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只学会对你乖 第439章他要累死她!

《我只学会对你乖》第439章他要累死她!

作者:南极蟋蟀 字数:1829 书籍:我只学会对你乖

  去川安县谋过账房,但人家不要,就做了个货郎,在十里八乡也算是有点名气,这次云溪村包括吴有仁共九户人家准备送孩子去私塾学点东西,想着他是货郎,就把买启蒙书的任务交给了他。

  想着数量多也能讲讲价。

  吴有仁在去的路上想了好几种还价的方法,但还没到县里,牛车就被人拦下来了,一个看上去二十左右的汉子带着一个小男娃居然在路边卖书!

  啥时候书能在路边被卖了……

  他以为自己被糊弄了,直到那男孩从手边的箱子里拿出那雪白的书册来,吴有仁才认真了起来,又听那孩子说:“我们这三字经是簇新的,用棉纸写的字,一本只需要六钱银子,如果买十本,每本书再便宜二十文。”

  他略翻看了一下,发现这书做的确实精细,字迹也清晰,最关键的是价格便宜!

  吴有仁心动了,但他没有说,只问:“你们今天一天都在这里摆摊吗?”

  “是的叔叔,我们今天都在这里,但我们的书只有二十本,卖完我们就走了。”陈延笑着跟他说。

  吴有仁听罢立刻去了县里的书肆,作为货郎,他寻摸价格那是贼快的,一本簇新的三字经按本要八钱半,如果九本一起买,就算八钱。

  便宜点的就二手,五钱六钱的都有,如果没有看过陈延手里的书,他或许也就接受了书肆里那些纸页发黄、还带卷边的书了,毕竟便宜这么多,但是!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啊!

  能买新的,干啥买旧的。

  他又匆匆杀回去,在那个熟悉的路口,那小娃和青年还在,吴有仁立刻前去杀价,他板着脸,“我可刚从县里来,县里的书肆这书也就四钱多银子。”

  挑货了,陈延心道稳了,“书肆里四钱银子的书已经很久了,有些纸页甚至是破损的。我们的书是全新的,这种石棉纸在书肆里都卖七百文一令,卖六钱银子并不贵。”

  “贵了贵了——”

  且不说吴有仁是如何使尽浑身解数,总之,拉锯之下,他把书还到了五百五十文一本,陈延一脸肉疼的答应了。

  “吴伯,我听那书是人家自己做的,我怕字会出错,这不,赶紧叫您去看一看。”八个小孩的东西呢。

  “自己做的?”吴童生来了兴趣,“我随你去看看。”

  两人快步上了牛车。

  年关刚过,南方的雪虽然已经化了,但空气中的冷风还是吹得人骨头发凉。

  陈延和小叔陈多田站在各村镇去县里的必经路口,守着一个箱子。

  小叔看着脸被吹得发红的侄子,立刻把人团在了自己怀里,“康哥儿,那人真的会来吗?”

  他心里打鼓呢,带着书站这里一天了,就那个人停下来……

  看着确实像是想买的样子,他听到那个人要订9本,魂都美飞了,那可是五两银子!

  可说回去找人,现在还没来,“会不会是嫌贵?”

  “不会的。”陈延也确实冷,他把脸埋在小叔身上,跺跺脚,“过几天私塾就开课了,他去了县里没带书回来,肯定是看上我们的书了。”

  就在两个人说话的时候,远处牛车晃晃荡荡来了,陈多田眼睛一亮,“康哥儿,好像是那个人!”

  这便是来验书的了,陈延麻溜把书拿了出来,吴童生刚站过来,他就把书递了过去。

  常年开蒙的吴童生对三字经是非常熟悉的,五百五十文能买什么样的书,他也心知肚明,是以,陈氏作坊三字经一入手,他心下就开始震惊。

  真的是石棉纸!细白柔韧,还有封面的云纹,那隶书字体,再翻里面的内容也是对的,字大小基本相同,字迹颇有欧体风范,内紧外松,刚劲挺拔……竟是比他写的还好!

  他快速翻动着,很快到了最后一页,吴童生抬起头在陈多田和陈延的脸上扫来扫去,“这书是你们自己做的?”

  “是家里做的。”陈延看出来他就是今天决定掏钱的主儿了,“字都是对的,纸是好纸,我们一点一点用络子线串起的,五钱半的银子真的不贵。”

  吴童生点头,“确实不贵。”甚至算得上平价、廉价了,“这书是你家谁做的?”哪个村出了这样的人才。

  “是我和几个兄长姊妹做的。“

  “什么?!”刚刚还淡定着的吴童生惊出了声,“一群孩子做的?”

  在吴童生的震惊肯定之下,吴有仁爽快地付了钱,四个银角子和一贯钱,陈有田捧着钱的手都有点发抖。这,这就成了?

  交了钱,吴童生还在问陈延的姓名、年纪、家住哪里,陈延虽然有些奇怪,但考虑到对方可能是未来资源,十分友好的回答了他的问题,“对了这位叔叔还有这位先生,除了三字经,我们这里还有千字文,只是数量不多,六钱半一本,你们要看看吗?”

  “三百千都是启蒙书,私塾里都要用的。”

  “拿来看看!”吴有仁当即决定给自家儿子再买一本,吴童生在审完,没有错别 字之后,吴有仁立刻付钱了。

  这单生意昨晚,天色也渐晚了,两个人还得走回去,便没再等了。

  ? 让陈延比较哭笑不得的是,回去的路上小叔看他叫累,立刻背起了他,他要下来自己走他都不让,非得一边背着他一边拿那箱书。

  “康哥儿,你可是家里的贵人,不能累坏了。”

  陈延听了,心里十分复杂,其实他来到这个家里以后,陈小叔对他和陈安都非常好,只是最近,好里夹杂了一些其他的小心翼翼的捧。

  他不再单纯的把他看成一个小辈了。

  啊,陈延想,这就是变强的代价吧,家里人再也不会用以前的笑话逗他了,除了他娘。

  ◎开学第一件事:考试◎

  天色晚了,陈家人都很着急。

  陈祖母已经把饭食做好了,温在锅上,陈壮壮很是心急,“小叔和康弟怎么还不回来啊……”

  “是不是这书不好卖?”虽然他对自家产的书很有信心,但是,万一呢?

  陈安的话让陈家满室寂静,但很快这种寂静就被陈多田的大嗓门儿打破了。

  连带着被他背在背上神游的陈延都猛地一个激灵,他还以为小叔万分淡定呢,就收银子的那一瞬间激动了一下,回来的路上稳得一批。

  结果青年汉子回家一关院门之后,满脸笑容,陈家人看他这样,一颗心那是稳稳落了下来,“爹娘大哥二哥,我和康哥儿回来了!”

  进饭厅后,布袋子里的铜钱和银角子就被倒了出来,“我们卖了十本书,差不多五两银子哩。”

  “!”

  “好多!”陈安眼睛贼亮,“康弟太厉害了!”

  霎时间,小院子里对陈延的夸赞声不绝于耳,最后还是老陈头开口稳住了局面,“先把晚食端过来,火熄了吃的就冷了。”

  作为农们,陈家饭桌上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相反,因为一些农忙时候,大家闲的时间各自在不同的田里,只有吃饭聚在一起,所以陈家的很多大事都是饭桌上宣布的。

  就同今天一样。

  “这转眼间,壮哥儿和康哥儿也在私塾了读了这么久了,原先想着给点粮食,让两个小子学一些字将来谋生,但是我们陈家的人争气!”老陈头说到这里也很自豪,“我回回去里正家里,回回能听到里正夸我们家的孩子。”

  “吕秀才对康哥儿和壮哥儿也多有照顾。他们的天赋你们也看在眼里!”原先是不想这么早说的,但老陈头觉得两个孙子自己赚钱了是个很好的机会,便趁热打铁,“我们陈家当年也是川安的大姓,族里也是出过秀才、举人的,家里有举人过的是什么神仙日子你们想都想不到!”

  “既然壮哥儿和康哥儿有天分,我决定公中要出钱送他们科举!”老陈头扫着自己的儿子儿媳,老大老二家的均是一脸喜色,老三虽然愣了一下,但也没说不行,倒是老三媳妇脸色有些难看,老陈头并不生气,毕竟这件事对老三是不利的,不过他早算好了,“但我们是农家,皓首穷经我们是干不来的,我今天就在这里立下规矩,壮哥儿和康哥儿考童生,三次不过公中就不再出钱,想考就自己去筹钱。”

  “若是考上童生,便供到30岁考秀才,还考不上你们便不许科举了,到时候你们要给老三的儿子启蒙,也给他三次机会。”

  起先老三媳妇没什么表情,但听到后面,她的不满立刻消失了,等到老陈头问出大家可有意见的时候,所有人都齐声说没有意见,儿孙团结,他满意的点点头,“那今天卖书的银子,我就充到公中,壮哥儿、康哥儿,今后你们要更加努力才行。”

  “放心吧爷爷!”陈壮壮拉着陈延,“我们都会努力的。”

  陈延也点点头,一派和谐的气氛中,晚食结束了。

  -

  另一边,吴货郎拿到书之后立刻给几个小孩家里送去了。当然,要钱其实是次要的,只是想要炫耀一下自己的厉害,哈哈,五百五十文就买了这么好的书。

  果不其然,拿到书的就没有不夸他的,这让他有些飘飘然,还有一个在隔壁村来的妇人拉住问他:“吴货郎,你这书在哪里买的?还有吗?我吕家村的弟弟也想买。”

  “有是有,就是不知道还有多少,吕家那边着急吗?若是急明天我带他过去。”

  “那我叫明早去跟我那弟弟说一句。”

  隔日清晨。

  庄户人就是起得早,风里还夹杂着一些细雨,天蒙蒙亮的时候,陈家小院门口就有人敲门了。

  老年人醒得早,是以,老陈头是第一个来开门的。

  见人开门,吴有仁马上问,“请问这里是陈延家吗?我们是来买书的。”

  询问的话立刻吞下,老陈头脸上挂上笑容,“是这里,下雨你们先进来喝口热茶吧,我去叫几个小子把书拿出来。”

  热水咕噜咕噜在茶碗里,陈延坐在方桌的旁边,陈安也起来了,那些三字经就堆在中间。

  由于交易物品物美价廉切难买,所以 这生意其实做得很平顺,那人检查了一下书没有破损之后就利落的付了钱,顺便买走了最后一本千字文,就是走的时候问陈家能不能把木箱子卖给他。

  “外面在下雨,这么多书怕被淋湿了。”

  老陈头直接成本价把箱子出了。

  人走了,钱就摆在桌上,老陈头把昨天卖的银子也拿了出来,二十本书,十两银子。

  老人的眼神逐渐热切,如果没有读书,谁知道赚钱也可以这么容易?

  读书有用!

  早食,一家人听说有客求上门来把剩下的书买完了,都觉得不可思议极了。向来都是求人买东西,还有这样上赶着让人卖东西的吗……

  有的,只要卖的是人家真的想要,外面又不多的东西。

  多了十两银子的进项,早餐一家人吃得喜气洋洋,上午,老陈头、陈大伯又带着陈延和陈安去了县里。

  因为后天吕夫子的私塾就要开课了,家里的纸用的差不多了,他们今天得去买几令纸,再买一本《论语》。

  钱来得快,花出去也是一样的快,但老陈头他们的底气更多了一些。

  陈延发现,仅仅半年的时间,爷爷站在这个书肆门口人都高了一寸。底气令人挺直背脊啊。

  除了纸,喜事之后的庆祝猪肉也是必不可少的,路过县北边的小集市,陈延说想吃豆腐,乖孙这点要求,老陈头自然要满足,又买了两块大豆腐。

  路过某个卖头花的小摊,陈延拉住了老陈头,“爷爷,这段时间姐姐他们几个都辛苦了,不如买几个头花回去?”

  小贩看有人停下,立刻扬起笑脸凑上来,“小郎君要买头花吗?只要五文钱一对哩,可以随便选。”

  “那就买三对吧。”孙女们确实辛苦了。

  陈安也要凑过来为自己的姐姐选头花,陈延给三姐陈秀秀选了一对浅蓝带白的头花。

  “康弟,你说这个适不适合大姐二姐?”

  陈延转头一看,嚯,一朵大绿一朵深绿。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