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四十亿超大市场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四十亿超大市场

作者:雨天下雨 字数:5586 书籍: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就在宋二牛在美洲地区搞汽车厂的时候,在东亚本土这边的大企业和富商们更是对汽车产业眼热不已。

  因为就在承顺四十九年过去,承顺五十年正月的时候,四大汽车厂商陆续对外公布了去年的财报。

  这四大汽车厂商都是属于上市企业,其中的唐山机械公司,河口机械公司,辽东机械公司很多年前就已经是国内三大蒸汽机拖拉机,郑琪琪农用设备龙头企业,三家企业加在一起,占据了蒸汽机机动车辆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的市场。

  因此陆续在三十年代就已经公开上市。

  而李氏动力公司虽然没有直接上市,但是该企业却是属于李氏制铁全资控股,而李氏制铁虽然不是大楚帝国里规模最大的企业,但是却所有上市企业里市值最高的企业……这是因为很多真正的超级企业都是属于工业部直属企业,这些工业部直属企业往往不会直接总公司上市,而是会采取旗下子公司上市的方式进行上市融资。

  这样也就导致了,虽然李氏制铁虽然不是帝国里规模最大的企业,但是却是所有上市企业里规模最大的。

  作为上市企业,他们每个季度都会对外财务报告,供投资者进行参考。

  而李氏动力公司,作为李氏制铁的全资子公司,其财务报告自然也合并其中,被分类到了汽车业务当中。

  而根据这四大汽车公司的公开报告,可以统计出来,在承顺四十九年里,一共销售了汽油农用设备五万多台,小型乘用车两万三千台,卡车八千台,客车一千多台。

  但上述八万多台整车只是四大汽车公司的自身的整车销量,还不包括第三方厂商的产销量。

  实际上,要统计各类汽车的产销量,包括农用设备,工程车辆,卡车,大客车,小型乘用车,三轮汽车等,光是统计四大汽车厂商的整车销量是不准确的,你还得加上大量,总数一百多家各种乱七八糟的第三方厂商才行。

  但是其他厂商太杂乱了,很多数据也无法统计。

  所以统计整车比较难,但是你要是统计发动机产销量就比较简单了,因为目前为止,依旧只有四大汽车厂商才能够生产销售汽油发动机。

  而四大厂商在承顺四十九年里,包括自用以及对外销售,一共销售了十一万多台各型号汽油发动机。

  这里头除开了四大汽车厂商自用的八万多台外,还有大约三万台汽油发动机被销售给各第三方汽车厂商或私人。

  而这些汽油发动机也不包括极少数工业用的汽油发动机……实际上这年头工业用汽油发动机的市场竞争力很小的,面临着电动机以及蒸汽机的激烈竞争几乎没有什么立足之地……甚至连同为内燃机的煤气机都比不过。

  当代的工业用动力,主流还是蒸汽机,一些要求高的特殊企则是开始陆续采用电动机,部分特殊领域,比如焦煤厂里则是普遍使用几乎不要染料成本的煤气机。

  至于汽油发动机,这玩意目前来说几乎没有什么正常企业会拿来充当工业动力使用.

  此外也有人尝试把汽油发动机安装在船只上,只不过价格昂贵,动力也比较小,所以只有极少数小型船只会安装使用,一般都是对速度要求非常高的小型船只,比如快艇什么的,其总量是极少的。

  因此的,大楚帝国里生产的各种汽油发动机,几乎都是使用在机动车辆上的……

  看四大汽车厂商的汽油发动机产销量,基本上也能够看的出来大楚帝国里当代的汽油机动车的数量了。

  大概就是十二万辆左右!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半数以上都是农用拖拉机,还有大约上万台工程设备,如挖掘机,推土机,吊车等等。

  而狭义上的汽车,也就是小型乘用汽车,卡车,客车的数量只占据了一小部分……全部加起来也就不到四万辆。

  但是这个数据被公布之后,依旧引起了工业界乃至金融界的震动……为什么?

  因为这些汽车可不是什么便宜的小件工业消费品,全都是大件的工业消费品啊,一辆四大汽车厂商生产的四缸发动机的小汽车,平均价格基本在六百楚元上下……这还是汽车价格大幅度下降之后的情况。

  而光是这四万辆的销量,就带来了超过两千多万楚元的庞大市场!

  这两千万其实也不算什么,农用机械设备的市场还要更大呢,四大汽车厂商在承顺四十九年里,一共销售超过五万台的各种农业设备,而这玩意的平均价格还要更高一些,那些大型的收割机基本都要一两千楚元一辆,哪怕是普通,销量最大的中型拖拉机的均价也能够达到七八楚元。

  倒是河口机械公司卖出去的小型拖拉机比较便宜,但是也要三四百楚元啊……

  所有厂商的各种农用设备全部算起来,均价大概能够到七百楚元上下……整个市场规模达到了三千五百万楚元左右。

  但是……农用设备的销量虽然更高,但是也没有引起外头工业界以及金融行业的震动……因为农用设备这个领域,其实发展潜力一眼就能看到头了……因为这玩意是生产工具,只有中大型农场才会需求,这需求量多少大概都能算出来。

  以后虽然也能继续增长,但是很多人推断,未来数十年内,农用设备的年销量能够达到二十万台就差不多了。

  咋一看,似乎也挺不错的,对比现在至少还有四倍的增长呢。

  但是要和汽车比起来,那简直不值一提……汽车的潜在市场有多少?

  你看一看松江城里的几十万匹马就知道了……如果汽车技术成熟了,价格也能打下来的话,光是松江城那边光是运货的卡车需求量那都是以十万辆计。

  然后大楚帝国的城市可多了去……光是城市、城郊交通运输需求的汽车数量,包括卡车以及客车、小汽车在内,这不得要好几千万甚至上亿辆啊!

  很多人大着胆子畅想了一番,如果能够把汽车的技术再提升一些,价格再打下来一些,那么汽车的需求可能真的会突破上亿……就算不上亿,直接打一折的话,那也有一千万辆啊。

  一千万辆车……比如算他四百楚元一辆的话,那就是多少的市场规模?

  四十亿楚元!

  这可是四十亿楚元啊……光是听到这个数字就足以让人疯狂!

  这可是一楚元含金量三点五克,普通工人月薪七八楚元,普通大型企业市值也不过几千万楚元,而堂堂帝国中央财政收入也不过二十亿的年代啊!

  谁听到这四十亿的庞大市场规模,那都得疯掉……这同样包括了大楚帝国的高层以及诸多地方官员。

  这么庞大的汽车市场,那得创造多少就业岗位啊,收取多少税收啊!

  而这,说的还仅仅是汽车产业的直接市场,同时汽车产业作为一种工业消费品,它背后还有一大堆的中上游产业链呢。

  纺织、汽车、建筑,这三大行业是属于非常典型的工业龙头行业,属于那种发展起来就能带动一大堆产业链的那种。

  以前的帝国各地官府以及工业界搞纺织业有多疯狂,现在搞汽车产业也就有多疯狂……

  松江府,河口机械公司的一大票高官和江南省当地高级官员汇同当地的一大堆企业代表正在和河口机械公司总部过来的一大群人进行商谈!

  期间不知道进行了多少的利益交换。

  三天后,河口机械公司宣布,将会在松江府设立汽车研发中心,并在松江府投资建立一座超大型的汽车工厂。

  这只是明面上,实际上河口机械公司不仅仅在松江府设立汽车研发中心,甚至还把整个研发团队都搬了过来,同时也逐步放弃了在河口当地的新工厂基地的建设,只保留了老工厂。

  河口机械公司,这是要彻底抛弃老家河口,转战松江府了!

  这也不能怪他们,而是因为小小一个辽东省,竟然有两家汽车公司……辽东机械公司、河口机械公司。

  以往的时候,辽东巡抚衙门那边,对两个车公司还能一视同仁,但是自从辽东机械公司先一步搞出来了电子发动机后,河口机械公司迟迟没能获得突破之后。

  辽东巡抚衙门那边的天平就朝着辽东机械公司倾斜了……各种扶持政策,尤其是资金,人才等扶持也不是凭空来的,人家巡抚衙门能拿出来的扶持也是有限的,给了辽东机械公司,河口机械公司那边想要扶持就不容易了。

  感觉受到了不公平对待的河口机械公司很是不爽……同时松江府这边呢,自诩是国内第一大超级城市,本来是要啥有啥……但是偏偏在汽车产业布局上落后一步。

  国内目前的三大工业城市里,广州有一个李氏动力公司,天津则是有一个唐山机械公司,但是松江啥也没有,只有区区两个生产基地。

  这不能忍啊……

  一开始松江府当地官府是想要扶持本地的企业搞一波……这松江的大企业多了去,钱是不缺的。

  同时松江府也拥有不少的高校,同时距离金陵城也近,人才资源也是不缺的。

  按照道理来说,搞个汽车企业出来问题应该不大……但实际上汽车产业比当地官员想象的更难搞。

  你想要弄个生产基地,那问题不大,扶持政策到位了,四大汽车厂商都很乐意在松江搞个工厂,并且也是这么做的……四大汽车厂商无一缺席,都在松江府设立了生产基地,只是规模有大有小……

  但是你要想要自己扶持出来一家真正意义上的汽车企业,那可就难了……这都不是有钱没钱的事,你连汽车发动机以及变速箱这两大核心零部件的专利都搞不定,你搞个毛线的汽车。

  撑死了就只能是搞个第三方厂商,类似金陵马车公司,北美汽车公司,汉天汽车公司这样的。

  但是松江府是什么地方,天下第一经济重镇,人家松江府知府都是高配正三品,你让他们搞个第三方汽车厂商或者只是单纯的生产基地,他们不甘心啊。

  自己本地的企业一个个酒囊饭袋,坐拥无数金钱,但是一个个跟守财奴似的,区区几百万千把万都舍不得砸下去去研发发动机和变速箱……

  怎么办?

  这个时候,刚好听闻河口机械公司和辽东巡抚衙门那边闹的不愉快,似乎有搬家的想法!

  于是乎松江府就跑去挖角去了……堂堂正三品大佬,借着考察汽车产业的名义去了一趟河口,然后使用了他们的超级大绝招:砸钱砸人!

  简单意思就是,辽东这穷地方,一个儿子都养不起,更别说养两个儿子了,以前大家都一样穷,也没什么,但是如今辽东砸锅卖铁已经帮着大儿子娶老婆,孩子都准备生二胎了,伱这个小儿子呢?

  眼瞅着也奔三了,但是连女人味都还没闻过,最关键的是你爹娘为了给大儿子娶亲生娃,已经花光了继积蓄还欠一屁股债务,以后你怎么办?

  但是……只要兄弟你来我这边,黄花大闺女给你直接整一个连,到时候你随便挑,房子什么都不要说一套一套了,我直接送你一条街……你生多少孩子都能养得起。

  说起这钱,我们松江从来没有缺过,什么扶持资金几十万都拿不出手,只要你过来,首批三百万无息贷款直接就给了,后头你随便弄出来点成果来,比如搞出来那个什么电子发动机,要建设工厂的时候,这建设工厂的费用你一毛钱都不用出,我全给你贷款解决了!

  总之只要你来我这,啥我都给你包了……不说钱,就算是人才我帮你去联系各大高校招募人才,就连皇家理工学院那边我们也是有门路可以帮你联系合作的。

  然后我们松江这边各种企业多得很,不少都是技术实力非常强悍的,到时候各种汽车零配件的供应那简直遍地都是,还便宜,交通运输又极其方便。

  松江府那边是求贤若渴,辽东巡抚那边是家里穷又有两个儿子不稀罕……最后研发电子发动机是真的烧钱,偏偏又迟迟无法获得突破,河口机械公司的自有资金以及多次融资来的资金已经见底。

  最后一咬牙,得,搬家算了。

  当然,作为一个工业部直属企业,他们也不是想要搬走就能轻易搬走的,还得上报工业部……而且汽车产业关系重大,甚至都会影响到帝国工业经济总体布局,所以就连工业部也不好自行决定,而是继续上报给了参务院那边。

  最后参务会议里,一票参务大臣和协办大臣们商议过后,觉得辽东那边的确是压力太大,扶持一个辽东机械公司就已经困难无比,对河口机械公司是有心无力了。

  同时汽车产业的布局里,北方的环绕渤海,甚至东北都有了,南方的珠三角也有了,偏偏长三角这个经济重镇没有。

  最终一番商议后,来了个顺水推舟,也就批准了河口机械公司的搬迁……辽东那边自然不同意,但是上头压下来也没办法,只能捏着鼻子默认了,不过也要求了不能把生产基地什么的直接搬走。

  河口机械公司在松江先是设立了研发中心,筹建生产基地,随后又租用了一栋大楼作为公司新总部。由此,河口机械公司的总部算是正式搬迁到了松江府。

  汽车产业链也形成了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东北四大工业区域大多都有汽车厂商的布局。

  巧的是,河口机械公司的松江新总部,刚好就在北美汽车公司松江研发中心的隔壁不远处!

  更巧的是……他们租用的办公楼都是属于松江第一收租婆王立清夫人的产业!

  因为他们都是自诩高科技大企业,租用的办公楼必须得有牌面,所以选择租用的办公楼都是位于苏州河北岸的黄浦江沿岸,也就是临江北路这一条路上。

  而这一条路,还有个戏称:王家路……

  因为这条堪称大楚帝国里地产价格最昂贵的办公区域街道里,一共有六十多栋办公楼,其中有三十多栋都是王立清夫妇的产业……准确的说,是王立清老婆的私人产业,至于王立清,那就是个吃软饭的,这些产业从购置到管理,基本没他啥事。

  而这条临江北路乃是那些大企业跑到松江来建设总部也好,分公司总部,办事处的首选之地,同时苏州河饭店,帝国饭店这两大顶级饭店也在这一条路上。

  王氏夫妇为什么在松江城里能跻身上流社会,而且还是属于上流社会里比较有牌面的人啊……不是因为王立清的纺织生意做的有多好,而是因为他们的苏州河饭店以及那半条街一共三十多栋的办公楼……

  哪怕强如李氏制铁,当年跑到松江来开设分公司,要搞一个比较有牌面的分总司总部,都得拜访王氏夫妇,找他们租一栋楼……

  如今河口机械公司跑到松江府来,要搞个气派的办公楼,首选自然是临江北路里的办公楼。

  刚好,王氏夫妇手里头有一栋二十多层的大楼刚建成,所以也就租给了河口机械公司当新公司的总部大楼使用。

  至于为什么不买……

  这临江北路的地产基本买不到……王氏夫妇这么多年来,从来没有出售过这里的地产,甚至偶尔还趁着机会收购一些地产呢。

  同时早些年修建的一些低矮的大楼不适合之后,王氏夫妇旗下的资产管理公司,会拆除旧楼,在原址上修建更高的摩天大楼。

  这也就导致了很奇特的现象……帝国里摩天大楼,有八成在松江。

  而松江的摩天大量,八成在临江北路。

  临江北路的摩天大楼,半数在宋氏夫妇手里头……

  实际上,也是宋氏夫妇旗下的资产管理公司,最早也是最积极推动摩天大楼建设的企业,他们甚至都专门自己搞了个建筑公司,专门负责自家摩天大楼的设计和建设。

  购买地皮,然后建楼收租……这一套东西王夫人玩了三四十年,熟悉的很。

  他们刚好建好了一栋新大楼,虽然也有不少企业想要租,不过他们找租户也不是随便找的,普通没啥实力的企业可不会租给他们。

  必须是有实力不差钱的大企业才行!

  因为这关乎到临江北路的格调……而格调意味着租金!

  而受到极大重视的河口机械公司自然是够资格的,作为国内四大汽车公司之一,尽管现在连个电子发动机都还搞不出来,但是再怎么说也是四大汽车公司,手握无数汽车专利以及技术积累,只要给他们一定的资金以及时间,弄出来问题还是不大的。

  河口机械公司入驻临江北路,这对多方都是好事,甚至松江当地的工业界都非常欢迎……这可是四大汽车公司之一,它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庞大的汽车产业链,松江当地的工业界可是老早就想要挤进去汽车供应链了,而现在,机会来了。

  所以,当河口机械公司入驻后,算是作为地主,也是当地上流社会重要角色的宋氏夫妇,为他们举办了一场欢迎晚宴的时候,松江当地,乃至附近城市的众多工业乃至金融行业的大佬们都跑过来凑热闹。

  未来几十亿的汽车大市场蛋糕呢,谁不想咬一口啊!

  就连搞纺织的王立清都想要涉足其中……看着实在是眼红啊!

  不过当王立清试探性的问了问自家夫人,说想要涉足汽车产业,也不指望搞什么整车,只是想要搞一搞汽车零配件的时候,王夫人很无语……

  以前的纺织产业有一阵靠着新型棉纱搞的也挺好的,一度工厂几千人规模,但是现在呢,虽然不至于到亏损的程度,但是折腾这么多年也没见赚多少钱啊,

  后来又说搞什么超级豪华酒店,还大言不惭要自己亲自管理……现在呢,气派是气派了但是不赚钱啊,甚至一度亏损,老娘不要脸面把以前的经营团队找了回来,这才扭亏为盈。

  咱能不能不折腾,好好当个收租公行不行!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