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战国千年之女帝天下 第166章:龙野、蓝钰

《战国千年之女帝天下》第166章:龙野、蓝钰

作者:冰心刹影 字数:2411 书籍:战国千年之女帝天下

  经过了足足一个时辰的料理,随着姚蓉捧上砂锅,揭开锅盖,顿时香气四溢,苏谦三人忍不住咽了口口水,感觉胃里的馋虫顿时就被勾动了起来。

  凌皓这时候走了出来,把之前调好的肉汁浇上去,然后让姚蓉盖上了锅盖。

  “等火再炖上一刻钟,就可以开吃了,还请几位贵客稍等片刻。”凌皓有些歉意地笑了笑。

  “既然凌兄都如此了,我们再等上一会儿又何妨?”苏谦倒是很客气地了。

  “若是不介意的话,两位不妨先尝尝这话梅。”随着凌皓一声令下,姚蓉便捧了一盘新制成的话梅过来。

  话梅是芒种后采摘的黄熟梅子(俗称黄梅)经过加工腌制而成。黄梅从树上采下洗净,放大缸里用盐水泡浸月余,取出晒干;晒干后用清水漂洗,再晒干;然后用糖料泡腌,再晒干,如此多次反复,最后成为肉厚干脆、甜酸适度的话梅。

  最初,话梅是书先生用来润口的,因的时间长了,口干舌燥,便含一颗盐渍梅子在口中(那时候又不如这般便利,饮用水来便来),酸咸的味道刺激味蕾,使唾液分泌津液满口,便可继续下去。

  “酸酸甜甜的,味道真是不错。”苏谦立马摸了一个塞进嘴里,止不住地大声叫好。

  每次来了凌皓这里,他总能心满意足地回去,原因就是凌皓除了擅长庖厨之艺以外,还会做这样那样的新奇零食给客人们品尝……

  “蓝兄,你尝尝看,味道确实不错……”

  “我牙不太好,还是你们吃吧。”

  “凌兄,在下有一个疑问,这话梅该如何制作?”

  “这也不难,只要把干燥的梅子按照三浸三换水的方法(第一次4时换水一次,第二次6时换水一次,第三次3时换水一次),让梅子彻底脱水,再加些盐腌渍起来,过上一个月,就可以取出食用了,是个很简单的零食。”凌皓笑了笑。

  “没想到,凌兄竟还擅长蠢,真是让在下大开眼界了。”

  “啊,自二位到来至此时,都还未请教二位兄台尊姓大名,是在下失礼了。”

  梅子益人,在医药方面有广泛的用途。黄梅有这样的作用:头痛时把梅干肉敷在肚脐眼上;还把青梅汁煮熟后装入瓶中,一旦肚痛,用筷子蘸点尝尝,就会止痛。

  有人还用白酒浸泡青梅,密封一个月以后,便成了香醇味美的青梅酒。

  平时常饮一点青梅酒,可治疗风湿筋骨痛、扭挫伤和腰肌劳损。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梅,血分之果,健胃、敛肺、温脾、止血涌痰、消肿解毒、生津止渴、治久嗽泻痢”。

  “在下齐地龙野,见过凌兄。”

  “在下蜀地蓝钰,见过凌兄。”

  龙姓,神州大地上的古老姓氏之一,自春秋时有龙子,战国时有魏国大将军龙贾,源流古老,甚至涉及上古神话传,据最早发祥于河南山东间地界内。

  关于龙姓的起源,有着多种法:

  一、出自姬姓,出自御龙氏、舜臣纳言龙(纳言为官名),《姓纂》及广韵等书均有记载。

  二、出自子姓。商朝出土文物有商子龙鼎,后代遂称龙氏。

  三、出自嬴姓,以国为氏。周朝出土文物有龙伯戟(伯爵),樊夫人龙嬴墓葬等。至春秋时期国尚存,后代称龙氏。

  四、见于传。太皞伏羲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见于《左传·昭公十七年》。

  东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伏羲鳞身“。上古大人国有龙伯国,见于《列子·汤问》。甲骨文记载商有龙侯,《山海经》载“又东北二百里,曰龙侯之山东“。西汉初在山东设有龙侯国。

  商朝有龙母尊、商子龙鼎、子龙壶、子龙爵、子龙斛、子龙觯、商“子龙”铜戈等,周朝有龙伯戟等,清华简《系年》有:“乃归厉王于彻,龙伯和立。“春秋早期有樊夫人龙嬴壶、樊夫人龙嬴盘等(樊国君夫人嬴姓龙氏)。

  五、出自偃姓。春秋时江淮之间有群舒国,皆偃姓。是舒国遗民与其他各偃姓国遗民合建,其中有舒龙国。后舒龙国灭于楚国,舒龙国在汉朝为龙舒县(今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

  六、为龏氏所改。商朝有子龏氏族,子龏氏与子龙氏是严格的并列关系,同是商朝贵族,并存在通婚(朱凤瀚《子龙鼎的年代与铭文之内涵》),至西汉时尚有龏遂、龏敞等(见于《汉印文字征》)。汉后罕见龏氏,或有改为龙氏者。

  七、为龙丘氏改姓,以山为氏。新莽时有隐士龙丘苌,吴人;蔡邕《琴操》有楚人龙丘高;北魏时有梁国都督龙丘大千。其后无闻,或改龙氏。

  出自改姓。古代有勾龙氏,如宋朝画家勾龙爽。后或改为单姓勾氏、龙氏。

  至于蓝姓,貌似跟秦国的关系更大一些:

  一、源于嬴姓赵氏,出自秦国公成员子向,属于以封邑名为氏。据《竹书纪年》《姓氏考略》记载,周显王二年(公元前367年),秦献公赵师隰为了向东发展,在蓝地(今陕西蓝田)设县,封子向为蓝君。

  在子向的后裔中,有以先祖封地名称为姓氏者,自称蓝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蓝氏正宗。

  二、源于姜姓,据福建省武平县大禾乡的《蓝氏族谱》记载,当地蓝氏的受姓始祖是昌奇,昌奇为炎帝神农氏十一世孙,是帝榆罔之子,临诞时,有熊国君贡蓝一株,帝甚喜,因赐姓曰“蓝”,赐名曰昌奇,后任火旺公,分封于汝南,遂以簇名为郡,汝南堂名即源于此。

  三、源于芈姓,出自楚国大夫亹,属于以居邑地名称为氏。唐代的谱牒姓氏学的专着《元和姓纂》以及江西省高安市蓝坊村等《蓝氏族谱》记载:蓝姓源于楚国大夫亹。本宗源自芈姓,亹是楚国公族,为本宗得姓始祖。

  在春秋时期,亹因出任蓝县(今湖北荆门)令尹,因此后世称其为“蓝尹亹”。在蓝尹亹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地为姓氏者,即称蓝氏,世代相传至今。湖北、湖南、福建和江西等地的部分蓝氏族人,皆尊奉蓝尹亹为得姓始祖。

  四、源于姜姓,出自战国时期中山国大夫厘诸君,属于以封邑地名称为氏。

  《战国策》《通志·氏族略》记载厘诸君为战国时期着名的中山国宰相,因其封地在蓝邑(今河北迁安),世称其为“蓝诸君”。在蓝诸君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地为姓氏者,称蓝氏,世代相传至今。这个源头,也有是源于嬴姓的。

  五、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蓝人,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蓝人,亦称褴人、滥人,是商末周初的周王室内宫设置的一种官位。因其穿着五颜六色的花衣服,所以称褴人、或滥人。

  在史籍《大戴礼》中记载:“蓝人,文王官人,蓝之以乐,以观其不宁。”在蓝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蓝人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蓝氏。

  六、源于畲族。后世浙江省兰溪的蓝氏族谱,记载畲族的蓝氏来源于盘瓠的次子蓝光辉,他受封为护国侯,为畲族蓝氏的始祖。

  有的畲族蓝姓族谱错记蓝光辉又名蓝昌奇……

  凡此种种便可看出来,这两家背后的势力估摸着比凌氏一族还要大上许多。

  对于这样的人,凌皓自然是不介意交往一下的,这也算是为自己将来留个退路,万一自己的计划被人识破了……恐怕自己就要提前杀青了。

  自穿越以来,他结交的朋友也就只有那么几个,如今他做了苏家的妹夫,自然也不会介意做一做龙家和蓝家的“贤婿”,不过大前提是,眼前这两位能够看得上自己的基础上。

  仔细一看,这两位貌似挺好相处的,实际上,人家可能就是专门来自己这里试探一下,凌皓可还没觉得自己有虎躯一震,就有无数弟登门造访拜入门下的实力。

  如果资料没错的话,这两位应该是他们背后家族当中派来洛邑学宫学习的辈,真正的高手恐怕都在他们家族当中隐藏着。

  而且像他们这样家世显赫,跟自己年纪差不多一般大的年轻公子,只怕身边也不会缺少护卫队什么的。

  随即,凌皓便和龙野与蓝钰两人闲聊了起来。

  一是顺便探探他们的底,二是可以试着套套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