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成了大明勋戚 530 各怀鬼胎 (二合一)

《我成了大明勋戚》530 各怀鬼胎 (二合一)

作者:无限循环 字数:3687 书籍:我成了大明勋戚

  皇太子朱见济薨了?

  咋一听到赵鸿杰匆忙传来的宫中消息,沈忆宸直接整个人都呆立在原地,他知道历史上朱祁钰的皇长子朱见济,在完成易储后没多久就夭折。

  但问题是现在历史已经改变,并且朝中某一方势力向朱见济下手没有成功,反而引发了景泰帝朱祁钰的警觉,大幅度增强了宫中的护卫力量,理论上很难再故技重施。

  这到底是朱见济的自身缘故,还是说真的再遭毒手?

  「鸿杰,到底怎么回事,你说详细点。」

  反应过来的沈忆宸,赶忙朝着赵鸿杰追问了一句,要知道明朝历史的转折点就在于皇太子朱见济夭折,未来将充满极大的不确定性。

  「目前除了皇太子薨外,没有太多的消息来源。」

  「上次皇太子遇险我不是交代过,一定要想办法在宫中安插人手获取情报,难道你没有听进去吗?」

  急切之下沈忆宸忍不住责问了一句,要知道他这些年征战塞外,无法跟宫中内官疏通关系。随着成敬告老还乡,沈忆宸已经事实上断了宫中信息来源,只能依托赵鸿杰的锦衣卫力量。

  至于示好过的曹吉祥,双方后续没有过多接触,更重要是拿不到对方把柄在手中掌控,远远达不到可以互换消息协作的「盟友」阶段。

  面对沈以诚的责问,赵鸿杰也是心中有苦说不出,无奈辩解道:「向北,上次你交代过后,我就想尽办法在宫中安插人手了,就连这次皇太子薨的消息,也是从拉拢的太医那里提前得知。」

  「另外陛下更为信任潜邸旧臣,情报方面交给了内官监掌印王诚,宫内防卫方面交给了御马监掌印曹吉祥,我属实是插不进去手!」

  见到赵鸿杰一脸委屈的模样,沈忆宸也不好过多苛责。毕竟很多东西人力是有限的,就好比自己同样无法掌控深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还是懂得。

  「抱歉鸿杰,是我有些心急了。」

  沈忆宸主动道歉了一声,这个世界只有他知道朱见济夭折带来的影响,就注定了他的心态远比常人要更加急切。

  「咱们兄弟还用得着说这些。」

  赵鸿杰很无所谓的摆了摆手,然后便把话题转回正事道:「宫中消息恐怕很快就会传开,现在皇太子薨,陛下再无其他皇子,那么支持沂王的朝中旧臣们必然会复起。」

  「另外忠国公石亨算是得偿所愿,没有了先帝一脉的储君阻碍,恐怕他也会蠢蠢欲动想要扶植外藩了。」

  赵鸿杰的话语让沈忆宸脸上神情愈发严肃起来,本来他还想要趁着蒙古的内部危机主动出击,彻底解决这个中原王朝数百年来的大敌。

  结果关键时刻皇太子朱见济夭折了,那么势必朝中各方势力将会「群魔乱舞」。单单北伐受到影响也就罢了,就怕内耗一旦起来连靖远伯王骥的南征军都将受到影响。

  麓川这次要是还灭不掉,南征军接近二十万将士殒命缅甸跟天竺,别说是安南收不回,云贵恐怕都保不住。

  册封皇太子大典前夕朱见济薨逝,时间哪就卡的这么凑巧!

  沈忆宸下意识的握紧了拳头,有着一股有力无处使的憋屈感,本来打造万里河山的大好局势就在眼前,结果又被朝堂内部的问题给打断,可能这便是中原王朝三百年轮回的宿命。

  但人生在世,又岂能事事顺意,想要扭转这个世界注定一路荆棘坎坷。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往圣精神,才是沈忆宸始终不变的追求!

  脑海中激烈的思索一番后,沈忆宸这才开口道:「不管局势走向如何,掌控皇宫大内才是王道。前任京卫指挥使韩良安已经升迁到五军都督府,不

  过目前京卫指挥佥事王政,与我算是旧识有些交情,你先去接触一下看能不能拉拢。」

  「好,我明白。」

  赵鸿杰点了点头,正统十四年的「夺门之变」,就是靠着沈忆宸提前掌控了宫门守卫,这才拖住时间等到了援军抵达翻盘,京卫方面必须得由自己人掌控。

  「对了向北,要不要通知李达他们准备?」

  「暂时还没到这种危机程度,过激举动反倒很容易引起怀疑跟诬陷。」

  沈忆宸摇了摇头,目前仅是宫中剧变让局势紧张,还远远没到朝廷动乱的地步。另外石亨跟曹吉祥两人,只要景泰帝朱祁钰身体不出大问题,他们心中的野心就会被压制。

  最多就是争权,不至于到夺国的地步。

  做些防患于未然的准备没问题,贸然动兵就是出昏招了。

  「好,那我现在就去办。」

  赵鸿杰二话没说,就转身离开了成国公府,与此同时紫禁城内,景泰帝朱祁钰面色惨白的躺在卧榻上,旁边站满了太监跟宫女,还有几名太医额头上冒着豆大的汗珠,整个人浑身瑟瑟发抖!

  「一群庸医,皇太子没有救回来,现在陛下悲痛昏厥了过去,你们还是束手无策。」

  「万一陛下有个什么三长两短,尔等通通都要陪葬!」

  司礼监掌印太监兴安,此刻一副暴跳如雷的模样,要知道明朝太监别看是权倾朝野,实际上他们的权力是来自于皇权的延伸。

  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词语,用在他们身上是再适合不过。

  兴安凭借着拥立从龙之功,取代金英成为了内官之首,相当于完全把自己捆绑在了朱祁钰一脉的身上。

  结果就在一日之内,皇太子朱见济薨逝,皇帝朱祁钰悲痛欲绝昏迷不醒。要是再出现什么皇帝驾崩的情况,那么景泰帝这一脉直接就绝嗣了,皇位不出意外的话将再度轮换到沂王朱见深的身上。

  想想看要是朱见深顺利继承大统之位,那朝中这群太上皇朱祁镇的叛臣,还能有活路?

  可能朝中勋戚大臣们会逃过一劫,毕竟自古刑不上大夫,宦官太监们用后世一句话说就是没有「人权」。未来皇帝想要打击报复,没有一个人会替他们说话,说不定外界得知还会拍手叫好!

  「内相息怒,陛下这是伤心过度导致的,下官已经吩咐了太医院熬制平息抚气的汤药,很快就能起到奇效。」

  连阁部大臣级别的***,面对司礼监掌印太监都得放低姿态,区区太医更是不敢得罪分毫,只能把话给捡好说的。

  「那万岁爷喝下汤药一定会醒吗?」

  兴安继续追问了一句,景泰帝朱祁钰必须尽快醒过来稳定局势,否则皇太子朱见济薨逝的消息隐瞒不了多久。

  「这个……这个……」

  话语太医可以捡好的说,但皇帝能不能醒来,他就不敢把话给说死了。

  「废物东西,还不赶快去催促,把汤药给端上来!」

  兴安此时也顾不上给对方颜面,恶狠狠的怒骂了一声,然后把目光放在了景泰帝朱祁钰身上,只求皇帝能安然无恙。

  站在一旁的王诚跟曹吉祥两人,脸上的表情都是异常沉痛,心中情绪却是大不相同。王诚毕竟是潜邸旧臣,从小看着朱祁钰长大,双方有着深厚的感情。

  如今皇太子突然薨逝,皇帝又昏迷不醒,他心中的悲痛是可想而知。

  至于曹吉祥却是心怀鬼胎,他对于景泰帝朱祁钰可没有什么额外的感情,甚至连最基本的忠诚都没有。早在「夺门之变」发生之前,其实曹吉祥就已经跟石亨搭上线了,可双方却默契的选择「秘而不宣」。

  原因在于忠国公石

  亨已经掌控了京师乃至于北方的半数兵马,权势扩张达到了皇帝猜忌的极限,绝对不可能让他把手还伸到深宫中来。

  某种意义上来说,帝王天性猜疑不仅仅是针对沈忆宸,对于任何重臣都是一样的。

  曹吉祥想要成为第二个权宦王振,那么在上位之前就必然不能跟外朝官员扯上明面关系。并且他担任的还是御马监掌印太监,统领着宫中腾骧四卫数万兵马,这要是被皇帝得知与石亨关系密切,恐怕晚上连觉都睡不安稳。

  石亨跟曹吉祥在私下里已经达成了协议,那就是与当初拉拢沈忆宸的方案一样,拥立外藩继承大统之位,从而完成对皇帝的摄政掌控,彻彻底底的做到权倾朝野。

  并且作为拉拢的条件,曹吉祥的养子曹钦早已被安置进了五军都督府,担任都督同知一职。另外石亨习惯性的在边境虚报军功,好让自己人升官上位,曹钦这些年记名的大大小小军功不断,传言有晋爵的可能。

  曹吉祥身为宦官,就算是担任御马监掌印太监,终究无法改变腾骧四卫天子亲军的属性,很难彻底的完成腾笼换鸟操作。

  但是让养子曹钦掌军后,就能名正言顺的把当初在边关担任监军期间,招募的那些蕃将跟勇士安***去,培养出一支完全效忠于自己的私兵。

  可能连忠国公石亨自己都想不到,一名拉拢合作的太监有如此大的野心,想要掌控朝野凌驾于天子之上!

  沉寂了片刻后,曹吉祥清咳一声道:「内相,咱家觉得在万岁爷苏醒之前,绝对不能让皇太子薨逝的消息传播出去。要知道拥护太上皇一脉的余孽仍在,说不定他们就趁机扶正沂王的储君之位,甚至是更进一步的登基大统!」

  听到曹吉祥这么一番话语,站在一旁的内官监掌印王诚立马慌张了起来,脑海中联想到历朝历代的逼宫事迹。

  确实朝中勋戚大臣的大多数,是站在拥立沂王朱见深的那边。如果不是太上皇朱祁钰宾天,文武群臣没有了效忠对象,恐怕连易储都难以达成。

  现在皇太子薨逝,万岁爷没有另一个皇子嗣位,再加之昏迷不醒,那么朝中局势就岌岌可危了。要知道宫中最大的威胁可不是年幼的沂王,慈宁宫里面还有着一个活着的上圣皇太后。新笔趣阁

  只要群臣把她从深宫中给请出来,就能立马以皇帝名义下发圣旨,册封沂王朱见深为皇太子,乃至于更进一步的继承大统之位。

  到时候就算陛下苏醒过来,面对这种局势也无力回天。

  想到这种可能,王诚赶紧附和道:「曹公公说的没错,绝对不能让消息外传,还请内相想想办法主持大局!」

  相比较兴安、曹吉祥这种历经数朝,还曾在边疆战场历练过的宦官,王诚除了一个潜邸旧臣身份外,能力跟阅历上是差了他们太多,完全把主导权给送了出去。

  「王公公,你乃东厂督主,如何***还需要咱家来言传身教吗?」

  见到王诚这副慌乱的模样,本来就承受巨大压力的兴安,瞬间就感到气不打一处来。好歹也是东厂头头,掌控情报特务机关,表现的属实有些不堪。

  「可偌大的紫禁城,又不仅仅只有东厂的厂卫,咱家有心无力啊。」

  王诚有些委屈的回了一句,东厂才几个人,如何能管住紫禁城这么多张嘴巴?

  就在此时,曹吉祥添油加醋的补充了一句:「除了拥护太上皇一脉的余孽,吾等还要注意宗室诸藩的迹象,襄王跟鲁王两人革爵去国,目前还在通州等待南下的官船。」

  「要是被他们得知了消息,很难说不会做出殊死一搏的举动。」

  曹吉祥的话语,更是放大了王诚心中的恐惧,他点了点头道:「广通王谋逆造成的苗乱,现在还没有

  完全平定,要是襄王、鲁王再趁势造反,这该如何是好?」

  得到了王诚的附和,曹吉祥这时候向前跨了一步,躬身朝着兴安说道:「要不调赴腾骧四卫入宫戍卫,不知内相意下如何?」

  掌控紫禁城,就等同于掌控了大局的思维,不仅仅沈忆宸有,曹吉祥同样有。

  不管接下来局势走向如何,只要能把紫禁城拿在手中,那么曹吉祥就有着谈判的资本。他现在唯一需要的就是,借助于司礼监掌印太监的批红权,把腾骧四卫兵马给调入宫中。

  当然,用批红权调兵,说的不好听就是伪造圣旨,最后结果如何就得看皇帝怎么判断了。

  听到曹吉祥的请求,兴安一双眼睛死死的盯着对方,表情阴晴不定。他心中隐约生出一股不详的预感,觉得此事没有那么简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