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都市仙帝归来 第37章 中邪

《都市仙帝归来》第37章 中邪

作者:扬帆启程 字数:1827 书籍:都市仙帝归来

  天微微亮,赵白鱼和霍惊堂悄悄溜回客栈,换下褶皱明显的衣服,互相帮对方梳头发,对窗絮絮低语。

  “明年就是弱冠,想好什么日子行弱冠礼吗?”

  “随意吧。”

  赵白鱼不是很在意。

  霍惊堂看了眼赵白鱼,

  点点头:“我知道了。

  赵白鱼动了动脑袋:“好没?”

  霍惊堂拿铜镜照他的发型:“怎么样?”

  黑发一丝不苟地束起,在头顶盘结挽髻,用一根青玉簪固定,周围缠绕一圈淡青色布巾,露出修长白皙的后颈,衣领处的紫红色印记若隐若现,当然赵白鱼的角度看不见。

  他打量一番,确定没问题就起身,抖抖宽大的袖袍,挺直腰杆说:“哪天你要实在落魄了,能凭这手艺到天桥底下当个剃头匠,光这手艺就能让人原谅你只会砍头不会剃头的小毛病。”

  霍惊堂被逗笑:“我要真落魄了,还求小郎养我。”

  “养,现在就养。”赵白鱼豪气地挥手:“喝鱼粥去,我知道哪里的摊子卖的鱼粥最好吃。”

  言罢向前行进,霍惊堂则是两手背在身后拨弄佛珠,悠闲地跟在赵白鱼身侧。两人一出院子就撞见黄青裳和崔副官两人,分别点头问好。

  赵白鱼:“你们去哪?”

  崔副官∶“郑楚之的信使在衙门等着,说是奉陛下l谕,要带黄姑娘和孙负乙一块儿回京都调查。”

  “啊,吃饭了吗?”

  二人俱是一愣,不解怎么突然跳转到这个话题。

  赵白鱼温和笑说:“我请你们喝鱼粥。”

  崔副官:“可是郑楚之的信使……”

  霍惊堂:“就算要去京都,也得填饱肚子再赶路,走吧。”

  将军都开口了,崔副官自无二话。

  黄青裳低声询问:“信使有陛下口谕,小赵大人如此行事……会不会落下骄纵张狂、不敬圣上的话柄?”

  “天高皇帝远,何况来的人只是郑楚之的信使,不是陛下心腹,你我有顾虑,小赵大人和将军可没有。再说那郑楚之自以为摆了小赵大人一道,小赵大人要是不耍点脾气,他可能还会心生不安。”

  黄青裳不懂官场里的弯弯绕绕,便干脆不想,反正她相信赵白鱼。

  此时江阳县衙门里,郑楚之信使左等右等等不到钦差送来黄青裳,连原本说好送来的孙负乙也还关押在牢房里,衙役根本没一个听他话,气得口不择言,阴阳怪气钦差小肚鸡肠,受不了功劳被抢,还骄纵张狂藐视陛下等等。

  衙门里的差役多数是普通人,眼睛都看得出钦差是青天老爷,哪里忍得了这信使胡说八道?便不停地续茶水,将人锁在屋里头,任凭信使如何拍门都不开。

  等赵白鱼等人回衙门见信使,一推开门就闻到味儿,齐刷刷后退三步,无声地看着屋里对准茶壶小解的信使。

  信使羞愧得眼一白,直接晕死过去,衙役在后头,没瞧见信使朝茶壶小解的一幕,赶紧就端起茶壶滋醒信使。

  信使悠悠转醒,看到钦差就想起刚才被故意涮了把,登时气急攻心,下意识舔了把脸上的水珠,结果尝到股怪味,再看差役手里的茶壶,登时认定是钦差戏耍,气急败坏。

  “今日之事,我必然禀告运副大人,你钦差戏耍来使、藐视圣谕,身为钦差你潦草塞则,刻意扣押相关人犯和人证,耽误大案,这一状告到御前,我看你怎么担待!”

  “钦差担不担待得起,就不用你在这儿操心。但是治你下差藐视上差的罪名,也足够本王摘掉你头上的帽子。”

  “本王……?您是?”

  崔副官横眉竖眼:“大胆!见临安郡王还不下跪?!”

  噗通一声,信使跪倒在地,满头汗珠分不清是人尿还是冷汗。

  “下官参见郡王殿下。”

  “你倒是会狗仗人势,一个七.八品的小官指着一品大员见了也得客客气气的钦差出言不逊,高帽一顶顶往他头上扣,就是京都里御史台出来的,听了你这本事也得甘拜下风。”

  “下官、下官不敢!下官惶恐!”

  霍惊堂坐在堂上,自然地拍拍身边的凳子,示意赵白鱼跟着坐下来,睨着信使瞧了半晌没说话,直吓得信使内心七上八下才开口:“说说,我家小郎君怎么个藐视圣谕、潦草塞则。”

  “这、不是,我……下官,他……”信使结结巴巴:“圣、圣上手谕,令郑运副全权处理安怀德、孙负乙的案子,叫钦差接那二百万两银子前往徐州赈灾,故、故运副大人唤我前来调走孙负乙和主要人证黄氏孤女回京,下官是……是职责所在——”

  “陛下说什么时辰回京都吗?”

  “陛下说即日启程。”

  “便是没有具体时辰的意思,郑楚之着急忙慌,连让人吃个早饭的时辰都给不起,是心虚还是害怕被人抢功劳?”

  信使没忍住,使劲儿擦满脸的水,支支吾吾说不出话。

  霍惊堂没指望他能说出个子丑寅卯,光是坐那儿半天不说话就能吓得信使大病一场。

  时间一点一滴地过去,最终是赵白鱼松口:“既然是陛下的意思,自不可耽误。崔副官,劳烦你去趟牢里,带孙负乙出来,交给这位信使,也劳烦黄姑娘跟信使回京都,大理寺和刑部自会查清当年冤案,还你黄氏满门公道。”

  崔副官:“是。”

  黄青裳眼里含泪:“多谢大人。”

  信使跟着连连道谢。

  赵白鱼:“我还有话牢信使代为传达。”

  信使:“大人尽管吩咐,无不从尔。”

  赵白鱼:“郑大人洞若观火,本官甘拜下风。只是一口吃不成个大胖子,别消化不良撑死了自己。当然本官衷心祝愿郑大人平步青云,心想事成,别摔个大跟头,把命摔没了。”

  信使惊惧地吞咽口水,这话满是硝.烟味,钦差果然记恨运副摆了他一道。

  “对了,顺便再帮本官带多一句话。”赵白鱼忽然说:“郑大人说他欣赏本官,本官也尤为欣赏他,郡王府的门常开,随时恭候大人莅临。”

  信使:“下官保证将您的话原原本本带到,绝不敢有半句错漏!”

  赵白鱼温和地笑:“那我就放心了。啧,怎么回事?没人提醒本官叫信使坐下吗?你起来,起来坐。”

  信使:“下官不敢,下官惶恐。”

  赵白鱼:“本官让你坐就坐,免得传出去以为本官心眼小,借你打郑大人的脸面,倒给人机会参本官一本。”

  信使连忙坐下,低眉顺眼,被这番夹枪带棒的下马威一顿吓,再无原来的嚣张气焰,丝毫不敢起不敬的念头。

  虽说狗仗人势实属人之常情,就算赵白鱼被抢功,可他眼下还是钦差,还是郡王妃、宰相之子,没到真落魄的时候,哪是说踩就能踩的?

  也就信使见郑运副提起钦差满口轻蔑,一副抚谕使不足为惧的姿态便当真以为有圣谕撑腰就能对钦差不客气,张口闭口是钦差藐视朝廷和陛下,言语中仿佛他还想到御前告一状。

  须知他此番话真带到京都府,传到御史台耳朵里,保不齐又是一折子参到御前。

  换作旁人早寻个由头收拾这信使,反观赵白鱼只是吓唬,连刁难都谈不上,属实宽以待人。

  ***

  崔副官行动迅速,很快将肩扛枷锁的孙负乙带到信使跟前。信使抬头一瞧崔副官的脸当即吓软腿,脱口而出‘钦差恕罪’,但听崔副官嗤笑,指着身后的赵白鱼说他才是钦差。

  信使在临安郡王的威慑下始终没敢抬头,也就不知钦差真容,当下看清便懵了。

  这不是钦差身边的侍卫?

  他才是真钦差?

  满心疑问的信使回扬州复命,将此事告知郑楚之,哪料郑楚之不以为意,显然早就知道了。

  心里一合计,信使明白原来大人早知真钦差的身份,借此摆人家一道,搁谁头上都舒坦不起来,他还到人家地盘挑衅,可不是送上门的出气筒?

  信使苦着脸,自认倒霉。

  郑楚之又问他在江阳县还经历了什么,信使干巴巴描述白天的遭遇。

  郑楚之听完,摸着美髯笑说:“赵白鱼要是无动于衷,我就该担心他在前面挖了陷阱等我跳。他借你撒气是在内涵我,却也说明他输我一筹,此时正气急败坏。下去吧,令人即刻启程回京,免得夜长梦多。”

  信使退下,幕僚面有凝色地走出来:“我听钦差那番话似乎别有深意。”

  “危言耸听的小把戏罢了。”郑楚之摆手:“他在我这里跌了个大跟头,肯定要从别处寻回点脸面。不过我行军打仗多年,在外布故布疑阵之局时,赵白鱼可能还在娘胎里——他还是太嫩了。”

  幕僚:“打狗还得看主人,何况官场险恶,本就是你死我活的生死局,钦差技不如人自该服输,怎么还敢在您头上撒野?”

  郑楚之:“一条狗打就打了,就当是我给钦差赔不是。”摇摇头,他又说道:“钦差还是年轻,被我当垫脚石踩下去,咽不下这口气可也只能口头耍狠,我何必同他计较?”

  幕僚:“大人海量。”

  ***

  淮南大案传开,震惊朝野。

  抓了安怀德和司马骄,摆明冲东宫去的,一时间太子门党人人自危。

  朝官都以为这波会是钦差掀了淮南的天,料不到会是深谙明哲保身之道的郑楚之,难道郑国公府和东宫的储君之争摆到明面,不再遮掩?

  可秦王刚倒下不久……差点忘了,还有六皇子。

  储君之争的棋盘多了一个被忽视多年的强有力竞争者,便有不少精明的朝臣注意到六皇子,心里重新计算筹码。

  东宫和五皇子府非朝事不见客,中宫殿门紧闭,不见命妇,似乎和寻常没甚两样,莫非早有部署?可郑国公府来势汹汹,淮南大案非同小可,更甚江南考场舞弊案,如何应付得了?

  朝官身在局中,猜不透看不明,惊慌失措之下寻到诸位宰执府求门路。

  然而几位宰执的官都当成精了,开口只说风花雪月,闭口不谈国事政事,摆明置身事外,急得朝官团团转,却也无可奈何。

  ***

  东宫。

  五皇子心烦意燥:“二哥,司马骄怎么回事?咱们不是提前通信,让他抢先拿到赈灾银,怎么还能被姓郑的截胡?”

  太子按着抽痛的太阳穴:“那边回信,司马骄晚了一步,但他告诉我一件关于靖王和华氏的陈年旧事。”

  “都什么时候了还说以前的旧事?我现在就怕安怀德咬死是我们干的,他这些年明面是我们的门党,谁都不知道他和靖王有关系,洗脱靖王嫌疑容易,拉我们下水轻而易举。”五皇子说:“最关键是父皇的态度,在这节骨眼上,他还有让你监国的意思,大小朝事都扔给你,自己一个人整天在龙亭湖那儿钓鱼,不见母后,却隔三差五叫人要母后身边的侍女做的菜肴,到底是真信任母后和二哥你,还是让我们放松警惕?”

  太子:“你也知道是火急火燎的时候,司马骄不知道?他会平白无故提旧事?他告诉我靖王手里有丹书铁券,就是谋反他也死不了。欸,你还记得四弟吗?”

  “四哥?”五皇子不解这时候提几乎隐形的四皇子做什么,“四哥不得父皇喜爱,和这事儿有关系……我知道了,二哥是想借四哥当年为靖王说情而遭父皇厌恶,告诉我父皇有多厌恨靖王?”

  “嗯。”太子:“天灾人祸,淮南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中,朝廷和父皇也不好过,靖王还朝里面浇热油,狂悖不足以说其恶,偏有圣祖遗训,谁也动不了他,任是哪个天子也忍不下这屈辱!我实在不敢想象父皇怎么容忍八叔这根硬骨头卡喉咙里卡了二十几年,换作是我,纵使落个天下骂名也要除掉八叔!”

  “何况还有屯兵这档事没爆出来,要是爆出来,真不知道父皇会如何,更不知你我如何度过此劫难。”

  五皇子:“兵在安怀德手里,司马骄碰不到淮南的兵,私底下没有任何往来痕迹,屯兵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安怀德不让司马骄碰私兵,常气得他跳脚,二哥还曾怀疑他别有用心,眼下反倒成我们脱困的契机,有什么好担心的?”

  太子叹气,眉宇间有隐忍不住的蓬勃的怒气:“如果私底下当真没任何往来痕迹就好了!司马骄这蠢货真栽女人肚皮上,他私吞淮南公款的账本在安怀德那里,我们每年拨给安怀德的银子都被他记录下来,正好能比对司马骄手里的账本,那是切切实实能扳倒孤的证据!”

  五皇子闻言如晴天霹雳摔倒在椅子上,六神无主地问:“那、怎么办?”

  太子:“想办法套出安怀德手里的账本,实在不行就半路截杀!”

  五皇子愣住:“可是这档口出事,会怀疑我们吧。”

  太子:“只要死无对证,真相还不是任由活人来说?何况死一个安怀德,还有八叔顶在前头。”

  五皇子思索一番,不放心询问:“要是这条路走不通怎么办?”

  “要是这条路走不通……”太子睁眼,看向窗外的天空说道:“要是走不通,只能拉下脸面找六弟聊聊了。”

  ***

  淮南徐州。

  赵白鱼和霍惊堂押送二百万两赈灾银亲自交给徐州知府贺光友,查看往年赈灾细账名目便放心交由贺光友,毕竟赈灾名目详多,还是交给有经验且尽心的人去办比较好。

  赵白鱼同时提出放回三千渔民:“贺知府不必为难,安怀德是否是劫掠赈灾银的主谋,目前虽还未棺盖定论,但八.九不离十。有黄氏孤女作证死去的‘乱党’身份,还渔民清白只是时日问题,便先放他们回家,一切由本官担待。”

  贺光友恭敬回应:“便是没有钦差吩咐,下官也会大开牢门放渔民回去。”

  安怀德大肆抓捕渔家寨渔民时,贺光友极力主张证据不齐不能抓捕渔民,且竭力证明渔家寨世代安分守己,并无胡行乱闹、图为不轨之行,还因此被安怀德党派参奏,远在江阳县的赵白鱼亦有所闻。

  “大人在任四年,忧民之忧,急民之急,而使治下清明,百姓安居乐业,此次洪患救灾赈灾,大人更是劳心苦力,夜以继日,陛下眼明心亮,都看在心里,白鱼亦是敬佩不已。”赵白鱼朝贺光友一拜。

  贺光友受宠若惊,连忙扶起赵白鱼:“子谅何德何能,能得高义之人过谦之词?小赵大人救恩师、孤身入灾区,献千金方,为还一人公道而斥淮南官场,是子谅平生最敬仰的高义之士。能得您一句称赞,子谅三生有幸。”

  子谅是贺光友的字。

  大景朝堂汇聚天下聪明人,贺光友自觉置身其中并不突出,便不谋出路不钻研,只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修得一个‘贤能清廉’的名声期盼有朝一日能入昭勋阁,求个名垂青史。

  也因此,贺光友对高义和智绝无双之人毫无抵抗能力。

  天知道他得知赵白鱼上徐州来有多激动,见面前沐浴更衣还在檀香前静坐半晌,才怀着忐忑激动的心情见钦差。见面第一眼就觉得不愧是高义之士,却比想象中更隽美,来此第一件事便是放渔民,更觉得心里的形象凝实巩固,感觉就是死了也能含笑九泉。

  如果赵白鱼知道贺光友的内心活动就会知道这妥妥粉丝心态,但他不知道,只觉得欣慰,所幸淮南官场不是烂到无可救药。

  “贺大人过谦了。”赵白鱼端方君子,温文尔雅:“我还有一事要请贺大人帮忙敦促落实,便是由朝廷出笔银子安抚渔家寨,如果有人在牢里受伤,或造成残疾,也请按照大景律给予相应补偿和额外照顾。按大景律,三千渔民无辜被冤,是可以得到朝廷补贴的,事后我会写折子奏禀陛下,从后年的徐州税收里扣除。”

  贺光友欣喜若狂:“下官代渔家寨谢过钦差!不过,为何是从后年的税收里扣除?下官明年任期结束,唯恐继任者贻误此事。”

  赵白鱼:“徐州遭此大劫,按理来说应该会免了明年的徭赋。你放心挪用,做好账目就行。”

  贺光友脸上生红光,连连道谢,再三邀请赵白鱼过府一叙。

  赵白鱼笑笑说:“我家里有人等着,实是不便,还望海涵。”

  “海涵海涵,必然海涵。所谓齐家治国,大人重家室便使后宅祥和,家庭和睦,与妻鹣鲽情深,羡煞旁人……”夸着夸着,贺光友失去了笑容。

  小赵大人好像嫁了个男人,那人还是名声暴戾、丑如修罗的临安郡王?

  贺光友登时痛心疾首,委屈小赵大人了。

  亲自送赵白鱼到门口,贺光友发现外边停着辆普通马车,里边的人撩开马车帘子跳下来,抬眼望来,连他看了也忍不住赞声轩然霞举。

  贺光友:“敢问这位郎君是?”

  问话间,赵白鱼走到霍惊堂身侧说:“临安郡王,我家里那位,来接我回去。”

  贺光友下意识参见郡王,等回过神才惊觉临安郡王风姿特秀、相貌不俗,怎么民间都传他貌若夜叉修罗?难道京都府的人眼光普遍很高?

  他还亲自来接送小赵大人,观他气势面色虽不太温和,倒也谈不上暴戾,莫非京都府众人都崇尚江南的温柔似水?

  赵白鱼颔首:“大人留步。”

  贺光友目送赵白鱼进入马车,在其低头时,眼尖地瞥见他后颈处似有密集的青紫痕迹,不禁愣住,身为男人自然明白那是什么痕迹,只是衣领处便如此密集,衣领下又该何等可怖?

  刚觉得赵白鱼和临安郡王颇为相配的贺光友顿时心疼,委屈小赵大人了。

  ***

  马车内,赵白鱼低声说:“徐州知府贺光友爱护百姓,忠于朝廷和陛下,堪为良臣。”

  霍惊堂:“贺光友在任四年的政绩确实可看。淮南眼下无人可用,小郎有意推贺光友一把?”

  赵白鱼:“能不能得圣上青眼,还得看贺光友的个人造化。黄河改道,祸及淮南,并非一朝一夕,长此以往下去,水源和土地都会受影响,而且桃花汛很快又要到了,必须得为淮南留一个熟悉淮南还能干的官吏,带头修固河堤、河道,打好基础,以便后来人继任能好上手。”

  要是直接留下个烂摊子,上任新官头疼,索性摆烂,捞一把就走,淮南真就没救了。

  霍惊堂握起赵白鱼的手,往他手心里塞剥好的松子,“小郎顾虑周到,有你推荐,陛下会更放心任用贺光友。”

  赵白鱼闻言就知道稳了,边吃松子边说:“淮南的事暂时了了,京都那边估计草木皆兵……松子哪买的?大案彻查到底,淮南官场肯定天翻地动,你说会不会还兴大狱?”

  霍惊堂把他剥完的松子全给赵白鱼,慢条斯理地擦手指:“街头的果脯店里买的,等会再买两包。杀一批、罢免一批,寻常流程,但主谋是我的好父亲,我也说不准。”

  赵白鱼皱眉,心生不忍。

  霍惊堂的食指点了下赵白鱼眉心:“小郎心太软了。”

  赵白鱼:“大狱之下,冤魂凄凄。虽然有为官不仁者,也有罪不至死者,官也是百姓,除了鬼神能定人生死便只有国法,不该因皇帝的一己之念、个人之私而枉死。”

  霍惊堂表情没有太大变化,只是目光锐利,气势便陡然一变:“小郎,慎言慎脩。”

  赵白鱼微睁大眼,这还是他头一次直面霍惊堂肃冷厉色的一面,莫名涌现一股委屈,低头拨弄掌心的松子,不言不语不看霍惊堂。

  霍惊堂握住赵白鱼的手腕,赵白鱼没挣开就任他握着,捏着一颗松子咬了半口忽然觉得没那么香了。

  “我知道我的小郎君有智慧、有见地、有悟性、有容人之量,更有忧国忧民之心,有体恤、怜悯民生之苦,有为百姓抱薪、为公道开路之志,但是身在官场,即便是对我也不能什么话都说。”

  “我没那么好。”

  赵白鱼还是低着头,闷声堵回去,不吃霍惊堂的马后炮。

  “文人歌功颂德的圣人书写得再好,也掩盖不了皇权至高无上的事实。帝命曰制,帝诏曰告,国法不能杀的人,皇帝能杀,国法不能放的人,皇帝能放。就像律法杀不了谋朝篡位的靖王,因为他有圣祖的诏令护着,陛下动不了他,是皇权输给皇权。”

  霍惊堂看见赵白鱼的赤子之心,虽然过于天真,不敢苟同,但是愿意保护它,前提是赵白鱼不能因此被连累。

  拿走赵白鱼手里的半颗松子,咬进嘴里,霍惊堂下巴靠在赵白鱼的头顶,紧紧拥抱着他:“官场险恶,我愿你平步青云,也希望你平安无事。”

  赵白鱼捏紧掌心,良久才低低说:“你别凶我,我会害怕。”

  霍惊堂霎时心软成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