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霍少又又又吃醋了 第38章 再见霍少霆

《霍少又又又吃醋了》第38章 再见霍少霆

作者:姩潇潇 字数:995 书籍:霍少又又又吃醋了

  听到李思远这句话,田蓉那张白晳的俏脸上,顿时飞起两朵红霞来。

  对于这次六一一所之行,李思远是很期待的,因为这次去六一一所,能见到很多飞机设计师,工程师。

  比如说宋老的接班人杨卫宁,现在已经成为歼十战斗机的副总设计师了,在李思远重生前的位面,杨卫宁后来的成就,比宋老还要高,可以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宋老没有看错人。

  杨卫宁在接过宋老的班之后,主持了歼十S双座型,歼十B,FC-1枭龙战斗机的设计研制工作,后来更是成为第四代重型隐身战斗机歼二零威龙的总设计师,带领六一一所走向辉煌,杨卫宁设计的歼二零战斗机,是在宋老提出的小展弦比边条翼高升力体鸭式布局基础上搞出来的,在发动机不如F22战斗机的情况下,利用气动布局上的优势,以及航电,飞控等技术领域的后发优势,实现了综合作战能力与F22战斗机在同一水准线的结果。

  歼二零战斗机成为世界上第二款量产服役的双发重型隐身战斗机,这让华夏也成为了第二个装备第四代重型隐身战斗机的国家,在战斗机领域赶超了苏鹅,欧洲,来到世界第一梯队的位置。

  杨卫宁也凭借这些杰出的成就,当选为华夏科学院院士,并且成为华夏航空工业集团的高层领导。

  所以在李思远的心中,杨卫宁同样是一位值得尊敬的飞机设计大师,现在杨卫宁还年轻,比李思远在不了多少,李思远在想,杨卫宁应该是一个很好相处的人吧,希望这次到六一一所,能够和杨卫宁成为朋友。

  如果不是脑海里面凭空多出来的那些记忆,李思远很清楚自己远远不如杨卫宁的,毕竟杨卫宁的成就比自己高得多了,在学生时代,李思远也知道自己比不过杨卫宁的。

  因为李思远虽然是学霸,可杨卫宁是更厉害的学霸,杨卫宁十五岁初中毕业就考上了西工大,就凭这一点李思远就自愧不如,而且当时杨卫宁差一点考上华清大学的,因为他有色弱,报考西工大,也是破格录取。

  要不是这样的话,华夏就少了一位飞机设计大师。当然,或许又会多一位别的专家。

  杨卫宁以三十出头的年纪,就当了重点型号副总师,在航空和航天领域,可以说是非常稀罕的了。

  当然比起现在的李思远来,杨卫宁还是差了那么一些,毕竟李思远现在已经成为了航空航天专家们都要请教的天才专家,虽然不为外界所知,但在华夏的高层,李思远已经挂了号啦,还有特工保护的。

  在这架飞往蓉城的航班上面,就有两名华夏特工,李思远和田蓉自然是不知道的。

  经过二个多小时的飞行,李思远和田蓉坐的航班,终于降落在双流国际机场。

  刚刚出来,李思远和田蓉就远远的看到了两个年轻人举着牌子,上面写着他们的名字,这是六一一所派来接他们的人。

  李思远和田蓉连忙走了过去,这两个年轻人,一男一女,都是六一一所行政部门的。

  这两人也很好奇,是什么人让他们开着单位的车来接,这一看就让他们蒙了,这两个人比他们还要年轻呢,为什么有这样的待遇?

  怎么也想不明白啊!虽然说想不明白,但是两人还是很热情的把李思远和田蓉接到车上了。

  虽然说车也不是什么好车,巴蜀汽车工业公司生产的野马越野车,但六一一所现在也穷啊,这可是所里仅有的两台公务车之一了。

  平时就连宋总,都是骑自行车上班的,所以两个接机的行政人员,都对李思远和田蓉充满了好奇。

  李思远长得高大帅气,田蓉又是漂亮有气质,所以两人都以为他们是某某领导的子女呢。

  他们根本就不可能猜到,李思远可是改变六一一所的人,改变整个华夏航空航天事业的人。

  当然李思远也没有提那些了,还是要保持低调,不能让人知道太多。

  虽然说李思远和田蓉上了六一一所的公务车,但是两名特工还是跟在后面的,他们可不敢让李思远有一点儿闪失。

  野马越野车很快就开到了六一一所,九十年代的蓉城,还很少有高层的建筑,入眼都是一片片五六层的楼房,大多数都还显得很破旧。

  六一一所也是如此,条件比较艰苦,所有的经费,都尽可能的要花到科研上面。

  看到眼前的六一一所破旧的办公大楼,李思远心里面也在感慨,为了华夏航空事业,国防建设,宋老他们也不知道是怎么熬过来的,李思远前世的时候,就曾经在新闻报纸上看到,歼十总设计师宋老,为了挣科研经费,每天下班后还摆摊卖面条。

  想想真是不容易啊,站在办公楼前面,李思远不由得对这座华夏歼击机设计圣地,产生了无比的敬仰之情。

  没有老一辈航空人的坚持,坚守,和无比坚强的信念,哪有现在的六一一所啊,更不要说歼十战斗机了。

  所以李思远此时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一定要为华夏航空航天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像宋老一样,为华夏航空航天事业,为国防建设鞠躬尽瘁!

  田蓉也在好奇的打量着眼前的建筑,她心里在想,就这么破旧的地方,竟然是华夏最先进的歼击机设计研究基地啊,比起八零五所和腾飞航天科技可差太远了。

  的确在九十年代也好,还是之前的时代也好,航天口的待遇确实要比航空口好了很多,不仅有经费的保证,就是科研人员的待遇也更好。自然也可以在办公楼上面体现出来。

  正在两人都心有所思之际,从办公楼里面走出来了一群人。

  为首的正是宋老,他身边还跟着几位所里的领导,以及杨卫宁等中层干部。

  宋老笑呵呵地迎上来道:“思远同志,田蓉同志,你们辛苦了,这么老远的到咱们六一一所来指导工作!”

  李思远和田蓉这才回过神来,连忙迎上去,跟宋老打招呼。

  宋文璁用力地握着李思远的手,李思远也握着宋老的手道:“宋总,感谢您还派车来接我们啊,这样的待遇我想只有上级领导才有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