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活在南宋 第十一章捡漏

《活在南宋》第十一章捡漏

作者:偷糖吃的黑蚂蚁 字数:3347 书籍:活在南宋

  张府后院的厨房前,狗儿和狗剩俩兄弟成大字型的躺在地上,胸口像个破风箱一样呼哧呼哧的喘着粗气,而一旁短脖子的厨子却嘿嘿嘿的偷笑着。

  狗儿听了也没力气起来,躺在地上冲着那厨子说道:“我说张爷,可没您这样折腾傻小子的。昨儿说好了一缸水,您这不停的用,俺觉着得足足有三缸水了吧!这都快午时了俺俩杂物房的活是一点没干,一会管事的看了没法子交代啊!”

  那厨子听了哈哈哈的笑了一顿,便停了手中活走到狗儿跟前道:“莫抱怨了,要不是俺手下的小厮都被支派到前院去了,俺也不会欺负你俩小哥儿。看你俩还算实诚俺和你说,那验工的管事与俺亲近,若过不了关俺自会与他分说,必不让你挨了罚。”说完又道

  “快些起来,俺锅里还剩下些鸡架骨,再给你哥俩拿些炊饼泡着鸡汤吃,爽滴狠!快去洗了手,躲了后面吃去”说完又捏了捏俩人的胳膊道:“这身子骨也忒瘦了些,今儿多喝些鸡汤好好补一补!”

  躺在地上的俩人一听有鸡汤喝,口水就止不住的流了出来。一个鲤鱼打挺也感觉不到累了,追着厨子就跑到了后面。

  一摞炊饼一盘菜蔬就着满满的一大海碗鸡汤,俩人直吃的酣畅淋漓,肠满肚圆。看得那厨子目瞪口呆,不停的打眼去瞧,生怕他俩把肚皮给撑坏了。

  眼瞅着狗剩蹬着小腿挺着个圆溜溜的大肚皮,端着大海碗又想去捞鸡汤喝,唬的那厨子赶紧拦了下来道:“小郎可别再吃了,再吃下去肚子非得撑坏了不行。”

  “好吧”那狗剩舔舔嘴唇惋惜的说道。

  而旁边一连打了七八个饱嗝的狗儿插话道道:“张爷,这怪不得小子啊,您老炖的这鸡汤真是神仙喝了都停不了口啊!”

  这马屁是真拍到那厨子的心口了,只见他笑的眼睛都找不到了才作罢,等他笑完才继续说道:“再好吃,你俩也不能喝下去了。”

  “那张爷,小子等下工时带个竹筒盛回去行吗?”

  “行,不过我可没竹筒给你们用,你俩自己去寻去。”

  狗儿闻言一连道了三个谢,这才领着狗剩出了厨房,往杂物房走去。

  一上午时间都在挑水,这里的活是丁点没干,虽然有那厨子来背书,但狗儿比较实诚,不想那般麻烦。只用两柱香时间,稍稍的眯了个盹,就领着狗剩拿了昨日清洗的工具推开了这间杂物房门。

  在这间屋里放了一大堆破烂也似的东西,有那旧柜子破条凳,成筐的旧衣摞成山,挪开几个半人高的粗水缸,就见一口缺了沿儿的大铁锅静静的躺在了眼前,而一旁的筐子里还有一堆稍有些残缺的锅碗瓢盆儿。

  粗粗的捡了下便凑齐了一套用具,心想那巴家的破屋正合用,又想起了门口的护院,发愁道,却不知怎么把它们带出去啊!

  想了半天也没什么办法,只好丢在一边不去想它,继续翻捡那堆垃圾,期待着有什么别的收获。

  从屋角得窗户底下又翻出一大捆竹筒,一尺来长大腿粗细,数了数足足有二十来个。

  看到这堆竹筒狗儿眼前一亮,心道,若把这些竹筒接在一起,从井边铺到厨房前,打水时只需在井边把水灌进筒里,那头直接就流到了水缸里,这样岂不更能省些力气。

  美美的想了一番,又低头数了数便泄了气,只二十多个也没几步路啊。当下看来是铺不成了,不过,有这想法,便是好的,想那财大气粗的张员外,肯掏些银钱出来这竹筒又不贵,那还不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等有机会再遇到了张小三的爹爹张大管事,就向他提上那么一句,想来得些个赏钱还是没问题的。

  屋子最里面,七八张草席子打成捆放在了一辆缺了腿的独轮车上,上面落满一层厚厚的土,估计是很久不用了。

  再往里看看几个大大小小的石瓮、陶盆堆在一起,有的裂了纹有的还完好无损,费力的越过一堆木头就见下面放着把竹子做的旧摇椅。

  看那样子倒是新颖,耐不住好奇便和狗剩费力的搬了出来又洗去了上面的土,用破麻布连擦了三遍,俩人就争抢的挤在里面,使劲一蹬地,这竹椅便晃晃悠悠摇了起来。

  忍着吱呀吱呀的刺耳声俩人各玩了几圈便不再稀罕,这大噪音怪不得会丢在这里喂土。

  又仔细的翻找了一遍,再无其它可用的物事,俩人便如昨日一般。完好能用的丢在一边,那些破损的、破旧的、大件的通通拆碎了堆到另一边,先搬小的再搬大的。

  至于那大水缸怎么能难住以聪明人自居的狗儿呢!!

  先收拾条路,拿上个木棍垫在水缸的底下,再用竹竿翘着一头,慢慢的一压,这水缸就会自己滚到屋外。

  实在搬不动的或是破口严重的,就用铁锤匡匡砸碎,装在麻袋里抬出外面,反正又不是自家的,心疼个啥。

  俩人这一通折腾,足足两个时辰才把屋内搬清,看看天色估摸着已到申时时分,互相揉了揉腿,捶了捶肩,小歇了会儿就不得不再次起身。

  俩人提着水桶向井边走去,可不敢再用厨房水缸里的水了,那厨子扒皮一般,用一缸还三缸,害的今日如此劳累!

  不过,他熬的鸡汤也是真的香,就是这鸡架骨上没多少肉,舔舔嘴,心道等改日做上几个绳套去那柴山上钓几只野鸡来,解解馋。

  打了一桶水回来先擦干净个水缸,再去打水把水缸灌满,剩的老往那井边来回折腾。俩人一个扫一个擦,干得腰酸背痛浑身冒汗,这才停了手。

  刚准备把那脏水泼到院里时,才发现那院中不知啥时候来了一大堆人一个个安静的看着自己。

  打眼看去,领头的是张小三的爹爹张大管事,在旁边立着的是那厨房的短脖子厨子和几个穿着管事服饰的人,他们的后面是一大群搬着各种东西的小厮。

  俩人惊的一呆,不知出了什么大事,老驾这么些人过来,忙跑过去行了一礼告罪道:“小子晕了头,没看到各位管事到来,还望赎罪,不知各位管事来寻小子有何事情?”

  那张管事呵呵一笑,也不搭话只院外屋内转了一圈,然后停在院中放的摇椅前道:“没甚事,来此处看看是否有老爷用的旧物,看见这摇椅突然想起老爷年轻时喜爱制作各种木器,那时候大少爷才刚满三岁,便做了一矮小的摇椅让其玩耍。谁知大少爷调皮,在摇椅上翻跟头掉了下来,脑门上磕了好几个包,害的老爷被夫人责备了好久,唉,这转眼老爷居然去了!”说完掏出袖中的手绢捂着眼痛哭了起来。

  那周围的管事仆人也都陪着大哭,就剩下狗儿和狗剩尴尬的呆在哪里,想想不对,也赶紧做些哀伤的模样。

  张管事大哭了一场,便用手绢擦擦泪柔声说道:“罢了,人终有一死,吾说不定过些时日也要去陪老爷。”说完扭过头,对着一方脸管事道:“吾刚刚看了,这哥俩干活甚是仔细,当得优等,你不可不赏,再告知府内的仆役、雇佣来的工人让他们也需这般认真。”

  那方脸管事应声诺,走前几步对着狗儿兄弟俩道:“得优等,工钱三倍奖之!你们还不快快谢过张大管事的厚爱。”

  狗儿听了也没发觉到这次的优等奖赏为何比上次的多,便拽着狗剩做了一辑道:“谢过张管事,小子会仔细做事!”

  那张管事点点头,便要回身领着这群人离开。正当这时,狗儿前迈一步高声叫道:“张管事还请留步,小子有话要说。”

  张管事回过身满脸疑惑的看着狗儿道:“何事?”

  狗儿也顾不上回话,匆忙行了一礼就跑到角落边抱过两节竹筒,指着道:“小子今日提水,见水井与厨房有很长一段距离,平时吃水又要使人去挑,费力又费时,若遇到急用时还特不方便。

  今日小的收拾杂物房时,看见这竹筒便想到一法,如这般两两相接,再铺向缸前,吃水时只需在井水边打上水,灌进一端这水就会自动流到厨房,这样岂不是省时又省力!”说完就拿起手中的木筒做了几个演示。

  张管事听罢,便手捋着胡须沉思着不发一言,却见那一旁的短脖子厨师连连拍手说道:“好小子,果然够聪明,这般省力的法子都能想的出来。快快接来,俺厨房可等着急用呢,正愁今晚没人帮我提水呢。”

  狗儿一听又要被拉去干活,急忙说道:“张爷,张爷!快松手听小子一言,这竹筒只能铺个五六步,可接不到厨房前啊!”

  那厨子听了一愣,便撒开狗儿的手,扭着头去瞅那张管事。

  却见那张管事呵呵一笑,说道:“张老弟莫急,既然有这省力的法子,岂有不用之理。纵是这竹筒不够,明日问了夫人,批了钱四处买上一些也就是了。

  至于今晚先调几个杂役过去帮着你提水便是,等竹筒到了,我保证一定会先铺你那里的!”

  说完又对着狗儿道:“小哥儿名叫狗儿是吧?”

  狗儿忙回道:“俺叫赵狗儿,后面是俺兄弟刘狗剩!”

  张管事点点头道:“狗儿啊,你可知从井边到厨房处,可需用多少竹筒?”

  狗儿一愣这么简单的问题,他堂堂大管事还需问自己,想来是这张管事再考验自己吧!

  于是便恭敬的回道:“这一步当用这一尺来长的竹筒三根,从这里到厨房当有三百来步,俺觉得当需九百来根,不过若是能寻到那丈长的竹筒就能节省很多,接缝处少了,这损坏漏水的毛病也会少些。”说完又仔细想了想道:“竹筒毕竟容易损坏,不如换作陶筒来用,还能深埋在地下,更不宜损坏!”

  一旁的张管事看着狗儿说个不停,也不打断笑呵呵的瞅着他看。

  直到狗儿巴拉巴拉说了一大堆才发觉出来,忙不好意思的挠挠头道:“让张管事见笑了,是小子啰嗦了!”

  “无妨,你说的很对,狗儿你可是进过学?”

  狗儿想了想便诚恳的回道:“小子只跟随父亲识得过一些字,不曾进学。”

  ‘进学’如同后世的‘上学’。这宋朝,是一个商业气息非常浓厚的朝代,经济的繁盛造就了工业技术的大突破,造纸术得到了改进,活字印刷术又使得书籍在民间的普及。

  再加上朝廷为了提高百姓的识字率,出 台了各种政策鼓励“兴学”,各大学院、私塾便如雨后竹笋一般到处绽放。

  百姓们有了钱,就会花上一些,送自家的孩子去各大书院进学,争气些的还能在科举举试中,得个‘进士’回家光宗耀祖,从此麻雀变凤凰!

  不争气的也能凭着认识些字,找一个体面的工作。

  所以说两宋时期是古中国自文明创立以来,文化最昌盛,识字率最高的时代。可恨她自娘胎出来时就得了小儿麻痹症,被金揍得苟延残喘,又被元一股脑的赶到海里喂了鱼!

  正是,崖山之后,再无中华,国人当勿忘国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