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穿越大宋重拾旧山河 第一百三十六章 宥州之战

《穿越大宋重拾旧山河》第一百三十六章 宥州之战

作者:七屋屈 字数:2906 书籍:穿越大宋重拾旧山河

  吴挺道:“若是一个一个硬骨头啃下去,我军就算是铁齿铜牙,也迟早要崩掉!”

  李将军赌气道:“早就听说京畿军中有两门大炮,世上绝无仅有,无坚不摧。圣上若是不偏心,也配给我们一用,就算他三头六臂铁齿铜牙也给他轰个稀巴烂!”

  皇上的心思岂是为人臣子能随便猜测评说的。

  吴玠怒喝道:“住嘴,皇上的意思也是你能嚼舌头的!”

  李将军急忙跪下认错:“末将嘴臭,请大帅责罚!”

  “出去自领三十军棍!”吴玠不客气的下令道。

  “是!”李将军说完起身便老老实实往外走,去自愿领罚。

  吴挺拉住李将军,对吴玠道:“大帅,如今攻城在即,正是用人之际,切不可自伤了元气。”

  吴玠军令已出,哪可轻易更改。但吴挺说的也在理,李将军如果打坏了身子,岂不是少了一员猛将?当前关头,确实不宜自损经脉。还是吴挺我侄靠谱懂事啊!

  吴玠拉着脸说:“那就先记着帐上,战后再将功补过!”

  “还不快谢过大帅。”吴挺松开李将军道。

  李将军受了吴挺的好,心中谨记着,单膝跪地谢过吴玠:“谢大帅开恩,末将定牢记使命,依令行事,将功补过。”

  吴玠道:“众将听令!全军出击,去他宥州城会一会。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吴玠军距离宥州城尚有四十里。近五万兵马浩浩荡荡地到了昨天遭伏击的地方,小心翼翼地瞻前顾后地过来,并没有遭受同样的阻击。

  看来宥州兵知道宋兵现在人多势众,不想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索性就不再设伏了。

  前进了三十里,仍旧不见宥州兵来迎击。

  还剩十里的距离,天色已是正午,冬日懒洋洋的太阳晒在头顶,若是平日里定要大睡一觉。

  吴玠命吴挺率三千骑兵前方探路,若遇埋伏,第一时间回马,切不可上了当。

  吴挺有了前车之鉴,哪敢大意,恨不得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

  前进了近四里地,四周渐渐的多了许多树林。

  这可是放置伏兵的好地方。吴挺心想,如果自己是宥州主将,肯定会派一支军队埋伏在这里以逸待劳守株待兔。

  想到这里,吴挺喝停了队伍,静静地等候了一炷香的功夫,没有见有敌军杀出来。

  部将道:“将军,照理说,这样的地形最适合伏兵,现在却迟迟不见敌军出动,他们是嫌我们量不够他们吃,还是根本就没有伏兵?”

  “兵法有云:不动如山,动之如风。前方树林确实有些太过安静。”吴挺谨慎地扫视着四周说。

  一只雄鹰哇的一声飞过天空,吴挺突有所思,命部下拿来几支响箭,呼啸着射入树林里,连一只鸟都没有惊动。这么大的林子,不可能没有鸟,唯一的解释就是,鸟儿已经早被惊吓走了。

  林子里,果真有埋伏!

  吴挺当机立断道:“林中有埋伏!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有序快速撤退!”

  等到吴挺人马消失殆尽,林中一位身材孔武面上又不乏精明的中年将军恨恨地握了握拳头,暗道可惜。

  他身后的掌旗兵撑着一杆旌旗,上面写着“屈突”二字,原来他就是宥州城的守将屈突野。

  他身边副将不解地问:“将军,为何刚刚不出击?”

  屈突野解释说:“敌将狡猾,还没进入我军弓箭的射程范围就撤了,看来他们已经十分谨慎了。”

  “哼!惊弓之鸟!”部将不屑地鄙视道。

  屈突野却不这样认为:“不管什么鸟,能活着才是好鸟。”

  “是,将军!那我们是继续埋伏,还是撤回城中?”

  屈突野想了想,说道:“以敌军的速度推算,不可能现在绕道到我们身后去攻城。我们再耐心等等,万一敌军还敢来涉险呢?过两个时辰敌军不来,我们就撤回城内。命探马继续前方刺探敌情,随时回报!”

  过了近半个时辰,探马回报:宋军大军浩浩荡荡地来了。

  “他们还真吃了熊心豹子胆,这回定要他们有来无回!”

  屈突野命全军冷静埋伏,随时听候号令,杀他个措手不及。

  吴玠率着大军横着排开阵型,稳步前进,刀出鞘,盾在手,弩上弦。

  宋军最大的优势,就是近年来不惜成本大量的研制生产劲弩,甚至国库紧张也在所不惜。不只是劲弩,还是五发连弩。狗狗

  西夏兵清一色的是弓箭配备,弩箭根本少之又少。常规对战,西夏除了马军厉害,步军根本不肯一击。可如今这马军的优势,也被宋军的连弩扯平了。

  宋军弩箭前头裹着油布,等树林到了射程范围,将油布点着了火。吴玠一声令下,成千上万支火箭呼呼的飞向树林。冬天的树木干燥,哪怕是常绿树木,那些松树柏树的,还不是见火就着?

  一时间,前方的树林很快便成了火海,加上大风一吹,火势传播得更快。

  屈突野见宋军迈着整齐划一的步子过来时,就已经无心恋战,赶紧下令后面的士兵撤退。等到火箭嗖嗖地烧着了树林,宥州兵已经撤退了一大半。奈何火势越来越大,屈突野只得下令丢了重物等影响行进速度的东西,一万多的士兵赶紧出树林才是最紧要的。

  然而一万多的人马实在是太过庞大。。那些马儿见了火光,焦躁不安,甚至不听指挥,将撤退的阵型撞得七零八落。

  为了止住乱势,屈突野喊道:“全军听令,后方火势旺盛,宋军一时也不可能追击上来,大家有序撤离!若有影响撤退的,不论是人是马,一律格杀!”

  格杀令一出,杀了几十个士兵和十来匹战马,秩序稍稍控制了下来,渐渐撤退出了林子。

  西夏兵狼狈地撤回宥州城内,清点出来结果,损失战马三百四十一匹,士兵二百六十三名,其他物品不计。

  宋军太过凶猛,完全不按套路出牌,竟然用火攻!

  屈突野下令全城坚守,什么石头、砖块、滚木、火油等等,能伤人的全部搬上城墙。

  屈突野在城中向百姓们通告:“宋军即将攻城,若城池一破,则危在旦夕,覆巢之下无完卵。宋军弑杀成性,鸡犬难存。我屈突野在此以宥州守将的身份,命令大家收拾东西,一个时辰之后,我会派官兵护送大家撤离。”

  百姓们却不买账:“不,宥州是我们的家,我们祖祖辈辈生在这里死在这里,我们要与城池共存亡!”

  屈突野劝道:“你们的话让我很感动,但是现在形势不一样,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打战,是我们当兵人的使命,保护百姓,是我们的责任,所以,请乡亲们,听我一劝,往后方撤离吧!你们,才是我们的根!”

  百姓们素来敬仰屈突野将军,这时候哪肯离开屈突将军,独自苟活?大家纷纷请愿,要求一定与军队同生死共奋战,保卫家园。

  屈突野大受感动。最后选择折中的办法,好说歹说,终于劝说成功,让百姓们先送妻儿老小出城。然后动员起来青壮年男子汉们,有物的捐物,有力的出力。很多百姓拿着锄头、镰刀也纷纷加入了守城后备大军。

  吴玠等到大火烧过去,清点战场,发现损失的箭矢价值都要高过敌军的损失。

  吴玠不甘心就这么结束了一天,率部追到了宥州城下叫阵。

  城上西夏士兵弯弓搭箭,却连个回话的人都没有,要是再敢往前一步,迎接自己的就是箭矢。

  吴玠无奈,败兴而回,命部队在城外五里高地安营,营前放置拒马挖好陷阱防备万一,再想办法慢慢图之。

  当晚,宥州兵果然要来袭营,也想来个火烧敌营。

  岂料吴玠早就安排半里一哨岗,一直潜入到宥州城下一里的范围。所以宥州兵刚打开城门策马奔出,就已经被吴玠知道了。

  吴玠收到消息,埋伏妥当,宥州兵杀入宋军营前,前军一瞬间掉入陷阱死了大半。

  宥州部队主将王通暗叫不好中了埋伏,赶紧命令撤退。刚刚勒转马头,屁股后面又被宋军狂射了一顿,宥州军死伤惨重。

  吴挺领命率兵随后杀将出去,势要让敌军有来无回。

  敌军主将见吴挺赶上来了,便回马来战,一面且战且退。

  吴挺使了一杆长枪,喝道:“小贼,报上名来,小爷枪下不杀无名之辈!”

  宥州敌将王通手中狼牙棒挥舞得呼呼作响,回道:“你爷爷是也!拿命来吧!”

  将对将,兵对兵,两军战作一团,好不热闹。夜色漆黑,稍不留神,误伤友军也是常有的事。

  狼牙棒乃重兵器,哪里可与枪之灵活相比,加上宥州兵狼狈撤退途中,失去了马匹冲杀速度的助力,这时候狼牙棒倒显得有些笨重了。

  王通打起一万分精神,此时只有作困兽之斗,拿出必死的勇气,方能与吴挺一较高低。

  两人交战十多回合,吴挺卖个破绽,长枪被震的几乎飞出去了,他假意不低狼牙棒的大力,收住枪的去势,伏马而回。

  王通追上去喊道:“孙子别跑!吃爷爷一棒!”

  吴挺伏在马背上,从马鞍下掏出弩箭,回头就是一箭。

  王通不料有诈,若不是本能的反应避让开去,面门上要开花了。王通正要破口大骂,谁知前方有嗖嗖地射来两箭,一箭被狼牙棒挡了开去,一箭正中右肩。王通吃痛,丢了狼牙棒,伏在马背上,调转马头便逃。

  吴挺箭矢已尽,拎着长枪继续追击。

  宥州兵见主将落败,跟着逃奔而去。宋军一路掩杀,敌军死伤无数。

  宥州城内屈突野见己方落败,亲自率兵援救出来。

  吴挺见敌军城中主队杀出,立即回兵。正好此时后方鸣金收兵,全军听令,全数退走。

  屈突野见宋军退去,便救护起己方败兵回了城。偷鸡不成蚀把米,一番偷袭,自己倒成了送货上门的,着实憋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