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东安小吏 第七章 风雪夜归人(七)

《东安小吏》第七章 风雪夜归人(七)

作者:宁嗣音 字数:2696 书籍:东安小吏

  杨惜不说话了,其实他也不是故意的,只是叔父同婶婶说话,他刚好路过听见了。

  这回知道了却也一直没吭声,看来之前他的那些话,多少还是听进心里去了一些。杨延和略微松了一口气,只是临走了难免担忧更多些,依旧趁机只是教训他。

  “不该知道的别瞎打听——这也是毛病!并非是她……算了,官场倾轧,你不懂也罢。”他这个侄子的性子他再清楚不过了,这等事,他说了杨惜也多半不愿去懂,只是平白无故他俩都添不痛快罢了,杨延和一摆手,“我得走了,天黑前得到驿站,要不然这么冷的天……”

  “叔父此去南京,是因为我吗?”犹豫了几犹豫,杨惜还是追着杨延和已经踏出去的脚步问了,其实他也大约明白,但他就是还要再问得一清二楚,“是因为我吗?”

  杨延和瞪起了眼睛:“刚同你说了别瞎打听!”

  然而杨惜并因此就退步了,一双眼睛盯着他,依旧是问不出来个一二三绝不罢休的架势。

  杨延和又叹了气。

  永修这孩子啊,天资卓越,五岁便能背四书,十五岁便中了举人,后来一直在国子监读书,祭酒司业从来都赞不绝口,二十岁登科。殿试后,正在病中的孝宗皇帝还特意召见了杨廷和,同他说此子将来必成大器,只是锋芒太过,让他日后莫要娇宠,好生磨砺下。

  父母双全,衣食无忧。

  这样一直顺风顺水的前半生,哪里会朝堂上厮混两年便能学会拐弯了,何况他也一直忍不住溺爱总要护着。

  “有你的缘故。”

  杨延和还是选择了坦言。

  他是无心党争的,然而朝堂倾轧,从来便无中立这一说。刘瑾当政,他不肯上门又是“义父”又是玉帛的表忠心,自然就是敌人了,既然是敌人,当然要整治。

  你来我往已经好几趟了,是他一向谨慎,刘瑾没拿着把柄,这才看上去平静无波。这不就找到杨惜头上了吗。杨惜的把柄那可实在是太好抓了,正一腔热血上头的年纪。而且杨惜出了事他确实不可能不管。

  杨延和心里冷笑了一声。

  所以那小姑娘哪里是来看他的。只不过宫里人之间的纷争,恐怕她自己都未必知晓自己到底在做什么罢了。

  既然是纷争,那便别怪他有空子可以钻。

  故杨延和先拿钱稳了杨寒星——虽她并不知这其中曲折,可难保并不会拿杨惜去邀功,一个介小吏,也并不指望她目光有多长远,不过好在还确实挺守信的。然后又请了能说得动刘瑾的人,左右刘瑾动杨惜也是为了敲打他,他现在直接把自己送过去了,不用费那许多的周章,何乐而不为呢。

  想来刘瑾也是赞同他这想法的,这不早上刚人去游说,中午调令便下来了,生怕他反悔似的。

  “不过你也不必放在心上,叔父心中自有计较,往南京走这一趟,未必是坏事。”

  杨惜低下了头,叔父说是叔父说,他心里仍有些不是味儿。

  有愧疚是好事,多少一意孤行时可能还会想起他这个叔父还在南京。这样一想,杨延和故意话锋一转,把话说得戳杨惜心窝子了些。

  “咱们杨氏宗族一直人丁稀薄,到你这一辈更甚,只你跟慎儿两人。叔父而立之年才有了慎儿,那年你已十岁了,叔父自问,疼你还要甚于慎儿,是真拿你作亲生看待。为人父母,但凡能为子女做的,哪里有不肯做的道理。”

  然而说了一半,还是于心不忍。

  “罢了罢了,说这些做甚,倒像是求你回报似的。”杨延和晨光里冲着杨惜摆了摆手,“真得走了——别起!你这一身的伤,逞什么强!且躺着吧,真想尽孝心,我不在这些日子少生些是非,就是你对叔父有心了。”

  霞光照进了东厂衙门的大院,赤红淡紫,杨寒星在这一片霞光里推开了大门,看见院子里一如往常的生龙活虎,拍马屁的拍马屁,聊天的聊天。至于被围在人群正中间的已是新人非旧人,昨日挨打的那几个都站着且周围冷清,大家都比平日里来的早了许多,这自然是并不值得在意的事。

  有人同杨寒星打招呼,杨寒星也如同往常一般笑着回了,然后朝人群最密集处走了过去。于峰在那儿。

  “头儿。”

  是新称呼,但杨寒星叫得十分顺口自然,且弯腰又拱手,礼数周全。

  这显然取悦了于峰。

  “哟,这么客气干嘛啊,”于峰弯腰去扶她,“起来,起来。”

  这一般都是做个样子,杨寒星觉得于峰应该也是如此,不等他手伸过来,便趁着势站起来了,站起来了才看见于峰还停在半空中的手。

  怎么还是认真的?

  杨寒星一时间弄不清楚他到底在想什么。

  “我哪里配您亲手扶啊,”不过她一贯脑子转的快,当即就堆了满脸的笑,“您有这份心我已经受宠若惊了。”

  这么给面子,于峰自然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装作并不甚在意的样子,一挥手让周围闹哄哄的人散了,然后盯着杨寒星只是看。

  说真的,杨寒星并不能明白他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她也仔细想了下自己之前的行为,确实是一贯与人为善的,并不曾因为他好说话便同旁人那般揶揄过她。

  所以就算不明所以,杨寒星也能大大方方地对上于峰的眼睛:“头儿,今日可有什么活儿?”

  “啊,有,”于是反倒是于峰先低了头,像是有些不好意思,不过接着就又是副似笑非笑阴阳怪气的样子了,伸手去扒拉桌案上的文书,“刑部今日审湖州那个杀了人一家十八口的江洋大盗,咱们得去听记。”

  杨寒星之前跟着吴荃时主要是打事件,做的是去城门监察缉捕盗贼,监督官员之类的琐碎事件,虽琐碎,但其实是个好活儿。东厂的名号一打出去,谁不恐怕万一被抓住什么不妥,都不用他们开口,金银首饰便一个劲儿的送,十分有油水可捞。听记就不行了,主要就是看三法司那群文官或者锦衣卫审讯犯人,读书人向来看不起他们这些阉党的,又书生多呆子,从来易争执,锦衣卫识趣些,但也难免有妒恨他们分了恩宠的,人家武功又比他们这些三教九流的高得多,真打起来的时候往往是他们吃亏。

  两厢对比,高下立现。

  然而她一个小小的番役,又旧主子刚失了势,自然是给什么她就得干什么,好与不好,哪里有她说话的份。

  于是杨寒星殷勤地收拾东西:“现在?还是等会儿?”

  “现在,”于峰又重新开始看她了,看集市上水盆里挣扎的鱼一般,“不过时辰尚早,咱们两个人慢慢走就行。”

  东厂衙门到刑部衙门确实不算远,平日里半柱香的功夫便能到,纵然她脚还是有些疼,这样一点路还是走得了的。这么想着,杨寒星揣着文书跟上了于峰的步伐。

  于峰一路上都在同她闲聊着,诸如今日晨起可吃饭了?吃什么饭?好吃吗?诸如此类无聊问题。于峰升官之前倒话也多,然而杨寒星一想方才在衙门里于峰在众人面前那个摆谱儿样,不能不一边敷衍着他一边疑心渐渐起来了。

  说话间已经到了河边,再往前走几步便是兵部衙门了,于峰拂开头顶光秃秃的垂柳枝,竭力装作漫不经心的问:“寒星你是……没成家吧?”

  原来是为了这个。

  东厂虽并不要求什么家世清白,但既然是来做事,来龙去脉总还是要清楚的。家住何处,婚娶与否,这些衙门里花名册上都写的明明白白。管花名册的一贯好说话,他们平日里想要瞧一瞧逢迎两句都能行,于峰作为新晋的红人,炙手可热,哪里有看这个都不行的道理。

  偏偏非要这样委婉的来问她。这不就全是色心还非要作情深状,杨寒星难免有些想笑,念及现在她的处境才硬生生忍住了。

  “头儿哪里话,我这种成日里外边奔波的,谁会敢娶啊。”话已至此,杨寒星哪里还能不明白他那点龌龊的小心思,嫌恶是嫌恶,也还是提醒他——毕竟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倒是头儿真令人羡慕,樗儿今年已经五岁了,小嬛也快会说话了吧,儿女双全,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福气,嫂夫人那样争气又能干。”

  于夫人可是出了名的悍妇,于峰同衙门里同僚一同去醉乡楼逛一逛,回到家都要被追打的,他居然还敢起这样的小心思,可见确实色胆能包天。

  听见杨寒星提于夫人,于峰果然脸僵了一下。然而人一朝得志,难免容易忘记之前困苦,他怕过之后反而更壮了胆,直接上手抓了杨寒星的手,急切地剖白。

  “只要你愿意!我在金城坊新置办了宅子,你去那里住,我定然不会让她发现你!”

  他手覆上来一瞬间,杨寒星有忍不住上涌的恶心,硬忍着没直接抽出手——这是她上司,是新贵。

  她在心里一遍又一遍的提醒自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