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残明霸业 965 帝出乎震

《残明霸业》965 帝出乎震

作者:天漄行知 字数:1849 书籍:残明霸业

  世人有这样一个说法,居南不居北,居东不居西。因为北宅阴气重,而西方主杀伐,所以太祖皇帝也想把皇宫建在东边。

  这样选宫址也是根据风水学的理论进行的,环抱宫城的钟山就像是一条龙,而龙头则正在燕雀湖的位置,所以为了占据龙头,燕雀湖就必须要填上。

  再从易经八卦的理论说起,皇宫所在的城东属于震卦方位,符合《周易》所说的“帝出乎震”。”

  “帝出乎震!?”武将中有人发出惊叹。

  天浪点了点头,“而人所说的“迁三山以填燕雀”是说将南京城西面的三山铲平了,才填平的燕雀湖,而这城西的三山正是白虎方位,这样玄武与青龙的位置都有高山依靠环抱,白虎方位的高山也已经被铲平,而且那里又多水,简单的描述就可以说明,这南京皇城在经过了刘伯温、铁冠道人与太祖皇帝改动后,风水布局上就已经是无可挑剔了。”

  当真无可挑剔么?天浪顿了顿,考虑着世间是否有绝对毫无瑕疵的风水,而后低声说:

  “刘伯温将南京建成了八卦图模样,南京的内局与外局又都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皆无差池,这就应该足以弥补人工雕琢之不到之处了。

  虽说有传,那燕雀湖的填湖工程耗费了巨大的物力和几十万的人力,且主要耗费在了民间所说的‘迁三山以填燕雀’上面。”

  说起这段历史,天浪既有对朱元璋人定胜天大志气大气魄的佩服,也多少觉着他有点儿天真,他说:

  “只可惜人算不过天啊,这燕雀湖上的地基就像是一个永远也填不满的大坑,据说当年为了填湖工程能顺利成功,太祖高皇帝——朱老爷子还把一个燕雀湖畔居住的名叫田德满的老翁先封为湖神,然后又给活着扔进了燕雀湖里,希望能将此处填满。

  填是填满了,可后来发生的事情更让咱家朱老爷子闹心。

  大明南京皇宫的一半儿地基因为是填湖而成,之后,这大明皇宫的后半部份居然不久后便开始下陷了。

  皇宫开始成为了一种前高后低的模样,弄得每下一场大雨都会把老爷子的睡榻周围变成一片池塘和菜地,太祖爷于是找来大批匠人,冲着自己家的地面修修补补,是又垫石板、又打立桩。

  工程队是天天施工,忙的不亦乐乎,却还是阻止不了地势继续下沉。”

  有一件轶事,天浪没说,话说为了改善南京风水付诸太多努力,人力呀,物力呀,财力什么的。

  结果到头来,朱老爷子空忙活一场不说,不知从哪天起,他连睡觉时做梦,都像是晕晕乎乎的在往地底下掉。

  梦这东西,神鬼难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可别忘了太祖爷的第一份职业是和尚啊,他当然信鬼神。

  于是乎,他认为这梦是在提醒他国家危机的到来,于是乎每当看到宫内的这片菜地,心里的阴影便和菜地成了正比。

  从这时起,他要解决的已经不是风水问题了,而是避免大明如秦隋一般二世而亡的巨大危机。

  为什么当初开国时的太祖,让兄弟们都觉着他是一身正气逼人,够仗义、讲诚信,故而大明开国将领,几乎没有叛徒,几乎全都誓死追随朱元璋的脚步,对他的权威和个人魅力都佩服的无以复加。

  到后来为什么又慢慢变得如此猜忌诸将,擅杀良臣,生怕后世子孙的皇位不保了呢?这便耐人寻味了。

  太祖建成南京城后,一边面临皇宫的塌陷问题,一边琢磨着迁都凤阳,凤阳城都建成一半了,不知怎么的又放弃了迁都打算。

  原先的朱元璋从来都是谋定而后动啊,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从来不大无准备之仗,迁都这么大的事儿,怎么能虎头蛇尾呢?

  是他变了吗?一直折腾到临死前,他也没有找到自己性格变化的诱因,也没把南京皇城折腾明白。

  无奈之下,他做了个取巧的事情,索性为填湖造陆的燕雀湖写了一篇祭文,便爱咋咋地,再也不去管了。

  想管也无计可施啊,天天做噩梦,实在让人头大呀。

  问题解决了吗?至少除了朱允炆被朱棣给掀翻下龙椅,大明朝确实没有二世而亡。

  只是太祖爷自打把南京皇宫建成菜地那天起,直至撒手人寰,整个人的性情都产生了巨大变化,变得越来越暴虐,变得嗜杀成性。

  明初洪武四大案都发生于这段时间,比如空印案,就是官员们为了便于办公,图方便的小事,居然杀了那么多人,几乎找不到他的杀人动机。

  朱标、朱棣等四位皇子都是无所出的马皇后亲手抚养成人的,所以都可称为嫡子,朱标被他立为太子,也是他最在乎的,居然如同吕后杀戚夫人,因此吓死了亲儿子一样,因朱元璋的嗜杀成性,把太子爷给吓死了。

  朱标死后,立了他的儿子为皇太孙,有人说除了立嫡以长的规矩,还有朱元璋对朱标的愧疚。

  可当朱允炆做了皇帝以后,也和他爷爷一样,觉着自己的地位十分安稳。

  居安思危可以,可自己立足未稳,便听方孝孺那种愣头青书呆子的话,进行削藩,那就是在作了。

  没错,逊帝允炆因为太作,便只做了四年零十几天的皇帝,就把皇位给弄丢了。

  天浪没有把这段轶事讲给大家听,不过他还是说出了他所认为的南京风水的症结所在。

  “这内局之上我认为南京风水的另一不足之处就在太平门,南京城的龙脉是由长江到金川河、再到玄武湖、燕雀湖、直至神烈山的。如果没有一衣带水连接着神烈山,那么神烈山就是一座孤山,孤山不能为靠,这是堪舆学中最浅显的道理。”

  听了天浪的话,洪承畴若有所思,他也在南京为官多时,倒还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除了一座孤山,那便是南京的水了,燕雀湖原先本是连着神烈山的一条水,后却被刘伯温硬是给填上了,又在神烈山与玄武湖之间建了一座太平门。”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