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残明霸业 第三百零七章 炮火中不动如山

《残明霸业》第三百零七章 炮火中不动如山

作者:天漄行知 字数:1854 书籍:残明霸业

  大明三百年来,汉家投降蒙古人的只有土木堡一次,那还更多是因为连皇帝都被人瓦剌给逮了,皇上在蒙古包里坐禅,底下人也不能说走就走啊。

  不过除了一名真正反水的叫做喜宁的小宦官帮着蒙古人出了很多馊主意,给大明带了许多麻烦以外,其他的人那也是被俘,不算投降。

  喜宁是三百年来第一个投降蒙古的汉人,而三百年来投降女真的,李永芳可谓第一人。

  虽然女真啊,蒙古啊,三百年来投降大明的得以十万百万计,可他们认为这很正常,可有天朝上国的将军投降他们,倒反而不正常了。

  毕竟大明人称‘刚明’,都不说是超级强大的太祖文宗了,就算一直宠信万阿姨的成化皇帝,那都差一点儿把努尔哈赤家的祖宗们统统变成鬼节时上供烧香的牌位呢。

  至于正德皇帝,那就是一杀人机器,不杀鞑子他不开心,风风火火的没杀多少鞑子气势却最为吓人。

  见过皇帝给自己封为镇国公,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冲锋在第一线的守成皇帝吗?

  大明的帝国有多繁花,皇帝就有多奇葩。

  嘉靖、万历,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崇祯更是好战分子,他的眼睛里就只有杀出去,杀出去,出关,夺回辽东。

  印象中是这样的大明,所以人们全都看不起李永芳的为人,都在背地里骂他。

  应该被他叫一声堂叔的阿敏,竟然当着他的面骂他为‘蛮奴’。

  就连他的大儿子李延庚都对他的卖国求荣的行径十分不齿。

  被裹挟投金后,长子李延庚不断在暗地里抗击金军忠于大明,冒死给锦衣卫送去一封封重要军情,最后死于宁远之战。

  而除了长子李延庚和次子李率泰之外,李永芳其他的儿子起的都是满洲名字。

  在爱新觉罗家族眼里,李永芳不止是南蛮子,还是他们家的奴隶,根本就不是什么女婿。

  而抚顺战前努尔哈赤给李永芳写信时,却是在忽悠他说:

  明朝发兵帮助叶赫,我才率军来攻,你只是一个游击,能够战胜我吗?

  你很有才智,识时务,我国正需人才,像你这种人才我怎能不加以重用?

  你要是想战的话,我军弓箭可不认识你。

  你若出降,我便保城中百姓安宁。

  你不要以为我在吓唬你,我若连你这区区一城都打不下,还出什么兵去讨伐大明?降不降,你好好考虑。

  努尔哈赤最后还给了他一个大饼,这饼就是他自己的孙女。

  可李永芳都已经身为游击参将了,岁数肯定不会小,怎么也不可能是未婚吧?

  于是李永芳回头便把自己的原配给休了。

  因为努尔哈赤给他画的饼,实在让他太心动了,不禁心动,连红鸾星都动了,是以他拿出的诚意也是满满,于是便休了原配媳妇,投了降。

  可是战后论功行赏呢,罕王却只给了他区区一个三等副将,相当于第三等的总兵,差不多就是副总兵的意思吧。

  按大明军制,参将以上就是副总兵,总兵,和原先的游击参将比,李永芳这么大个贡献,给大金带去了他们版图上的第一个大城池,不说连升三级吧,也不能就只升了半格啊?

  这就是老罕王给予他正需要的人才的待遇,这就是他所说的加以重用?

  憋着轨道,为将者,你评价他厚不厚道都是在搞笑。

  可这真是叔可忍婶儿不可忍啊,于是李永芳打起了主意,却是没有在爷爷们面前打主意,而是又把主意打在了同胞身上。

  看到浑河北岸金军就要败北,他便灵机一动,先是跑到了沈阳城的战俘营里,以明军上官的身份对属下士兵嘘寒问暖,虽然这些士兵是沈阳总兵贺世贤的,可在明军眼里,前任抚顺游击参将也肯定曾经是大明的黑天大老爷啊。

  李永芳都没有跟正杀红眼的努尔哈赤打商量,便是自作主张给所有明军炮兵松绑,然后又是自掏腰包,推出自家一箱箱的金银,对着众人说:随我上城头去,为大金国出战,但凡去者,每人赏千金,美女牛羊田地无算。

  美女牛羊田地都不用计数了,那可是千金啊,就算不是金子,那也是十足十的一千两银子。

  这些大头兵平日里若是揣个三五两的银子,就已经算是富得流油,可以随便吃花酒了。

  接下来的画面便是沈阳城头的一幕了。

  “开炮,给我继续开炮!爷爷有的是银子。”

  城上奔走呼号的李永芳口口声声自称是爷爷,可他是谁的爷爷,谁又是他的爷爷?”

  “每个前来投诚的炮手,爷爷再赏他三百两白银,若是战胜了,赏银加倍呀!弟兄们,快来领银子呀,快给爷爷开炮啊!”

  这可都是李永芳的老婆本儿啊,可是老婆已经到手了,本钱嘛,当然是用来继续投机的。

  浑河北岸,距离沈阳城近在咫尺,可八旗从来以弓马作战,明军哪里会想到就是他们来拼死救援的这些守军袍泽,竟然是最后亲手把他们送入黄泉的人呢?

  “代善、阿敏,你二人率正红、镶蓝两旗人马,以布甲为前驱,骑兵为两翼全力攻打永宁军!”

  “遮!”“遮!”

  炮火之中,将近两万铁骑‘隆隆’杀奔永宁军。

  努尔哈赤的眼光奇准,面前三支川军之中,居中的石柱军装备和战力都无疑是南军之中最强的。

  秦良玉苦心孤诣二十余年,以秦马两大家的心血和财力,锻造了这样一支强军,让得这些战兵哪怕炮弹在自己身边炸裂,眼皮也不曾抖一抖,身子也绝不会颤一颤。

  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这才是强军,石柱军,必是他努尔哈赤平生所遇到的最强之敌。

  而酉阳军虽然没有秦良玉这般军事奇才设计军阵,锻造多般兵种,然而宣抚使冉跃龙是个知恩图报之人。

  当年祸起萧墙,是大明朝廷扶他上位,为长兄报仇。

  是以辽东边衅乍起,朝廷发来召唤,冉跃龙二话不说便是派出了两个弟弟、两个儿子还有自己最疼的媳妇,率领四千战兵万里赴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