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糜汉 第二百三十九章 曹魏国力 长安异动

《糜汉》第二百三十九章 曹魏国力 长安异动

作者:酱油拌历史 字数:3682 书籍:糜汉

  糜旸将城外大军的指挥权交予张南,而他自己则在冯习完全控制武当城之后,领着亲军进入了武当城中。

  虽然为了控制武当城,一部分汉军开始入驻武当城中。

  但是糜旸并没有让全部的汉军都进入武当城,他在城北依然留下万余大军在外拱卫着武当城。

  在有足够兵力的时候,城外留下一支大军与城池互为犄角是有必要的。

  当糜旸领着亲军入城之后,他问延平的第一件事便是:「城中粮仓何在?」

  在糜旸的询问之下,延平立马就带着糜旸来到了位于武当城东的粮仓之处。

  重要的城市中,基本上都会有着粮仓的存在。

  古代储粮之所,有廪、囷、京及窖、窦等。

  虽然名称不一样,但用途都一样,都是用来存放粮食的地方。

  其中,廪、囷、京为地上建筑,窖、窦位于地下。

  武当县位置紧要,乃是拱卫南阳郡的西大门。

  因为武当县在军事上的战略意义,所以虽然武当城的规模并不大,但是在这里却建有四座粮仓。

  目前是延康元年九月,正是渐渐进入秋收的月份。

  早在八月时曹仁针对汉兴郡的军事行动就已经开始,所以按道理来说,目前粮仓中应该并无多少存粮才是。

  但是这种情况,只属于南方的诸侯刘备与孙权,北方的曹魏势力却没有这种限制。

  刘备与孙权合起来的地盘虽然很大,但他们的地盘大多都集中在长江的南方,所以他们地盘中的农作物大多以水稻或者小麦为主。

  而对于曹魏来说,作为华夏文明起源的黄河流域,就在他的势力范围中。

  在黄河流域周围,是非常有利于种植粟米的。

  粟米,就是后世的小米。

  古人常有五谷一说,五谷在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

  而五谷中的稷指的便是粟米。

  随着华夏历史的不断变迁,作为中国人主要食用的农作物亦随着时代而在不断改变着。

  但是在两汉时期,北方华夏子民作为主食的农作物便是粟米。

  粟米之所以能成为北方华夏民族的主食,有着方方面面的原因。

  粟米耐旱耐贫,产量稳定,是水稻发展起来以前,古代中唯一呈现盈余状态的谷类作物。

  《论衡·率性篇》中记载:「西门豹灌以漳水,则(粟)亩收一锺」。

  粟米亩产十石,折合成现在的计量单位,一亩产粟205市斤。

  到了汉代,《前汉纪·文帝二年》中记载「百亩之收,不过三百石」,折合成现在单位为亩产281市斤,这还是比较差的情况下。

  超高产量保证了粟米,在唐宋以前的社会粮食结构中占据着顶梁柱的地位。

  与同时期的稻米与小麦的亩产量相比,粟米的产量是稻米与小麦的数倍以上。

  另外粟米具有保存时间长的特点。

  粟米的保质期长达9年,而稻米的保质期最多只有5年,可见粟米天生就是当军粮的料。

  史料记载隋朝亡国20后,长安府库中的积粟仍然可以食用。

  而且粟米在军营中是人马共食的,粟米中蕴含的能量很高。

  汉朝时为了保证战马充沛的体力,给战马添加的精饲料就是粟米。

  根据《盐铁论》的记载:「一马伏枥,当中家六口之食,亡丁男一人。」

  1匹战马就要吃掉至少6人的口粮,而汉武帝时期,全国拥有40万匹马。

  若不是粟米有高产量,汉武帝根本就无法养起如此多的战马。

  粟米成熟时间短,春播的粟米一般在夏季左右就可以收获。

  夏播粟米一般在冬季左右就可以收获。

  早在今年夏季时,当南方的刘备与孙权还在等着稻米或者小麦成熟时,曹魏已经收割了大量的粟米。

  粟米在黄河流域的产量本来就奇高,在加上曹魏屯田制那官八民二的,近乎苛刻的剥削比例,今年曹魏官府收获了大量的粟米。

  并且稻米,曹魏在淮河流域也有着广泛种植。

  在曹魏的关陇地区,还种植着大量的小麦。

  曹魏地盘中的水稻与小麦收成都很可观,并不比南方的孙权与刘备差。

  在等待稻米与小麦成熟的时间中,曹魏有着从黄河流域收获的粟米作为军粮的支撑。

  所以为何历史上的曹魏就像加了uff一般,就算经历一场大败,也能很快卷土重来。

  在建安二十四年冬季时,曹操还抽不出太多兵力救援曹仁。

  但是到了今年夏季之后,曹丕就可以任性地带着数万魏军南征宣耀武威,不在意军粮的损耗。

  因为曹魏手中握着目前华夏的三大主要产粮区:

  黄河流域、渭河流域、淮河流域。

  所以只要给曹魏数年休养生息的时间,曹魏这个占据了华夏主要产粮区的战争机器,他所发挥的强大国力就足以压死刘备与孙权。

  如今糜旸面前的这四个大粮仓,装的全都是满满当当的粟米。

  当初糜旸之所以要攻打武当,他为的便是这四个粮仓中的粟米。

  糜旸眼神中流露出贪婪的神色看着眼前的这四个粮仓,延平作为武当县中的地头蛇,他当然知道目前这四个粮仓是谁负责看管。

  看守粮仓的小吏,有不少就是出于他的家族中。

  延平马上让族人寻找来武当城中的仓官,在仓官到来之后,延平马上问仓官道:「眼前这四座粮仓中,共有粟米多少石?」

  仓官在看到糜旸时,他猜出了糜旸的身份不简单,所以他脸怀畏惧地对糜旸言道:

  「目前在四座粮仓中,共有粟米将近20万石。」

  听到眼前的四座粮仓中,有着近20万石粟米后,糜旸的眼睛流露出兴奋的神色。

  在当世的军队伙食供应中,一般采取的是一日两餐的制度。

  在这种制度下,一般来说一位士卒一个月所耗费的粮食要一石左右。

  正常一万大军,一月消耗的粮食便在一万石左右。

  20万石粟米,足够一万大军正常消耗2年时间。

  就算糜旸的大军是采取一日三餐的制度,这20万石粟米也已经足够支撑他大军,至少一年半的军粮供应了。

  曹魏不愧是狗大户,真富呀。

  依照汉兴郡的贫瘠,日常供给一万大军的军粮所需已经是有些艰难。

  等将来大军北伐之时耗费的粮草更是海量,糜旸早就担心将来会有粮草不足的风险。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充足的粮草,什么仗都是打不赢的。

  现在有了这20万石粟米,将来在刘备大举北伐之时,糜旸就可以自带军粮与曹魏打一场持久战了。

  说实话哪怕给糜旸老老实实一年种田的时间,按照汉兴郡的情况,一年的存粮都可能不会有20万石。

  因为汉兴郡目前处在百废待兴的情况中,需要用到粮食的地方很多。

  果然种田得种,打野还是要打的,这次糜旸可谓是赚了个盆满钵满。

  糜旸看向眼前这四座

  粮仓,他已经将它们看作四座金山。

  糜旸马上下令张嶷率军将武当城中的粮仓正式接管,并且严禁一切闲杂人等靠近粮仓所在。

  现在这四座粮仓就是糜旸的逆鳞所在,谁动谁死。

  只要糜旸能顺利将这20万石粟米安然运回汉兴郡中,那么他这次攻打武当县的目标就全部完成了。

  在令张嶷领军接管这四座粮仓后,糜旸又马上派出使者前去西城召唤吕乂。

  要运送将近20万石的粟米,尽管糜旸有着水运的便利,但这也是一件不小的工程。

  他现在需要吕乂这样的干练之才,来帮助他完成这项任务。

  在完成这一系列布置后,心情大好的糜旸让延平先行离去,他自己则在丁封的护卫下回到了县府之中。

  在回到县府中后,糜旸第一时间就看到了早早等在县府中的张包。

  张包见糜旸归来,他的脸上浮现喜色,他连忙上前拜见糜旸。

  糜旸见张包不率军士在城中巡视稳定人心,反而在县府中等待着自己的归来,他带着疑问问张包道:「公本,你是有事情要禀报吗?」

  因为与张包的关系,所以在私下里糜旸与张包相处时,还是习惯称呼张包表字以示亲近。

  面对糜旸的询问,张包对着糜旸一拜道:

  「将军,目前武当城外还有数千贼军骑兵游荡。」

  「若继续放任他们不管,不利于将军来日继续进军。所以包想请战,为将军戬除掉那数千贼军骑兵。」

  听到张包是为了此事前来,糜旸脸上流露思索之色。

  张包所说的事,他岂能不知?

  但是想戬除掉那数千骑军,却不是一件容易的。

  骑军与步军之间,因为兵种的不同,所以所用的战法也很不一样。

  步军要想获得胜利,通常都是要先进行结阵。

  而骑军他们的战法则十分多样。

  其实与常人理解不同的是,在当代并没有骑军克制步军一说。

  很多兵法中都说了,只要借用着地形的优势,步军亦能正面击败骑军,相反亦然。

  但根据目前的地形来说,武当城南是汉水,城北却是一大块平原。

  平原地形对骑军的加成可不是一般的大。

  虽然糜旸目前手中拥有着数倍于敌方的兵力,但是曹泰与司马懿又不是傻瓜,会傻傻的等在平原上被数万汉军所包围。

  他们完全可以利用骑兵的高机动力,来躲避汉军的包围。

  而若是不将骑军包围起来,汉军最多可以做到驱逐魏军骑军,是没办法将那两千魏军骑军歼灭的。

  但是若仅仅是驱逐的话,那么只要汉军一撤回大营中,曹泰与司马懿又可以率领着魏军骑军在武当城外游荡。

  而且只要数次击溃魏军骑军无果,那么汉军的士气肯定会受到影响。

  这便是之前糜旸严令汉军,不准出营与魏军接战的原因之一。

  付出和收获完全不能正比。

  糜旸亦知道在武当城陷落之后,两千多魏军骑军还不离去的原因。

  只是就算知道曹泰与司马懿的意图,糜旸也没有办法。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一无骑军,二无地形,贸然出击是不智的。

  要想正面击溃那两千多骑军,最好的办法便是自己也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军。

  这也是糜旸不打算趁机攻打宛城的原因之一。

  武当到宛城的陆路,可谓是一片坦途,曹丕的援军又可能在不日就会到达。

  一旦大量的魏军骑军进入广袤

  的平原之中,那对汉军的补给线来说会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这个道理刘备也知道。

  所以哪怕明明从襄阳北伐更为快捷,但是刘备还是要执意将亲征方向放在关中。

  因为纵使汉军在南方大地上战功多么显赫,一旦汉军越过长江进入中原,在己方缺少骑军的情况下,那时候局势对汉军就会大大不利。

  没有自己的骑兵,汉军是没办法在中原大地上取得优势的。

  糜旸否决了张包的提议,对那两千魏军骑军,他还是抱着原先的打算。

  但就在糜旸否决张包的提议之后,邓艾却拿着一封军报急匆匆地来到他身前。

  糜旸见邓艾急切的样子,他马上接过邓艾手中的军报然后看了起来。

  在看完军报中的内容之后,糜旸皱起了眉头。

  曹真!

  糜旸马上让丁封前去召集一众将领,来县府大堂中议事。

  在丁封的召集之下,很快的现在能抽开身的汉军将领都到达了县府大堂中。

  见诸将到齐后,糜旸立即将军报中的内容,告知给了在场的诸将。

  而在得知军报中的内容后,方才到来的诸将脸上尽皆浮现惊色。

  在场的老将冯习更是直接出身,请求糜旸马上撤军。

  是什么样的军报内容让冯习如此紧张呢?

  这封军报乃是在汉中的法邈送来的。

  军报上的内容很简单,主要只写了一个内容。

  逆魏镇西将军曹真亲率大军于长安集结,似有大举进犯汉中之意!

  要知道为了让糜旸的谋划万无一失,刘备可是将汉中的大部分精锐都调拨给糜旸,如今汉中正是兵力最空虚的时候。

  如果汉中一旦被曹真的大军趁虚而入拿下,那么益州的门户将大开。

  这样的后果,没有人承担的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