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夫为佞臣 【两百三十二回】两军对峙战心理

《夫为佞臣》【两百三十二回】两军对峙战心理

作者:汴梁公子 字数:2643 书籍:夫为佞臣

  宁南忧伸手捂住她的嘴,申斥道:“什么生死离别?莫要瞎说!”

  女郎眉眼荡漾着温暖的笑意,紧握住他的双手,应和道:“好好好。我不说了。”

  他才缓缓移开手,沉寂了片刻,又叮嘱道:“此战恐怕要时刻做好准备,你万事小心。”

  江呈佳嗯了一声,遂钻入他臂弯中,心满意足地抱着睡觉。

  匈奴与鲜卑的联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朝大魏边境迅速压来。

  李安、钱晖、百卫冕与江呈佳商榷守城之策的第二日,便有斥候来报:两股敌军于苍河沿岸会合后,已清点人数,整理军备,齐装待发,只等阿善达一声令下,便扬鞭上马,向边城攻来。

  江呈佳一日不在府衙之中,忙着在军中寻合适的人选,将他们易容成京城的四镇将军。

  李安奉命入京述职时,曾与这四位将军打过照面。因此,当他瞧见江呈佳领着四名戴了人 皮 面具的军士出来时,惊得浑身发麻。

  这四人,已完全与之前不同,面容栩栩如生,看不出丝毫假扮的痕迹。仿佛真的是那四镇将军从京城赶至了北地一般,令人观之震撼。

  江呈佳却不满意此番成果,她仔细端详着自己制出的面具,总觉得有哪处遗漏,心中隐隐忧虑。周源末跟随宁南忧多年,对京城的状况十分熟悉,若她不能将面具描摹的与真人一般无二,恐怕会惹出他的疑心来。

  李安却说:“邵夫人全然不必担忧,某也曾见过这四位将军,可说夫人之技已让人真假难分。况且,城前对战,敌军与我方军兵定有一段距离...边城风沙巨大,恐怕他们也无法看清领军之人的样貌。”

  江呈佳虽心中有虑,战事却由不得她再做思考。

  没等她再将四位军士带入帐中重新粉妆微调,前方斥候便疾速来报。

  阿善达已领着匈奴与鲜卑的联军朝边城疾马而来,约莫两个时辰后,便能抵达。

  李安心惊,即刻召集人马前来听命。

  山林谷地中藏身的边城百姓在李安的鼓动下,纷纷穿上甲胄,拿起兵器,随着长鸣军与边城战士们一同涌入城中。

  全城人马共集城前,浩荡奇伟之势于九州大陆之间绝无仅有。

  江呈佳疾速冲入帐中,为自己易容,化身成四镇将军麾下一名前锋,挡于阵前,等候敌军。

  李安振长袖戴头盔,抚金甲披红袍,踩马镫,跃于马上,一人出军,立于城中二十万人马之前,神色紧绷,一丝不差的盯着苍河的方向。

  一时之间,肃杀哀然之气在这座城池间盘旋。

  众人皆紧绷神情。

  江呈佳回首望去,遥看军马末尾的那些民众,心中掀起万丈波澜。

  城中百姓,不论男女老少皆披甲上阵,面对强悍的敌军,每一位都怀揣着必死的决心。

  他们毫无怨言,愿意跟随李安身后,共仇敌慨,抗敌杀敌,只为了守护自己的家国。

  遥远的地平线上,匈奴卷土而来,千军万马奔腾过境,扬起泼天的沙尘。

  日升清阳,高挂在蔚蓝色的天际。

  天气明明一派和朗,可巍巍城墙之下,气氛却出奇的紧张。对峙的两军拔剑相向,紧凝着对方的举动,战争一触即发。

  阿善达领军勒马停于城前,望着平地沙场之上的雄雄魏军,目露诧然。

  骑马列于他身侧的小单于阿尔奇以及周源末眼观此景,也骇然震惊。

  边城之中何来如此雄兵?

  匈奴各首领遥望城墙,见赵拂领着长鸣军十六员前锋大将严守城池,登时觉得蹊跷。

  军中窃语纷纷,一时之间,无人敢轻举妄动。

  “阵前的魏军是怎么回事?怎会突然增了这么多人马?观此人数,以及他们的穿着打扮,根本不似长鸣军与边防军。”阿善达面目阴沉,双眼犀利望向周源末,咬牙切齿道:“你不是说...大魏的援军半月之内无法到达北地吗?”

  周源末目光冷冽地望向城前领军之人,心中亦起了一丝疑惑。

  他跳过压阵的李安,朝魏军的另外四名大将看去。第一眼只觉得眼熟,在仔细一观,便觉惊诧。

  列阵于李安身后的那四人,竟然是京城的四镇将军!

  东、南、西、北这四镇将军乃是当今魏帝亲自挑选,随时待命奔赴边疆平定战乱的将领。

  邓情的求援书入京后,魏帝最有可能派出的将军,便是这四位。

  难道说...援军真的在他们眼皮底下,悄悄赶来了北地?

  周源末脑海中闪过这样的想法,心中七上八下,无法冷静。

  阿善达咄咄逼人道:“周源末,眼前的境况,你要如何解释?若不是看在我儿的面子上,孤不会信你一次又一次。倘若今日,你无法给出合理的说法。孤便将你就地正法!”

  阿尔奇听父亲如此口出此言,不免为周源末捏了把冷汗,出声为他辩解道:“大单于,您先莫要着急。这边城魏军古怪狡猾的很。前两战,您都在他们手中吃了亏...说不准,此次城前列阵的雄兵也是他们使出的某种诡计。”

  阿善达在儿子的安抚下,稍稍缓解了暴躁的脾气,但仍冷目瞪着周源末,向从他那里讨要说法。

  谁知周源末还未开口回答他,便听边城大军之前,傲然坐于马上的李安朝他们大吼了一声:“阿善达!我军已列阵城前,为何迟迟不战?”

  他字正腔圆,掷地有声的呼喊声在两军阵前飘扬。身为不擅武力的文人士族,却丝毫不惧眼前散发着雄阔磅礴气息的敌军。

  见对方呼喝,阿善达冷笑一声,收回盯着周源末的目光,投向魏军阵前的这位郡守。

  “李安!你如此挑衅,难道不怕孤踏平北地?取你首级?”

  他咬牙阴森回应。

  李安却分毫不畏,反而哈哈大笑,嘲讽道:“阿善达!你且试试看?能不能踏平北地?我告诉你!有我李安在此,你休想动我大魏分毫疆土!”

  他神情坚毅,沉稳淡然。

  仿佛根本不在乎阿善达身后的那四十万雄兵。

  这让阿善达心中更加不确定起来。总觉得魏军除了城前列阵的这些人马以外,城中还藏着一支兵力强悍的军队。

  他黑眸略动,出言试探道:“李安,你手下加上长鸣军,也不过十万人马!而孤麾下兵马却是你的四倍!倘若你乖乖投降!本王还能饶你不死!”

  那中原文人,看似柔弱,却是一副烈骨,横眉冷笑道:“阿善达,睁开你的狗眼看看?!边城究竟有多少人马!你的军兵若敢靠近一步,我大魏将士绝不会饶了你!”

  眼见诈不出李安的话,阿善达更不敢轻举妄动了。

  虽说,他拥兵四十万,但仍有二十万人马并非他王庭的将士。

  倘若鲜卑在他与魏军厮杀之际,突然反咬一口,他的兵马不一定能抵抗得住。

  阿善达面色沉沉,抬眼紧盯李安的一举一动,目光渐渐被他身后那四名列阵成排的将军所吸引。

  他向周源末低声询问道:“李安身后跟着的将领怎么不是钱晖及他营下前锋?这几人的面孔怎么如此陌生...?”

  身旁骑于马上,紧握缰绳的郎君,内心彷徨道:“此四人,乃是京城手握重兵,随时准备外援的四镇将军。”

  索罗琦随阵之后,听到周源末的话,心中惊道:“东、南、西、北四镇将军?”

  阿善达面色不善,目有寒光闪过,杀意隐隐上升:“如此一说...大魏皇帝派来援军,真的抵达北地了?”

  周源末顶着那源源不断的寒意,隐忍道:“大单于!此事暂不可信!若援军已至边城,我不可能会收不到消息。城前列阵的魏军定有蹊跷。李安一定在虚张声势!”

  阿善达却不信他的话,冷笑道:“你怎么确定,李安在虚张声势?你如何解释魏军突然大增的兵力?”

  周源末一顿,话语被堵住。

  他确实无法解释,为何边城魏军数量会突然大增。

  他哑口无言,唇瓣张合几下,不知如何回应。

  阿善达眼神冷得能杀人,若不是驾马立于三军之前,他能即刻揪住周源末的衣领,将他拖下马,狠狠踩死。

  阿尔奇与周源末是同样的想法,觉得边城魏军兵力忽然大增,是李安使出的障眼法。

  只是,一时之间,他们无法找出端倪,破除此法。

  “罢了。今日不战也不会影响大计,待来日弄清魏军突然增兵的缘由后,再举兵攻城也不迟。”阿善达沉眸思量一番,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周源末原本阴沉郁结的脸色立刻变得雪白,他大惊失色道:“大单于!万不可如此!若战机再往后推迟!北地等到真正的援军前来,我军便彻底没有攻下边城的希望了!”

  阿善达斜眸看他,气势汹骇道:“那你可敢以项上人头担保,这城墙之前列阵的巍巍雄兵,并非中原皇帝驰援的军队吗?”

  周源末哑然。

  他不敢担保,毕竟边城之中有着一位足智多谋、运筹帷幄的聪慧郎君坐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