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孤女再嫁 第四十八章 新人旧人(3)

《孤女再嫁》第四十八章 新人旧人(3)

作者:江城太守 字数:2762 书籍:孤女再嫁

  一听薛沛杒这阴阳怪气的语气便知他说的是太府寺少卿薛淳樾,叶沁渝不自觉地颤抖了一下。

  薛沛杒见她这样的反应,明显是没放下薛淳樾,心里忽然涌起一阵烦躁的情绪,双手渐渐握成了拳,咬牙切齿道,“我这次来并不是想挑起什么争端,只是希望沁渝你能告诉我苏羽茗的下落,不管如何她与薛汇槿都曾经是夫妻,他们二人总有旧事要厘清。”

  “那可能要让你失望了。羽茗姐姐自脱籍后便没了行踪,我从未与她有过任何接触,如何得知她在哪里。再说,薛大爷和她已经分开三年多了,还有什么旧事未厘清?羽茗姐姐没有带走薛家一砖一瓦,她也不欠薛家的。”

  “难道你要眼睁睁看着苏羽茗毁了叶赐准的大好前程?!她先是私通被休,后被籍没入道,其父苏琦还背负着僭越的大罪被抄家流放,这哪一条说出来都是极大的污点。叶赐准如果和她正大光明地在一起,能堵得住朝臣的悠悠众口吗?!即使朝臣不参他,御史台也会参他!”

  薛沛杒和薛成明越来越像了,满口的仁义道德……他这副所谓大义凛然指责苏羽茗的样子,和薛成明嫌弃她手指残缺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不要娶她有什么区别?叶沁渝心中嗤笑,不想再与他搭话,转身返回苑中。

  薛沛杒的行为越来越疯狂,刘翊担心他迟早失控,于是转身吩咐护院的亲兵除非叶沁渝允许,否则一律不得放外人进入别苑,这才扶着叶沁渝返回苑中,边走边说道,“我没想到薛沛杒会派人盯着你的行踪,如此一来你住在别苑就不安全了,不如跟我回王府吧。”

  可此时叶沁渝宁愿死在别苑也不想回长兴城,更不想回那个不知道是让她爱还是让她恨的敬王府,于是果断地摇了摇头。

  就在众人安然等候冬至来临之时,大业国忽然遭遇一记重创,高句丽联合契丹大举进兵兴北道!

  兴北道边境守将仓促应战,硬是守住了边关崇州府,但是崇州三面被围,亟待救援。更为急迫的是,兴北道经吴家长丰行一折腾,民心早已不稳,再加上大业国今年遭遇了十年不遇的旱灾,受灾严重的兴北道夏秋两季几乎颗粒无收,全凭薛淳樾调运的救济粮度日,即使后来缴获了吴家囤积的粮食,也仅够勉强过冬,如今战事吃紧,粮食又短缺,百姓的心理防线已经到了濒临崩溃的边缘。

  如果大批百姓成为流民,不管朝廷的限制令四处流亡,那兴北道将更加空虚,而且也给相邻道府造成粮食、治安以及管理上的负担,更不利于大业国后方的稳定。届时前线吃紧,后方不稳,大业国岌岌可危。

  泓远帝急昭众臣商议对策,可除了从速调兵调粮这些陈腔滥调外,无一人拿得出一套周全的良策。众人皆知今年大业国各地旱灾严重,兴北道周边的道府存粮不多,如今崇州最长也只能熬个十天半月,海东道、江南道的粮食远水难救近火。泓远帝顿时龙颜大怒,直斥众臣无能。

  而薛淳樾此时倒献出了一计。

  征调鼎泰和的海船,走海运,不出五天即可到达位于渤海湾的渔阳府,渔阳府到崇州,走官道只需三天,如果星夜赶程,一天一夜可达。

  旭王却直指薛淳樾大言不惭,即使走海运,最快也要十天才能到达渔阳府。

  薛淳樾不与旭王争论,只是沉默不语。

  泓远帝看此情景,便罢了朝会,只留薛淳樾一人再议。

  “薛爱卿,朕知道你十二岁起便在鼎泰和办差,你说五日可达不会是信口雌黄,朕愿闻其详。”

  “回禀陛下,海上行船,其速度除了与人力有关外,季风的因素也有很大影响,甚至可以说,季风比人力更有用。”

  “季风?”

  “正是。臣年少时起便与鼎泰和的老舵手学习行船掌舵,十六岁便能掌舵行至新罗百济,对季风颇有体会。顾名思义,季风与季节有关,但并不限制于季节,随时可变,这也正是大海难以驾驭的一大原因。臣最近夜观星象,估计此时东海海面的季风于北行正是顺风,因此才敢大言不惭说五日可达。”

  泓远帝对行船之事不甚了解,对薛淳樾的言论将信将疑,不发一语。

  薛淳樾见此,继续进言道,“臣还有一事禀报。臣之前在儋阳经营的熙和兴,现在虽然已经交由苏琦父子经营,但苏氏父子还时常会与我互通经营信息。最近臣捕获了一些来自新罗百济行商的消息,可能与高句丽有关。”

  泓远帝一听顿时来了精神,双眼直视薛淳樾,果断说道,“继续说。”

  “高句丽此时进攻我朝,可能是为了转移国内的矛盾。据闻该国因储君之争已经爆发了几次小规模的战争,三王子忠其文德暂时居于上风,趁国王病重之际篡夺了监国一职,现时正在血腥镇压大王子忠其文渊的势力,但是大王子占据着嫡长子的名头,更得人心。这次三王子派军与契丹联合南下,估计只是为了讨好国内的好战派,为了赢得他们的支持调小部分军队做做样子罢了,实际的主力大军绝不会离开高句丽,以免大王子势力有机可乘。”

  泓远帝蹙眉,略带疑虑地问道,“消息来源是否可靠。”

  “比较可靠,此消息来源于高句丽南部的国家新罗,此国素来与高句丽不和,不会帮高句丽放假消息。”

  泓远帝迟疑了一会,继续问道,“爱卿是否已有一套周全的良策?”

  “回禀陛下,我朝按原计划不变,继续调兵调粮支援崇州,但是另一边则派人潜入高句丽内部,佯装寻求与大王子势力接触,能否接触成功或者实际谈了什么内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让三王子误以为大王子欲借我朝势力反扑,如此一来三王子自然会先下手为强,主动争取我朝势力。再加上我朝援军和粮食已然到位,他占不到半点好处,必然不会再贸然进攻,边境之围自然迎刃而解。”

  泓远帝听到这里,终于龙颜大悦,直言好计策,当即下旨着薛淳樾全权负责征用鼎泰和船队走海运调粮一事,并承诺如顺利击退高句丽,必重赏薛淳樾。

  “不过”,泓远帝话锋一转,“如若你想要的赏赐是退了与仪安郡主的婚约,恐怕不行,因为朕已经将此公告天下,君无戏言,断无撤回之理。”

  不想薛淳樾神情却十分淡定,继续回禀道,“君无戏言臣自然知道,因此断不敢为难陛下。臣之心愿,不过想在冬至当日再娶一位罢了。”

  泓远帝略吃惊,“再娶一位?你的意思是要娶叶沁渝?你竟然要叶沁渝做妾?!”

  “同日同礼迎娶,虽是侧室,但与平妻无异。”

  “你应该知道,后宫里的王太妃对叶沁渝甚是钟爱,恐怕不会舍得她为人侧室。王太妃对敬王有养育之恩,对朕也向来关爱有加,如果要拂逆她老人家的意思,岂不是陷朕与敬王于不仁不孝之地?你当真是大胆!”

  泓远帝似有怒意,薛淳樾连忙跪下请旨,“臣知罪。”

  泓远帝语气虽带怒意,但内心却是对薛淳樾的才能赞赏有加,因此并未真怒。再说,薛淳樾与叶沁渝不过是一些小儿女的情义而已,在国家大义面前微不足道,他当真想要,成全便是。

  况且叶沁渝既然不是正妻,那也没有违背他当初解除两人婚姻关系的旨意,综此种种,泓远帝也没有一口回绝,而是回复薛淳樾容他思考几日,先解了崇州之围再做决定。

  冬意渐浓,薛淳樾镇定自若地安坐太府寺衙门,运筹帷幄,先是八百里加急调拨海东、江南两道的粮草,再飞鸽传书着身在兴北道的学诚悄然出海,借道新罗潜入高句丽京城,行使反间计。

  他与叶赐准已屏退了左右,闭门不出,崇州的安危,就系在二人手里。

  薛淳樾看着桌面上的羊皮航运图凝神静思,叶赐准则神色严峻地盯着炭火盆,时不时拨弄一下炭火。室内陷入了一轮长时间的寂静。

  “此计,还是有些凶险的。”叶赐准丢下手中拨炭的小木棍,不慌不忙地说道。

  薛淳樾见他发话,眼神终于离开了羊皮图纸,沉吟道,“在安排学诚借运粮之机留在兴北道时,我们已经开始布局了,现在才来想是否凶险,也太迟了吧。”

  “此计若成,苏琦父子必能因功获赦,你也可以绕过敬王,再娶沁渝。只是没想到,刘仪却横插一脚,让沁渝受委屈,真是可恨!”叶赐准深吸一口气,压制心中的怒意。

  “不管如何,小侄还是感谢你能陪我冒这个险,我成婚之日,记得多喝两杯。”

  “小侄?!”叶赐准转头看着他,满脸疑惑。

  “在海州之时你还对我一口一个贤侄胥,才过了多久,居然忘了个干净!沁渝是你的侄女,我不就是你的侄女婿了,如此说来,自称小侄不为过吧。”

  薛淳樾好整以暇,给这紧绷的氛围中撕开了一道口子。他们俩都需要透透气,不然太紧张了怕心力交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