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有无数神格 109章 绝音谷

《我有无数神格》109章 绝音谷

作者:看了吴钩 字数:1811 书籍:我有无数神格

  净空大师拿着玉箫,认真看了一会,放在桌子上,目光之中多了点淡淡的忧虑。

  李贤没着急,继续等着,过了会,净空大师道:“天宁寺诞生于一千二百年前,从一个深山小寺庙,经过两百年的发展,总算有了点名气,在一千年前出了个实力和名气都颇大的高僧,正好和朝天宗李朝歌处于同一个时代。两人是否认识,是否有交集,如今已不可考。但这玉箫,是那位高僧之物,怎么到了朝天宗李朝歌手上,没人知道。据贫僧所知,李朝歌公开使用法器和兵器之中,并未有这玉箫的记载。玉箫是公子从青阳城带来,那必然是李朝歌当年之物。这其中的缘由,贫僧也一时想不明白。”

  李贤拿着玉箫看了又看,实在看不出什么古怪。

  他想了想问净空大师:“大师,千年前那位高僧也喜欢音律?”

  净空大师从石凳上站起来,缓缓道:“岂止是喜欢,称得上痴迷,入魔。”

  没能体会痴迷,入魔这两个词其中的程度和含义,李贤也大概能想的出来,僧人喜音律,既不有驳于佛门清律,也非不学无术的下三滥之道,可李贤却从净空大师的眉宇中瞧见了点深深的无奈。

  “大师,这里边可还有隐情?”李贤问道。

  猛然转身的净空大师也不避讳,直言不讳的道:“这位高僧喜欢音律到了着魔的程度,寺中之事一概不管,走遍天下去寻那懂音律之人,觅知音;更是不计成本,寻找可作为各类乐器的材料。什么昆仑山之玉,东海回音弦,每每听说,便疯也似的四处找寻。终于,在花甲之年,魔性大发,不可收拾,下了五峰山,再无踪影。而这玉箫,便是那位高僧留在天宁寺的唯一之物。”

  李贤微微点头,习惯性的问道:“那后来呢?”

  净空大师摇了摇头:“那位高僧从此不知所踪,玉箫也在天宁寺消失不见。只有天宁寺之人才知道这玉箫的存在,那天在高桥镇外看到公子吹玉箫,便有了这样的猜测,只好修书一封,让公子来五峰山一趟,一来感谢公子仗义出手,二者也想明晰这其中缘由。”

  李贤苦笑道:“大师,玉箫乃是李家祖传之物,是李朝歌所有,这千真万确,至于其他诸事,晚辈实在是两眼一抹黑。”

  净空大师连忙摆手:“不妨事,毕竟已经过去千年时光,贫僧也是随口一问。”

  天宁寺上和净空大师的第一次谈话,聊了很多,净空大师不愧是得道高僧,很多见解,很多佛家禅语,让李贤茅塞顿开,这一趟没有白来。

  天宁寺的斋饭,李贤倒也挺对胃口,多吃了几碗。

  这一夜李贤睡在天宁寺的客房,第二天起得挺早,在五峰山上转了一圈,空气很好,秋日里的五峰山冷了几分,漫山遍野的树叶落了一地,依稀能看到壮丽秋日光景。

  用过了早餐,李贤跟着净空大师,去了五峰山上并不远的一处峡谷。

  走进谷中,起初李贤并未发现什么不同之处,可越往里走,越是觉得诡异。

  就算是站在净空大师对面,似乎也听不到他说话。

  打着手势和净空大师比划,净空大师告诉他出去说。

  两人走出山谷,终于能听到彼此对话,李贤忙不迭的问:“大师,这谷中很是怪异啊。”

  “这叫绝音谷,这谷里听不到任何声音,哪怕是面对面,也听不到,所以才有了绝音谷的名字。”

  想不到天宁寺还有这等怪异之地,李贤纳闷的问净空大师:“莫非这绝音谷和那位高僧有关?”

  净空大师点头道:“是的,这山谷乃是那位高僧当年修行钻研音律之地,他走后,这谷中再无声音,所以才取名绝音谷。李公子,你这拿玉箫试下,看玉箫的声音,能否在这绝音谷中听见。”

  两人再次走进谷中,李贤拿出玉箫,吹了几个简单的音符。

  净空大师大惊,他听到了玉箫的声音,这是千年来绝音谷中听到的第一声声响。

  李贤何尝不震惊,他也听到了声音,看来这玉箫和那位大师必然渊源颇深。

  李贤试着说话,不仅自己听不见,净空大师也听不见他的声音,

  两人心领神会的对视一眼,走出山谷。

  净空大师双手合十,念了一声阿弥陀佛:“善哉,公子机缘非常人能比,天意如此,朝天宗从新崛起,也在情理之中。”净空大师拿出一本线装书:“这是当年那位高僧留下的曲谱和对音律方面的心得研究,或许对公子有用。”

  “这……”李贤犹豫了一下。

  “公子,何必如此,此物虽珍贵,但在天宁寺也无用武之地。那日高桥镇之恩,将此物相送,也算圆满了,公子莫要推辞。”

  李贤接过线装书,也懒得虚伪的让来让去,实话实说,李贤对这玉箫知之甚少,音律方面也不过刚入门而已,这东西于他而言足够珍贵,哪能不想要。“那晚辈就却之不恭了。”

  在天宁寺住了三日之后,李贤准备离开了。

  方丈带着寺内高僧将李贤送到门口:“李施主,相逢便有分别日,天宁寺欢迎李施主常来做客。寺中没太好的东西,但粗茶淡饭,暮鼓晨钟还是有的,李施主若是不嫌弃,天宁寺随时敞开大门。”

  李贤拱手道:“感谢方丈盛情款待,晚辈这就告辞了,他日若有机会,必然上五峰山聆听大师教诲。”

  众高僧目送着李贤离去,方丈对净空大师道:“师弟,此子大可不必担心有朝一日走上歧途,他一身正气,也无当年那位高僧的执念,前途远大,重现当年朝天宗辉煌不在话下。”

  净空大师双眼深邃,望着李贤离去的方向:“师兄,一切都是定数。前有商红叶的传人和鸣渊重现世间,雀儿岭有李贤一步青云,正邪不两立,终究还是有人能解决那魔头兴风作浪。千年前,李朝歌能封印商红叶,千年后,李家子孙,岂能敌不过商红叶传人?这天下的浩劫只是一时的,此子在,大可不用担心。”

  净虚大师双手合十念了一声阿弥陀佛:“人间正道是沧桑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