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天阔云舒 第四十七章 母亲提醒

《天阔云舒》第四十七章 母亲提醒

作者:元夏至 字数:1966 书籍:天阔云舒

  昨天答应二哥要求,给二嫂做一道甜品。

  她决定做一个很费时间的食物——当然,这个时代不管做什么甜品,都很耗时——藕粉桂花糖糕。

  顾名思义,是由藕粉和桂花做成的。

  没有藕粉怎么办?

  自己做呗!

  好像也没有糯米粉?

  这个也可以自己做!

  桂花是秋天才会有的哦!

  自己,咳!我还是做藕粉糕吧。

  介于食材有限,李怡只得放弃藕粉桂花糕里的“桂花”。

  陪老夫人用完早餐,就带着人来到了府里放置磨盘的地方。

  按照李怡的安排,卢婶已经将买来的莲藕放到了这里。一群人清洗磨盘、莲藕去皮、将莲藕切块,忙的不亦乐乎。

  将切成小块的莲藕倒入磨盘,磨盘旋转的过程中不断加水。用纱布过滤磨出的液体,藕粉水就做好啦。剩下的就是需要时间来沉淀了。

  过了四个小时,也就是两个时辰,将表面的水倒去,盆底结成块的就是藕粉了。

  将块状藕粉挖出,包进纱布里吊起来。吹一个小时,就定型成方便切开的块状了。将这些块状的藕粉切成薄薄的小片,放在外面晒一整天,细腻的藕粉就做好了。

  20斤的藕,做出的藕粉只有一斤左右。确实有点心疼。

  小心翼翼地将将藕粉装进罐子里保存。

  在等待藕粉沉淀四个小时中,李怡也没闲着,用面粉揉成光滑的面团。然后在所有人惊讶的眼神中,将面团放入清水开始洗。

  她洗面团归洗面团,洗完的水都不让倒!要收集起来。还安排两个人一起加入她的洗面团大业。

  很快,一大块面团就成了一小块的面筋,下面的水也放在一旁沉淀。也是四个小时,洗面水跟藕粉水一样倒去表面的水。

  剩下的步奏跟做藕粉一样,小麦淀粉也做好了。

  做这些花了两天时间,连老夫人都忍不住好奇她在忙什么。孙女做吃食向来麻利,这次花了一天都没有做好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味道呢?

  这些天,李怡每天换着花样给她做吃的,她早已被美食征服。她有些迫不及待想要尝尝味道了。

  藕粉和淀粉需要一天才能晒干。李怡也没让老夫人失望。当天晚上就又给她一个惊喜:凉皮。

  做淀粉的前期,跟做凉皮一摸一样。区别只在于洗面粉的水,不需要沉淀4个小时,两个小时就够了。

  将上面的水倒去,剩下的是浓稠的液体。将液体倒入干净的容器,隔水蒸两分钟,一张凉皮就做成功了。

  避免凉皮粘连,在容器底部要抹上一层油。

  凉皮切成条状,加入黄瓜丝,酱油,醋,蒜水搅拌均匀,爽口的凉皮就做好了。

  里面没放花生酱和面筋,李怡还是很遗憾的。没有花生酱和面筋的凉皮是没有灵魂的。

  凉皮里的面筋,是要加酵母蒸才会松软的。她根本不知道这个时代发面是用什么发的。花生酱她也不知道做法。

  看来是该找一下系统了。

  今天做了那么多事,她累的够呛,只想赶紧洗澡上床,找系统聊会天睡觉。

  陈母却在她洗澡之时找上门来。

  李怡从净室出来,发现陈母坐在榻上手里拿着李怡写的菜谱在看。不紧张是不可能的,她害怕陈母发现自己的笔迹跟陈晓云的不同。

  “你们都下去吧。”陈母开口将所有人都遣至门外。

  李怡也想跟着她们一起出去。陈母这副有话要说的样子让她心虚。

  “母亲这是?”她鼓起勇气,该来的跑不掉。陈母既然坐在自己面前,那就主动开口。

  陈母借着烛光又一次打量自己的女儿,眼如星辰,面若皎月,袅袅婷婷,站在自己面前。不由感叹:生的真好。

  “过来。”

  李怡柔顺的坐到她身边,陈母拿出毛巾擦拭着女儿湿漉漉头发:“怎么头发不擦就出来了?很容易着凉的。”

  “净室里太闷了,出来再擦。”不知陈母此次来意,李怡的身体仍然紧绷。

  “最近出门可有遇上新鲜事?”陈母手上不停,问了让李怡更加紧张的问题。

  难道自己信错人了,小红告密了?

  “前次遇到了户部侍郎家的女儿,她很热情,于是聊了会。昨天去了趟集市,同二哥在乘鹤楼坐了坐。”李怡舔了舔自己的嘴唇,“没什么特别的。”

  “呵”,陈母笑了:“你不用讲的这么详细。我就是想跟你聊聊天。”女儿的头发不再滴水,她放下了毛巾。以指代梳,缓缓梳理女儿的头发。

  “你从小就不爱与人交往,没有朋友。难得遇上一位能与你聊几句的。可曾互通姓名?”

  “她叫宋意涵。也没有很聊的来,不过她对我很热情。”岂止是热情,简直是缠着我不放!

  “她倒是个有眼光的!你可想与她相交?”

  李怡撇撇嘴,您是觉得自家女儿处处都好,别人喜欢她是应该的。可以别人根本瞧不起我的身份好么?

  她只得有所保留道:“我们身份悬殊。与她相交恐有攀附之嫌。”

  陈母听出她语气中的自卑,给她梳理头发的手顿住,落寞的说道:“母亲对不起你们。”

  跟您有什么关系啊?您又决定不了我的出身。再说,我也不介意这个。她急急转身欲安慰陈母一番,却被陈母制止。

  “你要是想与她结交,就不要担心身份的事。你不想交往,那就不和她往来。”

  李怡没想明白她话中的意思,陈母接着说道:“女子后半辈子的身份取决于她的夫家。而不是娘家。”

  难道我这样的身份还能嫁个身份很高的人么?她虽然好奇陈母对自己婚事有何打算,却不方便问,只得结束话题:“女儿知晓。”

  刚刚的对话打破了母女间的温馨,陈母好似急着要走:“你近期做了不少吃食,都是以前未曾见过的。事出反常必有妖,很多有心人会拿着做文章。还是低调点好。”

  这个问题李怡早就想好解释了:“女儿第一次出门时,发现一本古书,上面记载了诸多食物的做法。最近做的都是按照古书上看到的做法做出来的。”

  “我不会问你要这本书看,可难保别人不会要这本书。你可别弄丢了。”陈母好似不信这本书的存在,她提醒女儿要赶紧做一本出来。

  这本书确实是她凭空捏造的,哪有那么多古书。这是林天阔帮她想的法子。

  如果真有人借此对她发难,就可以堵住他们的嘴。而且食肆开成后,需要宣传,这些都可以利用古书达成。

  李怡要做的是提供菜谱,他负责找人给这本书安排一个合理的出身。

  “谢母亲提醒。”

  陈母见她明白自己的意思,便起身回了自己的院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