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天道至尊之神皇崛起 第两千九百二十一章 危机解除

《天道至尊之神皇崛起》第两千九百二十一章 危机解除

作者:浅忆风雪 字数:1871 书籍:天道至尊之神皇崛起

  “殿下,您瞧谁来了?”鲍全人未至,声先到。

  刘子岳坐在太师椅上,面前的案牍堆成了小山,听到鲍全这大嗓门,他连头都没抬,只是揉了揉脖子,翻开下一本卷宗。这是并州府库的账目。

  红莲教洗劫了府库,府库的财物流失。收复并州后,抄没了部分红莲军或其走狗财物,能寻到主人的物归原主,寻不到的便充入了府库,因此现在并州府库的账目是一团乱麻,下面的人理了好一阵子,才将账目送了过来。

  刘子岳看得眼花脑胀,只想快点看完,哪有空搭理鲍全,直到一个陌生的声音在面前响起。

  “臣穆庆见过平王殿下。”

  穆庆两个字如同一缕清风破开迷雾,让刘子岳浑浑噩噩的脑袋一下子清醒了,他蹭地推开椅子起身几步上前拉着穆庆,激动地说道:“穆大人,你总算来了,一路上辛苦了,来,请坐,我跟你说一说并州的情况。”

  “殿下,这,这不合规矩……”穆庆推辞,但敌不过刘子岳的力道。

  刘子岳直接将其推到桌案前坐下,指着如山的卷宗一一介绍:“这是并州的账册,原先的在这儿。还有这一沓是并州的户册,此次红莲教之乱,并州损失了三千余人,还有这是抄没的房屋、田产等物,这是……”

  穆庆刚进门脑子里就被塞了一堆的东西,等他回过神来时,已经翻看起了府库的账目。

  总感觉哪里不对,但穆庆又说不上来。

  直到第二天,刘子岳带着鲍全来跟他辞行,看了一晚上卷宗,恍恍惚惚的穆庆这才意识到自己似乎被甩了个大大的烂摊子。

  他赶紧拉住刘子岳,情真意切地说:“臣久闻殿下大名,仰慕已久,有些问题想要讨教殿下,可否请殿下再多留几日?”

  刘子岳急着回去,厌倦了这没完没了的琐碎公务是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是,他这次出门太久了,已经好几个月了,连过年都没能回去过,而且冉文清、鲍全也都跟着他走了。

  虽说兴泰还有郭诚、陶余等人看守,也有于子林帮忙盯着,出不了什么大事,但时间太长,总归有些不大放心。

  因此这边的事一有人接手,刘子岳就迫不及待地想回去了。

  但看穆庆这副殷切又迷茫的样子,本就有些心虚的刘子岳也不好拒绝,笑道:“讨教谈不上,穆大人有话直说,过两日我得回去了,这次出门实在是耽搁太久了。”

  穆庆笑呵呵地说:“两天足矣,臣有些疑惑,需得劳烦殿下替我解惑。”

  然后鲍全就看到自己已经准备跑路的殿下又被绊在了书房,跟穆大人讨论得热火朝天,连膳食都是仆人送进去的。

  花了整整一天,刘子岳将要交接的事情都跟穆庆说得清清楚楚了。

  穆庆感激地说:“殿下已经将工作做了一大半,辛苦了,臣实在是愧疚。不过臣还有一事想与殿下商量。”

  刘子岳嗓子都有点哑了,懒洋洋地掀起左眼皮:“穆大人请讲。”

  穆庆道:“臣听闻,连州、高州大规模种植甘蔗、棉花等作物,让当地百姓过上了富足的生活。臣观并州清苦,百姓生活艰难,殿下,可否在并州也大规模推广这两种作物?”

  一州种植推广什么作物,哪需要问他啊,他又不是什么农学家。

  刘子岳明白穆庆向他征询的原因,穆庆真正想问的是刘记商行能否收购这些棉花甘蔗。

  农作物这种东西,种植从来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销售出去,千年后普通的农民都面临着这个问题,更何况现在交通、通信极不发达的古代。

  穆庆是公孙夏举荐来的,自己人。刘子岳不跟他打马虎眼,直接道:“穆大人,甘蔗、棉花属于经济作物,种植的利润确实比粮食作物更高。但高州、连州临近码头,海运方便且成本低,但并州不同,并州离最近的码头也有好几百里,中间要经过数地,道路不畅通,运输麻烦。若是采用陆路的运输方式,运输成本会翻数倍。”

  “更重要的是,蔗糖和棉布之所以能维持较高的利润,便是因为其数量相对稀少,但需求却旺盛,供不应求,才有高额的利润,若是大规模种植,供过于求,价格肯定会降下去。一旦利润下降,那给百姓的工钱也会随之降低,又谈何好日子。”

  “而且,若南越数州,连同封州、并州、袁州都以种植棉花、甘蔗为主,那粮食作物呢?人可以不食白糖,不穿棉衣,但不能不吃饭,管仲重金求鹿的事迹传唱至今,值得我们警醒。更何况黄思严带兵北上,沿途可能会收编一些人入伍,他的队伍人数会不断膨胀,若有朝一日,他那边若是遇到困难,需要粮食,我等要不要支援?”

  刘子岳将一条条明明白白地摆在他面前。

  银钱固然重要,但粮食更重要。

  若是以前没有军队的时候,他不会考虑这些,兴泰自己种的地就够养活那几万人了。但现在不行,南越有四万兵员,黄思严这次北上还不知道会捡多少人。

  虽说军需方面有朝廷那边,但万一哪天他的身份暴露,黄思严的身份暴露呢?

  即便朝廷还愿意军需,恐怕晋王、太子、燕王、楚王他们都会想方设法阻止。一旦断了军需,就等于绝了军队的后路,黄思严要么带队抢劫沦为兵匪,要么底下的人叛乱。

  不管哪一样,都不是刘子岳愿意看到的,所以他得未雨绸缪,增加南越和并州、封州、袁州的粮食种植面积。

  尤其是后三个州府,距北方更近,万一哪天黄思严有需求,也可快速将粮食送过去。

  穆庆听了这番后,尤其是最后一点,心里总算明白老师为何会看好平王了。平王虽声名不显,但心里却十分有成算,连粮食的事都想到了。

  他起身拱手道:“还是殿下想得周到,是臣太过急切了。”

  刘子岳连忙扶起他:“哪里的话,穆大人都是为了并州的百姓。并州有你这样的父母官,是并州百姓之福。这样吧,穆大人大力鼓励百姓种植粮食作物,届时山岳商行可以高于市场价一文钱每斤的价格收购这些粮食。”

  鼓励老百姓,不能只动嘴巴上的功夫,也得拿出实实在在的银钱激励他们。

  这些粮食虽然收购价比市价高了一点点,但江南的动乱初平息,百废待兴,到处都是需要粮食的时候。若用不上,明年拿到江南等地卖了也亏不了多少银子,但粮食这种东西,缺了却不一定想买就能马上买到,必须得囤一批。

  “殿下思虑周详,臣实在是佩服,春耕之时,臣便组织并州百姓恢复生产。”穆庆语气恭敬地说道。

  刘子岳说:“穆大人一片爱民之心,并州就交给你了。”

  交接清楚了并州的各项事宜,次日一大早,刘子岳便带着鲍全等人赶回连州。

  花了六天时间方抵达连州,一行人在连州停留了一日。刘子岳和于子林秉烛夜谈,交换了最近的消息,次日才赶回了兴泰。

  兴泰还没从新春的喜庆中走出来,地上很多烟花爆竹的残迹,家家户户都贴上了新的春联,小孩子们还穿着新衣服,嘴里塞着糖,看到刘子岳的座驾,立即咋咋呼呼地让开,等车子一走就奔走相告“王爷回来了,王爷回来了”。

  等刘子岳的马车停到王府门口时,街道两边都站满了小孩,眼巴巴地瞅着他,眼睛雪亮雪亮的。

  瞧刘子岳望了过来,有胆子大跪下行礼,高呼:“王爷,新年快乐!”

  刘子岳看他那虎头虎脑的样子就觉得好笑,对闻讯出来的陶余说:“陶管家,包红包,大过年的怎么能没有红包呢!”

  陶余乐呵呵地点头:“好,大家都有份,等一会儿啊。”

  说完给旁边的奴仆使了个眼色,让对方去办,他则将刘子岳迎进了屋。

  刘子岳刚进正堂,坐下茶都没来得及喝便看到冉文清急急忙忙跑了进来,顿时乐了:“冉长史什么时候回来的?”

  冉文清一边行礼一边道:“就比殿下早了两日。”

  “冉长史请坐。”刘子岳邀请他坐下,两人聊起了并州和袁州的情况。

  两州的情况都差不多,现在当务之急是安抚民心,恢复生产,穆庆与杭志明都是经验丰富的地方官员,处理起地方事务来得心应手,不用太担心。

  刘子岳便将自己的担忧说了出来:“……因此我让并州今年多种一些粮食,咱们收购了在当地建一个仓库,专门储藏这批粮食,若黄思严那边有需要,随时可以将这批粮食运过去。”

  冉文清赞同:“还是殿下想得周到,那袁州、封州需不需建仓库,囤积一批粮食?”

  刘子岳摇头:“暂时不用,并州囤的这批粮食是解燃眉之急的。兴泰这边,从今年起,也不再扩大甘蔗和棉花的种植面积,鼓励百姓开垦荒地种植粮食作物,王府按高于市价的十分之一收购,咱们也稍微囤一些。”

  南越这地方不怕饿死人,因为全年气温都很高,地广人稀,水果蔬菜种类繁多,就是没粮食吃,多吃点水果蔬菜也饿不死人。

  这囤积的粮食还是做为急用。

  冉文清记下。

  两人聊到天黑,吃过了饭才散。

  兴泰一切良好,刘子岳因此只呆了一段时间就出发去了广州。

  去年冬天一直在打仗,买卖上的事全是池正业在负责,也不知道是什么情况。

  等他到了广州,池正业便将情况汇报给了他:“公子,去年咱们的白糖都销售出去了,其中一半运往了南洋,还有一半运去了北方。这次小人让山岳商行将白糖和棉布、食盐运送去了胶州,在那里卖给了各地行商,再销往其他地方,因此价格要低不少,仅卖出了七十文一两,远不及京城的价格。”

  刘子岳倒想得开:“你这么做是对的,去年咱们就差点被盯上,多亏了李老板,今年可没个李老板给咱们做挡箭牌,银子少赚点无妨,安全第一。”

  “是,公子,这是今年的账目,请您过目。”池正业将整理好的账册递给刘子岳。

  他这边有出货的记录,兴泰有生产运输的记录,两相对比,大致的账目便清楚了。

  刘子岳花了半个时辰,见没什么大问题,将账册还给了池正业:“你辛苦了。”

  池正业连忙笑道:“多谢公子关心,真说要辛苦,还是公子最辛苦,这几个月四处奔波,公子都瘦了,听说广安楼最近又开发了两道新菜色,公子要不要去尝一尝?”

  尝肯定是要去尝的,但刘子岳最近一直在忙活,有些累,今天太阳又非常好,暖洋洋的,让人想打瞌睡,他不想动便说:“改天吧,今天就在府里吃。”

  只是这个改天却无限延期了。

  因为次日巳时中,刘子岳穿戴整齐,打算去广安楼吃饭时却见池正业惊慌失措地跑了进来。

  “这是怎么啦?”刘子岳一边对镜整理腰带,一边看着镜子中他额头上的汗珠。

  池正业挥手让伺候的下人下去,然后焦急地说:“公子,刚才黎大人差了人来找小的,让小人通知您,京里来人了,是陛下派来传旨的,要见您,您看,这可怎么办?”

  刘子岳皱起了眉头。

  多少年了,父皇怎么会突然想起他,还大老远传圣旨给他,怎么回事?不会是让他回京吧?

  见刘子岳不说话,池正业小声道:“咱可不能让他们知道您刘七公子的身份。”

  一旦知晓,只要去打听打听,便知道了刘记商行的大名,公子这么多年闷声发大财的计划就泡汤了。

  刘子岳思量片刻说:“我去府衙见他,就说我这阵子来广州玩,住在客栈中。你现在速去找一家客栈,包几个房间,另外,再安排人……我尽量将其引出城。”

  池正业听完后点头:“是,小的这就去办。”

  等他走后,刘子岳也从后门悄悄出发,前去府衙。

  ***

  广州府衙后厅,黎丞手心都紧张得出汗了。

  今天上午,码头突然传来消息,说是昨晚半夜来了一艘船,上面有朝廷派来的使者。

  他还没来得及详细打听来的何人,人就被送到了他府上。

  来的是一个叫符崇的太监,见完礼后,便向黎丞打听起平王的事,说是陛下有旨意要给平王殿下。

  突然来这么一出,黎丞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不过他也是经过事的,面上丝毫不显,说道:“原来公公是特意奉旨来看平王殿下的,平王殿下没有长期居住在广州,只是偶尔来广州一趟,我这就派人去打听平王殿下的踪迹。公公舟车劳顿,辛苦了,先在府中稍作休息,尝一尝咱们广州本地的海鲜,等打听清楚了平王殿下在何处我再陪公公一道去,也省得公公扑了个空。”

  符崇赶了一个多月的路,骨头都快散了,很是疲惫。

  因此黎丞这么说,他也不想白跑一趟,便应了下来:“有劳黎大人了。”

  “这是咱们广州府的荣幸,我给公公安排了客房,公公稍微休息一会儿,等厨房准备好了午膳,咱们再喝两杯,广州这边的梅子酒别有风味,公公一定要尝尝。”

  黎丞安顿好了符崇后,连忙派人去通知池正业,快速将此事禀告平王。他不知道刘子岳昨日回了广州,还琢磨着,恐怕等平王那边布置好一切得两三日的功夫,自己得想办法稳住这个符崇。

  符崇是个太监,肯定不好美色,那就只有银子了,怎么样塞银子,还能勾得符崇上瘾可不是个容易的事,万一被其发现就不妙了。

  黎丞想了好一会儿也没有完美无缺的办法。

  他眯起眼,实在不行,就只有让符崇发生意外了。当然这是最后迫不得已才使的下下策。

  这么一琢磨就到了中午,符崇可能在船上也没吃什么好东西,休息一会儿就出来,黎丞连忙请对方去饭厅用膳。

  两人刚穿过回廊便看到外面一个白玉青年飞奔而来,头上的发冠都歪了。

  他一口气跑到近前,边喘着粗气边两眼发亮了地盯着符崇,伸手就问:“父皇来旨了?他都说了什么?他是不是想我了?父皇可还好……”

  一连串的问题问得符崇都不知道回答哪个好。

  还是旁边的黎丞先反应过来,连忙行礼道:“臣见过平王殿下。”

  符崇也赶紧行礼,然后笑着说:“平王殿下,陛下可惦记您了,在宫里念叨了您好多次,他要是见到殿下,一定很高兴。”

  要不是六年都没收到过延平帝的只言片语,刘子岳还真信了他这番看起来真挚的话。

  “我就知道,父皇一定很想我。儿臣也很想念父皇,父皇龙体还康健吧?”刘子岳咧开嘴笑得傻呵呵的,还不忘再次关心延平帝。

  符崇点头:“陛下好着呢,就是有些念叨殿下。这不,陛下想着殿下您已经长大成人了,特意给您安排了一个差事,平王殿下,接旨吧。”

  刘子岳和黎丞连忙跪下。

  符崇念完了圣旨,然后递给刘子岳,笑呵呵地说:“恭喜殿下,贺喜殿下。”

  刘子岳两只眼睛瞪得老大,一副不可置信的样子,直到符崇又说了一次“殿下,接旨啊”,他才颤抖着双手接过圣旨,激动得差点落泪:“我就知道,父皇还是念着儿臣的,父皇对儿臣真好。符公公,请你回去转告父皇,我一定替父皇好好看好南越,绝不让海盗和红莲教这种乌合之众,染指南越分毫。”

  “好,好,好!有殿下这话,陛下就放心了,奴才一定将话转达给陛下。平王殿下,快请起吧。”符崇扶起了刘子岳。

  刘子岳站了起来,捧着圣旨,如获至宝,笑得那叫一个傻啊。

  还是黎丞出言打破了沉默:“殿下,符公公,请去饭厅用膳。”

  刘子岳抱着圣旨高高兴兴地冲在最前面。

  黎丞见了,叹了口气,给旁边的管家使了个眼色。

  管家将一袋银子递了过来,黎丞塞给符崇,苦笑道:“符公公,平王殿下天真无邪,有些不通世情,还请你海涵。”

  符崇已经发现了,平王殿下都二十几岁的人了,还特别傻,半点都不精明。旁的不说,他大老远来传旨,平王接了圣旨竟半点表示都没有,最后还得黎丞这个知府站出来替他擦屁股,有这么做事的吗?

  难怪宫里都说平王比较傻,不受宠呢。

  就这木讷不会讨好人的性子,难怪陛下都快忘记这个儿子了呢。

  腹诽归腹诽,刘子岳到底是皇帝的儿子,也没刻意轻慢得罪他。

  符崇也不想计较了,笑着收下银子,对黎丞说:“黎大人哪里的话,平王殿下真乃性情中人,走,咱们不能让平王殿下等啊。”

  黎丞无奈地笑了笑,微微侧身道:“公公请。”

  为了招待这位贵客,黎丞准备了满满一大桌子的菜,既有广州本地的海珍,也有北边的一些菜色,以免符崇吃不习惯。

  酒席上,刘子岳快人快语,说了不少感激符崇的话,又借着酒意表达了一番对皇帝对京城的四年之情。

  算是一顿宾主尽欢的宴席。

  吃过饭,刘子岳吹了一会儿风,酒醒得差不多了。

  他对符崇说:“符公公难得来南越一趟,不若去我府上坐坐。我的府邸就在广州城外几十里处,趁着时间还早,咱们赶紧坐马车出发,应该能在天黑前赶到。”

  符崇想着都来了一趟,去看看平王生活的环境怎么样,回头陛下问起,他也能回答得上。

  而且他坐船来南越实在是太累了,也想休息几天,便去王府瞧瞧吧。

  “那就有劳殿下了。”符崇笑着说。

  两人商量好,兴致勃勃地出发了。

  黎丞将二人送到门口,心里有些担忧,想开口问需不需要他作陪,这样万一中间出了什么纰漏,他也可以帮平王打些掩护。

  刘子岳看出了他的担忧,乐呵呵,一派天真的模样说道:“黎大人,衙门事务繁忙,我就不请了,下次有机会我再邀请你吧。”

  黎丞听明白了,平王现在不需要他去,心里如释重负,连忙拱手道:“好,那臣就送到这儿了,两位一路顺风。”

  倒是符崇听到刘子岳这大剌剌的话,在心里叹了口气。

  论做人啊,这位平王实在是差太远了,难怪京城几位皇子都没将他放在心上呢。

  两人同坐一辆宽敞的马车出了城。

  刘子岳掀起帘子,指着外面生机勃勃的原野说:“符公公,南越的秋冬季节好吧,京城的雪恐怕还没化,这南越已是阳春三月,百花盛开之景了。”

  符崇看着车外绿油油的庄稼,颜色各异的野花,点头:“是啊,一到南边奴才就热得不行,赶紧脱了棉袄。这里现在的气候是真舒服。”

  正说着话,符崇的目光忽然变了,结结巴巴地说:“那……那是什么?”

  刘子岳顺着他的视线望过去,笑了,用稀松平常的口吻道:“那个啊,蛇啊,南越的蛇羹可好吃了,符公公,你想不想尝尝,我让人将这条蛇买下来,今晚给咱们做顿好吃的。”

  说完就让车夫停了下来,要让外面的人去买蛇。

  符崇一直住在宫里,什么时候见过这玩意儿,鸡皮疙瘩都冒了起来:“不用,不用……”

  刘子岳只得遗憾的说:“那好吧。符公公,你别看蛇长得可怕,但其实挺好吃的,南越这边的人可喜欢吃了,而且南越林子多,蛇也多,这可是一道难得的美味,只要尝过你就一定会喜欢。”

  符崇咽了咽口水,用怪异的目光看着刘子岳:“殿下莫非也吃过?”

  刘子岳乐呵呵地说:“前几日府中的侍卫在花园里捉了一条一斤多重的,炖了一锅蛇羹,汤雪白雪白的,那滋味别提了。”

  符崇快晕了,这是什么破地方,花园里都有蛇,万一睡着时有人爬进他房间里怎么办?更恐怖的是,平王竟爱上了吃蛇,万一给他来一顿蛇羹宴怎么办?

  光想那个画面,符崇就隐隐有种想吐的感觉。

  他闭上眼睛,靠在马车壁上缓了口气。

  只是刚歇下没几息就感觉有什么东西悉悉索索地从他小腿往上爬。

  他睁开眼低头望去,只见一只小指那么长的蟑螂在他腿上爬来爬去。

  符崇惊得站了起来,脑袋撞到车顶上,痛得他惊叫起来。

  刘子岳被吓了一跳,赶忙问道:“符公公,符公公,你这是怎么啦?”

  “虫,虫子……”他惊恐地指着蟑螂说。

  那蟑螂受了惊,展翅一飞,竟飞到了符崇的肩膀上。

  符崇都快晕过去了。

  刘子岳伸手抓住蟑螂,丢出了窗外,安慰符崇:“符公公,蟑螂我拿走了,你别怕。这广州的蟑螂就是这样的,我刚来那会儿也很不习惯,见多了就习惯了,南方的虫子个头也特别大,很有意思的,公公要是感兴趣,我带你去看看。”

  他这样子像是感兴趣的吗?

  符崇觉得平王真是太不会看人脸色了。

  他也不想去平王府邸做客了,他实在是担心半夜会有蟑螂或是蛇爬到他屋子里。

  符崇深吸了一口气,按住额头,避开刘子岳刚才抓过蟑螂的那只手,轻咳一声说:“哎呀,殿下,奴才忘了还有点事要与黎大人谈,咱们下次再去您府上,能不能先送奴才回广州?”

  刘子岳极力挽留:“什么事啊?很要紧吗?要不我派个人去把黎大人也请过来,咱们明天去林子中狩猎,南越的动物跟京城也不一样,很有趣的。”

  免了,现在符崇看到林子就想起刘子岳口中那密密麻麻的虫子,哪还敢去。

  他勉强笑道:“不用,这事有点急,劳烦殿下送小人回去吧。”

  要不是人生地不熟,这又是城外,连个马车都没有,他宁可自己走回去,也不想在这马车中,谁知道这里面还藏没有藏着蟑螂。

  刘子岳不好勉强,只得道:“好,那咱们先回去吧,公公跟黎大人谈完了一定要去我府上玩玩。”

  符崇敷衍地点头。

  等回了城,他又在城中的街道上看到有人抓着一条胳膊粗的蛇从大街上走过。

  符崇连忙侧过头,心里暗自感叹,难怪大家都说这南越是穷乡僻壤,都不愿意来呢。他这辈子也不想再来这地方第二次了。

  等马车到了府衙门口,他跟刘子岳说了一声就急匆匆地跑了进去,活像背后有什么在撵着他跑一样。

  刘子岳轻轻撇了撇嘴,就这胆子?

  “走,去客栈。”

  回到客栈,池正业焦急地迎了上来:“公子,起作用了吗?”

  刘子岳一边仔细洗手,一边轻蔑地说:“他已经被吓破了胆子,估计要不了两天就会匆忙离开广州府。你派人悄悄给黎大人送一笔银子,让黎大人打发了他。”

  拿了好处就赶紧滚蛋吧。

  池正业记下,犹豫片刻问道:“公子,京城来的是什么消息啊?”

  刘子岳直接将圣旨塞给他:“好消息。”

  池正业第一次捧着这象征着至高无上皇权的圣旨,激动得手都不知道往哪儿搁,赶紧擦了擦手背,这才恭敬地打开了圣旨。

  看完他兴奋极了:“恭喜殿下,贺喜殿下,以后殿下可名正言顺地掌兵了。”

  虽说黄思严也是自己人,但若军中只知黄思严,不知殿下,时日一长也可能是个隐患。如今这道圣旨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难题,而且还让殿下再扩兵两万,朝廷还送了十万两作为军饷。

  刘子岳心里则是喜忧参半。

  能正大光明地拥有一支军备力量,以后即便有什么变动,也可护住自己和手底下的人,这是好事。但同样,他想继续隐在暗处,挣点银子,过点悠闲自在的生活怕是不可能了。

  这道圣旨将他推到了台面上。

  他那些哥哥肯定会注意到他。

  南越虽偏远,四万兵马也不多,但众兄弟中,除了晋王,其他兄弟可是与兵权无缘。

  就这点,不管是防备还是拉拢,哥哥们恐怕都不会放过他。

  今天符崇的到来只是一个开始,从今日起,以后京城来人只会越来越频繁。

  刘子岳回头对池正业说:“去城外找一处偏僻的地方,买个宅子,改建成王府,不得让任何人靠近。另外,刘府中寻一跟我身量有些相似的年轻人,换上我的衣服,扮作刘七公子,平日里没事就去门口钓钓鱼,但不要让人接近他。府中的下人全部送回兴泰,再安排一批没见过我的生面孔入府。”

  这样同一时间就可能有人在不同的地方见过平王和刘七公子,也能为他做些掩护。

  至于见过他的那些官员和商贾。

  黎丞倒向了他这边,市舶司提举殷洪昌这么多年没向朝廷报告,这时候也不可能跳出来向朝廷汇报他的情况。而商贾,以后不会有多少见到他的机会,就更没可能拆穿他的身份了。

  池正业用力点头:“是,殿下是担心京中还会来人?”

  “不是担心,是肯定会有人来,尽快做好准备。我明日就拿着圣旨去接管军营,这段时间住在军营中,若京城再有人来找我,你就将其带到军营。”

  这样也能说得过去,避开王府。

  而且刘子岳空降担任南越水师统领一职,虽说里面有不少是兴泰的人,都认识他,也忠诚于他。可要想这些人真心实意地信服他,他还得做出努力才行。

  同吃同住就是最快建立感情的方式,共同训练也能尽快让这些人熟悉他。军营是个讲拳头,讲军功的地方,他得用实力让这些人打从心眼里认可他。

  池正业有些担心,殿下多么尊贵的身份,却要去吃这种苦。

  但他也知道,圣旨已经下了,殿下必须得走出这一步:“殿下您尽管去,刘记和山岳商行有小人看着。”

  刘子岳点头:“辛苦你了。”

  ***

  符崇回到府衙,从仆从口中听说了不少南越这边蛇虫多的传闻,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真是一刻都不想在南越呆了。

  没过两天,就以陛下还等着他回去复命为由要回京城了。

  黎丞心里暗笑,殿下的招虽然损了一些,但很管用。他假意挽留了符崇几句,见符崇坚决要走,才满是遗憾地准备了一堆厚礼,又塞了一袋上好的珍珠送给符崇,才将这尊大佛送走。

  本以为能清净几天的,不曾想,半个月后,京城又接二连三来人。

  而且这些人到了广州之后,也不来拜访他,而是在民间四处打听平王的府邸在哪儿。

  黎丞顿时明白了,又是那封圣旨惹的祸。只是这些人应该不是官府派来的,而是其他势力派来的,左右不过是来打探消息又或是试探或拉拢平王罢了。

  只怕平静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黎丞叹了口气,赶紧派人悄悄去通知刘子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