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奇门风云录 169、奇阵相斗

《奇门风云录》169、奇阵相斗

作者:粮食 字数:2530 书籍:奇门风云录

  大晋宣嘉十六年九月,河西节度使傅懋修与四部可汗在甘州会盟,随后领他们各自出兵三千前往凉州听候调度。

  几乎同一时间,青唐大君拓跋赤德命大将莽龙支布领兵三万,入寇沙洲。大将六指乡弥洪领军三万,攻祁连,河西大战正式拉开帷幕。

  人马过万,无边无岸。

  三万青唐大军,后面还跟着数量几乎同等的辅兵和杂役,六七万人联营数里,站在沙洲城上根本望不尽。

  中军大旗下,年近四十的莽龙支布穿着华贵的甲胄,望着不远处沙洲城头挂着的人头,就知道此行在想跟两年前一样,通过内应迅速攻破沙洲城是不可能了。

  因为他们都死了。

  两年前他是作为青唐名将野利恭禄的副手,参与沙洲之战。

  那一战因为有细作开门,加上当时的沙洲武备不整,这才让青唐人得手。

  两年后的今天,在看沙洲的城墙,他就知道想打下沙洲,取巧是不可能了,等着用人命堆吧。

  历来攻取坚城,都不是好差事。

  而且青唐人历来不善于攻城,他们的攻城更依赖奇袭这种类似撞大运的方式。

  青唐人聚居在西海高原上,半耕半牧,以部族为基础,青唐国更像是个部落联盟而不是如同中原大晋这种集权王朝。

  所以每次出兵的时候,看见坚城,如何让部族的首领们情愿去带着手下的族人去爬城头,都是领兵主将的一个难题。

  他的前任主将,也就是野利恭禄,就喜欢在战前用丰厚的赏赐和战后的利益瓜分来激励各部族军。

  很直接,也很有效。

  莽龙支布正想着如何用语言激烈一下身边的将领们,身边的一个部族首领指着城墙上说:“将军,对面很奇怪啊,我们都已经兵临城下了,他们在城墙上好像是在喝酒啊?”

  莽龙支布一听,定眼望去,城墙上居然还有烟火气,好像是在烤全羊?

  “搞的什么鬼啊?”

  一众青唐将领被城墙上的晋军搞得摸不到头脑。

  “要不我们现在攻城试探一下?”

  一个将领小声提议道。

  “你当自己是一品大宗师吗,能飞到几丈高的城墙上?”

  失去奇袭的机会后,攻城就必须借助各种攻城器械,比如云梯,楼车,绳索等才能爬上城墙,这个过程叫“蚁附”。

  而现在青唐军的极度缺乏攻城器械,只能等待工匠打造,而青唐的工匠数量极少,最少要等十日左右才能凑足攻城所需的器械。

  而且沙洲城附近的树木早就被砍光了,想就近取材根本不现实。

  如此一来,似乎只能看着不远处的城墙上,晋军在那边大快朵颐,喝酒吃肉,好不痛快。

  “是不是晋军已经知道,援军就在路上,所以都放下心来,毫不慌乱?”

  另一个部族首领提出了这种可能性。

  “不管怎么样,小心戒备。”

  莽龙支布又向着城墙上望了望,转身回了营帐。

  此时,城上的沙洲都督陈守圭端着一碗酒,看着城下的青唐军大营,默不作声。

  两年前沙洲城破,青唐人在沙州城据守了一年才撤离。还不是因为大晋主动出击驱赶,而是因为节度使傅懋修的离间计生效,青唐名将野利恭禄被大君拓跋赤符所杀,国内发生了内乱,导致守军人心不稳才撤离。

  而后陈守圭被任命为沙洲都督,他接到任命后带少数亲兵往瓜州上任,时值青唐军队撤离不久,瓜州城劫掠之余残破不堪,而青唐又随时可能卷土重来,形势非常严峻。

  陈守圭用了一年的时间,来安抚沙洲军民,修整城墙和防御工事,此时青唐大军又至,城内人心惶惶。

  于是他组织士卒在城上饮酒作乐,以安定军心。实际上城墙下的士卒都已经枕戈待旦,随时准备守城作战。

  而城内民众看着士卒都在城墙上喝酒,也就不在惶惶不安,人心大定。

  与此同时,同样是数万大军兵临城下的祁连城,就显得肃杀多了。

  节度副使张仁愿亲自上城,巡视各处城防设施,力求稳妥。

  “领兵的是六指乡弥洪,是青唐声望仅次于论赞破和野利恭禄的名将,现在野利恭禄被杀,论赞破被赋闲,六指乡弥洪已经是青唐军中第一名将。观其扎营,井井有条,确实有章法,盛名之下无虚士啊。”

  张仁愿指着城下的青唐大营跟麾下诸将说道。

  “张副帅何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我愿领兵出战,会会这个青唐名将。”

  祁连军使贾师训立即请命,当下就要出城跟青唐人作战。

  看着求战心切的属下,张仁愿笑着摇摇头,“还不到时候,莫要心急。”

  青唐兵封两路,合计六万大军,算上辅兵杂役合计十余万人,这对于青唐的国力来说,动用如此庞大的规模的军队,所需要的消耗差不多需要几年的累及,所以远在青唐王城的青唐大君也极为关注前线的各种情况。

  两路大军,几乎是每日都有军报传回王城。

  年近四十岁的拓跋赤德留着一副精心修建的胡子,穿着白色的华贵白色皮袍,圆领窄袖,带着金丝花帽,在王宫的书房里来回踱步。

  “大君,国相来了。”

  近侍小声的提醒道。

  “快请。”

  拓跋赤德急忙吩咐道。

  不多时,一个穿着跟拓跋赤德相同款式的袍服,年纪约六十多岁的老人走进了大君的书房。

  “臣,论赞破拜见大君陛下。”

  拓跋赤德紧忙走上前去,将老人扶起。

  “国相不比多礼,来人,给国相看座。”

  青唐国相论赞破站起来,又微鞠一躬谢过大君的赐座,才缓缓坐下。

  “不知道大君唤老臣来,有什么吩咐。”

  拓跋赤德看着眼前这个六十多岁的青唐军神,从进门起礼节就显得无比的周道,态度也无比的恭顺。.c0m

  但就是这样,拓跋赤德仍旧恨得牙根痒痒。

  这个时间,大军远征在外,除了战事找你来还能是什么事?

  不过这话却不能明着说。

  对方是青唐重臣,在各部族都有极高的名望。现在虽然担任国相这样的闲置,可对于这样的老臣,他作为大君必须给与足够的尊重。

  随后拓跋赤德把近几日的军报都交到了轮赞破的手中,“这是这几日的军报,国相先看一下。”

  论赞破接过战报之后就开始细心研读,力求不放过没一个细节。

  半响之后,他放下几张军报。

  “大君在担忧什么?”

  拓跋赤德道:“以国相之见,此次用兵,我军胜算几何?”

  论赞破不说话,摇了摇头,“我不在前线,也多年没有统兵,没法回答大君的问题。”

  拓跋赤德皱了一下眉毛,他觉得对方在推脱,偏偏还推脱的有理有据。

  论赞破是青唐名将,屡立战功,曾经在大非川击败过晋国大军,被青唐上下视作军神。

  而最近这十几年,自拓跋赤德成为大君开始,论赞破就成为了国相,失去了军权,一直处于赋闲的状态。

  毕竟青唐不同于晋国,国相不过是摆设,怎么会有晋国宰相的权柄?

  虽然论赞破赋闲,但作为青唐军神之称的他,拓跋赤德不相信他没有看出些什么。

  但就是拿对方没办法。

  毕竟对方不是野利恭禄那个野心勃勃的大部落酋长,是能够实实在在威胁道自己君位的人。

  所以他宁愿冒着内乱的危险,也要在明知道是晋国人离间计的情况下,铲除野利恭禄。

  削弱野利世族。

  历来离间计,都要利用人性的弱点,见缝插针。

  但是对论赞破,就不能这么干。

  对方早就识趣的放弃了军权,并且对方还是小部族出身的,一向对作为大君的拓跋赤德又极为恭顺,对于君权几乎没什么威胁。

  杀了这样的老臣,怕会让很多人都心寒,不愿给王族效力。

  所以对这个礼节周到,态度恭敬的老臣,他真的没什么办法。

  毕竟对方真的是多年没有领兵,也多年没离开过青唐王城,现在问他前线战事,对方怎么回绝都有道理。

  最后还是拓跋赤德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才让这位老军神,“姑妄言之”。

  “大君,我青唐人虽然彪悍善战,但有若是进攻河西有五不利。”

  “其一是劳师远征,从青唐王城到河西的沙洲城近千里,而晋人可以以逸待劳。”

  “其二是弓弩不利,我青唐人勇猛善战,甲胄精良,刀剑锋利,唯有弓弩,力道比起晋国的弓弩差之远矣。”

  “其三在于盟友,我们和金帐相约进攻大晋的河西七州,双方都不会拼尽全力。雪豹和狼在面对老虎的时候,绝对不会相互信任对方,都希望老虎把利爪和尖牙伸向对方,至于四大藩部,他们连盘羊都算不上,最多不过是兔子和野鸡。”

  “其四,我青唐人不善攻城,又缺少器械,想要复制两年前奇袭沙洲之战绝无可能。”

  “其五,六指乡弥洪,莽龙支布都是我青唐大将,若是在大非川与晋人作战,我相信他们定能使三军用命,但是劳师远征,一旦受挫在坚城之下,各部族必然会有保存实力之心,到时候迁延日久,必为敌所趁...”

  老军神的洋洋洒洒数百言,基本上将两国的情况分析的入木三分。

  这也是青唐国所面对的最大问题,想要攻略河西,甚至陇右,关中,除了要面对强大的晋国之外,还要面对青唐国内的各部族。

  指望他们能够在面对晋国人的时候,没有保存实力之心,除非是晋国人打上门来。

  这也是为什么与晋国的战争,一般在青唐境内胜率更高的原因。

  如奇袭沙洲这种事情,两国对峙百年也难以找到几个这样的战例。

  “若是国相为将呢?”

  拓跋赤德突然问道,作为野利恭禄死后,青唐硕果仅存的一流名将,又有过正面击败晋军的经验,他其实很像知道如果让这位国相亲自领兵胜算几何。

  只见论赞破摇了摇头。

  “我能做到的事,莽龙支布和六指乡弥洪也能做到,易地而处,我未必有他们做的好...”

  “有些战事的结果,在没上战场前就已经注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