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清穿之躺赢 第一百二十九章 诗会

《清穿之躺赢》第一百二十九章 诗会

作者:凉城心不凉 字数:1966 书籍:清穿之躺赢

  苏和泰下朝回到家中,就去了米思翰的书房。

  米思翰对于这个侄子能够有如此成就也是颇为感慨,感慨他年少有为,如今年纪轻轻便已经是户部侍郎,假以时日,只要不走错路,未来有无限可能。

  不过苏和泰对此倒是有些忐忑,倒不是对自己能力的怀疑,但是他的年纪和资历还有些欠缺,皇上的厚爱让他觉得自己有点像走了后门。

  苏和泰有些不自在道:“侄儿感念皇上的圣恩,皇上如此厚爱,侄儿这心里颇有些不踏实。”

  米思翰拍拍他的肩膀,道:“这有什么不踏实的,皇上既然愿意给你,那就说明你受得起,只要你好好为皇上效力,皇上自然不是那等喜怒不定之人,你且放心便是。”

  苏和泰:“是”

  米思翰:“知道你心有顾虑,皇后娘娘哪里你也放心,皇上不是那等儿女情长之人,不会因为后宫的原因对你有所照顾,这次震灾你确实受了罪,罪都受了,没必要拿个奖赏还这般畏畏缩缩,你就大大方方的拿,不必顾虑,不说皇上对皇后娘娘恩宠又加,哪怕有一天皇上对皇后娘娘不再恩宠了,皇上也是是非分明之人,只要你行的正坐得端,皇上便不会对你失望,这话是皇后娘娘同你伯娘说的。”

  苏和泰转念一想,也有些明白了:“侄儿明白了。”

  米思翰见他确实懂了,心想这才对嘛!他们富察家不是那等靠女儿发家的人,可也没必要因为女儿成了皇后反而开始低调的畏手畏脚了。

  他们富察家不会仗势,但也不至于因此要委屈自己。

  米思翰:“昨日你才回来,又来的匆忙,赶紧回去同你福晋好好说说话,你不在的这些天,她可没少担心,说说话也好宽宽她的心。”

  苏和泰:“是,侄儿就先告退了。”

  苏和泰离开之后,米思翰自我感慨了一句:“富察家要热闹喽!”

  可不就是要热闹了!

  如今苏和泰也不过二十六七,不到三十岁的年纪已经是户部侍郎,户部本就是六部中比较热门的部门,又是尚书之下的侍郎,可有不少人眼热。

  苏和泰的福晋见他回来了,亲自为他端茶倒水,然后夫妻两人才坐下。

  苏和泰也知他离开的这一个多月福晋没少担心,心里感动:“这些天辛苦福晋操劳。”

  “爷跟妾身客气什么,妾身既然嫁给了爷就是爷的人,自然要为爷着想,爷这么说可跟妾身生分了。”

  苏和泰笑着说:“不该跟福晋客气,是为夫的不对,还望福晋原谅则个。”

  他福晋嗔了他一眼,没说话。

  苏和泰和福晋自然交流烦深夜。

  苏和泰的福晋和他门当户对,苏和泰这人婚前也是有过通房的,不过可能是碍于从小被韵蓉这个堂妹的洗脑,对女色方面不是特别看中。

  娶了福晋之后通房也都相继打发了,他福晋肚子也整齐,接连给他生了三个儿子,他也没理由纳妾,夫妻两人琴瑟和鸣,他福晋十分满意这样的生活,所以才会这般担心,知道他这次出行可能有危险,日夜难寐。

  洪灾一事处理的非常及时,苏和泰个人手段狠绝,处理时也没有顾及什么,当然还死了不少官员。

  因为下去了一批官员,他现在需要一批新的人才,所以这次科举是重中之重。

  科举前一段时间,胤禛心血来潮带着韵蓉出去微服私访了,他挺想听听现在读书人都是个什么状态。

  当然了,如果要是有些有志之士,他要是碰上了,也不介意多关注一下,人才没人嫌多不是。听书包

  胤禛带着韵蓉没去京城那几家贵的要死的酒楼,虽然如今能读得起书的人大多家中富裕,但是京城的顶尖酒楼,还是大多读书人望而却步的地方。

  胤禛和韵蓉去的是一般评价不错,环境中上,不至于掉价,不会辱没读书人的身份的酒楼。

  胤禛提前命人定了雅间,胤禛之所以在众多酒楼中“独宠”这一家也是有原因的。

  今天这家酒楼被一位江南来的才子包下来用作举办诗会,简单点来说就是弄个场合,读书人写诗论道,比试比试。

  不少才学之人都应邀过来了,毕竟这位江南才子确实有几分真才实学,再加上也有不少人想要借此机会增添自己的名声。

  读书人重名,自然想要求名,若是能够在众多才子中被肯定认可,别的不说,这名声出去了,这以后机会也就多了,机会多了,这名利自然也就接憧而来。

  胤禛和韵蓉落座,梁九功泡了从宫里带来的茶水,又让人摆了几盘精致的点心,退在一旁。

  胤禛和韵蓉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楼下渐渐热闹起来了。

  今日诗会的主办人名叫陈连鸣,江南人士,自幼师从名仕,家中也颇为有些请名,不过这些年没落了些,他父亲沉迷书画山水,他爷爷见他有天分,颇为看重。

  陈连鸣没有辜负他爷爷的重视,以小三元从江南脱颖而出,如今不过年二十。

  他此次举办这次诗会,也是想要看看同届考生的水平,再者就是想要从中接连一二。

  毕竟独木难行,在官场更是如此,若是能够寻得几位志同道合之人,以后官场上互相帮扶着,也能走的顺畅一些。

  陈连鸣一身素色锦衣站在大堂中央,他面相温润,常年读书,一身书卷气,让他看起来十分面善。

  陈连鸣含着恰到好处的笑容,道:“陈某多谢众位能够前来,是陈某的荣幸,希望诸位兄台能够有所得,有所获,这便是陈某所愿,既然说了今日是诗会,如若诸位兄台不介意,那咱们就以诗论道。”

  下面都是附和声。

  “陈兄这么说,自然是不介意的。”

  “是啊,不如陈兄说说,怎么个以诗论道之法啊?”

  “对,陈兄赶紧说说!”

  ……

  陈连鸣见状,便道:“既然如此,那陈某就说说了,陈某命人准备了一百道题目,其中包括四季景,时令花,山山水水,百姓趣闻,待会随机抽取一人开始从木桶中取其一,以此为题,开始作诗,寓意深远者为胜,诸位兄台以为如何?”

  “就如陈兄所言便是。”

  没人有意见,毕竟他说的也算公平合理。

  然后很快就把第一个题目选出来了,是“梅”。

  十分常见的题材,自古以来咏梅的诗词从来都不少,而且梅开在寒冬,读书人向来喜欢以梅自喻。

  不过这题目说简单也简单,但是想要出彩十分不容易。

  毕竟这类诗词实在太多,很少有人能够写的有新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