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夫为佞臣 【一百四十】四日会审

《夫为佞臣》【一百四十】四日会审

作者:汴梁公子 字数:2630 书籍:夫为佞臣

  “邓太尉此话当真?”魏帝凝眸望着他,神情严肃而认真。

  邓国忠不敢有一丝迟疑,连连应道:“臣...以万分诚意,请求陛下与四位大人重审当年兰心楼案以及京郊匪徒截杀之意外。若所查事实如江主司所说的一样,臣必将其逐出邓氏,并交由陛下与诸位大人任意处置!”

  他说了狠话,江呈轶一怔,眉头轻轻拧起,竟一时之间猜不透此人的心思。到了这个地步,难道邓国忠还有扭转的余地?一个疑惑的种子在江呈轶心中埋下,令他颇有些好奇接下来邓国忠到底会做什么补救措施,来填补当前的局面?

  于是,他带着看戏的心态,向魏帝提议道:“陛下...邓太尉的诚心,天人可见,不如便如他所请,让廷尉、统领、卫尉共审此案...以此找到最为精准的真相,还大白于天下。”

  魏帝见他眼角眉梢略带着讥讽之意,便在心底暗暗冷哼一声,随即道:“也罢。就如你二人所说。只不过...此次堂庭共审,你我四人不可继续留在南殿之中听案。”

  江呈轶追问:“陛下的意思是?”

  “南殿之上,只允许审官与证人停留,其余人皆分别在宫中诸多偏殿内等候,待四日以后入南殿听取最终结果。期间,朕会隔开你们三人,遣派禁军驻守汝等所在的殿堂,若有强闯宫殿之门或是与旁人私下会面者,立即以谋逆罪处置,于东市城街口斩首示众!”

  魏帝提出此等要求,阶台下的众人皆是一愣,几分钟的沉寂后,才有回应道:“臣等遵旨。”

  邓情此刻伏趴在地上已是大汗淋漓,他晓得纵然他此刻逃过了一劫,也不代表四日后的大殿之上自己能洗清嫌疑。更何况,他此刻根本拿不准邓国忠的心思,也算不到江呈轶到底收集了多少关于他的不利之证。

  今时今刻,他除了耐下性子等待结果,其余的什么也做不了。

  彼时,邓国忠应了魏帝的要求,松软着整个身子,只觉得自己没了精神气,哪怕为自己的孙儿争得了一丝苟活的机会,他心里也并不是滋味。邓陵的死,是他心中永远抚不平的伤痛,但他始终不愿意相信邓情就是幕后黑手。然而,心中的理智却告诉他,此案大有玄机,极有可能正如江呈轶所说。

  而站在他们身侧的江呈轶,却一心想着此刻被关在内牢之中的窦月阑。窦月阑被连累,乃是他的过错,故而方才他之所以应承邓国忠所提的要求,也是为了让陛下重新启用廷尉府,先将窦月阑从牢中放出来。他也好借此寻找机会,替廷尉府说解,消除魏帝心中的不满。

  堂上众人心思各异。

  魏帝在这几人的身上来回转溜着眸光,若有所思的摸了摸下巴,随即冲着殿外随时待命的禁军道:“来人,将林木押入宫狱内牢,严加看管!”

  这个身穿麻衣素衫的中年男人便在众目睽睽之下,由禁军押了下去。

  紧接着,魏帝又道:“梁岳。”

  殿门外,提着神的梁岳突然听见天子点了他的名,便行动利索的钻进了堂中,跪在阶下,细声回应道:“奴婢在。”

  魏帝轻声嘱咐道:“去将武英殿内的所有偏阁厢房都收拾出来,令这三人分屋而居,调派一百八十名禁军前往看守。记住朕的话,不得让这三人与外界接触,更不得让邓情与邓国忠会面。若有任何意外,朕拿你是问。”

  梁岳接到此等命令,心中当即生出一股颤栗,胆战心惊的偏着脑袋,望向了站在一旁的崔迁,目光有些无助。

  魏帝发现了他的小动作,原本郁躁的心情变得更加烦闷,冷冰冰的冲着他道:“怎么?如今这内宫竟是你师傅做主了么?朕的吩咐,你也敢不答?”

  梁岳后脖当即一凉,立即朝地上磕了好几个响头道:“奴婢不敢。陛下的叮嘱,奴婢谨记在心,定会将这差事办的妥妥贴贴。”

  这小内侍哪里还敢继续呆在南殿,磕完头后,连滚带爬的跑了出去。一旁站着不敢应声的崔迁,目睹殿上一切,早已是冷汗淋漓,尤其方才魏帝质问梁岳时,更是令他心惊肉跳,险些腿软跪下去。

  但他多年伴君,这样的日子时常有,于是任凭魏帝有再强的威压震慑,他也能控制住自己的心神,强行将恐惧消除,保持着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状态。

  梁岳之事,只是一个小插曲。约莫半个时辰后,这小内侍便已办妥了一切,匆匆赶来了南殿请人前往武英殿。

  正当邓国忠与邓情准备请辞告退之时,江呈轶又在临行前,向魏帝说了一句话:“陛下...请允臣在离开南殿之前,奏呈一份文书!”

  魏帝眉间微微拢起,心情不佳,眼神漠然的望向他,有些不悦道:“有什么事...待四日后的审案结果出来再说。”

  “陛下...臣这份文书,必须此刻上呈。事关邓将军私引长鸣军入京以及邓陵大人之所以会身陷京郊匪徒截杀的真正缘由。还请陛下在下令重审此案之前,先行阅览此文...”江呈轶却并不管魏帝此刻的忧躁,执意要在此时上呈文书。只见他从怀中掏出一卷整理好的奏文,将其放在双手掌心,举过头顶,微微弯曲身子,郑重其事的说着。

  魏帝瞥了他一眼,见他态度坚定,便有些无可奈何道:“罢了,你且呈上来吧。”

  余音落下,始终卑躬屈膝站在一旁的崔迁,立刻抚了抚褶皱的裙摆,走上前去,从江呈轶手中接过了那卷奏书,迈着小碎步,小心翼翼登上阶台,递给了魏帝。

  台上那位帝王漫不经心的打开了这卷折叠好的文书,倚在座榻上心不在焉的看着,谁知才看了两行字,他的脸色便轻轻微变,目光也随之紧凝了起来。

  魏帝转头,有些惊诧的望向江呈轶,却见他一脸坦然,镇定自若的站在阶下,没有半点动摇。于是,魏帝悄然收回目光,慢慢掩住神情,轻咳了两声,收起了那份文卷,冷淡的说道:“你文中所提之事,朕已知晓,会让廷尉、统领与卫尉细细调查。”

  魏帝这话让下堂已起身站立的邓国忠与邓情都不自觉地紧张起来,祖孙二人同时抬头,目光望向帝王手中紧握着的那份文书,慢慢蹙起了眉头。

  “你们三人...莫不是还有旁的事要禀报?”

  阶台之下的三人迟迟不动身离开,魏帝已经极其厌烦,于是恐吓威胁道:“难道是想让朕...将你们三人都先扣留在宫中内牢里...等待四日后的结果么?”

  邓国忠与邓情再不敢于南殿逗留,连连作揖行礼,言辞告退。

  江呈轶却并不着急,待他们祖孙二人离开后,才慢悠悠的转身离去,前脚才踏出殿前门槛,后脚便听见魏帝冲着他的背后喊道:“江卿,你答应朕的事情...切莫因邓氏之案的影响而抛却脑后了。”

  江呈轶微微侧着身,弯着唇角,象征性的对身后的魏帝揖了揖礼,恭敬道:“陛下放心。纵使臣如今深陷风波之中,也绝不会忘记对陛下的承诺。且请陛下于宫中安心等候,不出明日...必然会有消息送到陛下耳边。”

  魏帝冷哼一声,低声应道:“你最好说话算数。”

  江呈轶点头微笑示意,随即将礼数做足,退出了南殿,向武英殿行去。

  他一边走,一边想着这四日内最有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邓国忠的手段,他应当要防范一二,否则极有可能会被这个老狐狸算计进去。他思来想去,觉得此案只有柳景身上可供邓国忠做文章。

  江呈轶记得,那柳景在弘农被抓之前,曾收到一封信书。只是,他带着东府司前往抓捕时,柳景早已将此封信文烧毁殆尽,他没能得知信的内容。此刻想来,这封信,极有可能是冯又如所写。

  纪成现身,冯又如是奉了邓国忠的命令,才会赶去弘农追杀的。柳景被捕后,冯又如重伤逃出了弘农,此刻正在邓府之内养伤。故而,冯又如写给柳景的这封信,邓国忠必然知晓一二。

  冯又如此人,与林木一样,狡猾多端。当年的常猛军逆案发生前,他在宁铮与邓国忠的合作中起了桥梁的作用,是旧案的主要推动者之一,其心计歹毒,却对邓国忠尤为忠诚,最怕邓氏一族陷入危机。

  因此,他写给柳景的那封书信中,绝对不会是什么安慰之语。最有可能的,便是威胁。只是...此人会威胁柳景什么呢?他明明记得柳景并无亲人。

  江呈轶皱着眉,绞劲脑汁思考此事。慢慢地,他忽然心惊起来,莫不是...邓情在领柳景入京前,刻意篡改了此人的户籍档案以及记载人户关系的文书?想到这里,他不由用力的拍了拍脑门,惊出一身冷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