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予君欢喜城,长歌暖浮生 第55章:小道的尽头,站着的,宋巷生。

《予君欢喜城,长歌暖浮生》第55章:小道的尽头,站着的,宋巷生。

作者:一夜盛夏 字数:5170 书籍:予君欢喜城,长歌暖浮生

  云霄宝殿之上。

  玉帝正侧卧在玉榻之上,他眉目紧闭,看似睡着一般。

  而实际上,他的意识在神游天外。

  神州大地满目疮痍,他全看在眼里,不过他的内心没有丝毫波动。

  到了他这种境界,已然太上忘情。

  他睁开眼缓缓喊道:“太白金星,太白金星。”

  不一会儿,一个穿着道服,长须飘飘,拿着拂尘的老道走了进来。

  他恭敬道:“陛下。”

  玉帝淡淡道:“人间的天要变了,你且下界,以防有魑魅魍魉作怪,干扰天道。”

  “遵命!”

  .......

  且说王莽这边,果真像徐宁所说那样,派出遣太师王匡、更始将军廉丹率领十万大军前往镇压赤眉军。

  赤眉统领是樊崇,也是农民出生。

  他看到面黄肌瘦的老百姓和沿途饿死的民众,伤心流泪,他下令起义军:所到之处打击贪官污吏,抢粮救灾。

  所以他深得百姓拥护爱戴。

  不过他并不知道,他如此粗暴的做法,得罪了权贵阶级,也为他日后的灭亡埋下了隐患。

  双方在成昌大战一场,樊崇一枪刺中了王匡的大腿,王匡慌忙夺路逃命,廉丹被赤眉军首领之一董宪杀死,官军溃败。

  经过这场大战,赤眉军更加壮大,发展成十多万人的武装。

  消息情报很快传到了刘秀军中。

  “这樊崇真乃人杰,治军之严堪比韩信,真是慈不掌兵啊。”刘秀忍不住赞叹道。

  徐宁提醒道:“掌兵不是不能有仁爱之心,而是不宜仁慈过度。如果当严不严、心慈手软、姑息迁就、失之于宽,乃至不能使、不能令、不能治。”

  他接着补充道:“其实这些大头兵都认死理,谁对他好,他就死心塌地跟谁干,当年吴起为兵吮其疽,你也要跟着学习。”

  刘秀点点头,他的心中对徐宁更加崇拜。

  “现在我们兵强马壮,又攻占昆阳、定陵、郾县等地,何不自立为王,听说绿林军欲立刘玄做汉帝,而且赤眉军也有投靠的迹象。”叶正卿说道。

  徐宁反对道:“我们刚刚起事,虽然粮草充足,但是士兵多为新兵,根基不稳,若此时贸然称帝,只会招来强敌。”

  刘秀低着头,想了一会道:“老师所说没错,现在我们暂时折服,韬光养晦,强军练兵才是上策。”

  他接着说道:“我兄长刘縯已于南阳起兵,加入绿林麾下,如若我二人会和,那么我们在绿林中的地位会大大加强。”

  徐宁暗中叹了一口气,你那兄长刘縯命不久矣,只是这是历史的车轮,他不能轻易改动,不然强大的因果可能会报应在他的身上。

  “练兵老师有何见解呢?”刘秀问道。

  “练心更甚于练兵,剩下的,你自己悟吧。”

  徐宁并没有多说,刘秀将来作为君主,更多的应该自我思考才行。

  “练心?”刘秀咬着笔杆子,歪着脑袋,一直在琢磨这两字。

  突然。

  他终于好像有了什么想法。

  他找来一张白纸,用毛笔在上面写下两个大字——“德”、“赛”。

  “这是何意?”众人疑惑道。

  刘秀笑道:“以后我们要高举“德先生”和“赛先生”两面旗帜,把民主和科学的思想传播下去,而且所有士兵必须接受文化教育。”

  徐宁端着茶杯,刚喝一口水,听他此言,差点口中茶水都要喷出。

  接下来在刘秀的带领下,士兵除了正常训练,更安排韩老夫子授讲文化课程。

  不过这个事进行得不太顺利,士兵对此颇为抵触。

  刘秀走到徐宁帐中,叹口气:“老师,我该怎么办?”

  “你安排得那些课程太过复杂,换了我都不会敢兴趣。”楚幼儿嘟着嘴说道。

  徐宁点了点头,确实,想要短时间提高士兵文化,必须要做两件事,一是普及白话文,二是把汉字简化。

  不过这两个举动,恐怕会让士大夫阶级颇为不满,不过那又如何,士大夫又不入军营。

  他想了想,拿起纸笔,开始编排书籍。

  ........

  一切跟徐宁预想的一样。

  为了壮大声势,加强反莽力量,刘縯与刘秀率领着舂陵兵与新市、平林、下江这三支绿林军中的最大的主力进行了联合,从而扩大了相互的力量。

  并先后于沘水、育阳等地与新莽的征讨大军激战,大破莽军,并击杀了新莽大将甄阜、梁丘疵等人。

  更始元年,西汉宗室刘玄被绿林军的主要将领拥立为帝,建元“更始”,是为更始帝。

  对此,刘縯及南阳刘姓宗室极为不满。

  不过听过徐宁的建议。

  刘秀安抚住了自己的兄长接受了更始帝的赏赐。

  刘縯被封为大司徒,刘秀则受封为太常偏将军。

  ........

  常安。

  王莽正在朝堂之上,大发雷霆。

  “饭桶!都是饭桶!王匡你率十万大军,连区区几万的赤眉军都收拾不了,还好意思回来见朕?”王莽大骂道。

  王匡捂着腿,低着头,不敢言语,其他将领已经被砍杀,如若不是念在亲情,可能他也不会活到现在。

  一个士大夫出列说道:“陛下!叛军刚刚自立,现在根基正是不稳,如若不动用强力一举击破,等到他们站稳脚跟,就难上加难了。”

  王莽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但目前的情况是,朝廷连连吃了败仗,败将之人又接连被斩首级,一时间无人敢带兵。

  他把目光看向自己的希望——陆修远。

  这时,一直闭着眼睛休息的陆修远缓缓睁开眼。

  他淡淡道:“陛下,此次便由我亲率大军,剿灭叛贼,还新朝一个朗朗乾坤。”

  王莽大喜:“待卿凯旋,朕一定亲自为你击鼓。”

  随即他下旨道:“传朕旨意,即遣大司徒陆修远,大司空王邑寻发各州郡精兵共四十二万扑向昆阳和宛城一线,一举剿灭叛贼。”

  陆修远见了这道指令笑了笑,没想到这种时候,王莽依然对自己留了一手,派大司空王邑前来督军。

  不过无所谓,四十万铁骑,又有夏侯柏华相助,剿灭叛军易如反掌。

  这属于文人的时代,不能就这么结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