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归来是你也是诗 下部:归去来 第六十三章 假结婚

《归来是你也是诗》下部:归去来 第六十三章 假结婚

作者:晏诚 字数:4613 书籍:归来是你也是诗

  吴道期盼着张春梅的儿子高考能够取得好成绩,那样他也就不用和张春梅假结婚。然而,六月九日下午,张春梅给还是给他打来了电话。

  接到张春梅的电话,吴道就预感到事情不妙,大概是他儿子高考没有考好。张春梅说:

  “吴老师,你还记得上次咱们说的假结婚的事情吗?”

  “记得啊。你儿子参加今年高考了吗?”吴道说。

  “参加了,昨天刚考完。”

  “那就好。再等一段时间,成绩就出来了。”

  “不用等了,一考完,他就说,今年考的还不如去年,肯定过不了本科线。今天又看了报纸上的参考答案,更加确定成绩很差。不用等成绩出来了,明天上午我就和老公去民政局办离婚,下午我们就去方州找你办结婚证。”

  “这也太着急了吧?要是你儿子高考成绩距离本科线超出二十分,就是办了假结婚,他也上不了方州学院的本科啊。”

  “话是不假,不过我们得这么考虑,如果我儿子的成绩距离本科线在二十分以内,我们假结婚,他就可以上本科了,不办假结婚,他就上不了。

  要是他的成绩距离本科线超过了二十分,我们假结婚对他也没有任何坏处,他还可以上大专。所以我们假结婚,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再说了,真等到高考成绩出来以后,我们再办假结婚,时间上可能就来不及了。所以,现在就必须要做好准备。

  孩子高考是一辈子的事情,不着急不行。吴老师,你的户口本和身份证都在手里吗?办结婚证要用到。户口本要是在老家的话,我开车去你家拿。”

  听了张春梅的话,吴道无言以对,只好说:

  “身份证我一直带着。工作以后,我就把户口迁到学院了,户口本也在这里。”

  “那就好。”

  “我们可以假结婚,但是不要把这件事情说出去。”

  “放心吧,没有人会知道咱们假结婚的事情。明天到方州见。”

  这时孟一虹在外地参加一个学术活动,不在方州学院。吴道感到很庆幸,不用在她面前出丑。

  第二天吴道没有课,就在宿舍里看书。上午十点多,张春梅又打来电话:

  “吴老师,我已经办好离婚证了。现在正往方州赶,你中午不要吃饭了,我们到了以后,一块儿吃。”

  吴道说了声“好”,心里却是说不出的别扭。

  接近十二点时,张春梅给吴道打电话,说她已经到了方州学院门口。走到大门口,吴道看到张春梅是和一个中年男人一起来的。

  张春梅对吴道说:“吴老师,我们又见面了。”又指着中年男人说,“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老公吴炳益,他是咱们齐城县商务局的副局长。”

  “吴老师,你好,孩子的事情给你添麻烦了。”吴炳益上前来与吴道握手。

  “都是以前的同事,应该做的。”吴道说。

  “时间不早了,咱们先去吃饭吧。吃完饭以后,咱们先去照相,然后去民政局。方州和齐城县政府机关上班时间不一样,齐城县中午有两个小时休息时间,方州朝九晚五,中午没有休息,工作人员轮流吃饭。”张春梅说。

  “那就上车吧。”吴炳益说。

  三个人上车,吴炳益开车。他们这次没有去方州大酒店,而是到了一个自助餐厅。吃饭之时,张春梅又把儿子高考和上午办离婚证的事情说了一遍。

  吃完了饭,三个人再次上车,吴炳益直接把车开到了民政局门口。婚姻登记处沿街办公,旁边就是一家照相馆,专门照结婚登记照。三人走进照相馆,一个摄影师上前来说:

  “你们是拍什么照片?”

  “拍结婚照。”吴炳益说。

  “是你和这位女士吗?”摄影师说。

  “不是我们俩,”张春梅指着吴道说,“是我们俩拍结婚照。”

  “你们俩结婚?”摄影师说。

  “是我们俩,怎么,不像吗?”张春梅说。

  “像,那就过来拍吧。”摄影师说。

  听着他们的对话,吴道觉得脸发烫,真想找个地方躲起来,可是既然答应了张春梅,又不能半道上撒手不管了,也就只好和张春梅一起坐到了照相的凳子上。摄影师说:

  “你们两个人坐近一点。”

  吴道挪了下椅子,更靠近张春梅。摄影师照完照片,很快就洗了出来。吴炳益付完钱,三个人出了照相馆,去了婚姻登记处。

  走到门口,吴道听到照相馆里的两个摄影师似乎在发笑,给他们照相的摄影师说:

  “拍了这么多年结婚照,头一回遇见这样的,女的比男的大那么多,我猜这个女的一定很有钱。”

  “你说,陪着来的那个男的是干什么的?”另一个摄影师说。

  后面的话就听不到了。

  婚姻登记大厅里等待的人不多,很快就轮到了吴道和张春梅。他们把身份证和户口本交给工作人员,后者看着他们,楞了一下,问:

  “你们是自愿结婚的吗?”

  “是自愿的。”张春梅说。

  “是。”吴道也说。

  “是二婚吗?”工作人员说。

  “我是二婚,他是初婚。”张春梅说。

  “带离婚证了吗?”工作人员说。

  “带了。”张春梅把离婚证交给了工作人员。

  “你上午才离婚,下午就又结婚?”工作人员不解地说。

  “是啊,这违法了吗?”张春梅说。

  “不违法,只是这离婚、结婚也太快了吧?这都是一辈子的大事,可不是儿戏。”工作人员说。

  “不违法不就成了,赶快办结婚证吧。”张春梅说。

  “我再问一遍,你们是自愿结婚吗?结婚可是一辈子的大事。”工作人员看着吴道说。

  “是自愿结婚。”吴道说。

  “我们是自愿结婚,办结婚证吧。”张春梅说。

  工作人员开始填写结婚证,盖章。吴道回头看了一眼后面的吴炳益,心里说:“丈夫亲眼看着自己的妻子和别人结婚,这是何等荒唐的事情!没想到,我的第一次婚姻竟然是这个样子的。”

  工作人员办好证,交给吴道和张春梅,说:

  “恭喜你们!”

  吴道接过结婚证,心里说:“恭喜个头啊!你看不出来我们是假结婚吗?”

  三个人离开婚姻登记处,吴炳益开车把吴道送回了方州学院。在车上,张春梅把儿子的身份证复印件给了吴道,又说:

  “咱们儿子叫吴国栋,今年十九岁。现在有了结婚证,咱们儿子上大学的事情就没有问题了。过几天高考成绩就出来了,你回到方州学院,就把国栋的名字报上去。”

  “好。”吴道说。他心里想,平白无故多出来一个十九岁的儿子,这是什么事啊!

  “这是一点小意思,等录取了以后,还有重谢。”张春梅交给吴道一个红包说。

  “不用。”吴道说。

  “给你添了这么多麻烦,应该要收的。以前也说好了的,会给你五位数的红包,也不多,这是两千,真上了本科,再给你剩下的。”张春梅说。

  “吴老师,就收下吧,等咱们儿子成绩出来了,可能还要麻烦你。真到方州学院上了本科,也还要麻烦你照顾。你不收,我们心里过不去。”吴炳益说。

  吴道听着张春梅和吴炳益的话,越听越别扭,好像他们俩的儿子现在成了三个人的,但他又不好说什么。

  事已至此,也只能继续往前走,吴道收下红包,没有看里面的钱,就放进了口袋。

  张春梅、吴炳益把吴道送到方州学院门口,就启程返回齐城县。

  吴道走进学校,一边走着,又拿出了结婚证。看着上面的结婚照,吴道不禁想到,张春梅和孟一虹年龄相仿,如果照片上的人不是张春梅,而是孟一虹,他是不是就真的自愿结婚了?

  他又想到了司百芳,忽然觉得假结婚是一件很恶心的事情,就想把结婚证扔到路边的垃圾桶里,但又想到,将来和张春梅办离婚证时也要用到结婚证,给张春梅儿子报名可能也会用到结婚证,既然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索性一天就把不要脸的事情都办完算了,现在就去招生办公室给张春梅的儿子报上名,省得以后更麻烦。

  吴道拿出手机看了看时间,正好下午两点,方州学院的各个部门已经上班,于是他直接走向了方州学院招生办公室。

  方州学院招生办公室有一男一女两个老师。吴道走到门口,看到里面除了这两个老师之外还有别人在办事情,他便在门口等着办事的人离开之后才走进去。

  吴道从未与招生办打过交道,与两位老师虽然也曾遇到过,但相互之间并不知道姓名。

  吴道原本在路上想好了到这里就干净利落地把事情办好,不能拖泥带水,办完就赶紧离开。真站在招生办两位老师面前却又张不开嘴了,因为事情实在是太离奇,真话不能说,不能让招生办老师知道他是假结婚,但假话又很难开口。

  男老师看到吴道,说:

  “你是哪个系的老师,到招生办有事吗?”

  “我是中文系的老师,姓吴,是前几年才来的。”吴道说。

  “我记得好像是见过的,但又不知道你叫什么,原来是新来的老师,难怪不熟。你是有什么事?”女老师说。

  “咱们学院老师的孩子不是可以降低录取标准吗?”吴道说。

  “是有这么回事。”女老师说。

  “我想给一个人报名。”吴道说。

  “给谁报名啊?”男老师说。

  “给我儿子。”吴道说。

  “看你岁数还不到三十岁吧,儿子都参加高考了?”女老师说。

  “是我妻子和前夫生的,他今年高考。”吴道说。

  “那你媳妇不是比你大很多?”女老师说。

  “是比我大一些。不说这些了,先把名给报上吧。”吴道说。

  “结婚证和孩子的身份证带了吗?”女老师说。

  “结婚证带了,身份证没带原件,是复印件。”吴道说。

  “复印件也行。”女老师说。

  吴道把结婚证和张春梅儿子的身份证复印件给了女老师,又填了一张表,就完成了报名的事情。招生办两位老师看了吴道的结婚证,女老师说:

  “你媳妇年轻的时候没准还是个美女。”

  “现在也不错。”男老师说。

  “这结婚证是今天才办的?”男老师看到了结婚证上的日期。

  “是今天办的。”吴道说。

  “你媳妇是干什么的?给我说说,你们是怎么结的婚?”女老师说。

  “这就算报完名了吗?”吴道说。

  “名是已经报上了,我就是很好奇你们是怎么结的婚。”女老师说。

  “我还有事,以后有机会再说吧。”吴道说。

  吴道知道招生办是一个人多嘴杂的地方,他怕一会儿还会有人来办事,收好结婚证就赶紧离开了。

  走在路上,吴道把手伸进口袋,摸到了张春梅给他的红包。他拿出来看了一下里面的两千块钱,心里说:“干了这么一件丢人现眼的事情,两千块钱一点都不多,应该给两万才对。”

  然而,随即他又为自己的这种想法而自责,自言自语道:“以后就算给再多的钱,我都不会再干这种事情了!”

  吴道非常害怕自己“结婚”的事情会在方州学院里传开,好在招生办的两个老师对他一点不熟悉,也并不真的在乎他结婚的真假,每个人都懂得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的道理,都是公家的事情,没必要较真。

  吴道的这一次“婚姻”没有产生任何的波澜,在中文系师生眼中他仍然是一个单身青年。

  不久,司百芳研究生毕业了。她告诉吴道,毕业以后,她将会去总部设在北京的一家大型银行工作,徐金峰母亲是那家银行的高管。

  吴道隐约感到,司百芳的人生或许将要发生重大的转折,那种转折将会对自己造成毁灭性打击。

  高考成绩公布,张春梅的儿子吴国栋果然没过本科线,少了十九分。查到成绩的当天,张春梅就给吴道打了电话:

  “吴老师,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咱们儿子的高考成绩比本科线少了十九分。你看这个巧劲,再少两分就上不了方州学院的本科了。现在不是暑假了吗,你回齐城县了吗?”

  吴道当时就在小黄庄家中,但他知道张春梅的意思大概是要请他吃饭,他不想去吃这顿饭,于是就说了个谎话:

  “我没回齐城县,现在是在南方参加培训呢。”

  “是这样啊,我和老公还想着请你吃饭,感谢你呢。既然这样的话,那就等到咱们儿子到方州学院报到的时候再答谢你吧。”

  “不用这么客气。”

  “应该的。还有个事,我得请教请教你,你说咱们儿子这个成绩报什么专业好?我和老公是希望他能到中文系去,因为你就在中文系当老师嘛。”

  “汉语言文学在方州学院是热门专业,你儿子的成绩有点低,中文系不一定上得了。还是这样吧,第一志愿填汉语言文学,选择服从调剂就行了。上不了中文系,也能上方州学院其他专业,肯定能上本科的。”

  “这样我们就放心了。其实我们也不在乎究竟上什么专业,是个本科就行。”

  张春梅让儿子吴国栋按照吴道所说填写了志愿。

  七月中旬,吴国栋被方州学院录取。因为成绩太低,他被调剂到了方州学院报名人数缺额最多的历史学专业。查到录取结果的当天,张春梅就又给吴道打了电话:

  “吴老师,天大的好消息,咱们儿子国栋被方州学院录取了。”

  “是什么专业?”吴道说。

  “不是中文系,是历史学专业。”

  “那也行啊,不管什么专业,只要好好学,都能成才。”

  “你说的太对了,只要能上本科,什么专业都行。等到开学的时候,我们得好好感谢你。那时候,你就回方州学院了吧?”

  “那时候就回去了。”

  “那行,到开学的时候再见。”

  时间很快到了九月。开学的时候,张春梅、吴炳益送吴国栋到方州学院报到。张春梅和吴道去办了离婚证,吴炳益留下,和吴国栋去报到。

  虽然婚姻登记处工作人员对他们“闪婚”又“闪离”感到奇怪,还问了不少问题,但有了上一次办结婚证的经历,吴道这一次并没有觉得那样尴尬。

  办完离婚证后,张春梅又给了吴道一个红包,里面是八千块钱。前后两个红包加起来刚好是五位数。

  吴道和张春梅回到方州学院时,吴国栋已经完成了报到。张春梅提出,他们一家三口要请吴道去吃顿饭,感谢他帮了大忙。

  吴道以工作太忙为理由拒绝了。张春梅和吴炳益又要吴国栋认吴道当干爹,吴道哭笑不得,说:

  “我这么年轻,比他大不了多少,怎么能当他干爹呢?”

  张春梅对吴道说:“不是年龄的事,你听我跟你说。

  一来,咱们以前是同事,你管我叫姐,咱们是一个辈分,我儿子就是你的晚辈。

  二来,现在他是学生,你是老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道理你自然是知道的。

  三来,咱们是办过结婚证的,虽说是假结婚,但也算是结过婚的。

  更巧合的是,你们两个人还都姓吴,这不是天作之合吗?不论从哪个方面说,这个干爹你都当得了。”

  又对吴国栋说,“国栋,快叫吴老师干爹。”

  张春梅一番话说得吴道无言以对,这时吴国栋又真的叫了他一声“干爹”,他想不认这个干儿子都不行了。

  既然是干爹,当然就要承担起照顾干儿子的责任,这正是张春梅和吴炳益想要的结果。

  吴道没有把假结婚和收“干儿子”的事情告诉孟一虹,但是几天之后吴国栋主动到了宿舍里来认亲。吴国栋走后,吴道不得已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孟一虹。孟一虹笑着说:

  “我没想到,你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完成了结婚、离婚、养儿子三个人生大事。”

  “孟姐,我是不是做错了呢?”吴道说。

  “人活着,要学会拒绝,如果拒绝不了,那就只好都承受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