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有无数神格 121章 无人可登楼

《我有无数神格》121章 无人可登楼

作者:看了吴钩 字数:2851 书籍:我有无数神格

  永生还是很遥远的概念,年纪不大,只想着自己实力够强,在这个世界能有一席之地,不至于在正邪两道的夹缝中苟延残喘,或者成为刀剑之下亡魂的李贤,还真没考虑过目前于他而言,和白日梦无异的永生。

  不感兴趣,也就懒得再深究,唐缺打听来的消息,就算有靠谱的渠道,那也未必能有更准确的后续消息。

  李贤开始理解,为何韩士卿带着一众高手倾巢而出出现在青台县,昨夜四海楼上那一老一少的西周人,忽然间痛下杀手。

  对小五爷俩,和李信将军全家下手之人,必然是西周之人指使的,八成是昨天晚上那两人。

  自己先是杀了六个刺客,后来一剑二十五人,接连两次坏了人家好事,那个叫楚阳的家伙,出手招揽,没达到目的,起了杀心,也就不难理解了。

  唐缺还有另外打听来的消息:“公子,昨天晚上,北阳王朝青州前线各城主将,尽数被杀,不过这件事和李信事件不一样,并不是西周人干的。”

  李贤纳闷道:“怎么说?”

  “是东边的乾元帝国派遣的人干的,目的在于鱼蚌相争,渔翁得利。就算不能渔翁得利,北阳和西周互相消耗,削弱,对乾元帝国来说也是莫大好事。北阳和西周两国正在争斗之中,乾元帝国派人火上浇油,加深双方的矛盾和仇恨,是他们最乐意见到的。”

  李贤皱了皱眉,牵一发而动全身,事情越来越复杂了。

  “这次,乾元帝国派来动手的人,是魔门的一支,这些人手段凶残,指不定接下来还会有疯狂的事,挑拨北阳和西周的矛盾。”说完的唐缺问李贤:“公子,那我们?”

  “看戏。”李贤笑着道。

  ……

  两国间的战事,受影响最大的无非是底层这些草民,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也不过如此。

  一条流言,很快在青阳城疯传。

  说什么有天罚降临青台县,青台县四十万居民将无一幸免。

  和大多数流言一样,传播的过程中,不断进化演绎,不同的版本竞相出现。

  尤其是在北阳和西周两国战事正吃紧的当下,人心就像是煮在锅里的沸水,闹腾不止,随时都有超过安全值爆炸的危险。

  事关四十万人性命,谁也不想成了那无辜的池鱼。

  韩士卿一声令下,封锁青台县,不进不出,更是将这种不安,烦躁,恐惧,瞬间放大无数倍。

  要出城的人,齐聚县衙大门外,生死之间,再胆怯的人也顾不得那么多了,跟风的,趁机闹事的,还有夹杂其中的西周细作,趁机火上浇油,挑拨矛盾,闹哄哄的人群,将县衙堵的水泄不通。

  已经快精神恍惚的县令董学思,隔三差五,跑进大堂,询问这位稳坐泰山,还拿着本书装模作样的北阳王朝太子太傅:“韩大人,你快去看看吧,那些人要翻了天了。”

  韩士卿放下书本,没去看这个慌里慌张的县令,冷声道:“那又如何?”

  被噎的说不出话来的董学思,更凑近一步,话说的更加卑微真诚:“大人,青州前线吃紧,若是青台县再出了变故,恐怕?青台县离青州前线并不远。”

  韩士卿干脆不做声了,明显有点不耐烦,自顾自看书,直到有亲卫下属来报:“大人,宋将军估计明天早上能到青台县。”

  “甚好。”韩士卿放下书本站起身,拿着陛下御赐的尚方宝剑,带着数十人走了出去。

  县衙大门打开,一众衙役冲出县衙,分列两侧,韩士卿带着亲卫,亦步亦趋来到闹哄哄的人群面前。

  “诸位,在下韩士卿,当朝太子太傅。奉陛下之命,来青台县处理要事。近日的流言,乃是西周故意放出,扰乱军心的谣言。大家都知道眼下,北阳和西周在西南对峙数日,正在紧要关头。西周派人来青州前线闹事,杀了李信将军和他全家,目的昭然若揭。为的是西周铁蹄踏遍我北阳王朝万里山河;到时候,国破家亡,无数人成为西周人刀下之鬼。你们可愿成为亡国奴,生生世世忍受西周奴役,儿子世代为奴,女儿世代为娼;老无所养,幼无可依;乡亲们,敌国来犯,无所不用其极,请大家擦脸眼睛,明辨是非。没人要求你们非要为北阳王朝抛头颅,洒热血,但请不要成为北阳王朝抵御来犯之敌的绊脚石;亲者痛,仇者快啊乡亲们。”

  一番慷慨激昂,颇有煽动力的话,让原本没有任何事实为依据的流言,千疮百孔,不堪一击。

  北阳和西周征战多年,乃是世仇,国仇家恨,是很多青台县人深处的记忆,很多人开始对韩士卿的话信以为真。

  还是有闹事的,几个不和谐的声音,韩士卿的亲卫,立即从人群中将那些人抓出。

  韩士卿走过去,拔出尚方宝剑,一剑斩了三人头颅,面朝所有人:“扰乱军心者,杀无赦,传播谣言者同罪,尚方宝剑,有先斩后奏之权,不怕死的,甘愿成为西周走狗和帮凶之人,可站出来让本官瞧瞧。”

  无一人再说话,闹哄哄的人群,安静的开始退去。

  董学思吓傻了,滚在地上的头颅,眼睛是睁着的,身首分离,这辈子都没见过如此惨烈的一面。

  韩士卿收剑回府,便有亲卫上来道:“大人,这一招杀鸡儆猴,实在是让属下佩服。”

  马屁之言,韩士卿就当没听见。

  那亲卫属下识趣的又道:“大人,百年之前,曾有一次不为称道的大灾难发生在青台县,当时五十万人死于非命,无一幸免。大人,若是百年后重复着当年之事,青台县这四十万人……”

  韩士卿狠狠瞪了那人一眼:“你以为本官不清楚吗?你以为陛下不知道,西周引兵二十万犯我疆界,乃是声东击西,目标是青台县的七星楼吗?可那又如何,七星楼陛下志在必得。四十万人的性命,必要时可以完全舍弃。西周之人目前就在城中,待到宋将军明天早上十万大军赶来,任西周那边有通天的本事,他们青台县之谋注定竹篮打水一场空。”

  “西周那边必然有万全的准备,若是他们带兵从青州前线突破,进入青台县,大人,那时候又当如何?”

  韩士卿停下手中书本,猛然抬头,恍惚道:“如何?两方数万人马,坐下来喝酒,吃饭,称兄道弟?”

  亲卫噤若寒蝉,一股冰冷的气息瞬间凉遍全身。

  ……

  青台县广场东北角,就是那座小六的爷爷死了的广场上,有一座有些年头的楼阁。

  不识数的孩子也能数的清那是七层,本地年龄大的也说不清那是什么时候就有的楼阁。

  占据黄金地位,不知道用途,还能一直矗立在那里,很多本地人很纳闷,要这破楼立在那里干什么。

  若是去问这些天吓破了胆,度日如年的县令大人董学思,他一定会说,本官倒是想拆,陛下留有圣旨,嫌命长了去抗旨?

  下午青台县阳光没那么毒辣了,韩士卿安排好县衙诸事,带着从北阳王朝带来的四五十个高手,去了七星楼所在广场。

  这几日,青台县人心惶惶,没几个胆大的敢出来满世界晃荡,广场上空无一人。

  韩士卿一行人走向东北角的七星楼,抬头望去,整整七层,看着挺高。

  继续看,也看不出花样,普普通通。

  路过的人,十有八九不会多看一眼,年久失修,也未有文人士子题诗留名,更无能成为茶余饭后谈资的佳话,无趣的佷啊。

  “大人,要进去看看吗?”亲卫属下问韩士卿,

  韩士卿还未回答,楚阳身后跟着师父左清扬,以及同样数十人的阵势,从那边走来。

  韩士卿未有意外,对面的楚阳同样没有半点见到这位太子太傅的惊讶,一路笑着走来:“韩大人,这些天辛苦了,找我们是不是找得挺累。你年纪大了,也该歇息歇息了。”

  “殿下,别来无恙。”韩士卿还算礼貌的拱手行了一礼。

  这是一幅有点奇怪的画面,两国对峙,战端已开,一个准国师,一个一国继承人,各自带着精锐,在青台县互相问好。

  楚阳同样拱手行了一礼:“韩大人,还是如此神采奕奕。”

  韩士卿淡然一笑:“殿下说笑了,老了。”

  楚阳收回客气的目光,往上看了一眼七星楼:“韩大人,你先来。”

  韩士卿拱手谦让:“来者是客,殿下请。”

  “那我恭敬不如从命。”楚阳凌空一跃,上了七星楼的二楼,转过身朝下挥了挥手。

  韩士卿报以微笑,没言语。

  楚阳从二楼到了三楼,还算正常,可是到了第四楼,浑身大汗淋漓。快支撑不住了。

  勉强继续往上走,四楼到五楼的楼梯走了一半,终究还是忍不住,从楼上跃下,回到师父左清扬身边,一脸歉疚。

  “老夫姑且一试。”左清扬飞身而上,实力远在楚阳之上的他,直奔五楼,并无大碍,可是六楼却让这为结丹期高手和楚阳刚才同样的反应,勉强将七楼楼梯走了一半,也不得不退下七星楼。

  “左老前辈都无法登上七楼,在下就不献丑了。”韩士卿没逞强。

  忽有一个声音,从空中传来:“真啰嗦,一群废物。”有黑衣人凌空飞过,直上六楼,可依然在登七楼的时候,走到一半,败下阵来。

  还没等那些人去看那个黑衣人是谁的时候,一中年人,从另一边带着十几人赶来:“真热闹啊。”

  众人往那边看去,皆是没有任何反应。

  二等宗门归元宗宗主曹牧,很多人还是认识的,他也来了。

  更热闹的是,两个年轻人也来到广场上,其中一人是李贤,另一人是唐缺易容之后,和李贤年龄差不多的年轻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无下一章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