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丹青不知岁月老 第4章 泾县

《丹青不知岁月老》第4章 泾县

作者:木犀 字数:4296 书籍:丹青不知岁月老

  玉带样的青山盘亘在茫茫原野上,天刚亮的时候,高铁就到达了泾县站。

  从青川到泾县没有直达的飞机,两人昨晚先飞到了合肥,又连夜坐了高铁过来。

  夏可人没想到,堂堂孟总竟也跟着她来受这个罪。

  从孟总的言语神态中,分明感觉他不仅不喜欢国画,甚至称得上抵触和讨厌,却又大费周章的修复那幅工笔美人图。

  夏可人觉得不合逻辑,不过她对他的理由不感兴趣。

  她只想完成这桩生意,赎回抵出去的老房子。

  家里的老房子是从前外婆在世时一砖一瓦自已建的,妈妈李彤在这屋子里出生长大,她也在这里出生长大,这屋子承载着的是三代人的记忆。

  小时候坐在院子里的青石案上,跟着妈妈学作画的情景历历在目。

  那时候外婆还健在,夏可人记不清外婆的模样了,却记得她一头银白的短发,上身最爱穿蓝布白花的衬衫,下/身一水儿青黑的长裤,摇着竹扇立在院边青竹底下,笑吟吟的望着夏可人学画。

  那时外婆已经八十来岁的年纪,脊背却挺得比青竹还直。

  远远的看见李彤教夏可人画葡/萄,干净的宣纸上一笔落下去靛青带了墨色的两笔,围成亮晶晶的一粒紫葡/萄,夏可人嫌葡/萄不圆,捻起笔又要去添。

  笔尖还没落下,外婆就开始喊:“这作画和做人一样,落下去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不许再补,你要觉得不满意,另起一页从头来过。”

  夏可人当初并不懂得这话的意思,等她懂得的时候,外婆早已经不在了。

  外婆走后,家里发生的事,一件比一件更令夏可人难受,她不愿再想,握紧拳头掐了掐手心后,拿出手机:“打车过去只要二十分钟。”

  泾县丁家桥镇后山村南谭寺附近有家纯手工造纸坊,夏可人提前在高铁上查好了路线,从高铁站到那里只有十五公里。

  话音落下,一抬头,孟总已经走到了马路边,一辆黑色的悍马正停在他跟前。

  “上车。”孟总头一偏,率先提脚坐进了后排。

  夏可人自觉的拉开副驾驶的车门,一落座就把导航放在了司机方向盘旁边。

  司机看了眼地图后,试探的问了声:“孟总?”

  蔡总监在安排司机来接人的时候就已经发了详细的地址给他,跟旁边小姑娘给他的不一样。

  后排,孟总闭上了眼,将头向后仰着倚靠在座椅上:“按她的来。”

  车开到村口就无法往里进了,夏可人拿着手机跟着导航一路走一路找,沿着黄土小路绕着村子走,在夏可人背心微微开始出汗的时候,她就看到了不远处院门内密密茂茂的碧绿树叶。

  连卷碧波翻翻叠叠,其后就是黄墙灰瓦的庙宇屋檐。

  南谭寺出现在了眼前。

  那家手工制纸坊就在南谭寺后边三五百米的距离。

  寺庙不大,里外皆郁郁葱葱,两人绕过寺后一片翠竹林,没走几步就有一片麦田,麦田旁边是个带着大水泥坝子的小楼。

  小楼粉色瓷砖贴墙,坝子里晒着黄黄绿绿成捆的树枝。

  “这晒的就是青檀树枝。”夏可人忽然开口。

  这还是从青川到泾县,十几个小时候里,夏可人说的第二句话。

  话音刚落下,就见一个四十来岁皮肤黝黑,穿着黑色长袖,头戴草帽的中年男人从房子里走了出来。

  一见到院坝里的两人,男人就敞开喉咙喊了起来:“买纸?”

  夏可人点头。

  “我这儿买纸是有规矩的,小姑娘你可知道?”男人走了过来,冲孟总伸出来手。“我叫曹三贵,是这手工制纸坊的老板。”

  孟总没有伸手去握,只是冲他点了点头,淡淡的说了句:“你好。”

  曹三贵也不介意,嘿嘿一笑,将自己的手往裤子两边擦了擦:“我手不脏,这是天天年年扯树皮扯出来的老茧,弄不掉了。”

  曹三贵见孟总气度不凡,只以为他是嫌自己手脏。

  再看两人,像是大老板带着一个小助理,兴许还是个大生意,曹三贵又赶紧道:“小姑娘,买纸可以,我这儿的宣纸都是最好的,不过我有个规矩。”

  “什么规矩?”孟总问。

  “想要买我的纸,必须跟着我走一套制纸的过程。”曹三贵到。

  见孟总一听曹三贵的话立马皱起了眉,夏可人知道他本来就对国画不屑一顾,更不用说一张画画的纸了,于是开口道:“制纸过程复杂,几十道工序,上百道规程,几乎要历时一年,慢的甚至两年,我们赶时间,等不了这么久。”

  孟总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曹三贵笑道:“小姑娘,你们想在我这儿住一年,我还没这地儿呢!”

  “我也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安徽泾县古法制纸的手艺。”曹三贵慢慢到,“现在越来越多的机器代替了手工,虽说机器制得越来越好,甚至很多时候比手工的更细腻更规整,可我还是想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每个来买纸的人,我都叫他们跟着我走一套,至少知道我们老祖宗辈辈传下来的技艺是怎么一回事儿不是?”曹三贵长长叹了口气后,又到,“一套下来短则一年,长则两年,可我坊子里日日都在制纸,每道工序同时在运作,你们跟一套不会超过三天的。”

  “那你不怕别人学走了你制纸的秘方吗?”夏可人直直出口。

  她是学画画的,自然知道无论制纸制墨甚至是印泥,每家都有每家的秘方,这是他们代代相传的根本。

  曹三贵回道:“你放心,关键的步骤我自然是不会给你们看的,不过我没有孩子,如果哪个来买纸的人跟了我一套流程后对这个很感兴趣,想要向我学艺,那我也愿意倾囊相授,把这门技术传下去才是最要紧的。”

  夏可人点点头:“那我们先看纸。”

  “可以可以,你们随意看。”曹三贵领着两人往屋里进,“两位怎么称呼?”

  “夏可人。”夏可人出声。

  半天见孟总没有反应,只好又补了一句:“他姓孟。”

  “好好,你们慢慢看。”曹三贵站在房门口,屋子里陈列的全是制好了的宣纸。

  夏可人径直过去,一一细看,很快就站定在了一个架子前,轻声道:“就是这个。”

  “姑娘真是好眼力,这是特种净皮,檀皮的含量高达百分之八十以上。”曹三贵解释。

  “就要这种了。”夏可人看向曹三贵,“我什么时候可以去跟流程?”

  “你一个人去?”曹三贵出声,见夏可人点头,于是又开口,“我正好要去砍树枝,你要是不用休息,不嫌累,立刻就能出发。”

  “走吧。”夏可人鼻尖上还冒着汗珠子,神色却是一如往常的平静。

  刚走了两步,就听身后响起孟总清淡的嗓音:“我也去。”

  夏可人一怔,觉得有些奇怪,不过他去不去也和自己无关,头也没回,跟着曹三贵往后山青檀树林走去。

  孟总对制宣纸的过程实在是没有什么兴趣,可不知道为什么,他对眼前这个女孩子产生了好奇。

  他自觉自己的话算是少的了,可这个夏可人话更少,大多数时候都是沉默着一言不发。

  他还记得高铁快要到站的时候,窗外正好日出,夏可人坐在窗边安静冰冷得如同一座石像,朝阳淡淡的的光芒照耀在她精致却几乎面无表情的脸上,她于是开始发光。

  不知道为什么,那一刻,他觉得这个年轻的女孩子是宇宙中的一粒星星,漫无目的无声无息的漂浮着,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点亮,但他知道,她一定会亮起来的。

  就像是遇到了国画,或者和国画相关的东西。

  她的话就开始多起来,从平时的两个字三个字变成了两句话三句话,甚至意犹未尽。

  “我们泾县的宣纸之所以做得好,是因为我们这儿的青檀树长得好!”曹三贵抓住树枝,去桠留五六尺长用麻绳一卷打成一捆,“我们这儿喀斯特山地丘陵地带长出来的青檀树,组织匀细,纤维均整。”

  “这一捆枝条下锅水煮二十小时,再放后山腰溪水里浸泡二十小时,然后剥下檀皮,晒干后再捆起来。”曹三贵一边说,手上动作不停,“就是第一步,制毛皮。”

  “你们要试试吗?”曹三贵抹了抹汗,把手里的镰刀递了过来。

  身后边的两个人都直挺挺的站着,没一人伸手去接。

  夏可人是大概知道做宣纸的过程的,青檀皮部分就要反复的煮晒漂白,稻草部分也是如此,然后将两者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制浆,再把浆倒入水池里捞纸。

  捞两遍起来后还不算完,还要在平均温度五十度以上的铁柱火墙上晒纸,再进行最后的处理过后,宣纸才能拿出来卖。

  他们没时间一样一样亲自做过去,只能走马观花的看看。

  曹三贵也理解,一下午的时间带着他们两个人看了好几步,临近傍晚,直到他自己的肚子咕嘟叫起来,才想起来问夏可人他们:“你们饿了吗?”

  见夏可人没说话,孟总抬手看了眼表,已经五点半了:“有什么吃的吗?”

  “这附近可没什么饭店,想吃饭只有去前边山下南谭寺,寺庙里有斋饭,十元一位,味道还不错。”曹三贵手往下一指,“不过,你们得赶快,斋饭六点停止供应。”

  夏可人他们正在看制青皮,投碱蒸煮,滚滚热气熏得她头发晕,于是赶紧出来透了口凉气后就自顾自的就往山下走。

  山道两边是细碎的卵石,用碱水煮过的青皮就密密挨挨的晾晒在卵石上,日晒雨淋,让青皮中的纤维软化,又分解掉其中的有机物,使得蛀虫不爱吃,这是宣纸得以长年保存的秘诀。

  夏可人直到进了寺门才发现孟总正跟在她的后边。

  两人默契的保持着一如既往的沉默,只有庙宇里沙沙的树叶声回荡在四周。

  南谭寺地处偏僻,寺庙里几乎没有外人,吃斋饭时全程自助,在瓦罐里扔了钱,然后自己去夹菜,只是夹多少吃多少,不能剩饭,吃完后也要自己收拾干净。

  饭堂中间,长条的桌椅只坐一边,男女分开,开饭前寺里的师父们会双手合十,一齐念一段夏可人没有听懂的话。

  吃饭的时候,不许说话,两边都只有沙沙的咀嚼声,和院子风吹树叶的声音很像。

  夏可人一边往嘴里送饭,一边觉得她好喜欢庙里的生活,什么都是井然有序按着规矩依次进行的,所以什么也不用多想,什么也不用多做,只要沉默着,沉默着随着时间往前走就行了。

  夏可人吃完饭洗碗的时候,孟总已经穿过院子到大殿里去了,他久久站在蒲团前,烟火气缭绕在他身边,衬得他反倒像是凡尘中的神祇。

  也不知是不是自己的错觉,夏可人总觉得那烟火气飘到孟总身上,又从孟总身上飘到了自己跟前来,满眼的雾茫茫,又熏又热。

  还没等回过神来,就听身后有个小师父慌里慌张的往外跑:“不好了,饭堂着火了!”

  饭堂连着厨房,做完斋饭也不知是哪个师父忘了熄火,寺庙里又都是木质结构,火顺着厨房的房梁就烧到了饭堂来,洗碗池就在饭堂左边,大火堵住了出去的路。

  夏可人望了一眼窗外,正对上孟总听见呼喊回头看过来的双眸。

  她刚想爬上水池从木窗上翻出去,窗子就一下燃了起来。

  热浪冲得夏可人连退好几步,火光之中,窗外的人正向着她跑来。

  屋子里烟熏得人喘不过气,夏可人紧紧掐着手心保持清醒,眼前是滚/烫的红光。

  ……

  夏可人是在医院醒过来的,窗外明晃晃的太阳照得她睁不开眼。

  护士正在给她取吊针,见人醒过来,柔声道:“多亏救得及时,你没有什么大碍,只是呼吸道有些红肿,最近两天咽喉会比较痛,尽量吃些流食。”

  “谁救的我?”夏可人一说话,嗓子果真火辣辣的疼起来。

  “隔壁病房住着呢,一个男人,听说是抱你出来的时候被门梁压了腿,也不是什么大事。”

  夏可人愣了愣,寺庙里哪有什么男人,当时外人统共就只有自己和孟总两个。

  难道救了自己的是孟总?那样清冷的人,实在想不出他冲进烟熏火燎里的模样。

  可穿着病号服,走到隔壁去敲开门,VIP病房里躺着的果真是他。

  孟总左脚上打着石膏,拿着iPad坐在床/上,旁边是一脸苦相的蔡总监。

  夏可人看了眼手机,已经是第二天下午了,难怪连蔡总监都赶来了。

  “这就是他们推出的新款女式手袋。”蔡总监愁眉深锁,“柔/软的小牛皮以刺绣呈现云头莲瓣纹样,一经推出就卖断了货。”

  “更恼火的是,看目前的形式,他们也打算走中国风,那路子可就和我们完全重叠了,我们可以分到的市场将更小。”蔡总监说完,摸了摸额头,这才看到门口站了一个人,忙又挤了个笑,“呵哟,夏小姐,你来了。”

  夏可人看了蔡总监一眼,往前走了两步,又看向孟总。

  孟总右边脸颊连着耳廓上有一截烧伤的痕迹,红红的,倒让他整个人显得没有那么难以接近了。

  “孟总,谢谢。”夏可人脸上没有过多的表情,心里却也是实打实的感谢的,毕竟她觉得比起孟总来,自己的小命实在是不值价。

  他那样的人愿意冲进火里救一个一文不值的自己,着实是令人感激。

  “叫我孟津就好。”孟总眼睛仍然看着iPad。

  蔡总监被这平易近人的孟总吓了一跳,看看孟总又看看夏可人,最后只得干咳一声,缓解不安。

  “渴了就喝水去。”孟津听见蔡总监不自然的咳嗽声出言到。

  “是是是,我喝水去。”蔡总监忙起身就走。

  等蔡总监出了病房带上了门,孟津这才抬起头来,看着清凌凌站在光影里的夏可人,开口道:“刚刚你也听见了,形式严峻,我必须回МU去。”

  夏可人眨了眨眼,脑子里的问号更多了。

  这种事情,也要和她商量吗??

  孟津见夏可人半天没说话,接着开口:“冯老板说你指明了必须要我陪同泾县买纸全程,不然会拒绝修画。”

  孟津停了下来,遇上一个话少的,他自己话倒多了,他以往可不会解释这么多。

  “没有这回事。”夏可人面不改色,“我一个人就行,孟总,你有事就先走。”

  出了病房,带上门。

  “冯嘉宇。”夏可人打通电话,面无表情,用最冷漠的嗓音开口,“你这人有毛病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