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糜汉 第五百一十六章 宁俘不降 三族将夷

《糜汉》第五百一十六章 宁俘不降 三族将夷

作者:酱油拌历史 字数:3716 书籍:糜汉

  在离的与姜维不远之后,魏延更加看清了姜维的相貌。

  细细打量之下,哪怕姜维的身上沾染着不少血污,但魏延的心中还是不禁浮现起一个感慨。

  果真是细皮,呸,果真英武不凡呀!

  哪怕被大量汉军包围,但姜维并未如常雕那般,早早地就放下手中的武器投降。

  而他的本部兵马见姜维没有投降的意思,他们也继续紧紧地环绕在姜维的身边。

  百余残兵,在姜维的带领下,却显得比常雕的那上千魏军更有骨气,这种反差感饶是魏延心中也颇为惊叹。

  实在是最近听到魏军投降的事例太多了,突然出现颇有骨气的一支魏军,这当然会让身为军人的魏延心中浮现好感。

  对,魏延是因为姜维的表现才对他欣赏,绝不是因为糜旸的缘故。

  姜维在听到身前有一位膀大腰圆的壮汉,说出要自己弃械投降的话后,他隐隐有猜出眼前这位武将的身份。

  “敢问足下可是魏将军?”

  近几年糜旸给了魏延不少机会,这让魏延不再是当年那默默无闻的汉中都督。

  若论威名他或许还比不上丁奉,可在糜旸的帐下诸将中,也是仅仅次于丁奉的存在。

  面对姜维的询问,魏延坦然的承认了自己的身份。

  而姜维在知道身前便是魏延后,他问出了让魏延意外的一句话:

  “若我不降又如何?”

  姜维的语气虽似在试探,但他的眼神却颇为坚定。

  听到姜维竟敬酒不吃,魏延一旁的傅佥大怒。

  姜维的名号傅佥听都没听过,他觉得在魏军大势已去的情况下,以魏延的身份能够亲自劝降已经算是一种莫大的礼待。

  没想到姜维竟然敢拒绝!

  大怒的傅佥挥手让周围的汉军举起手中的弓箭,而这一幕被魏延看到后,他当即大惊失色。

  魏延转身对着傅佥怒斥道:“你在作甚!”

  在斥退傅佥之后,魏延不理傅佥一脸委屈的神色,又下令周围的汉军纷纷放下手中的弓箭。

  糜旸要的是活的姜维,绝不是一具尸体。

  而要是将姜维的尸体带到糜旸的面前,那种场面魏延想都不敢想。

  魏延在止住部下的异动后,他虽很想告诉姜维,实际上是大将军想要他,但考虑到周围有着这么多人存在,魏延还是忍住了这种冲动。

  脾气向来暴躁的他,这一刻却拿出前所未有的耐心,指着那百余人人带伤的姜维亲兵说道:

  “若你放下武器,吾可保彼等性命。”

  这百余亲兵能到这一刻还对姜维不离不弃,与姜维的关系定然是匪浅的。

  果不其然,姜维在听到魏延的这个条件后,思虑再三后,他最终无奈地丢下了手中的武器。

  方才魏延的表现姜维都看在眼里,虽然不知道魏延为何会对他这么看重,但有着这份看重在,魏延也不至于会当众食言。

  姜维能得到百余死士的效死,靠的就是他平时待他们如手足的作风。

  在这种作风下,魏延提出的条件,恰恰是姜维无法拒绝的。

  再者,魏延只是要求他放下武器。

  被俘与投降是不一样的事,就像当初的常雕一般。

  魏延见姜维在自己的劝说下,终于愿意放下手中的武器,他脸上虽未表现出什么,但实际上内心中却充满着喜悦。

  魏延并没有食言,在姜维及他的百余亲卫相继放下手中武器后,魏延只是指挥汉军上前将姜维及他的百余亲卫擒获。

  而在完成这件事后,魏延便脚步轻快地率军朝汉军大营返回。

  从始至终,魏延都未看不远处的常雕一眼。

  哪怕论身份,常雕与姜维不在一个等级上。

  而其实这才恰恰是魏延的真实性格,对于战败的敌将,他不进行羞辱已经不错了。

  魏延的区别对待落在常雕眼中,让常雕的心中充满了羞辱感。

  就算他是第二次被俘,但好歹也看自己一眼,象征性地问上一句自己是否愿意投降呀!

  可还未常雕羞愤多久,周围冲来的汉军很快就将他捕拿起来。

  而看着与自己同样被缚上绳索的姜维,又想起方才姜维与魏延的对话,常雕后知后觉的发现——姜维好似不是“魏奸”!

  很快身处在阴平城内的糜旸,便收到了魏延的百里加急。

  在加急文书中,魏延向糜旸汇报了,他已经成功捕获姜维一事。

  得知这事后,糜旸心情大好。

  哪怕他之前暗中做了许多布置,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很多事未到最后一刻,都无法确定结果是怎么样的。

  而对糜旸来说,当下的结果无疑是他最为希望看到的。

  或许是被糜旸调教的怕了,魏延现在也懂了不少人情世故。

  在己方大军还未返回阴平的时候,姜维就被魏延派人送回到阴平城中。

  就在姜维被送到阴平的当日,糜旸就饶有兴趣地让人将姜维带上来。

  姜维,这是后世任何季汉粉心中,无论如何都无法绕开的两个字。

  这二字代表着季汉最后的热血,亦代表着季汉最后的浪漫。

  当然糜旸今世早就见过许多历史上的传奇人物,故而对于历史上的名人,糜旸心中并没有向往之情。

  糜旸之所以会想急着见到姜维,更多的原因是在于,他想尽快折服姜维这员名将。

  后世关于姜维的事迹,更多的是姜维投奔季汉后发生的。

  或者准确点来说,是诸葛亮逝世之后。

  那时候的姜维年纪不小,已受到许多世事的磨练,谋略品性都已经无限趋近于后世那个为人熟知的样子。

  但目前糜旸捕获到的姜维,可不是这样子的。

  魏延在加急的文书中,明确告知姜维在被捕获那日的表现。

  很明显,姜幼麟目前是不想投降的。

  对于这一点,糜旸倒也能表示理解。

  若按照曹魏的九品中正制派衡量人才的话,以姜维的出身及声望,怎么也能得到一个中中的评价。

  中中虽然只是九品中正制的第五等,可当下九品中正制初创,不像两晋时那么不要脸,当下的选拔标准还是很严格的。

  曹魏中那么多年轻俊才,能得到中中评价的并不多。

  这难得的评价,就足以让姜维在曹魏的官场受益无穷。

  再加上姜维的宗族在凉州。

  在这种情况下,姜维又岂会轻易的投降呢?

  历史上的姜维之所以会投降季汉,最大的原因绝不是他对季汉有着天然的忠心,而是他被自己的上司逼得走投无路了。

  年轻的姜维,与年老的姜维,是有很多不一样的。

  就在糜旸思索这些的时候,五花大绑的姜维被军士带到了糜旸的身前。

  糜旸今日见姜维,并未召其他大臣陪伴,大堂内有的只有丁封统领的一干亲军。

  而姜维见自己被汉军带到一身穿华服的年轻人面前,心性聪慧的他,猜出了眼前这位年轻人的身份。

  汉大将军,糜旸!

  糜旸不知道的是,姜维心中对他的兴趣,也一点也不少。

  甚至远远在他对姜维的兴趣之上。

  当初姜维为何会不顾姜母的阻拦提前出仕,不正是糜旸的事迹激励着他吗?

  心气高远的姜维当初认为,糜旸能做到的事,他未必做不到。

  怀抱着这种理想,姜维毅然决然地拜别母亲,放弃唾手可得的清贵职业,选择来到危险的大军中任职。

  可以说,在之前姜维既将糜旸当做他心中最大的假想敌,亦将糜旸当做他学习的榜样。

  这种矛盾的心理,让姜维在见到糜旸的那一刻,羞愤地低下了头。

  不管心中的志向有多高远,但人总得认清现实。

  仅仅是糜旸帐下的一员大将,他都不是对手,又何况糜旸呢?

  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给了年轻的姜维重重一击。

  姜维的低头被糜旸看在眼中。

  他虽不知道一向胆大如牛的姜维,为何会在他面前浮现颓丧之态,但为了能彻底折服姜维这头幼麟,糜旸让一旁的亲军将姜维身上的绳索给解开。

  在糜旸的命令之下,姜维身上的绳索很快尽数退去,这让姜维身体得到自由的同时,也让姜维抬起头正视糜旸。

  刚才初看糜旸时,只觉得糜旸似一颗耀眼的太阳般不可直视。

  但现在再看糜旸,姜维却又觉得糜旸散发出的光芒颇为和煦。

  毕竟以糜旸当下在天下的地位,无论是他主动接见自己这样一个俘虏,还是他主动将自己身上的绳索退去,都体现了他对自己的重视。

  士为知己者死,姜维当下心怀大魏,做不到为糜旸效死,但对糜旸充满好感还是很正常的。

  见姜维的目光再次望向自己,糜旸脸上露出笑容,手指向一旁的坐席对着姜维言道:

  “伯约请坐。”

  面对糜旸的邀请,姜维倒也不扭捏,他在对着糜旸一拜后,径直地坐在了离糜旸不远的坐席上。

  在姜维坐下后,糜旸主动对姜维说道:“往日与伯约互通书信之时,便觉得伯约非一般隽才。

  今日相见,果真气度不凡。”

  糜旸的夸赞令姜维有些谨慎。

  他可是知道当下他与糜旸二人的身份,不是什么多日未见的好友,而是一位失败者,一位胜利者。

  在如此悬殊的身份差距下,糜旸突然对他释放善意,那本身就是一件可疑的事。

  不过姜维也不难猜出糜旸的目的。

  于是在糜旸夸完姜维不久后,姜维便直接拱手对糜旸言道:

  “维乃魏臣,不敢受尊驾如此夸赞。”

  姜维在话语中既表明自己为魏臣,又只称呼糜旸为尊驾而不称呼糜旸的任何一个大汉的官号,他的态度已然表露无遗。

  姜维是在婉转的告诉糜旸:你对我看重我很欣喜,可我们毕竟分属不同阵营,有些话也就没必要说了。

  姜维的言外之意,糜旸又岂会不懂呢?

  就是因为懂,糜旸才下意识地笑出声来。

  自他成为左将军以来,在己方地盘之内,他从未遇上过软钉子。

  没想到今日在姜维身上,却是遇到了。

  不愧是那个一怒之下,敢不顾家中老母南下投汉的姜维,的确是很有个性。

  可惜糜旸也是个有个性的人。

  按当世的礼数,常人被婉拒后,都会识相地不再谈论此事。

  特别是姜维与糜旸都是当世的士人,对于这点潜规则都清楚的很,士人最重体面。

  不过糜旸的脸皮比寻常的士人,会厚上那么一丢丢。

  “不知当年尊父为国捐躯时,为的是汉,还是魏乎?”

  糜旸的这句话,直接让姜维勃然变色,他想要反驳,但却没办法说出任何一句话。

  姜维的父亲姜冏曾是天水郡功曹,当年天水羌氐作乱,姜冏挺身护卫郡守,死在战场。

  那一年天下的年号,可是大汉的建安。

  也就是说,姜冏是为大汉捐躯的,这代表着姜冏乃是一名不可辩驳的汉臣。

  可身为儿子的姜维今日却自称魏臣,这难道是孝顺吗?

  在糜旸拿出孝道这个大杀器后,姜维方才婉拒糜旸的那句话,无疑是句笑话。

  见姜维扯的名义不再成立后,糜旸又接着说道:

  “你无须拿空话蒙骗于我,若你真如此看重大义,你成年后早该南下投我大汉才是。”

  糜旸的这句话,更是让姜维沉默不语。

  “那么你究竟是为何,执意不愿归附大汉呢?”

  很多人会因为姜维年老时的表现,就下意识的认为姜维年轻时是个忠义之人,这其实是不对的。

  因为姜维时的表现,不能说他没有原则,但肯定与忠义二字扯不上边。

  面对糜旸这个询问,姜维在沉思良久后,最后长叹道:

  “我自出凉州以来,凉州刺史杨公多次照拂,提拔于我,对我来说,他实为我之恩主。

  今恩主在北,我又岂可背他而去乎!”

  这就是姜维面对魏延与糜旸的招揽,会相继拒绝的最重要原因。

  姜维当下看重的,从来就不是忠义二字,他看重的是信义。

  这从历史上姜维的表现也能看的出来。

  姜维也知道他无法再瞒住糜旸,因此他也不再隐瞒。

  当姜维说出心中的真实想法后,糜旸不出所料的点了点头。

  然后他从怀中掏出一份情报,对着姜维言道:

  “你的恩主杨阜,恐怕再难活过今年了。

  包括他的三族。”

  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姜维顷刻勃然大怒。

  凌晨还有一章。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