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南宋国运神 第二十七章 操练神卫军

《南宋国运神》第二十七章 操练神卫军

作者:魔都蘑菇 字数:1752 书籍:南宋国运神

  青毡帐暖喜微雪,红地炉深宜早寒。走笔小诗能和否,

  泼醅新酒试尝看。僧来乞食因留宿,客到开尊便共欢。

  临老交亲零落尽,希君恕我取人宽。

  -——《初冬即事呈梦得》白居易

  牛召羞臊难当,拾起宝剑,就要遁去。忽听场外喧哗,数十匹骏马呼啸闯入场中。为首一人,身着紫绫子的大氅,上绣团花朵朵,面如敷粉,眼泛邪光。正是李相之子李木生。他身后跟着的是他的狐朋狗友,那帮祸害长安,为非作歹的衙内们。

  李木生在人群中看到白复,不由狂喜。他手拿马鞭,气急败坏地指着白复嘶吼:“就是这小子,把他给我绑了!”

  衙内们手下的数十名随扈翻身下马,手持兵刃,冲了过来。

  众位巴蜀少年此时也回过神来,持剑在手,护住白复。一时间双方僵持当场,眼瞅着一场厮杀不可避免。

  就在这节骨眼上,几辆华贵的马车驶入场内。车上下来数人,为首一人,面如淡金,五绺长髯,儒雅高贵。他身后跟着几名朝廷重臣,还有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张芬、青驰道长等人。

  有几个衙内一见这几名朝廷重臣,就像老鼠见猫,趁乱赶忙开溜。这几名朝廷重臣正是长安几大门阀世家的族长。

  李木生见到来的这几位,赶忙下马,收起张狂的表情,向为首之人深躬一礼,道:“不知徐伯伯大驾光临,还请莫怪。”

  为首之人道:“木生,现在都什么时候了,还给你爹添乱!今天这事都传到圣上耳朵里了,再胡闹,你爹都保不住你!”

  李木生闻言,脸上一凛。但心中实在不甘,两眼冒火,指着白复道:“徐伯伯有所不知,此人今日辱我太甚,不杀此人,难消我心头之恨。”

  徐姓长者脸上一沉,斥道:“此人是我远方内侄,难不成你要逼着老夫,也在天子面前参你一本不成!”

  李木生脸色大变,赶忙再深鞠一躬,道:“大水冲了龙王庙,还望徐伯伯息怒,侄儿就此告退。”

  李木生施礼,缓缓退下。步行到巷后,才翻身上马,一挥手,带领衙内们和随扈纷纷离去。

  章仇将军的族叔也来了,正是前任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章仇将军跟他耳语几句。章仇兼琼赞许道:“不错,成熟了,处理妥当。”

  回去途中,章仇将军在马上暗自得意:“还好我机灵,这长安城里,藏龙卧虎,关系盘根错节,那能随便招惹。李木生这孟浪子,仗着他爹,为所欲为。也不想想他爹的年纪,还能撑多久?改明儿个换了天,管叫他身死族灭。”

  这位连李相都忌惮的人,正是当今圣上最信任的几个人之一——太傅徐重,也是新五虎将中的二哥象痴。

  徐太傅在参加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的晚宴中,接到密报。他不动声色,带着几位朝廷核心大员,及时赶到,救下白复。将一场祸患化解于无形。

  ……

  众人陆续散去,徐太傅将白复单独叫入屋内。

  白复跪倒在地,以晚辈之礼叩谢道:“多谢徐伯伯搭救之恩。”

  徐太傅把白复扶起,笑道:“昨日接到你的拜帖,原想着等你休息两天再约,没想到今天提前见上了。”

  白复惭愧汗颜。

  徐太傅细细打量白复,只见这孩子剑眉入鬓,目若流星,天庭饱满,鼻如悬胆,器宇轩昂。不由暗赞一声,心道:大哥素以识人著称,多次写信荐举。今日一见,果如其言。心中更加喜爱。

  徐太傅不怒自威,看的白复心头紧张。白复赶忙把今日发生之事如实讲述一遍。

  听罢,徐太傅面色一沉,道:“复儿,你可知错?”

  白复再次跪倒,道:“弟子知错。”

  “错在哪儿?”徐太傅追问。

  这一问,倒把白复问住了。

  “错在哪儿?错在不听师长叮嘱,和亦蝉单独行动?还是错在回来时不够谨慎,被人发现行踪?难不成,错在和李相之子解下仇怨?”白复心中犯着嘀咕,一时不知如何做答。

  “复儿,你可曾知道留侯张良少年时‘下邳拾履’的故事?”

  “弟子学过。”白复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徐伯伯为何会说起这个故事,和自己今日的事有何联系?

  “说说这个故事。”

  白复绘声绘色地讲述:

  “一天,张良闲步沂水圯桥头,遇一穿着粗布短袍的老翁。这个老翁走到张良的身边时,故意把鞋脱落桥下,然后,傲慢地差使张良道:“小子,下去给我捡鞋!”张良愕然,但还是强忍心中的不满,违心地替他取了上来。随后,老人又跷起脚来,命张良给他穿上。此时的张良真想挥拳揍他,但因他已久历人间沧桑,饱经漂泊生活的种种磨难,因而强压怒火,膝跪于前,小心翼翼地帮老人穿好鞋。老人非但不谢,反而仰面长笑而去。张良呆视良久,只见那老翁走出里许之地,又返回桥上,对张良赞叹道:“孺子可教矣。”并约张良五日后的凌晨再到桥头相会。张良不知何意,但还是恭敬地跪地应诺。

  五天后,鸡鸣时分,张良急匆匆地赶到桥上。谁知老人故意提前来到桥上,此刻已等在桥头,见张良来到,忿忿地斥责道:“与老人约,为何误时?五日后再来!”说罢离去。结果第二次张良再次晚老人一步。第三次,张良索性半夜就到桥上等候。他经受住了考验,其至诚和隐忍精神感动了老者,于是老者送给他一本书,说:“读此书则可为王者师,十年后天下大乱,你可用此书兴邦立国;十三年后济北谷城山下的黄石便是老夫。”说罢,扬长而去。这位老人就是传说中隐身岩穴的高士黄石公,亦称“圯上老人”。”

  “不错,你记得很准。”

  “《史记留侯世家》记载:‘良尝间从容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彊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

  徐太傅一字不落,把这个故事诵读下来。

  “我且问你,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徐太傅继续问道。

  白复回答道:“张良此时虽然血气方刚,但也能克制住自己。明知自己比老人身强力壮,处处礼让,说明张良尊老爱幼、胸怀宽阔。”

  徐太傅笑着摇头,道:“故事是讲对了,但是道理没弄明白。”

  白复连忙叩头,道:“请先生教我?”

  徐太傅让白复起身,心道:孺子可教。

  接下来,这一老一小一问一答,重新阐述一段传奇故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