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衣人闻言一怔,似乎他从没遇到有人如此问他,但接着一怔之后,他又冷哼一声,宽大的袍袖一扬——一缕阴冷无比的劲风,随着扬起的袍袖疾如流矢的袭向年轻人。
年轻人俊目一扬,喉底闷喝一声,迅速的双掌一拢,紧接着又拍了出去——刹时,两道凌厉无俦的狂飙聚在一起——“蓬”的一声,卷起了一片飞沙定石、枯枝、落叶……狂飙中——但听一声清叱:“住手!”
接着一缕黑影一飘,但是那年轻人却蹬蹬蹬连退数步,狂吐一口鲜血!血花,随着飞起的沙石,扬起在天空……飘落在地上……--------------------------第十章青衫飘客夜。
无边的黑夜。
冷清的、寂静的、阴沉的。
寒风,飒飒地拂过黯淡的大地。
大地,显得更凄凉了。
一弯下弦月,高挂在那如梦的夜空里,是那样的孤落,冷漠……寒星,稀疏的散落在天幕中,吐着迷蒙的清辉。
凄凉的大地,又罩上了一层淡淡的忧郁……突地——一朵愁云飘过那如梦的夜空,掩住了那弯冷落的弧月。
于是,大地在那忧郁之外,又添上了一片愁惨。
这时,那黑暗的角落里,如梦似怨般的飘出了一缕箫声……箫声,像是一曲潺潺的流水,流过银色的沙滩,旋律,是那样的优美、动人……箫声,又像是一缕飘香,袅袅的散入碧空里,显得是那样的凄怆、哀怨……没有人语,没有虫鸣,一切是那样的安详、谧静……只因为那凄怨的清箫,在这子夜的长空里萦回、缥缈……时而,那箫声凄凄切切,如空闺独守的怨女,在低低的悲诉……时而,箫声又如白山黑水枉死的鬼魂,在那天阴雨蒙的时节,乱语啾啾……星月,没有光辉,一片黝黯……大地,也笼罩着一片惨雾愁云……箫声,就在惨雾愁云之中,氤氲、萦绕……倏地——那凄迷的清箫,急促地一变,有如万马奔腾,扫过那阴霾的沙场,嘈嘈杂杂,磅礴汹涌,吞噬了整个大地……大地,一刹时,也如澎湃的怒潮,崩云裂岸,不可抗拒……霍地——又是一声裂帛似的长鸣,有如在那急奏的银筝当中一划——澎湃的怒涛,奔腾的万马,交鸣的金石,一刹时,都化为乌有。
只余下一缕袅袅的清韵,萦回在这寂静的夜空,然后,向着那黝黯的穹空飘去……飘去……终于,没入那茫茫的霄汉……愁云,也已远远的飘去。
冷月,在夜空里,又射出了原有冷瑟的清辉。
一座乱石嵘峋的假山,就矗立在寂静的大地上。
银白的月色,映射着那嵯峨的怪石,益发显得挣狞而神秘……此时,在一块突出的危石上,却端坐着一个身披黑衣的人。
就像这如梦的黑夜,黑衣人的身上,也蕴藏着一丝神秘的气息……面对着皓月,良久,良久,黑衣人没有挪动一下身躯,只是凝眸望着那无极的碧落和冷月。
月下,那半掩在黑纱头巾下的脸庞,竟是那样的纤巧、玲珑,却又是那样的冷峭、寞落,和那穹空里清冷的月色一样……突地,一声幽幽的长叹,就像是凝冰的深渊,飘来—丝刺骨的寒风,那样的凄迷、冷瑟……刹时,大地也像是遇到霜寒,冰冻了起来……人影摇曳,黑衣人已悄无声息地飘落在地上,然后,踏着细碎的步子,迈向阴黯的乱石堆中……转过了那准乱石,便是一座石崖,黑衣人停下了脚步,踌躇了一下,接着,又幽幽的叹息一声,伸手入怀,摸出了一方黑纱巾,然后——身形一飘,落在那石崖的一块巨石上,石后,是一个黝黯无比的行洞。
转眼间,黑衣人已没入那黝黯的洞中……一阵寒风拂过,撩起了那宽大的黑袍,里在袍内的身形,竟是那样的纤细、瘦削……“滴答——滴答——”冷涩的水滴,划过冰冻的空气,抖落在结冰的地上,一声,—声地——声音,在这不满丈余见方的石室内,听来是那样的清脆、冷峭……没有摆设,没有布置,石室内,除了那冰冷的空气和一方白玉的云床之外,一无所有。
但是,此时在那云床上,却躺着一个面色苍白、双目紧闭的年轻人。
“滴答——滴答——”
冷冷的水珠,依然在滴着,始终是那样的单调,冷瑟瑟,仿佛永无静止似的——时间,好像在这永无静止的滴答声中,已轻快地溜走,但又好似已被这周遭的空气凝冻住了。
仿佛过了很久,仿佛又是一会儿,总之,不知过了多久——那年轻人缓缓的睁开了眼,只见他眼球转动了一下,突地——他的目光像是遇到了冰一样,凝住了。
原来,在这石室的正中,镶嵌着一颗浑圆如龙眼的明珠,此时,正散射着一圈晕淡的清辉,虽然,那光芒很微弱,但是,整个石室内却可一览。
平儿借此打量一下室内,不由又愕了愕,因为,整个石室,没有一点摆设,要不是他置身此地,他真怀疑是否有人居住过。
在石室的顶上地上,嵘峋不一的,时而有下垂的钟孔行,时而又有突起的石笋,还有上下相连的石柱。
时而,又有滴水,沿着垂下的石柱一滴滴落在地上,冷峭而寒瑟……他不知道这是什么所在,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会置身在这阴森的地方。
他记得,他是在与武当派的掌门人拼斗之下,受了重伤,但是,他坚持着离开了峡谷。
谁知,却又迷迷糊糊的闯入了一座石堆,当时,他本想退出,但是又因为气愤那石上的警告而继续闯进了一座花园。
那儿有许多古雅的亭台、水谢、荷池,又有异香扑鼻的瑶花琼草,最令他疑惑的,不是因为那儿杳无人迹,却是那座飞檐翎角、庄严雄伟的亭台中那方题着“怡园”两字的白玉匾额。
他不明白那白玉上如何却镶嵌着三个墨玉,那令人看来毫不相干,同时更有点格格不入。
当他正迷惑在这奥妙的漩涡中时,却听到了一缕冷峻的箫音,那箫音,居然夹着雷霆万钧、排山倒海的力道向他攻来,他想运功抵抗,但是,那箫声的压力令他难以招架,同时,他体内那股蕴藏的热,也渐渐地散发开来。
终于,他承受不住那双重的煎熬而倒了下来……但是,突然间他又感到那外来的压力一歇,他正想调息一下,却发觉面前站着一个人,一个身披黑衣、面罩重纱的人。
那人的举止,言语,就像那身衣着,冷峭而寒峻。
一言不合,他们动上了手,当他使出那招“回龙秘辛”的“龙蛰深渊”时,他却觉得,黑衣人劈来的掌风,阴寒无比,完全迥异于他那阳刚劲猛的“回龙掌”。
他想退让,却又力不从心,掌势相接下,他只觉全身血液迅速循环倒转,终于,他又吐出一口鲜血,昏了……望着头顶垂下的钟乳石,平儿竭尽脑力去思索以后的经过,但是,脑海之中,只是一片茫然,空洞,就像这座石室一样。
突地,他感到浑身一阵寒栗,不自禁地牙关打了个寒颤,同时,丝丝的寒意,仍然缓缓地向他体内渗入,他吃惊地伸手一摸——刹时,他那本已张开的嘴,张得更大了,因为,触手之处一片刺骨冰寒,敢情他身底下那方玉床,竟是整座寒玉制成。
下意识地,他深吸了一口气,只觉血脉舒畅,全然不似曾经受伤,同时,先前那丝在胸腹之际不安的灼热,已消匿净尽,相反的尚有一股中和刚阳的真气,在他体内缓缓运行……大喜之下,他一个翻身落在地上,当他目光一扫四周,不由又是一怔——原来距他约有五尺之遥的一截断损石笋上,此时正端坐着一个黑衣人。
但是这黑衣人面覆黑纱,手中握着一枝长约三尺,通体莹白的王箫,一动也不动地踞坐在那石笋上,两缕炯炯的精光,隐隐地,从那重纱之内射出,睇视着他。
平儿脑中一转,已明白面前这黑衣人正是那园中与他对掌之人,但他却不明白现时身处何地,故而,略一迟疑,上前一步,便待开口——突地,那黑衣人冷冷地道:“你叫什么名字!”
平儿闻言不由剑眉一皱,暗道:“这人怎地始终这般冷峻,连说话也是冷得不近人情!”
但是,接着他又是一怔,因为,他实在无从回答,就像那青石道人问他一样,因之,一怔之下又摇了摇头。
黑衣人闷哼一声,喝道:“狂徒,装聋作哑,哼!”
说着单臂一扬,一缕阴煞的劲风,直向平儿拂去。
平儿一怔之下,猛觉劲风拂面,急忙侧身横跨一步避过掌势,同时,双臂一圈,一招“龙蛰深渊”迎住袭来的掌风,口中却连连喊道:“前辈!住手!”
黑衣人一见他居然发掌抵抗,不禁更是大怒,猛地一长身,将长箫插于腰际,同时双掌齐挥。
平儿方让过第一掌,却见黑衣人又再次发掌,不禁甚是气忿,便待运掌相迎,猛地,他有了新警觉,急忙中一撤掌,斜斜地跃开五尺,避过黑衣人袭来的掌劲。
黑衣人闷吼一声,跃前一步,双袖齐卷——刹时,一阵阴冷的狂飘拂起,整个石室,方圆之内,均罩于冷飙之内。
平儿倒退两步,一挫腰跃起在空中,同时口中叫道:“前辈再不讲理,我可要骂了!”
黑衣人似乎一楞,果然住手不再发掌,敢情他倒没料着平儿会要这一着呢!
平儿一见黑衣人已住手,连忙飘身落下地来,一整衣襟,肃容说道:“不瞒前辈,在下……”突地,那黑衣人左手一扬,制止了他继续说话,同时,一挥手命他退在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