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穿越大宋重拾旧山河 第一百二十七章 九月北去

《穿越大宋重拾旧山河》第一百二十七章 九月北去

作者:七屋屈 字数:2820 书籍:穿越大宋重拾旧山河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面对现实赵构也很为难。

  赵构说:“朝廷刚有起色,都离不开大家的辛苦付出。朕明白,如果后勤物资钱粮跟不上,那就是个虚胖子,是个纸老虎。对了,邵成章带回来的,算进去了吗?”

  “还在核算,保守估计结余不足一千万贯。”

  赵构道:“除了粮食,能变卖的全部拿去市场卖给商家百姓。对了,说到粮食,可有多少存余?”

  户部尚书回答:“边关无战事,粮食存余倒是足够。”

  赵构欣慰地点头道:“那就好。听说南洋黍稻一年可成熟三季甚至四季,我们大可以从南洋换购嘛!”

  屈平说:“此法可行。但是单从官家这一途径购买,怕对方坐地起价,也怕我们内部人员中饱私囊。不妨发动商家倒卖粮食,一来商家有得挣,二来可解决市场粮食问题,三来还多一部分税收,何乐不为?”

  赵构顿时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马上拍板道:“此乃张良计!立即施行!”

  会议又进行了半个钟头,大事基本上有了定论。

  赵构说:“这样的高级小范围讨论,很有成果,也很有必要。具体的实施,爱卿们回去后再一一仔细安排吧。”

  皇上下了送客令,大家便依次拜辞。

  屈平走在后面,拉住李纲,说还有一事向皇上禀告。

  赵构见屈平拉着李纲没有走的意思,知道他肯定又有什么好主意。赵构请二人坐了,问还有何事,为何不刚才一并说出来大家商议。

  屈平回禀道:“此事还是尽少人知晓为妙。”

  赵构和李纲竖起耳朵,听屈平接着说,“据臣的消息,宁夏侯李昌佐在西夏的秘密行事已经略有起色,初见成效。”

  “哦?太好了!宁夏侯有什么需求,或者说,有什么要求?”赵构问。

  宁夏王乃是外来务工人员,如果只是空手套白狼,恐怕他不见兔子不撒鹰。

  屈平说:“要求不敢说,帮助总是需要的。现在西夏的内部矛盾已经积累,只待爆发,我们再从外部给他施加压力。到时候他内忧外患,攘外安内都腾不出手,则西夏可入我大宋翁中!”

  李纲也一直关注思考着西夏问题,他道:“吴玠将军早对西夏怀恨在心,此番派吴将军帅大军直达边外,吸引西夏朝廷注意力,然后宁夏侯再从中作梗,里应外合!”

  赵构见二位国公都有此意,便说:“若时机成熟,朕可立即下旨给吴玠。”

  屈平却说:“皇上和吴将军这边倒是好说,臣担心的是,宁夏侯借大宋之势鸠占鹊巢后,高坐龙椅,有违初衷,有负圣恩。”

  赵构点点头,脸色黑下来,若是白眼狼,那也是你屈平引进来的啊!保不准李昌佐见了龙座便忘了当初的约定,更何况他还是西夏王族之人。常言道,肥水不流外人田,他不将西夏拱手相让与大宋,情理之中也是说得过去。

  赵构说:“爱卿既然提起此事,定然已经有了盘算,不知有何妙策?”

  “道理很简单,在他头上悬一把利剑就是。”屈平说。

  道理是简单,但是悬一把什么样的剑,谁来拿这把剑,又是一个问题。道理付诸于实践,更是一个难题。

  赵构跟李纲相视以后,齐齐盯着屈平。

  屈平被他们盯得发毛,说:“干嘛这样看着我?”

  赵构起身过来,拍着屈平肩膀说:“抑之,又是一个无情的九月,朕也不想的。”

  屈平见皇上不还好意,慌乱道:“慢来,皇上,您什么意思?”

  “这个问题只有你想到,你自然有办法。何况你对李昌佐有搭救知遇之恩,也知根知底,你来做这把剑,最合适不过了!”

  屈平虽然早想过会是这种结果,但还是要抗争一下。

  “李大人经验丰富,也是不二人选。”屈平鼓起勇气做着无力的抗争道。

  “我老了。”李纲幽幽地说道。

  屈平觉得自己还可以救一下,又道:“还有刘筱臣,他和李昌佐更是患难之交,口才又好,年轻有激情,有干劲,臣觉得他也不错。”

  赵构说:“他的分量轻了点,最多是根绣花针,当不了顶梁柱。”

  没想到,挖了个坑自己跳。既然如此,屈平无奈就范:“好吧!但是,皇上,臣有个想法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赵构见屈平松了口,生怕屈平等下再反悔,爽快道:“请!”

  “以后每年九月,请给臣放假……”屈平央求道。

  赵构白了屈平一眼道:“九月是你的黄道吉月,你岂能枉费?”

  说的也是,若不是每次九月出差,立下赫赫功劳,又哪有今日地位与荣誉。

  与其抵抗,不如享受。

  事已至此,屈平道:“臣定不会辜负皇上,皇上隆恩眷顾,必定马到功成!”

  赵构说:“朕的隆恩眷顾与否,爱卿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爱卿此番涉身险地,若不成功……”后一句“便成仁”却是说不出口了。

  “臣明白,绝不会让皇上您的妹子守寡的。”

  “呸呸呸,瞎说什么!”赵构道,“此事需秘密行动,切不要走漏了风声,以免叫敌人警觉!”宝来

  “臣遵旨!臣在里面卖命,外面的人可别打马虎眼啊!”屈平卖乖道。

  “他敢!若他为命不遵,或者遗误战机,朕定要他举家人头落地!”赵构恶狠狠地说道。

  皇上都认真了,屈平也不敢再开玩笑。“臣收拾行李,过几天便出发。朝中就有劳李大人费力了。”

  李纲说:“老头子硬朗得很,屈大人就放心吧!廉颇在外征战,蔺相如自会管好朝政。”

  屈平在心里叫不平,李纲刚刚还说自己老了,这会儿又变成身体硬朗得很了。

  赵构说:“哎,朕还要亲自去安慰爱卿的两位夫人,萍儿可不是省油的灯。”

  “多谢皇上照顾了。大家统一口径,若有人问起,就说我去江南巡访了。”屈平道。

  大家商议妥当,各自回府不说。

  “什么!?你又要出去!?”

  屈平略显无奈地听着两位夫人异口同声的质问,除了苦笑,只有好言开导:“二位夫人,此事有蹊跷,请听我细细道来。”

  赵萍儿道:“说重点!”

  萧露相对就温和多了:“到底怎么回事?大宋不是人才济济吗,朝中那么多位大人,皇上为什么一定要你去?”

  “是这样的。”屈平伸手拉向二位夫人的手,萧露稍微挣扎却又不舍得挣脱,赵萍儿却犟着脾气抽离了手,“不是我要大挑大揽,只是这地方事务,说大了大,说小了小,一般的官员怕是拿捏不好,拿捏的好却又畏手畏脚,皇上思来想去,还是要我前去比较合适。只是苦了二位夫人,皇上还拉低架子,要跟你们专门道歉呢。”

  赵萍儿不领情道:“我才不要他道歉呢,做做样子,谁稀罕!”

  “可不能这么说皇上,如今你可要顾及你的身份。”屈平正色道。

  赵萍儿噘着嘴,把俏脸扭到一边。

  萧露问:“要去哪里?去多久?”

  屈平说:“还是你懂事,一下问到了重点,别一听说出去就大呼小叫的。”

  “那你说去哪里,去多久?”赵萍儿气着说。

  “江南,短则三五月,长则一年。”屈平边说边用手指比划着。

  二女再次异口同声道:“这么久!?”

  “很久么?还好吧,我尽量做事麻利些,早去早回。”屈平道。

  “我也要去!”赵萍儿道。

  屈平说:“我又不是去游山玩水,你跟着去干什么?你们两个都在家,好好管理好家,带好孩子就行。你们是为夫的大后方,你们把后方管理好了,我在前面才能无后顾之虞啊。”

  “我就要去,我自己去,你走你的,我走我的。”赵萍儿倔强说。

  屈平提高声音道:“嘿,你怎么不听话呢,你这大小姐脾气得改改。上次去云南还不够乱吗?好生在家里待着,陪着你露姐,带好孩子,等着我回来!”

  恶人还需恶人磨,赵萍儿见屈平生气了,便扭扭地不敢说话了。

  萧露做起了和事佬:“你看你,那么大声做什么,涵儿睡觉呢,吵醒了叫你来哄!”

  屈平和言道:“我有今天地位,就是靠着为江山为皇上尽心尽力,皇上但有差遣,社稷但有所需,我不应该迎难而上吗?懦弱的我,平凡的我,又是你们所喜爱的、所希望的样子吗?”

  一翻肺腑之言震耳欲聋地说得两位夫人暗自咂舌哑口无言。

  “再说了,这还是你们赵家的江山,我这么劳心劳力,不就是为了你们能过的更舒坦吗?”屈平再吃祭出情感攻击。

  赵萍儿弱弱地说:“我不去了,我和姐姐在家。但是,你一个人去我们不放心。”

  “我堂堂八尺男儿,一个人出去有什么不放心的,我是微服私访,又不是去打仗,带那么多人干什么?”

  萧露说:“武智深去杭州办事了,你带黄叔去吧。他也是老江湖了,说不定有用的到他的时候呢?”

  “对,我赞成。”赵萍儿附和道。

  屈平不好再拂了二人心意,只好答应下来。

  安排好了公私事宜,屈平带着老黄,辞别了二位夫人,化妆易容后悄悄出了城南门。

  向南行了十多里,再折向西,向北,向着目标出发。

  “老爷,我冒昧问一句,咱们是不是走错方向了?”老黄不是傻子,已经看出来方向不是往江南。

  “老黄啊,实不相瞒,我这一趟出门是带了任务的,不该问的不要问。你跟我出去半个月一个月的,然后就自己回去吧。夫人们问起,就说是我把你赶回去的。”屈平说。

  老黄拍胸脯保证道:“我知道,不会误了老爷前程,还有家庭幸福的!”

  途径开封府免不了要凭空吊唁一番宗泽将军,抛开他的个人优秀品格不说,自己出道之初几次与他接触,也是一种缘分。

  “燕云不取,山河难复。”宗泽老将军这句由衷呐喊,如今还犹在耳畔,深刻心中。

  今月曾经照古人,遍插茱萸少一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