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被坑了个陆军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被坑了个陆军

作者:雨天下雨 字数:4242 书籍: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要是全球存在全球打击的这个基础,大楚帝国海军也不会去搞什么以海制陆了……你总不能大老远的从东亚本土派遣舰队过去,然后慢吞吞的在大海上走三五个月甚至更久,然后抵达地方后再休整几个月,最后才发起所谓的以海制陆进攻吧……

  大楚帝国海军可不是这么搞的,大楚帝国海军一向来强调的是舰队前沿部署,前沿打击。

  换句话说,就是利用全球众多的海军基地,直接把主力舰队部署到各大海域里,稍有动静就直接调动该基地的舰队前往堵门。

  并且会把近海战斗舰进一步靠前部署,比如针对英吉利海峡两岸,以及英伦,德发大西洋沿岸地区这一片区域里,多艘近海战斗舰为核心的前沿打击舰队会直接部署到多佛尔港。

  只要有需要,一封电报过去,该前沿打击舰队就会直接出动,顶多几天时间就能出现在预定区域执行各种作战任务,或直接炮击岸上目标,或保护租界港口,或强行闯入河流深入敌腹地,或进行武装实弹演习威慑对方。

  而这说的还只是大中型的近海战斗舰为核心的前沿打击舰队,此外大楚帝国海军里实际上还有数量极为庞大的近海巡逻舰,中大型内河炮艇,这些数百吨不等的近海内河船只被广泛部署到各海外领地,乃至是直接深入各藩属国的主要河流,湖泊,就近执行各项威慑、打击任务。

  所以在多瑙河,莱茵河,易北河,塞纳河这些中欧,西欧地区里主要河流里,是可以经常看见挂着龙旗的大楚帝国海军的内河炮艇游荡的。

  大楚帝国海军的全球存在,全球打击,那可不是开玩笑,而是真的能做到,甚至是以此为基础,才提出来了所谓的以海制陆的战略构想。

  你都无法掌控全球海域,无法及时前沿部署并进行打击,那还谈什么以海制陆啊!

  以海制陆这一战略概念的前提就是能够强力的,甚至是以一种绝对掌控的方式掌控全球海域,确保全面的制海权,毕竟你总不能指望着远洋适航性极差,甚至可以说不具备多少远洋作战能力的近海战斗舰,和敌人的远洋战舰玩舰队对决吧……

  后世的美海军就是一度高估了自己,提出来了以海制陆后,但是没多久就发现根本做不到,又灰溜溜的跑回去玩制海权了。

  然而大楚帝国海军却是正儿八经的掌控了全球制海权,甚至是没有任何同时代的对手……当代地球上除了大楚帝国外,不存在第二个工业国家,哪怕是楚裔藩属国里拥有一些工厂,但是也不存在成体系的工业力量。

  如此情况下,大楚帝国海军才可以搞以海制陆!

  要说起对全球海域制海权的控制,人类历史上没有任何一支海军能够和大楚帝国海军相提并论,原时空的任何一支海军在大楚帝国海军面前,都得甘拜下风。

  虽然当代的大楚帝国海军在硬实力上,其实都还不如十九世纪末的皇家海军,也无法和美海军相对比。

  但是这些海军的敌人也多啊,给他们一万个胆子,也没胆量强行直接杀入敌对强国的港口,河流啊。

  但是大楚帝国海军却是可以……大楚帝国不仅仅纵横四海,掌控全球所有海域,而且还就能够强行杀入各地沿海区域,甚至进入河流。

  甚至都不用什么海上霸主战列舰,大多时候只需要一些非主力舰,如巡洋舰,护卫舰乃至中大型的炮艇,近海巡逻舰这些就能纵横全球各地的沿海海域以及主流河流,湖泊。

  因为大楚帝国海军没有敌人!

  用极端一点的话来说,其实大楚帝国海军依靠着些许几百吨的近海巡逻舰,也一样能够掌控制海权,用几百吨的内河炮艇一样能够玩以海制陆!

  只不过这样做比较极端,容错率比较低就是了,所以出于稳妥起见,大楚帝国海军是用一千多两千吨左右的护卫舰以及三四千吨上下的巡洋舰这种远洋战斗舰来全面掌控制海权。

  再用吨位类似的多种不同的近海战斗舰来执行以海制陆构想。

  至于几百吨的近海巡逻舰和内河炮艇,那就是个辅助的力量……

  上述情况也意味着,大楚帝国海军对战舰的需求,实际上是大量的数百吨到五千吨之间的中小型船只。

  这也是大楚帝国海军里,大吨位的主力舰数量非常有限的缘故,甚至最近这些年来较大吨位的巡洋舰数量也在减少,然而一两千吨级别的远洋护卫舰,数百吨级别的近海巡逻舰,内河炮艇数量却是非常多。

  最近这些年更是发展了专门用于近海,河流,湖泊的近海战斗舰,并且近海战斗舰的建造数量已经超过了纯远洋战舰。

  承顺五十四年里,目前正在施工的一千吨到五千吨这个级别的战舰里,纯远洋战舰和近海战斗舰的比例基本上达到了一比一。

  也就是建造一艘纯远洋巡洋舰或护卫舰的同时,大楚帝国海军就会建造一艘近海战斗舰。

  但是,建造舰艇的总规模却是不会增加的,这涉及到军费问题,大楚帝国高层是不可能在现有的舰队规模之外,再另外增加好几百艘千吨到五千吨之间的战舰的。

  因此,近海战斗舰的建造,实际上是暂用了远洋战斗舰的编制。

  大楚帝国海军目前的总规划,是维持大约五百艘千吨以上战斗舰的规模,是不可能随便增加的……海军倒是想,但是内阁不愿意啊。

  有这钱还不如多修几条公路,铁路,弄多点港口。

  大楚帝国海军所以面临的状况,帝国对海军军费的限制,也就导致了海军比较保守,不太愿意建造大吨位,耗费大的大吨位战舰,也不太愿意使用看似先进但是价格昂贵的舰炮。

  宁愿用一大堆便宜的货色。

  海军如此,陆军方面其实也不例外……除了在机动车辆方面比较激进,大规模采用外,其他方面,尤其是在枪炮方面其实也很保守的。

  机动车辆方面激进,那是因为军方想要淘汰大量的后勤用骡马……陆军方面一直都觉得骡马这玩意吃的太多,要是打仗的时候吃多点也没有,但是和平时候也吃这么多就无法忍了……

  陆军的对炮兵部队,辎重部队等常规运输用途骡马的态度就是:最好平时不用吃喝,战争时候吃一点干活!

  然后汽车就出现了,完美的符合了陆军对运输工具的设想:平日不用吃喝,战时烧点油就行!

  然后陆军就屁颠屁颠的上马了摩托化计划,一口气制定了三五年就装备好几万辆各类汽车的计划,这完全是身居高位,屁事不懂的部分陆军高层们一厢情愿的想法。

  因为在实际使用的时候,汽车虽然是铁家伙不用吃饭,但是要烧油啊,这三天两头也要训练啊,训练就得烧油啊……这烧油不说,而且还需要各种维护。

  当代的机动车辆毛病还是很多的,尤其是军方这样高强度使用,而且还是在非铺装路面,经常跑到荒山野地里进行训练,作战,机动车辆非常容易出现故障。

  这出现故障了需要修理,日常为了避免出现故障也需要维护保养。

  各种零配件也是要钱的。

  因此实际使用下来,摩托化部队的在资金上的耗费,实际上比采用骡马更贵……尤但是很多中低层的军官们不愿意说。

  这有汽车用,总比骡马强不是,这对陆军可是好事,总不能因为摩托化后支出更多了,就对上头报告说:老大,汽车用起来比骡马还贵,要不我们还是用骡马算了……

  然后陆军方面就这么稀里糊涂的制定了规模庞大的摩托化计划,准备把所有的独立炮兵部队,师属炮兵部队的运输方式从挽马改成卡车,又在甲等部队的辎重部队里大规模配属卡车运输各种物资。

  给甲等部队里的配属装甲车辆以及各种三轮车。

  还专门成立了若干纯摩托化的装甲部队,以轮式装甲车辆为核心,搭配大量的卡车以及三轮车,以获得快速机动作战,强行攻坚突破能力。

  然后搞着搞着,那些被蒙在鼓里的陆军高层才发现,这军费开支不对劲……明明计划说可以用一年的油钱,结果一线部队三两个月就用光了……一开始他们还怀疑是贪腐或者说浪费之类的,还正儿八经的搞了几次调查。

  调查结果却是让他们黑了脸……一线部队的油料耗费超出计划,并不是贪腐,也不是浪费,而是维持正常训练情况下真需要这么多。

  然后他们拿起算盘啪啦啪啦一算,尼玛,要是按照原计划进行的话,恐怕军费要大幅度超支……被坑惨了。

  所以承顺五十四年年初的时候,陆军方面就悄无声息的取消了编练五个装甲车机动师的计划,也不是说直接取消,而是缩编为混成团……连混成旅这个级别都给直接跳过去,脸都不要了!

  原本给所有甲等师大规模配属各类卡车,三轮车计划,也被砍了不少,虽然还是会继续执行这个计划,但是却是被直接打了两三折……

  原本一个师至少计划配属五千辆以上的卡车以及各种三轮车,被直接砍到了千辆左右,而且大量用正三轮车或边三轮车取代了价格昂贵,耗油更多,维护保养成本也更昂贵的一五卡车。

  至于乙等师的摩托化计划,更是被直接取消,只保留少量武装三轮车的装备计划,至于物资运输,步兵行军之类的以前怎么样以后还怎么样。

  早几年轰轰烈烈制定的全军机动化计划被砍了个七零八落……

  当然,被取消的只是各种用于辎重运输的车辆,而装甲车,可以搭载机枪的武装边三轮车这些计划,却是得到了继续……

  因为装甲车这些东西,不是省钱不省钱的的事,而是一种全新的武器,发挥出来的作用是以前的所有武器都无法代替,并且能够改变战争形式的。

  这么说吧,就以现在那些土著的武装力量来看,楚军陆军只需要把拥有装甲的装甲车辆往土著阵前一摆,那基本是无敌的……老旧滑膛炮炮打不中,普通步枪打不穿!

  而这些装甲车却是可以一边机动一边从容使用搭载的重机枪进行攻击扫射……甚至现在还有搭载短管小口径火炮的轮式装甲火炮车的计划,如果能够搞出来,那么火力更加威猛。

  装甲车的作战效果太明显,非常适合对付没啥先进武器的土著,所以楚军很喜欢这玩意……

  就和原时空里的英法等殖民国家非常喜欢使用装甲车镇压殖民地叛乱一样,都一个意思,欺负的就是你手里没有反装甲武器。

  至于用于辎重以及寻常炮兵部队的卡车嘛,先缓一缓,不着急……虽然骡马平日里光吃不干活,让陆军很讨厌,但是几十年都这么过年了,继续忍几年也问题不大。

  回头等民间的汽车工业进一步发展,把卡车的价格打下来,再把卡车的故障率降低下来,维护保养更容易,更廉价的时候,陆军再来搞这个什么全军机动运输计划。

  不然军费实在顶不住……

  军用车辆如此,在枪炮上也差不多,陆军一向来都是嘴上叫嚷着什么都要最好的,但是给的价钱却是最低的……最后扣扣索索选来选去,往往都是选择性价比最高的那个!

  新式师属速射炮招标的时候,一大堆的优秀设计,但是陆军偏偏选择了中庸的河北武器公司的五十一年式75野战炮以及75山炮,可不就是因为性价比高嘛。

  不过这是大规模的制式装备,也并不是说陆军无视技术发展,对新装备视而不见了,实际上陆军里也有一大堆各种所谓的新式武器装备,但是数量都非常少,基本都是用来进行各种测试实验用的。

  比如机枪上,陆军方面很早就提出想要一种轻量化的机枪,能够有效伴随步兵作战,而不是和现在的机枪那种,动不动大几十公斤的重量只能作为车载武器,步兵携带的话只能作为防御武器,或者是在进攻的时候位于后方部署进行火力支援。

  但是,却是没有办法让一线步兵们携带前进……太重了。

  但是一线步兵又的确需要这种能够自行携带的轻机枪,以作为排级甚至更小单位的步兵支援火力使用。

  为了满足陆军的轻量化步兵伴随机枪的需求,五大武器公司都有进行设计研发,早期也弄出来了不少各种所谓的轻机枪,但是这些轻机枪名不副实,普遍都在二十公斤上下,最轻的也不过是十八公斤,其中还有不少竟然是水冷的……

  这些所谓的轻机枪依旧太重,步兵携带过于困难,所以陆军方面进行各种测试后,一直都没有真正的下单。

  所以说,严格上来说,陆军已经有极其少量的轻机枪,可不能说没有!

  但是这种情况可能要发生变化。

  承顺五十四年夏五月,湖广武器公司下属的大冶兵工厂根据多年的气冷重机枪的研发、生产经验,搞出来了一款全新设计的轻量化机枪,其他的性能指标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款机枪的全重才十公斤多点。

  这个消息被汇报给陆军的军械部之后,迅速引起了军械部的重视,不用几天就派人到了大冶兵工厂考察这款轻机枪。

  十公斤多点的重量啊,这比之前各种乱七八糟的轻机枪轻了大半,这意味着步兵可以携带这款新机枪进行机动,让一线步兵拥有真正意义上的步兵支援火力。

  所以陆军军械部非常重视,第一时间就派人前往考察。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