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凤女不归 第六十七章:赌一个约定

《凤女不归》第六十七章:赌一个约定

作者:轻舟白马 字数:1073 书籍:凤女不归

  “那就好,这是避免凶煞登门的最佳手段。”

  四海牛郎并不愚蠢,而且是胸怀大志的不世之雄,明时势识兴衰,聪明得很。

  他的爪牙用淬毒无影针,谋杀了飞虹剑客的一位朋友,激起了众怒,势将动员所有人手对付他。

  杨敏,更令他心惊。

  还有一个神出鬼没的九州冥魔,也同样令他心惊胆跳。

  走,是他唯一的选择。

  一大队凯旋北返的边军,由一位千户领队,浩浩荡荡徐徐通过五里亭,千余人的队伍拉有四里长。

  凯旋,应该人强马壮,盔甲鲜明,胜利者的军容应该极为壮观。

  可是,一点也不像凯旋归来的盛壮军伍。

  正德皇帝御驾亲征,自称威武大将军,皇帝的至高头衔不要了。兵出京,在江西造反的宁王,已经被督师赣南的王阳明先生捉住了。

  但皇帝不许奏捷,要乘机到江南玩玩,江南的美女多,寡妇也多,皇帝就喜欢这两种女人,也想亲自平定叛乱表示威武。

  因此,这些在江南玩了一年的十余万边军,根本就不曾作过战,不断在各地逛来逛去。

  他们都是所谓重兵,全身重装备,有盔有甲,有坐骑需要照顾,南方温热的气候,把他们整得十之四五水土不服,搜刮来的财物,全被军官们吞没了,没得到丝毫好处,无不怨天恨地。

  长途跋涉,盔挂在鞍前,甲卸下搁在鞍后的马包上,倒挟着长枪斩马刀,衣衫不整,一个个垂头丧气,真够瞧的。

  后面的辎重车队更糟,四匹健骡拖挽的双套大轮军车。车厢车架挂满了乱七八糟的杂物,甚至有盔甲,有晾晒的衣裤。

  形容为残兵败将,不算离谱,难怪千余人的队伍,拉长了四五里,打前站的兵马到了五里亭,殿后的后卫还在城外的环城大道上。

  杨敏与十余名旅客,跟在队尾保持半里距离,任由健马自由举蹄,慢慢北行听天由命。

  军队不许旅客超越,旅客天胆也不敢放马奔驰抢道。

  他的坐骑是二级枣紧,算是良好的坐骑。

  行李也简单,一只马包,一个鞘袋,标准的长途旅客打扮,只是人生得俊伟出色,颇为引人注目。

  神针织女也乘了一匹玉花聘,傍在他右首并辔徐行。

  “杨兄,你在京都要停留多久?”她脸上依依的神情流露无遗。

  “大约一月左右。”杨敏的神情却显得洒脱:“替朋友办一些琐事,需各方奔走,不便久作羁留,事情办妥就走。”

  “我等你早着归鞭。”她嗓音有点变:“你如果不来看我,我会望穿秋水。”

  “恐怕不可能。”杨敏说:“我可能卖掉马和鞭,乘船扬帆南返,在山东德州附近,还得逗留十天半月替朋友办事。那位牛郎在京都,不会多远留,京都良乡的金翅大鹏岳家子弟,不会容忍他在京都网罗羽翼。南边两条龙,北地一大鹏;都是功臻化境的领袖人物。那只大鹏尤其气量狭脾气暴,与京都权贵有良好关系,哪会容许野心勃勃的袅雄远来撒野?他如果返回,你得小心了。”

  “他还得小心我呢!哼!”她脸色一变,动人的晶亮凤目,突然放射出阴森的冷电。

  “咦!你……”杨敏听出口气不对。

  “不谈我,我心中有数。杨兄,你怎知道那畜生把我掳至客店的?”她重拾话题,避免谈及自己。

  “我藏身在房内,利用门隙窗缝留意他们的动静,他们的一举一动皆难逃过我的耳目。甚至他们各处理伏爪牙的位置,我都一清二楚,对面客房的动静,我会忽略吗?”杨敏说得头头是道,似乎他住在客房,可以透过房舍墙壁监视四面八方。

  当然,那是不可能的事,她也没留意杨敏的语病,也不知道客院的建筑格局。

  “幸亏你早到一步……”她眼中的冷电又现。

  “不要放在心上。”杨敏打断她的话:“你仍要找九州冥魔?”

  “我哪敢?”她笑了,是慧黠的笑:“今早本城双太岁两位大爷,登门向我爹提出严重警告。”

  “警告什么?”杨敏也怪笑。

  “不许任何人再提九州冥魔的事,声称胆敢与九州冥魔作对的人,就是双大岁的仇敌。”她用马鞭向前一指:“昨晚他们在前面的五里亭,拦住那位大英雄讲理,理没讲通,几乎丢命。危机千钧一发中,九州冥魔突然出现救了他们,打得那位大英雄掉落水沟逃之夭夭。他们说出经过,所以警告本城的大爷们,干万不要仇视九州冥魔。九州冥魔是他们的救命恩人。”

  “原来如此。”

  “所以,我哪敢冲犯六岁呀!”

  “你胆大包天,敢冲犯九州冥魔,敢冲犯牛郎……”

  “不提他。”她加上一鞭,健马急冲。

  普通的轻骑兵,一天的行程是八十里,边军是重骑兵,平时的行程一天四十至六十里,这一队边军,仅走了三十五里,便在大屯镇扎营。

  旅客也跟着倒楣,乖乖在大屯镇打尖。

  聪明的人不落店,干脆等天黑赶夜路。

  杨敏也不落店,在镇外的树林歇息,到镇上买食物草料,准备夜间动身。

  树林东面不远处,是军帐林立的边军宿营区,胆小的人不敢接近,因此他不怕有人在暗中跟踪盯梢。

  当然他心中雪亮,没有人跟踪盯梢。

  四海牛郎那些人,五更初便远离疆界了。

  二更天,他出现在南返途中,穿着打扮改变了,头上是青巾包头,背上有一顶花边遮阳帽,穿的是两截皂服,肋下有一个招文袋。没错,是官差。

  嘴上粘了两撇大八字胡,左须有一条两寸长刀疤,鼻梁隆起像鹰勾鼻,一口白牙变成褐色的。

  杨敏已不再存在,他变成另一个不为人知的官差。

  四更初,他出现在达沿河边的一座破屋,从屋后草丛取出两个大革囊,比一般的鞘袋稍小些,可当鞘袋使用。系妥毕,立即就遣,蹄声得得踏上归程,府城的灯火,渐渐消失在身后。

  他才是胜利者,才是凯旋的勇土,一条如意的变色龙。

  鞘囊内,有十六色珍宝,二十锭十两金元宝。

  其实,大屯镇的留宿旅客并不多,大半跟在军伍后赶路的旅客,等得不耐烦。

  这些旅客,绝大部分是从河南来的,在顺德落店时,并不了解顺德是往西往南的分道站,不了解顺德是军运分道的中心,不理会店伙的好意劝告,按习惯鸡鸣早看天动身北上,认为军运不可能影响他们的行程。

  动身之后,才发现不妙,后悔已来不及了,只能一步步慢慢跟,跟得心中冒烟,因此,改变主意赶夜路。

  天一黑,旅客便—一抬掇启程。

  一个穿了两截青在村妇装的中年妇人,在镇东的树林草丛间疾走,脚下轻灵俐落,根本就不像一个中年村妇,胁下挟着长布卷,在纷纷拾掇准备驮马坐骑的旅客歇息处,匆匆掠过像在寻觅厮熟的人。

  显然她失望了,直至旅客们所剩不多,她仍在各处寻寻觅觅。

  她始终不敢接近军营外围的哨兵警戒区,那一带也罕见歇息的旅客,因此不曾接近杨敏歇息的小树林,临时歇息的旅客,绝大多数在镇北散布在树林草地里。

  三更天,镇内镇外已不再有人走动,该走的旅客早就走了,留在镇内客店投宿的旅客并不多。

  她只好动身离去,乘了一匹与她身分年龄不配的雄骏黄瞟,鞍辔齐全品质一流,马包鞘袋也都是精品,单人独骑孤零零踏上往北的旅程。

  四海牛郎一行二十二骑,分为三组北行,速度颇为可观,因为幸运地没碰上军队。

  再就是失败逃走必须快马加鞭,以免被追及。

  不论是杨敏或九州冥魔,这位大英雄都心中凛凛。

  飞虹剑客如果被逼急利用官方力量对付他,他付不起损失惨重的代价。

  逃走的当天,便赶到内丘,次日近午时分通过柏乡。便被另一队北旅的军队挡住了。

  他天胆也不敢招惹军队,乖乖跟在军队后面慢慢走,本来预定快马加鞭,赶到赵州投宿的,一天准备赶两百余里,他逃离的迫切心态暴露无遗。

  他并不知当地的交通状况,也懒得向行家打听。

  一些行家在这段时日里,避免走大官道,抄间道走捷径,沿山区边沿走临城、高邑、元氏,便可直达真定府城,路程比走赵州大官道仅远了三四十里而已,路况也相当良好,好处是旅客稀少,可以纵骑飞驰。

  其实,大官道碰上封路塞车的机会并不多,在某一段时期出现频率高,碰上的旅客就倒媚了。

  前一段时期是亲征军南下,这段时期则是亲征军陆续凯旋。

  无论是南下或北旋,并不是一二十万人一起浩浩荡荡走的,而是一队队分开趱程,中间的空隙旅客仍可通行无阻。

  他们被挡住了,只好自认倒楣。

  而在同一时期,信使从临城高邑的间道,以飞骑北奔,速度比他们快一倍,甚至两倍。次日,他们改走夜路,果然沿途无阻,快马加鞭顺利通过赵州。

  昼伏夜行,两天后,踏入真定府地界。

  真定府是一座兵城,也可以说是三座兵城,因为同列的两座城,一是卫城(真定卫),一是练兵城。

  每年京都皇帝大阅兵的三军,都是先半年便调来这里训练的。

  在这里,兵比民多三四倍。

  府城的居民仅十余万,兵却有三十万人以上。仅参于大阅调来调去的官兵,就有二十万左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