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宴繁花 第168章

《宴繁花》第168章

作者:慕思绯紫 字数:7624 书籍:宴繁花

  关于《本草纲目》这部书名的由来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公元1578年,年龄六旬的李时珍完成了《本草纲目》,只可惜尚未确定书名。一天,他出诊归来,习惯地坐在桌前。当他一眼看到读过的《通鉴纲目》还摆放在案头时,突然心中一动,立即提起笔来,蘸饱了墨汁,在洁白的书稿封面上写下了“本草纲目”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他端详着,兴奋地自言自语道:“对,就叫《本草纲目》吧!”为了这部书的体例,李时珍考虑了许久,也翻阅了不少书籍,并从《通鉴纲目》中得到启示,决定采用“以纲挈目”的体例来编这部书,并以《本草纲目》这个名称作为自己经历二十七年搜集、整理、编纂的这部书的书名。

  本草纲目

  它的成就,首先在药物分类上改变了原有上、中、下三品分类法,采取了“析族区类,振纲分目”的科学分类。它把药物分矿物药、植物药、动物药。又将矿物药分为金部、玉部、石部、卤部四部。植物药一类,根据植物的性能、形态、及其生长的环境,区别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木部等5部;草部又分为山草、芳草、醒草、毒草、水草、蔓草、石草等小类。动物一类,按低级向高级进化的顺序排列为虫部、鳞部、介部、禽部、兽部、人部等6部。还有服器部。这种分类法,已经过渡到按自然演化的系统来进行了。从无机到有机,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这种分类法明显含有生物进化的思想,受到达尔文的高度重视。达尔文在《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一书中,引用了《本草纲目》中关于鸡的七个品种和金鱼家化的资料。尤其对植物的科学分类,要比瑞典的分类学家林奈早二百年。

  《本草纲目》广泛涉及医学,药物学,生物学,矿物学,化学,环境与生物,遗传与变异等诸多科学领域。它在化学史上,较早地记载了纯金属、金属、金属氯化物、硫化物等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同时又记载了蒸馏、结晶、升华、沉淀、干燥等现代化学中应用的一些操作方法。李时珍还指出,月球和地球一样,都是具有山河的天体,“窃谓月乃阴魂,其中婆娑者,山河之影尔”。《本草纲目》不仅是我国一部药物学巨著,也不愧是我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正如李建元《进本草纲目疏》中指出:“上自坟典、下至传奇,凡有相关,靡不收采,虽命医书,实该物理。”

  本草纲目(中医典籍)《本草纲目》共有52卷,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医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1111幅精美的插图,方剂11096首(其中8000余首是李时珍自己收集和拟定的),约190万字,分为16部、60类。每种药物分列释名(确定名称)、集解(叙述产地)、正误(更正过去文献的错误)、修治(炮制方法)、气味、主治、发明(前三项指分析药物的功能)、附方(收集民间流传的药方)等项。全书收录植物药有881种,附录61种,共942种,再加上具名未用植物153种,共计1095种,占全部药物总数的58%。李时珍把植物分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本部五部,又把草部分为山草、芳草、溼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草、杂草等九类,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对人类近代科学影响最大。《东周列国志》为明代长篇白话历史演义。当周宣王轻易见杀,当褒姒巧遇得活,《东周列国志》拉开了它那长达数百年史事的序幕。这是古今中外时间跨越最长,人物最多的一部,描写春秋战国时代“列国”故事。关于“列国”故事的平话,最早产生在元代。

  《东周列国志》写的是西周末年(公元前789年),至秦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包括春秋、战国五百多年间的历史故事,内容相当丰富复杂。《东周列国志》……所叙述的历史,正是这样一个时代,所有的故事,……都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展开的。其中叙写的事实,取材于《战国策》《左传》《国语》……《史记》四部史书,将分散的历史故事和人物传记按照时间顺序穿插编排,冶为一炉,成为一部结构完整的历史演义。……秦汉前的一些史家为了某种原则立场,对历史事件的叙述和评价,有时会隐而不言,把意思深藏在记述的文字中,……没有一定见地的人,很难发觉,更谈不上理解了。这部书的通俗之处,正是将那暗礁一样的文字弄得水落石出,大家一看便心知眼明,种种是非善恶,忠奸智愚,毕露于光天化日之下。这是作者编写此书的用意,也是他们对后人的贡献。

  西周王朝的最后一个国王叫周幽王,他是一个昏庸暴虐的国王。西周末期,由于社会矛盾的加剧,王室内部的矛盾也扩大了,褒姒乱政,使得周幽王终于被申侯和犬戎的联合军队攻入王宫后杀死,周王朝鼎盛时代就此结束,历周平王继位后,将王都东迁到洛邑(今河南洛阳),这就是历史上称做东周的开始。周王朝的统治日渐衰落,各诸侯国的势力日益强大,东周社会进入了一个大动荡的时期,中国先秦时代诸侯争霸的“春秋”时期自此开始。这是中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时期,也是社会经济和文化大发展的时期。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形成了诸侯国大国争霸的局面,出现了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的“春秋五霸”。在这个时期,还出现了像管仲、子产、曹刿、孙武这样著名的历史人物,发生了“城濮之战”这样以弱胜强著名的古代战例,也出现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发奋图强的诸侯国王。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也是在春秋末期这个社会大变革时代产生的。

  春秋时期最先强大起来的是郑庄公,里面把他描写成一个奸诈阴险的小人,因此在里面的历史地位并不高。郑庄之后有齐桓,齐桓公小白得鲍叔牙的帮助,击败管仲辅助的公子纠,从而成为齐公,后又任管仲为相,因其任人唯信,兼听纳谏,又得管仲鲍叔牙之大才,很快就雄霸天下,九合诸侯。但其结局悲惨,困死宫中,死后各子相争数岁不休,也因此渐渐失去了齐国的霸主之位。齐桓公之后,重耳续伯,自深得民心的申生死后,年青时的晋文公重耳便多有磨难,三十岁上逃走天涯,先后流走齐、楚、秦等无数国家,取齐女秦女为妻。只因一帮志同道合如介子推等人的帮助方幸而得生。秦公三平晋乱,最终还是把他推上了晋国国君的宝坐,老来得国的重耳继承齐桓公的霸业,兢兢业业把国家治理得无比强大。“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鸣必惊人”的楚之大鸟,因国乱而三年隐若之后果如他之言,一下飞上了乱世春秋的高空,成为一方霸主,这就是缔造了绝缨大宴的楚庄王。而后的楚平王昏庸,竟占儿媳为己有,又听谗言,欲死太子也绝后患,因而牢伍奢,诱杀其子,幸得伍员逃得一生,一夜间愁发皆白之后逃离楚国,后落根于吴,也因他的再生,几使楚丘和越国覆灭于吴国之手,这个有着太多传奇的伍子胥,叩开了吴越春秋的大门,吴王阖闾之后,伍子胥荐夫差而得王,然而夫差不听子胥忠言,放回已困多年的越王勾践夫妇,最终导致吴国灭于这个重生后兢兢业业,一心为复仇而卧薪尝胆的人手里。紧接着晋国三分天下为韩、赵、魏。大概春秋时期的历史就到此了,之后的战国史,写得相对简单得多,也没有像赵氏孤儿那样纷繁复杂的故事。

  《东周列国志》描写战国部分虽然不比春秋部分那么庞大,但也还十分精彩,卫鞅入秦变法,西门豹、吴起的故事等,但给读者记忆深刻的当数孙膑、庞涓、苏秦、张仪等人,四人皆是鬼谷子的弟子,孙膑、庞涓学兵法,苏秦、张仪习游说。孙膑后为庞涓陷害,几死于魏,佯疯才得脱归齐国,后马陵道万箭射死庞涓。苏秦游说六国联合抗击秦国,即历史上著名的合纵,张仪助秦,后几次破苏秦的合纵之谋。两人皆为游说之仕,中,他们算不得什么伟大人物,全为小人之举,苏秦先一贫如洗,后因游说而富贵还家,按的观点,其是为了自己而行游说之事,全不顾国家以后的发展,尤其在他后面的日子尤为明显。结局悲惨自是不必说。苏秦张仪之后,多出如孟尝君、信陵君、平原君这样的好客之士,在他们门下,养士多达数千人,但所养之士也多无用,不能为国出谋划策,也不能为之身死。当然蔺相如、廉颇……这样的大将之才也是有的,白起长平一战坑杀赵卒四十万余。再后期,秦王翦、赵李牧等出现,王翦是秦并吞六国的主力统帅,兵越千里,战功显著。

  纵观东周几百年,无外乎一个“乱”字,乱世春秋,父子相残、……兄弟相争、父夺子爱,子通其母、兄妹相通等并不足为奇。春秋时期,多有……谋国之能臣如管仲、百里奚、先轸、宁俞、赵盾等,也多有谋国之君如郑庄公、齐桓公、晋文公、晋悼公、楚庄王、秦穆公等,但之后,谋国之君和谋国之臣皆越来越少,后几近灭绝,多出将才而无相才者,也多为游说之人,再之后,只剩家养士人的君子,当然如信陵君……这些也堪为国才,但所养之士少有用者。再之后,仅剩将领之才了。将领之后呢,就只剩贪赃枉法、卖国卖家的郭开之流,惟秦王政为治国之君,任人唯贤。下面也有一帮如王翦、李斯等的能臣,也难……怪秦能并吞六国而统一天下,唉也!中国历史是指中国从中华文明产生到现在的历史。中国历史悠久,自虞朝的姬轩辕(也称公孙轩辕)时期算起约有5000年;从三皇五帝算起约有4600年;自夏朝算起约有近4100年;……从中国第一次大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秦朝算起约有2240年,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本篇仅简要概述中国历史,对历史朝代的时间先后顺序有一个总体主线,因为每一件事物,……都有其必要充分不充发的条件,有起因,发展,结果,在此不长篇大论,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祖国从哪里来,经过了怎样的发展,发展到现在这个样子,,,夏商周,上古三朝

  2东周分春秋和战国

  3西周封邦建国,分封制,后期邦国势力强大,分裂诸侯国

  4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另一种说法: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5战国七雄: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秦国:

  战国时期,列国纷争,各国变法图强,诸子百家,魏国首先变法图强,李悝、吴起,

  6秦国,商鞅在以前的变法上改善加强,秦国奋六世余烈,一大批改革家军事家李斯白起王翦等秦始皇千古一帝终于一统中国,

  7百代都行秦政制:郡县制,指鹿为马,陈胜吴广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8楚汉争霸:刘邦政治家与武夫个人英雄项羽的较量

  9西汉:初期郡县制与分封制并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雄才大略扩大版图

  10新朝王莽改制

  11东汉:光武中兴,云台二十八将

  12三国鼎立:英雄辈出,猛将如云,魏设九品中正制

  13西晋短暂的50年统一和平五胡乱华

  14东晋与五胡十六国时期,永嘉南渡,中原官民大量南迁,衣冠南渡,北方连年战乱五胡十六国,东晋门阀政治,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15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六镇集团分裂西东魏,关陇集团,北魏分西魏,东魏,后分为北周,北齐

  西魏府兵制,历经北周,关陇集团北周武帝,宇文邕,有一统天下的抱负,不料英年早逝,柱国大将军,杨坚继续奋斗再造统一,

  16隋炀帝,大兴土木,滥用民力,京杭大运河,科举制,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17唐朝:贞观之治,武周女皇,开元盛世鉴真东渡玄奘法师,大唐西域记

  18五代十国:五代,梁唐晋汉周,大多是前朝武将弑君夺取君位改朝,兵变

  19宋:后周殿前禁军赵匡胤,陈桥兵变南征北战统一华夏,杯酒释兵权,为了防止武人兵变,重文轻武,宋朝武功不镇,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北宋:与辽朝,澶渊之盟,与金靖康之难

  20 南宋,宋金议和绍兴和议隆兴和议

  21西辽,耶律大石西征而为东攻

  22蒙古: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蒙古帝国,骑兵远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开拓了东起日本海、西抵地中海、北跨西伯利亚、南至波斯湾的辽阔疆域

  23元朝:忽必烈统一华夏扩大版图远征日本,两都巡幸,上都与大都海上丝绸之路马可波罗

  24明朝,明朝那些事儿,洪武之治,永乐盛世,知行合一,致良知,末期财政危机通货膨胀,明代,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岁币,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最有气节,

  25:满清同时期的欧洲列强在扩张殖民地,清朝对内满清大屠杀,建立清长城,文字狱,康乾盛世,闭关锁国

  烈商、礼周、暴秦、强汉、士晋、雄隋、盛唐、富宋、蛮元、刚明、奴清、土鳖

  先秦诸子、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实学先上结论。

  2016年播出的100集《中国通史》纪录片是和5册同名的《中国通史》配套的。纪录片呈现的方式,分为旁白、场景复现(景点)和专家学者解释3个部分。

  旁白讲的内容偏简单,专业性的部分由专家学者的叙述补足。如果想看具体的论证,可看同名书籍。但纪录片的优点是能够拉近普通读者和历史的距离,片中各种景点、遗址、文物的呈现是纸质书籍不具备的优点。

  这套最新出版的官方通史,在吸收学术成果上下了很大功夫,如夏文化的争论、唐代的对外交流、宋元的海外贸易、晚明的商品经济。在史观上,弱化阶级术语。在叙述主线上,以统一王朝为主,汉唐宋明清分别占了10集左右,重点叙述对外交流和民族融和,弱化战争和杀戮,五胡十六国基本没提。

  总之,非常适合初学者和通识教育。如果读者想深入学习:一可看阎步克、邓小南和张帆主讲的《中国通史》课程,后者讲的更加系统,也更加注重学术观点和著作的介绍。二可把纪录片里出现的学者的书籍一一找来进一步阅读。

  这套纪录片的学者很强大,不能说把各个断代史领域的顶级专家都找来了,但起码在一流至二流学者的范围,如许宏、朱凤翰、王震中、徐卫民、李开元、沈伯俊、楼劲、胡阿祥、吴宗国、包伟民、刘浦江、李桂芝、史金波、陈高华、汤开建、郭松义。

  以下是分集介绍:由于旁白的历史叙述,我基本都知道,所以,重点放在了景点和学者。

  001:中国道路

  旁白:儒家思想+民族融合(起着历史观点叙述的作用)

  亮点:叙述西辽(本人对旁白的评价)

  景点:滕州墨子纪念馆;十三经碑林;孔府;壁画;(起着历史情境呈现的作用)

  学者:杜维明;彭林;毛佩琦;黄朴民;吴宗国;卜宪群;(起着佐证解释观点的作用)

  002:中华先祖

  旁白:由猿到人

  亮点:实际上是将不同年代的遗址整合成中国人独立进化的序列,即土著说。

  景点:泥河湾遗址;牛河梁遗址;元谋人遗址;周口店遗址;

  学者:高星;吴新智;姜楚;

  003:农业起源

  旁白:采集狩猎向农业文明转变

  亮点:野生狗尾草-谷子(黎粟)的科学解释;猪;

  景点:仙人洞遗址;范胜之书;齐民要术;磁山文化;兴隆沟;

  学者:赵志军;孙国平;刘勇;田彦国;

  004:文明起源

  旁白:五千年中华文明

  亮点:对文明西来说的批判;对黄帝时代为传说的认定;以考古学成果来叙述;

  景点:仰韶文化;西皮遗址;玉文化;牛河梁红山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良渚文化;

  学者:李新伟;张敬国;刘国祥;王震中;王宁远;

  005:邦国时代

  旁白:前3000年-前2000年早期国家

  亮点:实际用苏秉琦的满天星斗说和费孝通多元一体;中国一词出现。

  景点:湖北石家河遗址;山西侯马遗址;圭表;陶寺遗址;二里头遗址;

  学者:方勤;何驽;孙周勇;许宏;

  006:夏文化觅踪

  旁白:二里头遗址为夏代后期都城;大禹治水

  亮点:层累造成说;介绍了相关的学术争论;把大禹视为先民的精神寄托;

  景点:禹王庙;二里头文化;新砦遗址;王城岗遗址;

  学者:李学勤;王巍;赵海涛;赵春青;

  007:殷商兴亡+008:商代文明

  旁白:青铜时代

  亮点:将牧野之战定为前1046年是用夏商周断代工程的观点;介绍了甲骨四堂和殷墟挖掘;

  景点:青铜器;姜子牙(太公故里);殷墟;甲骨文;

  学者:朱凤翰;王震中;宋镇豪;何毓灵;叶舒宪;唐际根;王巍;

  009:武王克商+010周公摄政+011周王朝的衰落

  旁白:西周时期-封建时代(分封与宗法)

  亮点:摆脱了纣王荒淫的论调;采用竹书纪年的观点;清华简;

  景点:周原;孟津观兵;穆王西征;征战图;宝鸡青铜器博物馆;郑公大墓;

  学者:朱凤翰;陈相灵;王震中;杜维明;彭林;刘源;王竑;李学勤;蔡全法;

  012:春秋争霸+013孔子+014列国变法+015战国七雄+016诸子百家

  旁白:东周时期;

  亮点:春秋定位为霸主政治;失蜡法;

  景点:燕长城;越王勾践剑;三孔;孟子;湖北博物馆;

  学者:陈相灵;吉琨璋;万全文;杨朝明;钱逊;方克文;邵蓓;蒋重跃;

  017:秦国崛起+018秦始皇统一中国+019楚汉战争

  旁白:秦的崛起与失败

  亮点:贵族土地等级占有制-二十等爵制名田制;重点讲商鞅变法;

  景点:秦始皇兵马俑;张家山汉简;荆州博物馆;秦直道;秦刻石;乌江

  学者:杨振红;臧知非;李开元;徐卫民;卜宪群;程芳银;彭卫;

  020:郡国并行+021文景之治+022汉武帝+023两汉经学+024昭宣政治+025王莽改制

  旁白:西汉时期

  亮点:确认了汉初的“后战国时代”特征;桑弘羊;盐铁会议;没提海昏侯墓;

  景点:赵王城遗址;马王堆汉墓;徐州汉墓画像;茂陵;上博王莽铜镜;

  学者:卜宪群;申有顺;张小峰;熊传薪;杨振红;陈新岗;孙晓;宋艳萍;杜维明;李开元;晋文;刘振东;周亚;

  026:光武中兴+027丝绸之路+028清议与党锢+029黄巾起义

  旁白:东汉时期

  亮点:一般(跟东汉研究薄弱有关);道教的兴起

  景点:武威汉简;南阳画像石;北京石景山宦官博物馆;

  学者:邬文玲;赵凯;张小峰;卜宪群;张忠炜;

  030:三国鼎立+031诸葛亮治蜀

  旁白:三国时期

  亮点:单给丞相一集。突出《出师表》

  景点:赤壁;武侯祠;都江堰;

  学者:梁满仓;刘驰;沈伯俊;余大吉;楼劲;

  032:西晋统一+033魏晋风度+034门阀政治

  旁白:两晋时期

  亮点:客家人;嵇康;东晋用田余庆观点定名门阀政治;

  景点:洛阳丽景门;

  学者:胡阿祥;沈伯俊;楼劲;徐金星;傅刚;李中华;梁满仓;刘驰;陈苏镇;

  035:梁武帝治国+036孝文帝改革+037北周武帝+038陈朝兴亡+039魏晋佛教

  旁白:南北朝时期;

  亮点:北周武帝的突出;

  景点:龙门石窟;南京博物馆;

  学者:楼劲;梁满仓;楼宇烈;魏道儒;

  040:再造统一+041炀帝功过

  旁白:隋朝

  亮点:为隋炀帝翻案

  景点:

  学者:楼劲;黄正建;雷闻;吴宗国;刘后滨;

  042:贞观之治+043武则天+044开元盛世+045安史之乱+046中晚唐的困局+047世界都会长安+048吐蕃兴衰+049敦煌+050唐朝的对外关系+051唐代宗教

  旁白:大唐

  亮点:介绍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景点:大昭寺;泰山;长安城遗址;敦煌;西安碑林博物馆;

  学者:吴宗国;宁欣;刘后滨;黄正建;雷闻;徐龙国;齐东方;赵声良;沙武田;柴剑虹;

  052:五代十国

  旁白:五代十国时期

  亮点:南唐;突出五代时期的亮点,不用黑暗来定性;

  景点:合乐图;韩熙载夜宴图;

  学者:李晓;游彪;邓小南;

  053:宋太祖+054澶渊之盟+055与士大夫共治天下+056王安石变法+057靖康之难+058宋金和战+059偏安东南+060东京梦华+061宋代新儒学+062宋代文化

  旁白:两宋时期

  亮点:泉州;没提积贫积弱

  景点:汴绣;朱仙镇木板年画;清明上河园;岳阳楼;王安石纪念馆;岳王墓;

  学者:李晓;邓小南;张希清;赵冬梅;刘浦江;李良学;包伟民;范国强;李勇先;游彪;程民生;郑永晓;

  063:契丹兴起+064西辽建国+065完颜阿骨打+066金朝兴亡+067辽金文化+068西夏兴亡

  旁白:辽金夏

  亮点:西辽;契丹文字;

  景点:金上京遗址;辽宁博物馆;独乐寺;大同善化寺;西夏王陵

  学者:刘浦江;康鹏;关树东;贾丛江;钱伯泉;李桂芝;齐心;郭长海;郭黛媛;林鹄;史金波;白滨;

  069:蒙古兴起+070忽必烈大帝+071两都巡幸+072八思巴+073海上丝绸之路+074马可波罗与中国+075元顺帝

  旁白:蒙元时期

  亮点:金莲川幕府;凉州会盟;海外贸易;北元;

  景点:成吉思汗陵;元上都遗址;钓鱼城遗址;南海一号;

  学者:张帆;刘晓;陈高华;魏坚;池开智;王岗;陈庆英;张云;李治安;叶新民

  076:明太祖朱元璋+077永乐迁都+078郑和下西洋+079内阁制度+080土木堡之变+081王阳明心学+082海疆互市+083张居正改革+084耶稣会士来华+085江南市镇+086白银资本+087崇祯帝

  旁白:明朝时期

  亮点:晚明

  景点:凤阳明皇陵;凤画;杨柳青年画;北京故宫;于谦墓;俺答汗;南浔古镇;

  学者:商传;陈梧桐;毛佩琦;王子林;李燮平;范金民;张宪博;杜维明;陈时龙;彭勇;曹永年;赵现海;林金水;汤开建;王家范;朱小田;万明;李国平;周卫荣;

  088:入主中原+089王朝的稳固+090收复台湾+091统一大业+092军机处+093摊丁入亩+094文治与文字狱+095被动的自强+096鸦片战争+097太平天国+098甲午战争+099微新与革命+100帝制的终结

  旁白:清朝时期

  亮点:多伦会盟;

  景点:沈阳故宫;避暑山庄;鸡鸣驿;傅山;北京孔庙;对于一部普及中国历史的纪录片,我觉得这部纪录片的撰稿在历史严谨性方面已经做得非常好了。每个国家都会或多或少褒奖自己的历史,欧洲人也是。对于人类起源,东非单一起源学说现在还别当成是绝对的真理,它只是目前受认可的学说而已,我想大概终其人类一生也对于人类起源大概没法说清楚,而这部纪录片对许多国际不同的学说方面,都介绍了,比如人类起源、夏朝存在说及马可波罗是否来过中国,至于该相信哪个,留给观众自己去选择吧!

  在我看来,别说百万年前的事情,就近代一百年内的历史也大多扑朔迷离!原因很简单,真正的历史没几人知道,知道真相的人要么不说,即使说出来外人也难辨真假,能知道的也就是前人的记载和留下来的口述!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看所谓历史,大概多是帝王将相史,在我而言,帝王将相史除了人名和时间是对的,其他事都没有完全可靠的东西,非历史学者的老百姓读史就当是一件乐事,帝王将相史也就是了解一个国家大体的发展时间轨,我更感兴趣的是在这条轨道上发展起来的灿烂的生活和文化,那些唐诗宋词元曲,倒大多都是真的,美的。歪个楼,建议看傅乐成或许倬云的中国通史图书入门。

  1,

  《中国通史》傅乐成版本。以下摘自网络:

  各种版本的通史著作,为什么选择傅乐成版《中国通史》(上下册)?

  各种通史版本进行对比

  史学界认为,20世纪写作的中国通史主要有钱穆的《国史大纲》、吕思勉的《中国通史》和范文澜的长部头《中国通史简编》,张荫麟未全部完成的《中国史纲》。但这几部通史,对于一般的史学爱好者都不够通俗晓畅,读起来有些难度。

  然而傅乐成的《中国通史》(上下册)无论内容、质量和篇幅,都有突出的价值和地位,在台湾史学界影响颇大。该部史著文笔俱佳,学、才、识足备。书成之后,在学术圈里影响巨大,既是史学爱好者的案头书,也是大学的常用教材,甚至史学研究者也能从中得到教益。

  三、《中国通史》(上下册)获得学界、著名史学家们一致好评、赞誉如潮

  历史学家黄仁宇求助本书——在研究中国历史遇到诸如“辽金关系之改变”、“金国侵宋的原因”等问题搞不清时,就去读傅乐成的《中国通史》。

  史学家许倬云为本书写序——盛赞《中国通史》堪比钱穆《国史大纲》。

  日本史学界评价傅乐成——“为一不可忽视的史学家。”

  2许倬云的《万古江河》、《说中国》

  葛兆光:许先生的笔下,是一个大历史。“所谓‘大历史’,不能从单独的事件着眼,必须从各种现象的交互作用,观察整体的变化。”大历史要有大判断,非博览硕学之士,不能下大断语。

  姚大力:用许倬云先生自己的话来讲,政权的递换并不一定与中国这个复杂共同体的变化周期或者节律完全一致。这个周期实际上是一个更长的时段,它超越朝代。如果把中国通史按照朝代一个个讲下来,那它内在的经济、文化、社会演变的线索是掐断的。《万古江河》非常好,就在于它是以超越时代的时间幅度来讲中国历史的。

  学者:黄一农;潘振平;朱诚如;李治亭;杨珍;阎崇年;吴伯娅;马大正;成崇德;李国荣;郭松义;杨艳秋;陈晓华;袁立泽;陈连营;雷颐;张鸣;马勇;鱼宏亮;陈悦;王开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