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叹重生 第一百零四章 阎罗公子

《叹重生》第一百零四章 阎罗公子

作者:赵阙 字数:3691 书籍:叹重生

  皇帝也陷入沉思,半晌挥退御书房伺候的内监,道:“李爱卿说说是为什么,此处并无旁人,你尽管直说。”

  “程大人素来小心谨慎,春闱三年一次,自是重中之重,程大人理应不会粗心到将考题泄露给自家仆役。而买卖考题本就是断头的罪名,微臣不敢断定这仆役会不会见财起意,但却敢断定任何一名举人拿到考题后是不会告诉其他人,白白增加自己的风险的。”

  见皇上陷入沉思,李相一咬牙,便将自己这几日所想说了出来:“因而,虽然结论匪夷所思,但却是唯一的结论,那便是这题徐举人必须泄露给唐解元,而提出这个要求的,当然不可能是一个仆役,只能是程大人。”

  皇帝皱眉道:“他一个主考官,泄题是为了什么?他难道也缺钱花?”

  “程大人出生世家,十五岁便蒙圣恩入读翰林院,二十二岁便与当朝首辅长女结亲,程大人青云之路人皆可见,当然不会为了银子。可皇上不妨想想,整个事件中最突出的是什么?最有价值的是什么?”

  “价值?”皇上重复了一遍。

  “依微臣来,整个案件中最有价值的莫过于这位唐解元的才华。”

  皇帝想起那首艳诗,虽然不想承认,却也冷哼了一声。

  “所以,程大人的目的也不难猜测,他之所以通过自己的仆役和徐举人泄题给唐解元,就是看中了这位唐解元的才华。”

  “你和他同是考官,这一届的进士都要拜到你们门下,他何须冒此风险?”

  “圣上明察!倘若只是一般的官场照应,程大人在日后稍稍施以援手便可,倘若要彻底招揽一个人,当然需要非同一般的恩惠。这一点,想必程大人也是心知肚明的。”

  皇帝皱着眉道:“你这是什么意思?”

  “程大人当年二十岁便高中一甲进士,那一年的主考官便是杨首辅。”

  皇帝眯着眼道:“当年是有这样的传言,有御史弹劾杨相泄题,但御史风闻奏事,并无证据。”

  “微臣也只是蒙皇上信任,才斗胆猜测。”

  “那李爱卿倒是继续猜猜,程大人,或者说杨相这般费尽心思招揽人才是为了什么?为朝廷尽忠是这样尽忠的么?哼,这些新科进士、天子门生,难道都是他首辅的进士?杨相的门生?他杨相倒是有几个女儿?”

  “杨首辅有几个女儿微臣不好说,但是,杨首辅却有两个孙女,一个是秦王的正妃,一个是秦王的侧妃。”李相说完便低头,再不肯说半个字。

  皇帝的嘴角轻轻抽动了一下,顺手将手中的笔扔到笔洗中,甩出一串墨汁:“无君无父!”

  半晌,皇帝又拿起案头的秦川先生的文章,状似无意的问道:“秦川先生多年不问朝事,朕倒是听说太子和秦川先生走的很近,不知道这篇文章太子看过没有?”

  李相极力克制自己想擦汗的冲动,回道:“秦川先生的文章写出之后便广为流传,这京城无人不知,微臣想太子殿下应该是看过的。听说太子爷确实多次劝说秦川先生出仕,但先生一直是推辞的,其他的微臣到不知晓。至于先生这篇文章《士论》提到,士应当是国士、是朝士,而非一家之士,为知己者死之士,微臣倒是赞同的。”

  皇帝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道:“如今杨相的门生也是遍布六部有司衙门,爱卿之见,动得动不得啊?”

  李相终于忍不住,抬起袖子擦了擦头上的汗道:“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朝堂之上,都是陛下的臣子,臣未曾听说还有动不得的臣子。只是,为了避免人心震荡,圣上还是缓缓图之。”

  李相说完偷瞄了龙椅之上的皇帝,他已经打开了另一本折子在看,听李相说完,眼皮未抬的“唔”了一声,不知道听进去没有,挥挥手让李相下去了。

  坤宁宫内的烛火永远是明亮的。蜡烛旁的冰块冒着白气,被烛光一映,显得晶莹剔透。

  皇后面前端坐着大妆的秦王妃。皇后对这个王妃是满意的,杨六娘入府不久,几件小事便将后院收拾的服服帖帖,可见是个有手段的孩子。

  杨六娘待人接物一看便是大家培养出的合格宗妇,不光礼节上挑不出任何错,也懂得前后进退,谁家夫人掌事,谁家姨娘得宠,难为她样样记得,内眷中的迎来送往颇下了一番功夫。

  如果说唯一欠缺的地方,便是秦王以她年纪尚小为由尚未圆房,因而子嗣上尚无消息。不过这一点皇后倒是也不太急,太子那边也没有任何讯息。

  之前太子是迷上薛家那个丫头,最近传来的消息是也丢开了,每个月也进内苑,但那几个昭仪都是皇后之前送去的,她心里有数,那是没办法怀上孩子的。

  “如今天气热了,阙儿那孩子一向苦夏,不知道今年如何?”

  “回禀母后,王爷今年倒是还好,妾身看着胃口也还行,今天下朝吃了正餐后还额外用了一碗酸汤面。”

  “嗯!这也是你精心侍奉,调养得当!六娘,你是个好孩子,听说四娘在府里不是很安分,她虽然在娘家时是你姐姐,但进了王府,你是正妃,她是侧妃,规矩是不能废的,你也不能一味的心慈手软。”

  “母后教导的是。四娘虽然在府里是掐尖要强了些,但到底对王爷一片痴心,还请母后海涵。”

  皇后不甚在意的点点头,其实只要秦王喜欢,她也不在乎哪个侧妃是不是讲规矩,这么说无非是表明自己支持正妃的立场。

  “六娘,今日宣你入宫,是为了科考案的事情。”

  秦王妃心里知道这才是今晚谈话的重点,又事涉杨家,不由坐的更直。

  “此事圣上心中已经有了定论。”皇后一边说,一边示意一旁的容姑姑拿来一张纸,递给秦王妃。

  秦王妃接过纸条,只见上面八个字“折其羽翼,护其脸面”。心下不由一沉,问道:“母后这纸条出自何处?”

  皇后端起一旁的红枣羹,朝容姑姑点点头,容姑姑便一一道来。

  御书房的内监原是层层挑选后才送到御前,皇后费了多年力气才买通了一个洒扫太监。而这些洒扫太监只能在皇帝不在的时候进去洒扫,且都是不认识字的,但皇后挑中的这一人却天生的记性好,他虽然不认识字,却能将纸上的字记在脑中,依样画出来。今日他便画了这八个字送到坤宁宫。

  “这是皇上写完后又扔到一旁的,皇上的意思已经很清楚,端门前的那帮子酸儒是要给个交代的,朝廷必然会推出一两个人,否则也平复不了民议,但是皇上也不会波及首辅,首辅是朝廷的脸面,皇上还是会顾及的。”

  皇后呡下一口羹汤,用帕子点了点嘴角:“依本宫看,最多也就是处罚那个程主官,因而本宫找你来就是让你回去传话,如果圣上要处置程主官,你让首辅莫要僵持,毕竟大局为重。”

  “那程家姑父不知会怎么样?况且朝堂上放弃程家,其他朝臣如何看待杨家?倘有那起子小人继续攻击杨家又该如何?”杨六娘心下觉得不妥,便将疑问说了出来。

  皇后自然有些不悦,她好不容易得到的消息,谁知道秦王妃却有点不知好歹的意味,当下沉了脸道:“你一口一个杨家,程家姑父,不要忘了,你首先是秦王妃!事情如果僵持住,你让秦王在朝堂上是向着他父皇还是首辅?这是要让秦王为难么?”

  秦王妃一听这话语,立即起身跪下请罪。皇后哼了一声,道:“本宫的意思你听明白了?你回去把话给杨首辅带到,就告诉他圣意已定,不要在程大人一事上多做纠缠。”秦王妃称是,起身离宫。

  秦王妃如何将话带到杨首辅处不清楚,但之后朝堂的局势看杨首辅是听进去皇后传的这八个字了。

  皇上在宣布程大人革职彻查的时候,杨相一方并未有太多反对声音。虽然私下里杨相一派也是诸多声音,毕竟程主官在朝多年,与大家或深或浅都有来往,杨相这样放弃他一是大家有点心寒,二是谁知道程大人又会供出什么呢?

  毕竟程大人已经是白身了,现在又换了一拨人主审,如果说的多些,谁知道会不会沾惹到自身呢?但杨首辅心意已定,他们也无可奈何。

  锦衣卫的牢狱其实相比刑部大牢要宽敞一点,起码是每个犯人都是隔离开的,不像刑部大牢,一间里关着好几个人,隔壁受刑声、喊冤声、求饶声都清晰可闻,但这边的清净却更让昔日的程主官心中犯怵。

  杨相那边也托人传进来据说从皇帝御案上抄下来的八个字,“折其羽翼”,他心里一阵苦笑,对于成为被折断的羽翼,他虽然不甘,但面对自己的恩师、岳丈,他却说不出半个不字。

  他从入仕之始便一路青云,不到四十的年纪已然是礼部尚书,于私而论,他也是杨相最得意的弟子,他也有最贤的妻,而这一切都是蒙杨相恩典,如今杨相需要他站出来也是理所当然。

  更何况,唐解元最初也是他相中后在杨相面前保荐的,只是没想到其人才学也佳,性情也狂。

  他不明白的是为什么他的案子从刑部到了锦衣卫,如果皇上只是要给那些聚集的书生举子一个交代,大可在刑部结案,虽然刑部中之前审理的结果是含糊了点,但既然杨相交了他出来,必然会给个更能平复民议的结果,皇帝对此应该也是心知肚明,何必将他交给锦衣卫?

  除非,除非皇帝根本不想维护什么脸面,如果皇帝动了要办杨首辅的心呢?

  想到此处,程主官突然汗流浃背,如果一开始他们就猜错了皇帝的心意呢?如果皇帝要查杨首辅,满朝之中,还有谁比自己知道的更多,接触的更深?

  虽然在刑部大牢呆了一段时间,身上衣服已经脏污,但他一直都努力维持着自己的仪态和士人的风骨,可就在刚才,这个突如其来的怀疑击退了他的全部信心,他一屁股坐在地上,身子不由自主的颤抖起来。

  锦衣狱的单间在头顶上方有一处巴掌大的窗户,透着窗户,程主官猜测大概也是深夜三更时分了。他心里越想越透亮,只是痛恨不能再向往日一般将心中所想告知自己的恩师。

  他心中心意已决,不由又想起自己父母、妻子,忍不住痛洒了几滴泪,眼看天色将亮,一咬牙抽出自己的腰带,手颤抖了几次,终于将腰带悬到那窗户的横棱上,才刚刚打上结,便听见房间的门被打开了。

  他心中一沉,直接向墙上撞去,可惜来人早有防范,已有两个锦衣卫死死抱住他。

  “程大人怎么想不开呢?刚来我们锦衣卫狱,还没尝尝纪某的手段,怎么就想走呢?”

  锦衣卫的指挥使姓纪,原是承父职留在锦衣卫的,据说纪家有祖传的手艺,能让人受尽十八刑之后却不丢了性命。

  锦衣卫一向并不与朝臣来往,也不上朝,因而这位纪指挥使的名气在外,见过的倒不多。

  朝臣私下里送他个外号“阎罗公子”,程主官今日一见才有体会,原来这位纪指挥使看上去不过二十七八的年纪,面色白净,配着锦衣卫的飞鱼服,倒是一副翩翩浊世佳公子的模样。

  “想不到程某还有机会见到纪大人,荣幸之至。”

  纪指挥使看着被两个锦衣卫架住的这个人,倒也算有几分傲骨,不由生起了几分兴趣,他一张俊俏的寒脸陡然笑起来,顿时让人觉得这锦衣卫的牢狱也有几分蓬荜生辉的意味,一旁的锦衣卫不由看了看程主官,莫名的替他紧张起来。

  “程大人不知道我们锦衣卫的规矩,我们这边惯常是先带人参观一边刑室的,大部分时候也用不着纪某出手,很多人参观完便改了主意,连父亲的姨娘偷情的事情都说的仔仔细细,当然也有人愿意试一试,纪某也是欢迎的。但是,程大人,纪某有点舍不得让你污了眼,你知道,有时吓破胆的人受起刑来总是少了两分味道,不如我们省却这一步,直接来玩玩如何?”

  “承蒙纪大人看得起,程某自是不敢扫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