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蚂蚁的帝国 第三章 喧嚣协会(二)

《蚂蚁的帝国》第三章 喧嚣协会(二)

作者:书中憩 字数:1990 书籍:蚂蚁的帝国

  喧嚣协会,并不是“协会”的官方名称,按照创立者的初衷,“协会”也不应该有官方的名称。只不过,随之“协会”的名气越来越大,学生们赋予它“喧嚣”的定义。

  “协会”是由早期来临风城留学的各国年轻贵族们创立的学生狩猎社团“鸭咀帽俱乐部”演变而来,那个时代,因为“甲子战争”刚结束没多久,九州国自上而下弥漫着排外的情绪,所以各国的留学生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诸多不公的对待。

  由于多次申请狩猎活动被不理由拒绝,“鸭咀帽俱乐部”转而演变成为各国留学生反抗不公、传递诉求的社团,他们的成员以斜戴不显高雅的千草蓝粗布鸭咀帽表明自己的身份和立场。后来因为在集会游行过程中发生了暴力事件,“鸭咀帽俱乐部”受到学校和当局的抵制,并最终被取缔,迫使活动转向地下,逐渐变成了秘密组织“协会”。

  时代在进步,随着“改新运动”的开展,九州全国上下排外的情绪逐步缓和,学校和当局也开通了与留学生公开对话的通道,“协会”也开始渐渐失去了原本存在的意义,会员们也先后选择退出。

  最后仅存的几名会员决定在毕业典礼当晚决定举办一场晚宴,以纪念曾经奋斗过的岁月。据说他们特地去临风城里最好的裁缝店“萨维尔10号”,量身定做了统一的礼服——以“协会”颜色千草蓝和象牙白为主色、镶着黄铜扣的立领燕尾服。他们用剩余的公用会费包下了一个乡村餐馆,开始前每人分到一个垃圾桶,这样无论如何大吃大喝都不用离开餐桌。

  席间,他们一会针对各国的局势发表高谈阔论,一会比赛做打油诗,一会通骂九州国的“兵役制度”。。。大吵大闹将近半夜的时候,店主实在忍受不住,就请他们离开,不想被其中一人以“没有奶油蛋糕,无法结束宴会”的理由拒绝。

  大半夜的,在这乡村小店哪会有什么蛋糕,店主一时压不住火,和他们爆发了言语冲突。这帮喝得大醉的人哪里还有什么理智,在酒精的作用下,他们将店主打了个半死,疯狂地砸毁了就餐的餐厅,临走前还不忘点了一把火。

  如果没有最后那把火,也许就不会发生后面的一切。

  乡村餐馆坐落于后山,恰逢当晚起风,火势快速蔓延,待城中的救火队赶到现场,漫山大火已很难控制。这场火整整烧了半个月,绵延万倾,造成25人死亡,临风城外近千所房屋焚毁,城内则被大火浓烟包围。

  几个始作俑者第二天刚酒醒,见闯了大祸,连行李都不收拾就逃回了自己的国家。

  抓不到犯事的人,知事大人只好当众指责学校对自己的学生疏于管教,酿成大祸,责令学校针对大火造成的人员伤亡、建筑损毁进行赔偿。

  学校也不服气,说这几个肇事者犯事的时候已经毕业,不再是学校的学生,学校对他们的行为无法负责,拒绝赔款。

  当局和学校相互推诿的行为,彻底惹恼了临风城的百姓,大批本地人走上街头,游行示威、讨要说法。

  州府怕事态进一步严重,上书外务司,向几个肇事者所在的国家发布谴责书和引渡公文。

  如此一来,原本地方案件一下子上升到了国事的高度。

  各国收到相关文书后,态度并不一致。

  南方势弱的康居国、暮国、巴颜国忌惮九州国力,起初有些松动,逮捕了肇事者,准备移送给九州。

  大西国则不然,直接回函:国国有别,法度不一,不便引渡。

  其他三国一看大西国如此硬气,恐国人诟病国家软弱,也效仿回函。

  九州皇帝闻讯大怒,欲讨伐诸国,内阁首府大臣以“甲子旧伤未愈”力阻。君臣意见相左,最终通过内阁投票,战争提议被否决。

  战事未起,不代表此事就告一段落。相反,九州国执事省大臣亲自对接各国政要,要求严查法办肇事者,与此同时九州的文人、学者纷纷撰写文章制造声讨几国傲慢、无礼,不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氛围。如此折腾了大半年,各国顶不住内外的舆论压力,只好按照本国的法律抓了人、判了刑,赔了钱,九州才没再追究。

  几年后,肇事者们纷纷出狱,有文人曾想著作记录此次事件,可在采访过程中,每当提到有关“协会”的问题,他们都像是得了或轻或重的健忘症,选择闭口不谈。文人猎奇,笔头一转,靠着所掌握的为数不多的材料和想象力,写下了一篇名为“九州地下的学生力量——协会”的文章。

  文章中,他把“协会”描述成了一个极其神秘的组织,成员都是各国在九州留学的贵族,他们气质接近、无法无天,总爱利用出格的举动表达自己对社会的不满。

  要想成为“协会”的正式会员,你必须有超凡的个人魅力、“能文能武”,最重要的还要有钱,毕竟按文中表述“协会”一年的会费为十枚通用金币。收上来的会费除了用来购买“萨维尔10号”定做的制服,剩下的部分主要用于购买高档烟、酒,以及喝醉后打砸破坏的赔偿金。

  这篇真实性有待考证的文章,一经发表,便在各国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曾经在九州做过留学生的政要们,被传出曾是“协会”的成员,无论他们如何否认,公众都无法完全信服。后来,这些政客们发现曾是“协会”成员的传闻不但对他们的支持率没有构成什么影响,反而可以被用作竞选时宣传的噱头,也就没人出来否认了。

  久而久之,关于“协会”成员们各种“离经叛道”的传说,在各国留学生们中成为了最时髦的话题。“协会”依然存在着,越来越多的人私下里这么说。在这股力量的促使下,有人按照传说中的描述,重新组建了“协会”。

  他们甚至制定了更为苛刻的入会的条件:候选人首先必须是拥有纯正蓝血血统(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贵族血统)的男性,同时具备超凡的个人魅力、“能文能武”、富有这些硬性条件。

  具备条件的候选人,由老会员提名推荐,全体成员对其进行秘密考察和表决。集体表决通过的候选人,需要喝下一杯“特制”的酒,且不吐出来,才能真正成为“协会”的成员。

  这些年下来,在学校期间,“协会”的成员们具体都干过什么、拥有什么特权,没人知道。

  但在成员们毕业后,回到各自的国家,能够获得不菲的政治、经济权利,倒是公认的秘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