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龙池传奇 第四章

《龙池传奇》第四章

作者:周无江 字数:6527 书籍:龙池传奇

  铲除妖龙,天下太平。

  太子立了大功。回到京城后便在皇母的举荐、众大臣的祝福声中登上了地皇的宝座。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新地皇突然发现,自己已与天下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从此后,天下的兴衰哀乐都将由他来主宰——地皇心头有一丝沉重,但随着三呼万岁的熏染下一点点逝去,随之涌往心头的竟是压抑不住的豪情。

  此时的地皇根本不会想到,等待他的将是史无前例的灭顶之灾。

  登基大典次日一早,年过半百的皇母梳好妆饰,坐在檀香椅上闭目熏闻着从熏香炉里袅袅散发出的缕缕清香。皇母心底很不平静。就这么一段时间内发生的风风雨雨差点将她摧垮,幸亏太子长大了并勇当一面挽回了一切,还让她欣慰的是太子顺利登了基。这段非常时期总算过去了——今天,皇母正等着新地皇来拜见,并想借此机会将亲事定了……

  “启禀皇母,地皇前来拜见。”

  “快快有请。”地皇满脸春风走了进来,见了皇母倒地便拜。皇母激动不已,扶起地皇一把抱在怀里,心中又悲又喜,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

  地皇知道皇母又想起父皇,轻轻地替她擦去了泪水,故意岔开话题:“皇母,今日一早,天下各都送来捷报,一来恭贺我登基,二来汇报各都的情况,总体上都挺好的,这几天我准备处理完宫中事务后,去天下巡视一番,好的东西予以推广,坏的、不良的予以制止,该罚的绝不手软。”

  皇母连忙止住泪水,挽地皇一起落座。说道:“儿啊!你现在是天下之首,处事千万要谨慎,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呀。大事情要与众大臣商议,特别是韦伯伯,他是忠心耿耿的老臣,又在朝中担了大任,有些事情多听听他的意见没错,你毕竟还年轻。”

  “儿谨遵母命。”地皇惦记着很多奏本未阅,“皇母,如没另外吩咐,儿先告退。”

  “看你,看你,刚当上地皇就嫌母亲烦了,”皇母苦笑着,“儿啊!我还有正事要跟你谈呢,就算是奏本你听不听?”

  地皇不解地说道:“皇母尽管讲。”

  “你呀,还不是为了你的婚姻大事,当地皇了总得选个娘娘主内。”皇母顾自说着,“韦伯伯有个侄女,品貌端庄,与你年龄又相仿,我看是不是把这事定了,再选个黄道吉日娶过来。这样日后你去巡视也好,阅奏本也好我都不来管你。”

  地皇听了一愣,万万没想到皇母此时会提亲。着急之下叫苦不迭,自长江源与助了自己一臂之力的女子相遇,那女子的倩影像烙在地皇心里一样,一空下来就止不住的去想她。曾几次想找皇母诉诉衷肠,但都因事务繁忙而罢休。此时听皇母提及,意识到错失了好机会。

  皇母见地皇发愣,问道:“儿呀,难道韦伯伯的侄女配不上你?”

  地皇心里一急,跪在皇母面前:“婚姻一事能否缓一缓……”

  皇母吃了一惊:“儿呀,莫非你有难言之隐?”

  地皇遂也不顾皇母笑话,将与芙蓉姑娘相遇印象极深难以忘却一古脑儿全告诉了她。

  皇母不知有这一节,此时听了还有后怕。对相助的女子自然感激万分。但这么一个陌生女子竟然牵住了地皇的心,皇母极为不解和不悦:“儿呀,那女子你已赐了佩玉,日后如找来定不亏待她。但她毕竟是山野女子,而你是天下之首——你俩岂能相配呢,若传出去咱皇家的脸往哪搁?你这个地皇日后威信从哪儿来?”

  可是任凭皇母如何劝说,一向听话的地皇这次最终也未妥协——这大出皇母的意外, 不过,皇母对那山野女子也未松口。她想:那山野女子远隔千里,而且既不知她姓啥名啥,更不知她是何方人氏。纵然用皇旨去找,也要找上七年八年。韦伯伯的侄女近在眼前,这几日商议一下安排他俩见见面,都是情窦初开的年轻人,不相信他俩动不了感情——思到这儿,皇母才松了口气,她望着满脸紧张的地皇心疼地说道:“儿啊,如果没想通就回去慢慢想,先松松气别耽搁大事。”

  “儿告退。”地皇刚欲转身,侍卫小七子闪进门来先见了皇母,又急急说道:“地皇,韦相爷与朝庭十余大员正在书房外等候,说有十万火急之事禀报。”

  地皇一愣:什么十万火急之事?太夸张了吧!但看小七子那急样似乎天要塌下来了。

  一到书房果然韦相爷在,而且京都统管鱼长山,京郊几县的官员都在。他们几个站在书房外,因身份悬殊也不交谈,个个心急火燎地东张西望着。地皇先开口:“让各位久等了,有何大事进书房坐下谈。”

  众大臣连说“不敢”。但地皇与小七子已跨进书房,只得相继跟入。韦相爷抢先一步,不等地皇坐下,手一拱便道:“地皇,大事不好了。”

  地皇皱眉道:“韦相爷,什么大不了的事让你急成这样。”

  “地皇,”韦相爷也不转弯,直道,“昨日一夜之间,京都各大水系、塘沽沟井全部干涸,而且近郊几县也同时出现水荒。地皇,史无前例大事不妙呀。”

  “竟有此事?”地皇倒吸一口冷气,长吁道:“老天爷,我什么地方得罪你了,竟出这手段与我过不去……”小七子慌了神,怕地皇伤心,笨拙地安慰:“地皇,也许……也许是一时干涸,说不定明日又好了。”

  地皇站起身来,说道:“各位大臣与我一道出宫,看看到底是什么模样?”

  众臣一见急了。韦相爷道:“地皇,城内刚失水源,百姓正于恐慌之中,秩序颇乱,此时出访恐有不妥。”

  “那咱们莫非就躲在宫内不干事了。”地皇极为不悦,推开了众臣。还是京都统管鱼长山机灵:“地皇,若真要出巡,请换上平民衣衫微服出访,我们亦跟身后,这样既安全又能访出一些实情来。”

  地皇听了也觉在理,便顺了鱼长山的意,换了衣衫带着小七子、韦相爷、鱼长山一行四人悄悄出了宫门……

  来到大街,倒没有韦相爷说的那么可怕。街市铺面照开,车水马龙依旧,对天下突然断了水源之事——似乎没有什么特别反应。只不过人人脸上或深或浅露出了一些不安之色。

  地皇四人在城中逛了一阵,顺道察看了城中的一些湖泊,果然不见一丝水迹。漫步走到“高家茶庄”,听到一阵吵骂声。地皇皱眉扭头便闯了进去,茶庄里人很多,喝茶的人多,再加上吵架又吸引了很多人,偌大一个茶庄挤得水泄不通。

  地皇站在人群外,想挤进去试了几次哪里挤得进去。小七子挤到地皇前撑开双手拼命往前冲,这一冲倒没冲进去,却碍了许多围观的人,回过头来欲骂小七子和地皇。还没开口,忽见到鱼长山,有很多人却是认识的,哪里敢言,乖乖肃立在两旁让出一条道来。

  这一来惊动了正争得不可开交的茶庄高掌柜,高掌柜见了鱼长山也认得的,像捞了根救命稻草似的跪了下来:“鱼大人,你来得正好,他要掀我的茶庄。”

  与高掌柜吵架的见了鱼长山,吓得脸色发白,跪在鱼长山面前直请罪。

  地皇见他穿着兵丁服,不悦地问道:“他是哪门子的,这样胡来?”

  鱼长山认得,他是守东城门的小头目。而且知道他平日还挺老实,待人和气,为人稳重,不知今日怎么与高掌柜吵起来——而且在地皇面前。“地……”鱼长山一张口差点将地皇两字说了出来,“地大哥,他是东城门的兵丁,姓张,叫张什么来着?”

  “小的叫张皮子。”

  “痞子……看你适才嚣张的模样倒一点不假,”地皇接着问,“痞子,你与这掌柜吵什么?”

  张皮子抬眼望了一下,知这年轻人不简单,连京都统管鱼长山大人也叫他大哥,哪敢不尊敬:“回这大哥的话,今日我手下两兄弟闲来到此喝茶,喝了两碗茶竟收二角银子,我们当兵的一月俸禄才六角——这姓高的不是存心敲竹杠吗,趁着今日突然断水哄抬水价,我……我是来讨个公道的。”

  又是为了水,地皇叹息一声,又瞧了瞧高掌柜。高掌柜一脸苦相:“几位大人呀,我这也无奈呀,人算不如天算,可咋算也算不到今日会不见水影。我这茶庄是靠水来维持的,昨日新地皇登基停业一日没有蓄水,今日卖的茶水都是从西亭王公家的老井里买来的,三角银一小桶,还花几个伙计排队买,这卖一角银子一碗茶我也没赚什么呀。”

  “西亭王公家的老井还有水?”韦相爷露出一丝喜色,这证明天下并没绝水。

  “对,听说全京城只有他家的井有水,刚才挑水来的伙计说,排队排到十里以外了,早知道几十只大缸都蓄满水就发财了。”高掌柜只知道生意不好做,错失商机,但却未意识到水会危及他的生命。他讨好地问道:“鱼大人,你们几位喝点茶吧,我请客,不收银子。”

  鱼长山鄙夷地转过头去,悄声问地皇怎么处理。韦相爷插话:“算了吧,先去西亭王公家看看再做决定,都是为了水,怨不得谁呀。”鱼长山见地皇点头同意,便摆过身子说道:“张皮子,既然高掌柜的水贵,你也就认了,快回去守好城门。还有,不得借此事扰乱秩序,更不得来茶庄吵闹,如违抗命令定不轻饶。”

  张皮子担心鱼大人会治他的罪。此时听了鱼大人的话高兴得连忙就走。

  高掌柜见鱼大人轰走了麻烦,认为鱼大人在帮他,感谢不尽。但鱼长山指着他脑袋叮嘱了一番:“掌柜的,王家卖高价水你卖高价茶,这怨不得你。不过你必须在茶庄门口竖一牌子,写明茶水价格,愿者喝不愿者不喝。还有,不管买来的水是什么价,你都只能酌情加点工钱,绝不能趁火打劫、扰乱水市,如有发现绝不轻饶。”高掌柜自然唯唯诺诺。

  鱼长山还欲再说几句以便在地皇面前显示出他的细致和博爱,韦相爷用肩蹭了他一下,催道:“走吧。”又朝他使了个眼色。鱼长山才意识到今日是来陪地皇巡视的,并不是他们陪自己问案……尴尬之下连忙随地皇出了高家茶庄。由韦相爷打头直奔西亭。

  一路上,果见许多提桶、挑担的,更有甚者用马车拉,马车上的桶内装满角银去换水,真可谓是“滴水贵如金”。鱼长山指着马车对韦相爷道:“这些人的忧患意识恐怕比我们还强!”韦相爷摇了摇头,不无忧虑地叹道:“此非长久之计也。就算有水喝,但这么贵的水老百姓倾家荡产能喝几天?而且光喝水不能饱肚子,没有水又不能种粮,这样下去怕是要乱哟。”

  韦相爷瞧见地皇脸色不好,连忙打住话题,故作轻松地与鱼长山调侃:“我说大鱼呀,以前我觉得你这名字挺不可思议的。‘鱼长山’,这鱼到山上能活吗?唉!如今没水了,你这大鱼叫鱼长山倒也说得像了。”

  鱼长山听了这话并没笑,怎么笑得起来呢?地皇也没笑。小七子在一旁倒想笑可又不敢笑。韦相爷也觉得尴尬,忽瞧见前面巷子里堵满了人群,都是提桶挑担的夹着马车。拉过从身边掠过的一提桶老汉,老汉道:“这都是到西亭王公家去买水的,往西亭的路都堵住了。”

  鱼长山惊道:“这儿去西亭怕有二十里路,怎么有这么多人去买水?”

  老汉不认识鱼长山,极不耐烦地答道:“你们别逛了,回家提个桶凑个十角银子去买点来备着。这老天啥时候来水可不一定呀。”

  “怎么十角银一桶?”

  “物以稀为贵嘛,刚才听说十角银一桶,等下怕又涨了。”老汉说着挣开韦相爷跑过去挤进了人群。

  地皇四人面面相觑。鱼长山是京都统管,京城中上至生杀大权,下至一草一木都须经他的手。而此时在地皇面前出现这档子事——好不难堪哟!鱼长山斟酌着问道:“这秩序……要不要派官兵维持一下?”

  地皇皱眉道:“都是买水,先到西亭看看再说。”

  “这么挤,恐怕挤不进去。”鱼长山苦着脸。

  “那就想想办法,再不成跟着老百姓排队。”

  “恐怕也不行,”韦相爷深知地皇的脾气,很婉转地劝道:“西亭王公家只有一口井,这数十万人满街满巷的挤排着,最起码也得月半以后才能到西亭——地皇等得及吗?”韦相爷瞅着地皇又小心地说道:“时间不早了,趁着回宫路还没阻塞先回去吧,余下的事交给大鱼这个统管便行了。”

  地皇看到大批满脸慌色的百姓从四面涌来渐渐排到了自己身边,喧哗声贯彻两耳……不由心里一酸,禁不住流下一串热泪,这是做了地皇第一次流泪,这是爱民泪,与往昔不一样。“鱼长山,你调动全城官兵维持好买水者的秩序。要提防别有用心者趁机闹事,保护好老百姓的安全。还有,如有机会见到西亭王公,传我的话,叫他别昧着良心赚黑心银子,当心撑死。”说罢泪眼朦胧调头便走,头天做地皇便遇上这等“好”事——是他始料不及的。

  韦相爷连忙跟上地皇,忽又想到什么,忙转身抛下一句话:“大鱼,多派些兵力到皇宫,保护皇家安全。”

  这一拨子难事全摊到鱼长山头上,鱼长山虽内心惶惶,力不从心,但从地皇与韦相爷脸上读到了份量,他哪敢犹豫:“微臣一定尽全力保护好京城,保护好皇家。”

  地皇匆匆回到皇宫时,已是暮色茫茫。皇宫内倒并未有两样,风景依旧。可地皇的心情却怎么也好不起来,刚走到书房门口,借着淡淡的月光瞥见桌上有一摞杂七杂八的奏本没阅,叹了口气,刚欲走进去,忽听见身后一阵脚步声,转头见小七子捧着一叠文书:“地皇,各都的快报刚送到,说情况紧急,我只好不顾你休息送来了。”

  “快报!”地皇心里一紧,忙接过细瞧,没看完手就发抖了。小七子见不对劲,扶住地皇坐到椅子上,惶恐不安地问道:“地皇,你怎么了?”

  “快,快找韦相爷、元坤法师来。”

  地皇坐在椅子上,手里捧着快报,可心里在流泪呀!东都、南都、西都、北都全传来断水的消息……水乃生存之根本,自己初上政坛遭此厄运,就是三头六臂恐也难解民之倒悬——眼前又浮现出京城万民空巷排队买水之“盛事”……若是天下都如此,正如韦相爷所说十角银一桶水,就是有水卖可平头百姓又能喝几桶?而没水粮从何而来?没水没粮岂不是……如此发展下去不乱才怪呢!

  正当地皇胡思乱想时,韦相爷与元坤法师急急赶来了。地皇将各都的快报递给他们:“看看吧,大事不妙呀!”

  “这天下四都一起断水,奇事呀!”韦相爷把快报递给元坤法师。

  元坤法师接过并没看,拂了拂花白长须正色说道:“地皇,适才趁夜色我观了星象图,发现水族水龙官星座有一圈黑晕,此乃水龙官的不祥之兆呀!”

  “难道水龙官出了什么事?”

  “观其晕水龙官似有牢狱之灾!”

  “难怪,水龙官统率水龙,他有牢狱之灾天下还会有水吗!”韦相爷似松了一口气:“如果断水是因水龙官的原因,我想可能是龙王爷一时疏忽未顾及天下,导致水龙无首出了这么一桩怪事——地皇,我看是否组织各都向龙王爷上供,提醒他天下已没水了。何况前段时间还出了妖龙一事,尽管是他们的错,但也牵涉到了龙族——咱们就不计较,借此机会一并上供了结。”

  地皇听了很不是滋味,他自己也说不清原因,打上次杀了妖龙后就恨透了龙种,原本打算登基后拆除天下所有的龙王庙……看样子泡汤了——沉思了良久,才极不情愿地点了点头:“既如此,此事就交你俩去办吧。”

  韦相爷与元坤法师领了命,哪敢耽搁半分。两两一分工,一个拟皇命交各都快马下发组织实施,一个在京城安排搭起总祭台……

  一场空前规模的供奉龙王爷活动普天下进行,杀猪宰羊……五谷六畜将各地的龙王庙围得水泄不通……

  然而,天下人的诚意并未打动龙王爷的心。一晃半月过去了,未见一丝水滴……

  求水的失败震惊了朝野。也更让天下人心惶惶,再无宁日。更让人揪心的是,由于没水,一些年老体弱者耐不住饥渴撒手而去……

  地皇坐在深宫的书房里,几乎每时每刻都能听到京城内哭天喊地的悲恸声、摄人心魄的送丧声——他已经坐了一天一夜了。

  小七子又悄悄地闪进书房,手里捧了一杯水,站在地皇面前,小心翼翼地说道:“地皇,地皇,喝点水吧!”小七子望着地皇发白起泡的嘴唇心里就发涩:他是天下之首呀,再缺水让他喝个够还是有的,可他却倔得连碰也不碰一下。

  面对小七子地皇一点反应也没有,小七子不敢再劝,准备退下。忽“啪”的掉下一个黑团团正好落在小七子怀里,不及小七子看清,那黑团团爬到他手中杯里喝起水来了。

  小七子终于看清了,是一只老鼠……尖叫声中慌忙掩杯口却闯下了祸,杯子“啪”的掉在地上,碎了。水在青石地面上漾了开来,薄薄的一层泛着倒影。那祸首老鼠竟不跑开,在小七子脚边趴开四脚拼命地舔那一层只能称“水影”的水,边舔还边吱吱地叫。

  小七子愤怒了,一巴掌将老鼠打出去丈二远,撞在柱子上不动了,没有叫,只是尖尖的嘴巴咂了咂好像觉得没喝够。

  那水还没干使俯在地上的小七子狂喜不已,头一低伸出舌头将本就少得可怜的“水影”舔得不剩一点——小七子咧了咧嘴,舒服呀,意犹未尽地拿起那只残碎的杯子。手刚伸过去,发现地皇僵住的脚突然动了一下。

  小七子大惊,抬头见地皇正瞪着自己。

  “小七子,水好还是命好?”

  “水好……”小七子惶恐之下脱口而出。

  “是啊!水好,老鼠为了喝口水竟敢闯进地皇书房与你小七子抢水,虽然丢了命,但毕竟喝到了水……你的想法与老鼠一样。”

  小七子愣住了,与老鼠一样。那莫非也要杀了我,当即改容,磕头说道:“小的一时失手砸了水杯罪该万死。”地皇皱眉道:“不就是杯水吗!我还真杀了你偿还不成——各位大臣可都在朝内?”

  “回地皇,打你前天进书房,就有好几位大人来了,看你挺累的,也就没让他们打扰你,”小七子松了口气,“这不都在书房外候着呢——把他们叫进来?”

  地皇点了点头。

  书房外的那班大臣急得似热锅上的蚂蚁,尽管他们明白急是空急。这主子都解决不了的事——哪与他们沾边?但时值春季,春播的农忙季节在不经意中逼近了。天下农为本,这农民种植庄稼哪一样能缺水?随着水荒的加剧,求水的失败,天下各都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民潮运动,加上少数破坏分子夹在其中借题发挥,大放谣言。造成民与兵多次磨擦并愈演愈烈,发展成对峙的局面。

  各地官员还能怎样?只好跑到京都找地皇,黑鸦鸦的一片围在书房外。若不是韦相爷镇着,怕把皇宫也吵翻了。

  地皇一脸憔悴出现在众臣面前,看着面前京官、地方官几乎汇集了天下官员。他掠过一丝苦笑:“很难得,今日谋过面的、未曾谋过面的都来了。”

  众臣早已肃列,打瞌睡的、不雅观的也瞬间进入角色。在不失威严的地皇面前仍不失恭敬问安致礼。

  韦相爷抢先一步:“地皇,各路人马都汇齐了。没好消息呀!这两天元坤法师又在总祭台朝拜了龙王爷,还是没有反应!”

  地皇站在书房门口未挪步,顺势坐在小七子搬来的椅子上。毫无表情地端详着每一位大臣,仿佛只能从大臣脸上寻到生机。当看到人群中的鱼长山时,忽想到了什么:“鱼长山,西亭王公家的那口井怎么样了!”

  “回地皇。”鱼长山哭丧着脸,“王公家没卖几天水就遭哄抢了,不但砸了井还死伤了不少人。”

  “怎么搞的,当初不是提醒你注意秩序吗?”

  “是去维持了。可我的兵丁也死伤不少,除守卫皇宫的兵丁,我手中已无一个兵丁可调。”

  地皇发现鱼长山脸色青紫,腿也一拐一拐的,显然也遭了虐打。不由叹息道:“也苦了你,此事怪不得你们。”浏览了一圈还是盯住了韦相爷,问他讨计。

  其实韦相爷早被吵得焦头烂额,朝中数他资格最老,年龄最大又官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夹在中间哪里透得过气。自从停水半月来京城起乱他要操劳,各地官员来京他要安排妥当不出意外,皇宫没水又是问他拿水……哪样事也离不开他。

  “地皇,”韦相爷说道,“这两天我与诸位官员合计了一下,没水绝对不能过日子,所以找水才是当前的头等大事!”

  “找水?”地皇皱眉道,“龙王也求了,他不给有什么办法?”

  “对,正因为龙王爷不给,我们才要去找水,适才与西都的布达侯商量过了,西都地域辽阔,人烟稀少。虽明水断尽,但布达侯一路飞奔而来发现有不少山丛树木郁绿昌盛,丝毫不见萎靡迹象。”

  “你的意思那儿有活水源?”

  “不错,”西都侯也凑上来插话,“不敢说一定有水,但总有一些希望,只要地皇下令,我即带人马去开发。”

  “好,好,”地皇精神为之一振,兴奋异常,“我亲自去寻水源。元坤法师跟我同去,西都侯带队即刻出发。”

  韦相爷一怔,这地皇怎么了,没商量妥当就风风火火的,想开口劝阻。可地皇已让小七子整好了行装。

  “这……”韦相爷小心陪笑,“太…太匆忙了……”

  地皇望了一眼,岂会不明白他的心思,停住脚步不无忧虑地说道:“韦伯伯,找不来水天下不稳,我何颜称地皇——皇母那儿拜托你了!”

  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