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剑邑 第一卷 剑邑的雨 第一章 灵

《剑邑》第一卷 剑邑的雨 第一章 灵

作者:恭常圆圆 字数:2851 书籍:剑邑

  神州,大秦国,乾元三十一年,西域道。

  在大秦疆域上,有几个神秘的地方,它们散布在大秦的各个角落,而在那些地方,存在着这片大陆上最为强大的一些人。

  西域道位于大秦帝国的最西边,早些年间这里曾有着众多蕞尔小国,彼此混战不休,仅仅在名义上听从帝国的管理,直到三百年前,一名帝国大使死于其中一个小国的内乱之中,武帝带着二十万陇西军西征,直接将这一片的小国全部铲除,从此建立了西域道。

  荒漠上的太阳星已经快要落下地平线,黄昏中的它失去了中午的凶猛暴躁,连光线都变得柔和,散发出的光芒像是一道道正在燃烧的赤色火焰,在这片沙地上坚定而温柔的燃烧起来。

  沙堆阴处的杂草因为连日来的干旱变得枯黄,一片片分布的到处都是,像是在这块土地上长满了的黄色脓疮。

  荒漠的地平线上出现了四个人,他们彼此之间并没有太多的言语,而是一直到走到这片土地上唯一的一棵胡杨树下,休憩了一会,头顶处传来了一些声响——那里有个不知名鸟的巢穴。

  巢穴由一些枯草木枝组成,里面有三只嗷嗷待哺的幼鸟,太阳星还未完全落下,母鸟也还未归巢。

  幼鸟听到了下面的声响都爬到巢的边缘,叽叽喳喳的望着下面的四人,像是在警告些什么,但还未来的及缩回巢内,最为边缘的那只便被其他两个给挤了下来。

  荒漠里的日头和风沙较大,按理说穿着应该要注意风沙日晒,但那四人却穿着截然不同的服饰。

  “幼鸟本无罪,皆因你我来此,罪在你我。”其中的一个人接住了那只掉下来的幼鸟,轻轻地踮起脚将其又放了回去。

  说话的那人穿着一身单单纹着黑白二色的道袍,面庞温润如玉,看起来应该到了不惑之年,但眉眼间却又露出些老气。手上并无长物,只是在腰间系着一个金属小铃铛,头上的发髻被一根雕纹木簪穿着,一头黑发符合道韵般自然披在身后。

  “可你不是幼鸟,你怎知他是不是想回巢复仇?”

  说这句话的人则面目略显青涩了些,他穿着一身白色长衫,背上负着三尺三的无鞘赤剑,年轻而英俊的脸如剑般锋利,配合着他说的话,那张脸上露出了恰好的讥讽的神情。

  而在一旁的还有个中年僧人,他没有插入话题,只是不停地捻着手里的念珠,嘴里念念有词,念珠和他的黄色袈裟摩擦的声音与他嘴中的经文仿佛形成了一个微妙的平衡,令人忍不住注视着他的动作。

  负剑的年轻人看到僧人这番模样,不由得笑了笑:“在这般地方也能做到心中有佛,悟性实在是比某位假慈悲的人好了许多。”

  “你的想法若依旧这么狭隘,那么你永远无法接触到那个境界。”道袍男子心境没有丝毫波动,说道:“你在道陵宗,不也只能继承那有名无实的副宗主位子?你要明白,心境如此狭隘,怎么可能接任天下人尊敬的宗主之位?”

  负剑的年轻人冷笑一声,道:“我所要的,只不过是手中的三尺长剑,而你这种追求功名的家伙,真不知道是如何修行到现在这个境界的。”

  道袍男子这次没有回应他,只是说道:“幼鸟被挤下来,不一定是其他的幼鸟故意为之,也许是天性使然,面对生存的残酷,他们只能选择舍弃一些可以舍弃的东西,责任并不在其他幼鸟。”

  “这句话我倒是有些同意,不过其他幼鸟却不是无辜的。”负剑年轻人微微点了点头。

  天空中传来了一声清脆的鸟鸣,似乎是母鸟将要回巢了。

  此时一直没有说话的那个人动了,他穿着一身青色长衫,扎着一个古礼发髻,上面只是用了一根玄色丝带微微绑着,儒雅随和的脸上此时露出了一丝笑容,手中拿着一本白色封皮的古书,像是个在教书的教书先生。

  他开口道:“你想要做什么?”

  他不是在问负剑年轻人,也不是那个道袍男人,更不是在问一直在念经的中年僧人。

  他是在问巢里的那只幼鸟。

  四周一阵寂然。

  “这样么,知道了。”

  青衫男子温和的笑了笑,将那本古书放入怀中,一只手按在在枯萎的胡杨树干上,轻轻抚了下,胡杨树上便燃起了熊熊的白色火焰,火焰沿着树干轨迹,一路烧至鸟巢,那两只幼鸟在巢里被烧的哀鸣,而那只被挤下来的则没有喊叫,只是乖乖窝在一边,像是在享受着白色火焰的灼烧。

  “阿弥陀佛。”中年僧人双手合十,念了句佛号。

  “无量天尊。”中年道人也低头道。

  他们没有阻止青衫男子的行为,因为他们很清楚,要是在帝都,他们三人或许都要低上青衫男子一个大境界。

  他们还没有那个资格。

  ……

  “各位,我们来这里的目的都很明确,都是为了‘灵’而来。”负剑年轻人盯着沙漠的远方,缓缓说道。

  在不久前,帝国的钦天监观测到了‘灵’。

  “灵乃前朝残留的气运与怨念而生,孕育了千年才出世,恐怕不是那么好对付的。”中年道人微微皱了皱眉,并不是他对自己的实力不自信,而是顾忌灵那可怕的破坏力。

  “一些已经作古的东西,还出世作何?他若是真的来了,我自当一剑斩之。”

  话音刚落,荒漠的天际突兀的出现了一道血红色霞光。

  四人的注意力皆被其吸引过去。

  这道血色霞光与普通的晚霞不同,它如幽灵一般在天际突兀显现,而刚一出现便延展至远处不可见的天际深处,像是神话里驾着火焰神车的神灵刚刚在天际边驶过,留下了一路的轨迹。

  “我一直以为他不会来,没有想到他还是来了。”中年道人说道。

  “他想从我们这走过去,可这并不是个好的想法。”

  青衫男子忽然开口道:“昨天我接到消息,前几日夏皇后的凤驾在淮南道和江南道的边界遇到了灵,一行人全部死去,连武道巅峰的赵孟也死在了那场遭遇之中。”

  负剑的年轻人依旧平静道:“死了便死了,这能说明些什么?”

  “夏皇后却没有死。”

  负剑年轻人瞥了他一眼,道:“你还真是无聊。”

  “来了。”一直诵经的的中年僧人停了下来,开口说道。

  太阳星已经有一半沉入了地平线下,天空中的光芒少了些,莫名的黑暗开始吞噬这片荒漠。荒漠上的温度也随之急剧降低,但四人的眼神只是一齐看向天际边的那道晚霞,血红的霞光在昏黄的天空中挂着,配上只有黄沙的与枯草的地面,静谧地像是一幅画。

  画中有人。

  负剑年轻人的身上的三尺三的赤剑自行开始震动,发出阵阵剑鸣,人未动,剑意先向四周溢散开来,嗡鸣过后,荒漠上数百米内的沙砾为之一空,在空中化作了无数柄沙砾长剑。

  天地间的元气开始暴动,被四道身影鲸吞海吸般吸尽。

  中年道人腰间莫名的铃铛响了起来。

  中年僧人郑重地拿出了自己怀中的钵盂。

  青衫男子伸了个懒腰,翻开了自己的那本古书。

  ……

  大秦帝国乾元三十年,帝国钦天监消息传出神秘消息,引得仙家名流榜上的前十有四位集聚于西域道发生了一场战斗。

  这场战斗看起来却来的莫名其妙,经此一战后,道陵宗的大剑仙张扶凌此后失去了音信,帝都二位儒圣之一的一位负伤回到帝都,却受到清算,被满门抄斩,而另一位儒圣听闻此事后,一怒之下离开了帝都。

  佛宗的监寺回寺后便一直面壁思过,再也没有踏出过那座小院。重阳宫的那位则一路向北而去,不知所踪。

  帝都,钦天监内。

  “测出来了!测出来了!”

  一个穿着灰蓝色钦天监制式官服的年轻官员欣喜的叫了出来,看向四周想要分享这难得的喜悦,但随后脸上的喜悦很快凝固,因为他的旁边不知何时已经站着一个中年男子。

  年轻的官员恭谨的跪在地上,头颅放的极低,他摸索着拿起桌子上的羊皮纸,递给了旁边的中年男子。

  中年男子穿着一件圆领的刺金蜀锦蟒袍,身材瘦高,两道剑眉如星,其身上仿佛还有着淡淡的血腥气。单单是站在那里,便能给人带来强大的压迫感。

  他接过羊皮纸,盯着上面的内容看了许久。

  “派人前去道陵剑宗。”蟒袍男子再也没有过多言语,转身离去,在走出钦天监的同时,将那张羊皮纸向后轻轻一抛。

  羊皮纸在空中抛出了一道不甚优美的弧线,落在了年轻官员乌黑的官纱帽上,随后在重力的作用下从那帽子上滑了下来,最终摊在了地上。

  那上面是一个“剑”字。

  淮南道,道陵郡。

  道陵郡是南方大派,道陵剑宗的所在地。

  道陵郡的郊外有一座郡中人们眼中的仙山,那里是道陵剑宗的山门,山峰高耸入云,山顶处更是常年藏于云雾之中。陡峭的山崖下,一位男子背上负着赤剑站在那儿,,一身白色长衫已经变成了血衣,他面无表情地看向山顶。

  整座仙山依旧耸立于大秦帝国的南边,仿佛将要刺破天穹。

  他摸了摸自己那变得有些苍老的脸,将赤剑插入山崖,苦笑了声,转身离去。

  不一会,山崖处传来了一声哀鸣,三尺三的赤剑陡然崩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无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