能力德行,重视各种人才的发挥。

  七、重视科研,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八、锄奸惩佞,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需防微杜渐。

  九、开田兴水,开良田兴水利,肚子饱了不但腿能跑手能动,脑袋还会有思想。

  十、修路开海,要想富先修路,加强各州主路建设,能最快提供军队运输,并大开海路,研制巨船,外面的世界更精彩。

  屈平想好这十大条,便叫秀才汪智全写了一本奏折,里面就写了四十字,因为具体细则要自己讲才能更清楚。

  屈平赶到赵构的寝宫,赵构正在丫鬟太监们的照料下试穿明天的龙袍。见到屈平来了,赵构屏退了左右,叫屈平不用多礼,坐下再说。

  屈平行了个礼,说:“皇上,这身龙袍您穿着再合适不过了。”

  赵构哈哈笑道:“抑之你的阿谀奉承的功夫也不赖啊。”

  “皇上,在下这么晚来打搅您,是因为明天就是您的登基大典,许多事情需要先有个计划才行,一些政令要趁登基之后马上颁布施行才好,木已成舟后再想拨乱反正就难了。大宋曾经几度求变革,都夭折在那些中流砥柱们手中,或是消亡于沉疴已久之鄙端。但改革必须要经历挫折,浴火才好重生。”

  “抑之有何良策?”

  屈平呈上奏折,说:“这是我想了好久,连夜写出的兴国十策,请皇上过目。”

  赵构接过奏折展开了仔细看着,频频点头,说:“好,很好。只是每一策只有四字,不知有何具体策略?”

  屈平将早就打好腹稿的策略详解洋洋洒洒逐条的讲给赵构听,赵构听了很是受用,表示明日就要叫各部施行下去。

  “抑之一心为朕分忧,朕感动不已。朕这几天再思考,不知该赏你个什么职位,因为你资历尚浅又没有名气在外,高了怕那班老臣有意见,低了朕又心里过意不去。”

  屈平道:“如今江山还不稳固,在下不奢望高官厚禄,只愿一心辅佐皇上。我相信再小的星星也能发光。”

  赵构想了想,道:“那就成全你个民族自救军节度使吧,享三品武官俸禄,虽然只节度八千人,但你只听命于我,不用受制与他人。以后有了功劳,再行封赏。”

  一下子得来个三品的节度使,屈平心里高兴还来不及,最重要的是不用受他人节制,这是他这个插班生目前最需要的安身之福。他也知道这是在非常时刻用人之际,若非如此赵构也不会如此大方。

  屈平叩谢皇恩,说:“谢皇上。微臣本是微末草民,骤然飞升到了三品大员,几辈子修来的福气都抵不上。”

  赵构说:“屈将军不用客气了,你有从龙之功,这是你应得的。我有一个想法,本朝自太祖皇帝开国至今,沿用唐朝、五代十国许多冗繁的官职,很多都是有其官名无其官位,简直是尸位素餐,屈将军有何良策吗?”

  屈平想到2050年时代的天朝官职制度,说不定可以借鉴,说:“微臣斗胆,可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最高官员为国家要务执行者,各掌职权,互不干涉又互有关联,这六人直接听命于皇上。”

  赵构思索后道:“那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呢?”

  “皇上,中书省决策草诏之权可由您和六部尚书商议决定,决策之后由六部分管部门下发执行,所以尚书省也可以省了,至于门下省的审核工作,皇上您亲自点头就行了,还需要别人插手吗?”

  “若所有事情朕说了算,那百官谏议又有何用?”

  “您与六部尚书可举手投票决定,五票赞成才算通过。”

  “这个主意不错,朕会考虑的。”

  屈平从怀中拿出赵构他爹宋徽宗的血书,呈给他说:“皇上,微臣刺杀完颜宗望后,在金军大营中见过太上皇帝,他有一封血书给你。臣无能,无法带出先帝们。”

  赵构颤抖地接过血书说:“这是天意,怨不得你。”他打开血书,上面写着:“德基(赵构字德基)吾儿,为父和你兄长无能,致使国破家亡,吾儿有志当谨记家仇国恨,卧薪尝胆,一雪前耻。今传你皇帝位,愿开太平盛世。”

  赵构内心跌宕,立誓他日必定要一雪前耻。

  五月初一,赵构在应天登基称帝,改年号为“建炎”。

  皇帝对新朝廷众臣各有分封,宋朝官职制度本就杂乱,如今朝纲不正,赵构又刚上台,于是便将以前的一些官职合并,一些官职取消,也许是受屈平影响,废除了许多七绕八拐的官职名称,以简单明了为主,一目了然。

  李纲、汪伯彦、黄潜善各为宰相,宗泽为东京留守知开封府。伪楚皇帝张邦昌也来了,伏地恸哭但求一死,赵构说你也是事出权宜,便封了个太保虚职。出少数个别另有分封,其余大部分京城及驻外大小官员基本不变。屈平获封民族自救军节度使,享三品武官俸禄。

  下朝的路上,许多官员对这个皇上特别提拔的民族自救军节度使分外亲近,表示一定要到府上拜会。也有看不上眼的,认为他是靠皇上才上位的,认为他会挡了自己官路的。总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皇上赐给屈平一座应天城内城南街的大宅子,几进几出。屈平到家的时候下人们还在打扫院子,布置新家。屈平第一天到自己府上,朝廷发的崭新官服还在手上拎着,所以下人们都没有认识这个主子的。

  屈平独自在里面随便逛着,熟悉自己的大宅,直到傍晚的时候,下人们打扫完陆陆续续地都走了只剩下一男二女。

  屈平奇怪,怎么下人们都跑了。

  那个男的看起来四十岁左右,一副敦厚老实的样子,他看着屈平,说:“哎,你怎么还不走,等下我们老爷可就回来了。”他瞧见屈平手上拎着的包袱,说,“你手上拿的什么东西,做事就做事,可不能随便拿主人家的东西。”他指挥那二位十七八岁左右的丫鬟模样的姑娘说,“小红、小绿,去把东西给收回来,顺便打发他走。”

  那叫小红的丫鬟走近来,瞧着这个又高又帅、衣服虽不高贵倒也得体、关键是这时候还如此淡定自若的男子,自言自语道:“听老将军说我们家的小将军就是二十出头的高个子英俊小哥,不会就是他吧。”

  “咳咳,”屈平干咳了两声,“我是屈平,你们是谁?”

  那一男二女顿时吓得跪地道:“将军,对不起,我们有眼不识泰山,我们是宗泽将军叫来伺候大人您的。”

  屈平叫他们起来说话,另一个叫小绿的丫鬟过来帮屈平拎了包裹着的官服,三人小心翼翼地等候新主人教训。

  屈平指着他们说:“你叫小红,她叫小绿,那你又叫什么?”

  那男的道:“小人姓黄,大人您要是愿意,也可以叫我小黄。”屈平心道,你大了我二十岁将近,我叫你小黄,听着就搞笑。小黄又说:“她姓洪所以叫小红,她姓陆因此叫小绿。”

  “哈哈,真有意思的名字,你们三个放在一起跟交通信号灯一样。”屈平说,“你年纪应该四十有余了,我还是叫你老黄吧。”

  他们那里知道什么是交通信号灯,觉得这新主人说话好有意思,而且也没有大官人的架子,应该不难伺候。小红小绿心想,以后要好好表现,说不定还能从丫鬟升级为小妾呢,这样想着,顿时越发精神起来。

  屈平看他们天真老实的样子,心中也是欢喜。他问老黄说:“老黄,你们家宗泽老将军为何叫你们来和我同住,我还没跟宗老将军打过交道呢?”

  老黄说:“大人,我们是下人,是要伺候您的,不是和您同住。事情是这样的,皇上和宗将军说你年少英勇、智谋无双,宗将军感叹上次您和皇上住在相州府上时,都没有机会和您交流,甚是遗憾,便遣我们三人好生服侍您。宗将军是想结交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