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能力列表系统 第四百五十六章 灯枯油尽

《能力列表系统》第四百五十六章 灯枯油尽

作者:长潭折柳 字数:1847 书籍:能力列表系统

  *

  岳乐刚和鳌拜干过架, 听见鳌拜这个名字就气的牙痒痒。臭小子明知道他和鳌拜不对付还提那混账玩意儿,是不是故意气他?

  真当他脾气好不打小孩儿?

  哦,这小子来之前怕挨揍还特意喊了救兵, 看来是知道害怕。

  鳌拜不是什么好东西,小孩儿不知道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这臭小子不知道怎么被那家伙哄的跟他要好,放着皇上不去伺候,转而哄着年纪尚小的小阿哥玩, 鬼知道那家伙安的什么心。

  有些事情大人来说不合适,让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来反而比大人说更好。

  别不是鳌拜真的想和整个满洲过不去, 哄了什么都不明白的小阿哥来他府上给他下战书吧?

  小孩子听见什么就是什么,哪里明白那么多, 要是鳌拜不怀好意要挑拨他们的关系,这幺小的小家伙没几天就会被忽悠走。

  也不知道皇帝怎么想的, 怎么能让鳌拜和阿哥们走那么近, 他才登基几年,嫌自己皇位坐的太稳?

  岳乐眯了眯眼睛, 三步并作两步走进正厅, 把蔫儿了吧唧的小家伙放在椅子上然后问道,“七阿哥刚刚从鳌中堂府上出来,又来这里作甚?”

  隆禧抬头看看他的脸色, 在看看另一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柔嘉公主两口子, 小心翼翼往后缩缩,像个害怕被家暴的小可怜,“隆禧今天出宫是奉命办差,不是出来玩的。”

  岳乐:……

  “你?办差?”岳乐脸上带着伤,但是不妨碍他用这样一张脸作出不屑的表情, “请出来办差的阿哥爷明示,您老人家大老远出来是办什么差呢?”

  隆禧屈辱的别过头,两只眼睛闪烁着愤怒的小火花,“难怪鳌中堂要和阿牟其打架,您这样阴阳怪气,打不起来才怪。”

  他怎么就不能办差了?

  想他隆小禧学贯中西精通古今,鳌拜认识的汉字都没他认识的多,他那么厉害,出宫办个差事怎么了?

  他们家二哥前两年不也跟着王叔王伯们学着办差吗,他也就比二哥早了三四五六年,很奇怪吗?

  小家伙怒发冲冠,张牙舞爪给自己正名。他很厉害,他能办差,他是他哥未来的左膀右臂,他就是大清最厉害的阿哥,没有之一!

  岳乐听他又提鳌拜正想生气,结果没等他生气,小家伙自己就气成了小刺猬,反倒让他想气也气不出来了。

  柔嘉公主和耿聚忠坐在旁边喝茶吃点心,看着那边一大一小吵架,小声讨论他们的孩子将来会是什么样,会不会和隆禧一样活泼调皮。

  养活孩子是真不容易,只看安亲王府就知道有多难。

  他们阿玛生了十六个儿子,现在府上的小阿哥却只有四个,除了塞楞额,剩下的一个常年卧病在床不知道能撑几年,还有两个是尚在襁褓中的小孩子。

  她和额附平日里注意调养身体,太医的平安脉从来没断过,也说好了等到她十八九岁了再要孩子,他们这样用心准备,上天见了也会赐予他们一个健康的孩子吧。

  小两口甜甜蜜蜜,显得旁边吵架的两个有些格格不入。

  隆禧和他们家王伯吵吵个不停,扭头看到柔嘉姐姐和额附当着他们的面甜情蜜意,吵架的节奏一下子就乱了。

  他刚才一定是脑子抽了,为什么要叫这小两口过来给他打掩护呢?

  现在可好,掩护没打成,他还要在独自奋斗的同时吃狗粮,欺负人也不能这么欺负啊。

  小阿哥单方面停止吵架,放小了声音感慨姐姐和姐夫感情好,话里话外都是“大爷你快看看,你闺女和你女婿在你眼皮子底下秀恩爱,你快管管”的意思。

  岳乐听的出他的意思,但是他就不让这臭小子如愿,非但不管,反而慢慢悠悠在旁边坐下,跟着感慨小两口感情好。

  这样就好,甜甜蜜蜜的过一辈子总比吵吵闹闹过一辈子强。

  他们的身份在这儿摆着,感情不和也不能和离,只能捏着鼻子继续过日子,怎么过都是过,小两口感情好那是再好不过。

  两个人一人一句说着,很快从剑拔弩张变成慢悠悠饮茶。

  柔嘉公主察觉到声音变小,看到那边一大一小都在看他们,当即红着脸坐正了身子,把额附推出去和他们搭话。

  隆小禧放下茶杯,从椅子上跳下来,背着手老气横秋的说道,“阿姐别害羞,我们又不会笑话你们。”

  柔嘉瞪了他一眼,随手拿了盘点心要塞他手里,紧接着想起来这臭小子不能随便乱吃,又气哼哼的把点心碟放回去,“再胡说八道,阿姐立刻把你送回宫。”

  “好的好的,隆禧不说话了。”小家伙乖乖的捂住嘴,奈何两眼弯弯此处无声胜有声,看的柔嘉公主只想揍他屁股。

  隆小禧开开心心和姐姐拌了几句嘴,然后凑到安亲王跟前装可怜,“阿牟其,隆禧饿了,今天王府可以提前开饭吗?”

  岳乐捏捏手腕,瞥了一眼可怜巴巴的小娃娃,让下人去厨房安排饭菜,哼了一声继续阴阳怪气,“呦,鳌中堂说要反对圈地,难不成把家里所有田产都归公造册,现在连饭都吃不起了?”

  隆禧捏捏肚子,看看又开始生气的伯父抿唇笑笑,“没有那么严重,不过也差不多啦。”

  岳乐:???

  “什么?”

  隆禧看着下人抬来饭桌,自顾自找个位置坐下,然后自来熟的招呼姐姐姐夫,还有刚刚过来的堂兄塞楞额,最后才回答他们家伯父的问题,“阿牟其放心,我三哥知道轻重,就算要处置那些违令圈地的人也不会太过分,不会让旗下人家吃不上饭哒。”

  岳乐扯扯嘴角,脸色肉眼可见的阴沉下来,“是吗?”

  亏他刚才特意让厨房多准备些这小子爱吃的菜,臭小子不帮着自家人也就算了,尽然和鳌拜站到一起,不像话!

  皇帝也是,怎么一个二个都胳膊肘往外拐?

  隆小禧晃着小短腿,怕饭没吃上人就被赶出去,索性把心理辅导提前到饭前。

  没办法,安王伯现在脸色太差,待会儿吃饭肯定也是食不知味。

  伯父脸色不好,柔嘉姐姐和姐夫也吃不好,塞楞额堂兄更不敢动筷子,到时候只剩下他一个人吃的欢实,那多不好意思。

  小家伙从板凳上下来,留塞楞额在屋里和姐姐姐夫沟通感情,然后拉着脸色黑沉的安亲王去门口台阶上坐着唠嗑。

  趁厨房还在准备美味佳肴,他们爷儿俩不计前嫌好好唠唠。

  先说好,不准一言不合就动手,他不是鳌拜,扛不住大嘴巴子,敢打他他就敢碰瓷,谁来都不肯从地上起来的那种。

  岳乐:……

  他造了什么孽啊,怎么就摊上这么个混不吝的侄子?

  骁勇善战的高大亲王大马金刀坐下,阴恻恻的看向傻乎乎的小阿哥,“说吧,我不打小孩儿。”

  隆禧往旁边挪挪,不太相信他的承诺,“您看上去不像不打小孩儿的样子,我还是离远点比较安全。”

  安亲王没有说话,只是捏捏拳头,骨头发出令人牙酸的声音。

  刚刚挪走的小阿哥大惊失色,迫于伯父的武力威胁,不得不挪回他身边。

  短短一会儿时间,台阶都被他给擦干净了。

  隆禧对比了一下他们俩的武力值,感觉真打起来的话他连跑都跑不掉,索性乖乖坐下不再作妖。

  让他闭嘴是不可能的,说了出宫是办正事的,坚决不能半途而废。

  他都想好了今天回去后怎么在哥哥们跟前嘚瑟,待会儿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他回去嘚瑟的资本,就算拼着挨打他也要说完。

  七阿哥的人生信条,只要打不死,就往死里作。

  小家伙拉着他们家大爷的手,白白嫩嫩的小手和蒲扇般的粗糙大手放在一起,视觉效果堪称惨烈,“阿牟其,侄儿刚刚从鳌、从瓜尔佳氏辅政大臣家中听到不少关于圈地的事情,汤师傅和熊师傅上课的时候都讲过为政以德,要以德去刑,要以刑辅德,还要恤刑慎杀,侄儿觉得两位师傅和孔夫子说的都很有道理。”

  治国要与时俱进,不能用管理部落那一套来治理那么大的国家,他们要把眼光放长远。

  比如说圈地,现在看上去八旗兵丁占了便宜,可是别忘了前朝是怎么亡的,要不是老朱家的皇亲国戚贪得无厌侵占民田,又赶上天灾不断逼得百姓没活路,民间可能还没有那么多起义军。

  他们入关的时间短,汉人本就觉得他们是蛮夷,是外族,对他们多有排斥,这个时候更要以德服人,不能仗着兵强马壮欺负人。

  有句话说的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别看老百姓手无寸铁,真欺负狠了让他们揭竿而起,想镇压下去可不容易。

  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中原的传统就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天下是能者居之,现在的江山远远算不上稳固,没准儿就从什么地方冒出来个能者把他们挤下去了。

  所以吧,做事儿不能做太绝。

  他不是说武力不重要,以理服人的前提是有足够强大的实力让对方忌惮,必要的时候也不是不能物理服人。

  旗下将士违令圈地屡禁不止,敢圈地的背后都有靠山,基本上都是各旗的大旗主小旗主在纵容。大爷您掌管宗人府,各家各府的情况您最清楚,应当知道他不是胡说八道。

  上课的时候师傅讲过这么个故事,叫苛政猛于虎。

  故事不长,讲的是孔夫子和他的徒弟子路路过泰山的时候看到一个妇人在哭,就让子路去询问发生了什么。

  问了之后才知道,原来当地老虎为患,妇人的公公、丈夫、儿子都被老虎咬死了。

  孔夫子问妇人为什么不搬走,妇人说因为其他地方苛捐杂税太严重,搬走也是活不下去,宁愿和亲人住在山里担惊受怕,也不愿意出去面对朝廷的欺压。

  百姓是国家的根本,要是民间百姓活不下去,宁肯跑去深山老林也不愿意接受朝廷的管辖,天下岂不是要乱了套?

  这些年兵荒马乱的没个消停时候,民间百姓已经苦不堪言,他们好不容易拿下江山,要是不好好治理,怎么对得起祖宗的辛苦征战?

  他年纪小不知道打仗的苦,大爷您曾南征北战,还亲自率部击杀了大西王张献忠,打仗有多辛苦不用他多说。

  旗下人丁的数量远远比不过汉人的数量,如果不能处理好满汉之间的关系,以后肯定还有更多乱子等着他们。

  上一个入主中原的外族是蒙古,成吉思汗当年多厉害啊,四大汗国威风死了,结果呢,没多少年就四分五裂各自为政了。

  还是那句话,他们要眼光长远,不能只盯着眼前那点儿好处,路走窄了。

  他们现在不说四面受敌,但是四面八方的敌人也不少,对外作战的时候内部不安稳是大忌,谁都不希望大军出征回来一看老家被人掀了是不是?

  为了江山稳固,为了盛世太平,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解决圈地带来的隐患。

  发生过的事情无法更改,好在他们还有弥补的机会,亡羊补牢为时未晚,鳌中堂不是和大家伙儿过不去,他就是想脚踏实地为百姓做事,只是一不小心话说的急了,所以才显得像是来找茬的。

  大爷您大人有大量,别和他一般见识。

  七阿哥嘚啵嘚嘚啵嘚说个不停,安亲王撑着手肘看着连说带比划的小孩儿,遗憾自家儿子比这小家伙大了三四岁却连弟弟都比不过,别的不说,这嘴皮子是真厉害。

  呵,鳌拜脚踏实地想为百姓做事,他们就是烧杀抢掠的山贼强盗不成?

  岳乐到底是个沉得住气的大人,面无表情的看着眼前的小孩儿表演完,然后拍拍手再次把人拎起来扛到肩膀上,“来人,备马。”

  隆禧说的口干舌燥,正忍着口渴等待他们家伯父的回应,没想到回应没听到,天旋地转又被扛了起来。

  干什么干什么?

  一言不合又要动手?

  别乱来啊!敢乱来他立刻就装死碰瓷了哈!

  七阿哥张牙舞爪,“饭菜都摆上来了,现在备马干什么?吃饭吃饭!隆禧饿啦!”

  “吃什么吃,饿着!”安亲王冷酷无情的镇压小家伙的反抗,让女儿女婿和儿子自行用饭,他把这混小子送回宫再说。

  屋里的几个人愣了,饭还没吃就把人送走,小家伙刚才说什么了?

  隆小禧苦着脸和屋里几个人挥挥手,“下次再吃,下次再吃呜呜呜呜。”

  就算要把他送回宫,好歹吃过饭再走啊,哪有不管饭就把人赶出去的道理,是亲大爷吗?

  岳乐要是知道他在想什么,估计能当场骂回去,不是亲大爷,堂的,他们没那么亲。

  隆禧和麻袋一样被扛着上马,他们家伯父骑术精湛,扛个人跟没感觉似的,就是苦了可怜的他,看着摆好的饭菜吃不到口中,还得大老远的回宫吃饭。

  真是的,生气就生气,有气可以冲他来,叫什么家长啊?

  小家伙嘟囔了一路,从“我又不是不听话,就是随便说说”到“阿牟其不讲武德,是不是输不起”,跟盛夏的知了一样滋儿哇滋儿哇,烦的安亲王想把他的嘴堵上。

  这要是在军中,早被他拖下去打板子了,哪还容他叨叨个不停。

  什么就是随便说说,什么有事儿直接冲他去,臭小子最开始说的什么,敢冲着他去他就在地上打滚儿,这像能讲道理的样子?

  他懒得和不懂事儿的臭小子掰扯,直接把人扔给皇帝完事儿。

  他不能上手教训这小子,皇帝总能动手揍弟弟,就不信皇帝能胡闹到任鳌拜为所欲为。

  天下是他们爱新觉罗氏的天下,不是他鳌拜的,就算这些年旗下人家圈地圈的过分了点儿,要解决那些隐患也是他们自家人关起门来商量对策,哪儿容得下他鳌拜打肿脸充胖子。

  约束旗下人家正以后不得圈地可以,让他们把田产土地全部还回去不可能。

  这事儿没得谈。

  顺治皇帝年纪轻轻便驾崩,天下未定,人心惶惶,他病危时最放心不下的就是皇位要交给谁。

  当时阿哥们年纪小,宗室中年轻体壮又有威望的却有好几个人选,是以顺治皇帝好几次提起将皇位传给宗室中人。

  先帝爷的想法遭到太皇太后的强烈反对,宗室之中同意的声音也不多,即便是他,也不赞同在宫里有阿哥的情况下把皇位让给旁支。

  皇帝的堂兄弟不少,不是谁都服气旁支登基,即便太皇太后不反对,那也不是个好主意。

  太皇太后选了四个外姓大臣来辅政,怕的就是宗室亲王擅自滥权,顺治朝已经出了个多尔衮,康熙朝不能再有个风头盖过皇帝的亲王。

  这些年鳌拜、索尼执政,宗室王亲不被重用,他管着宗人府,最清楚太皇太后如何防着他们这些王亲。嘴上说着理解,心里却还是会愤懑不平。

  他们已经让步那么多,管理旗务的权利不能再丢,不然权利全让外姓人占了,他们这些太.祖皇帝的子孙如何自处?

  安亲王身后坠着一串敢怒不敢言的侍卫,扛着小阿哥一路来到武英殿,走到门口才把人放下,然后客客气气的问顾问行,“顾太监,皇上现在有空吗?”

  “皇上在书房,奴才刚瞧见王爷的时候就通报过了。”顾问行被他们吓了一跳,连忙出来迎接,“哎呦哎,这是怎么了?阿哥爷怎么还被扛着回来了?”

  隆禧蔫蔫儿抬头,“没事,顾谙达。”

  就是捣乱被带回来家访了而已,不是什么大事儿,他相信他哥明察秋毫,一定能明白他的良苦用心。

  唉,为了他哥将来能省点心,他也是煞费苦心,真是太难了。

  书房里,康熙从满桌子多年前的奏折中抬起头,准备应对来自伯父的发难。

  他的弟弟他清楚,臭小子昨天听了那么多,今天出门不可能只去鳌拜一家,这不,受害者二号找来了吧。

  不说鳌拜为什么想制止圈地,总之只要他有这个想法就是好的。想法怎么来的不重要,实施下去才是正经。

  以安亲王为首的宗室王亲本来就和鳌拜不对付,圈地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这么一来,他们和鳌拜的关系更加恶劣,这种时候肯定少不了索尼在其中添乱。

  他想永久禁止圈地,但是不能像鳌拜想的那么简单粗暴。汉人百姓要生活,旗下百姓也要生活,得找个两全之策,不能杀一个救一个。

  索尼那儿肯定不可靠,就算他的皇后出自赫舍里氏,在圈地之事上索尼也不一定会向着他。

  就目前的局面而言,他必须得把宗室王亲拉拢到自己这边。

  安亲王岳乐掌管宗人府,文治武功都很突出,如若不然,他们家汗阿玛当年也不会生出传位给他的想法。现在不是心里不舒服的时候,安亲王在他们家汗阿玛在位时忠心辅佐,现在皇帝换成他,希望不要比他们家汗阿玛差太多。

  他们家汗阿玛是个有大志向的皇帝,招降弥乱整顿吏治,想的是天下在他们的治理下变成不输先贤的太平盛世,而不单单是他们满人强盛。

  满洲勋贵挡在前面,想重用汉臣并不容易,当时最支持他们家汗阿玛的就是安亲王,他们哥俩一手推进满汉融洽,重用汉臣加强吏治,之前的圈地令和禁止圈地令也有安亲王的功劳。

  先帝在世时安亲王愿意叫停圈地,没道理现在就劝不回来。

  上一辈中安亲王是最明事理的,不然他们家汗阿玛也不会让他掌管宗人府,要是连安亲王都劝不回来,宗室的其他王爷也别想了。

  康熙抿了口茶,做好准备迎接来告状的伯父。

  劝人之前先听听他弟是怎么胡搅蛮缠的,那小子脑袋瓜活络,没准儿还能参考参考。

  隆禧跟在安亲王身后走进书房,老老实实行礼,老老实实站起来,然后老老实实走到旁边坐下。

  康熙敲敲他的额头佯怒道,“又调皮捣蛋。”

  隆小禧低眉顺眼,“隆禧知道错了。”

  康熙眸中划过一抹笑意,“错哪儿了?”

  “隆禧不该说王伯纵容旗下兵丁胡闹,不该说鳌中堂忠心耿耿一片丹心向大清,不该胳膊肘往外拐。”小家伙吸吸鼻子,不听他说出来的话,倒真像认错的样子。

  岳乐额头青筋直冒,看出了这兄弟俩是在消遣他,索性开门见山说明来意,“皇上,听奴才一句劝,可以制止旗下人圈地,但是事情要缓着来,就算是先帝爷,也发不出让八旗将士活不下去的命令。”

  顺治年间两次圈地又两次下令禁止,政令都是一点一点改着来的,后来没有大规模的圈地,但是各省各州开荒垦田都没有停止,皇帝一直在努力解决前朝遗留下来的难题。

  皇帝年纪小,不知道其中艰难,万万不可听信谗言一意孤行。

  岳乐知道皇帝忌惮他,所以最开始就拿先帝当年的情况来劝。他不说自己有多少想法,只说先帝爷当年做了多少努力,皇上下令之前先想想先帝爷,三思而后行啊。

  安亲王说的是老泪纵横,恨不得去先帝牌位面前来说这些话。

  皇帝不信他没关系,但是他对皇帝是掏心掏肺的辅佐,怎么能让鳌拜一个外人压他一头?

  康熙抹了把眼泪,上前一步抓住伯父的手,“朕心里一直记着王伯的功劳,王伯怎会如此作想?”

  要的就是他提起先帝,这回就是先帝回魂,他也必须把圈地的事情搞定。

  不就是哭吗,他也会!

  看看谁哭的大声!

  作者有话要说:隆禧(震惊):吓的我瓜子都掉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